2023年北京中考物理一模试题汇编-计算专题(答案)

2023年北京中考物理一模试题汇编-计算专题
一、力学计题
【压力、压强】
1.(2023·北京大兴·统考一模)如图所示,是小红和小明在雪地里的情境,小红的双脚陷入雪中,而小明因为穿着滑雪板仅在雪地上留下浅痕。已知小红(连同装备)的总质量为50kg,她的双脚跟雪地的总接触面积为0.04m2,小明(连同装备)的总质量为69kg,两只滑雪板跟雪地的总接触面积为0.3m2,g取10N/kg。
(1)求小红双脚站立时对雪地的压力大小;
(2)试通过计算,分析说明小红陷入雪地而小明未陷入雪地的原因。
2.(2023·北京通州·统考一模)在农村居住的张大爷喜欢养花,他有一个容积为0.04 m3的晒水缸。当缸里没水时,他就用一只高为30 cm、底面积为300 cm2的水桶向缸里注水。张大爷年纪大了,桶里装满水时,提起来有些吃力。于是,他在桶上做了个标记,每次提水,水面达到标记处即可,按此标准提水5次,恰好能将空缸装满。已知桶上的标记到地面的高度为20 cm(如图所示),桶重为4N,桶的厚度不计,g取10 N/kg。请你计算出:
(1)将水桶放在水平地面上,向桶内倒水,使水面到达标记处,此时水对桶底的压力;
(2)张大爷将盛有20 cm深水的水桶匀速竖直向上提升时,水桶对手的拉力。
【浮力】
3.[原理法+浮沉条件](2023·北京东城·统考一模)如图所示,物块A有三分之二的体积浸在烧杯的水中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0.5N。已知物块A重为3N,水的密度ρ水=1.0×103kg/m3,g取10N/kg。
(1)画出如图所示的情境中物块A的受力分析示意图;
(2)求物块A的体积;
(3)若将物块A从弹簧测力计上取下放入该烧杯中(水足够多),求物块A静止时所受的浮力大小。
4.[原理法+浮沉条件](2023·北京门头沟·统考一模)如图所示重为6N的木块漂浮在水面上,有体积露出水面。已知ρ水=1.0×103kg/m3, g取10N/kg。求:
(1)木块所受浮力;
(2)木块的密度;
(3)若在木块的上方施加一个竖直向下的力F,当F为多大时,木块恰好能全部没入水中。
【压强、浮力】
5.(2023·北京房山·统考一模)如图所示,底面积为100cm2的圆柱形容器静止在水平桌面上,容器内水重6N,用轻质细线拉着物体A浸没在水中处于静止状态,物体A重3N,体积为400cm3。已知ρ水=1.0×103kg/m3,g取10N/kg,细线质量忽略不计。
(1)请画出物体A的受力示意图;
(2)求物体A受到的浮力F浮;
(3)求水对容器底的压强p水。
6.(2023·北京朝阳·统考一模)如图所示,自由漂浮在海面上的冰山仅仅露出“冰山一角”,它把巨大的身躯隐藏在海面下,对远航的轮船形成潜在威胁。为了研究方便,假设冰山和海水的密度分别为,,g取。求:
(1)画出冰山的受力分析图;
(2)海面下100m深度处冰山受到的压强;
(3)冰山露出海面的体积与冰山的总体积之比。
【简单机械、功、功率、机械效率】
[杠杆模型]
7.(2023·北京西城·统考一模)有一根长为L、横截面积为S的质量分布均匀的实心木棒AB。如图所示,木棒的A端静止在水平地面上,B端用绳竖直悬挂在电子秤上,电子秤的示数为F。已知:L=2m,S=40cm2,F=20N。(取g=10N/kg)求:
(1)实心木棒的重力G;
(2)实心木棒的密度ρ。
8.(2023·北京海淀·统考一模)《天工开物》中记载了中国古人利用桔槔汲水的情景,如今一些农田在灌溉时仍然传承着这种汲水方式。桔槔的主要结构如图所示,其上方的横杆是一根硬棒,横杆由竖木支撑,可绕通过O点的转轴转动,横杆A点绑有配重石块,B点连接一根细杆,细杆下方连有木桶,使用时人可对细杆施加向上或向下的力。已知OA长为1m,OB长为3m。横杆的自重、支点处的摩擦均忽略不计,汲水过程中细杆始终竖直。
(1)若配重石块重300N,当横杆在水平位置静止时,求B点受到的拉力F的大小。
(2)木桶装满水时,细杆、木桶和水总重140N,要使横杆提着装满水的木桶在水平位置静止(木桶完全离开井内水面),当所用配重石块重300N时,人对细杆的力为F1,当所用配重石块重600N时,人对细杆的力为F2。请通过计算说明F1与F2的大小关系。
9.(2023·北京石景山·统考一模)如图所示,带有滑动拉手的揭盖式垃圾桶为人们投放垃圾带来便利。它的基本结构如图甲所示,顶棚上有固定的滑轮、一条传动绳将垃圾桶盖和拉手连接起来,使用时拉动拉手,传动绳可以沿竖直方向向上拉起垃圾桶盖。当未被拉起时,桶盖水平放置,可抽象成如图乙所示的杠杆模型,其重心在A点,传动绳固定在B点,可围绕O点旋转。已知桶盖重为20N,OA长为42cm,OB长为60cm。不考虑绳重、拉手重和摩擦。
(1)当图甲所示垃圾桶盖恰好能被提起时,需要对拉手施加多大的拉力?
(2)如图丙所示,也有在侧面墙壁上增加一个固定的滑轮,传动绳沿倾斜方向拉桶盖B点;对比图甲和图丙两种组装,在垃圾桶盖恰好能被提起时哪种方式更省力,写出分析过程;
(3)对比图甲和丙两种组装,请写出图丙使用时的优势。
  
[滑轮组模型]
10.(2023·北京延庆·统考一模)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将质量为80kg的建筑材料A从地面匀速提高了2m,用时10s,在这个过程中,拉力F为500N,g取10N/kg。求:
(1)建筑材料受到的重力G;
(2)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
(3)拉力F做功的功率P。
11.(2023·北京平谷·统考一模)如图所示滑轮组将重600N的物体匀速提起,如果重物以0.2m/s的速度匀速上升1m,人对绳子的拉力F的功率为150W,求:
(1)物体上升的时间;
(2)人对绳子的拉力F所做的功;
(3)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12.(2023·北京丰台·统考一模)某同学用滑轮组提升物体,绳子自由端竖直移动的距离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中图线a所示,物体上升的高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中图线b所示。已知物重4.5 N,绳子自由端的拉力F为1.5 N。在0~2 s的过程中,求:
(1)有用功;
(2)拉力F的功率;
(3)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二、电学计算题
【欧姆定律在串并联电路中的应用】
13.(2023·北京丰台·统考一模)如图所示的电路,电源两端的电压U保持不变。电阻的阻值是10Ω。当开关S闭合时,电流表A1的示数是0.6A,电流表A的示数是0.9A.求:
(1)电源电压;
(2)电阻R1的阻值。
14.(2023·北京朝阳·统考一模)小阳设计了一种测定油箱内油量的模拟装置,如图所示。是定值电阻,R是滑动变阻器的电阻片,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跟滑杆的一端连接,滑杆可以绕固定轴O转动,另一端固定着一个浮子,当油箱中的油量变化时,电流表的示数随之变化。电源电压为12V且保持不变,滑片P在R的两端之间滑动,电流表示数的变化范围为0.3~0.5A。求:
(1)滑片P在最上端时,通过的电流;
(2)的阻值;
(3)当电流表示数变小时,油箱中的油量如何变化?并说明理由。
【欧姆定律、电功率在串联电路中的应用】
15.(2023·北京延庆·统考一模)在图中所示的电路中,电源两端电压为3V且保持不变,电阻的阻值为5Ω。闭合开关S后,电流表的示数为0.2A。求:
(1)电阻的阻值;
(2)电阻消耗的电功率。
16.(2023·北京大兴·统考一模)在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两端的电压恒为6V,电阻R1=5Ω。闭合开关S后电流表的示数为1A。求:
(1)电压表的示数;
(2)电阻R2消耗的电功率。
17.(2023·北京西城·统考一模)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定值电阻R1为10Ω,电源两端电压为3V。闭合开关S,电压表示数为2V。
(1)画出实物电路所对应的电路图;
(2)求定值电阻R2的阻值;
(3)求R1的电功率。
【欧姆定律、电功率在并联电路中的应用】
18.(2023·北京通州·统考一模)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两端电压为4V且保持不变,电阻R2的阻值为20Ω。当开关S闭合后,电流表的示数为0.6A。求:
(1)电路消耗的电功率;
(2)R1的阻值。
19.(2023·北京房山·统考一模)如图所示,电源两端电压U为8V并保持不变,电阻R1的阻值为10Ω。闭合开关S后,电流表A的示数I为1.2A。求:
(1)电流表A1的示数I1;
(2)电阻R2消耗的电功率P2。
20.(2023·北京海淀·统考一模)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两端电压为2V且保持不变,电阻R1=4Ω,R2=8Ω。求:
(1)开关S1闭合、S2断开时,电流表的示数I1;
(2)开关S1、S2都闭合时,电路的总功率P。
21.(2023·北京东城·统考一模)如图所示,电源两端电压U为6V恒定不变,电阻R1阻值为10Ω。闭合开关S后,电流表A的示数I为1A。求:
(1)电流表A1的示数I1;
(2)电阻R2的电功率。
22.(2023·北京门头沟·统考一模)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已知R2=40Ω,R1的阻值未知。当闭合S时,电流表A1的示数是0.2A,电流表A的示数是0.6A。求:
(1)电源两端的电压;
(2)电阻R1阻值;
(3)电路消耗的电功率。
【欧姆定律、电功在并联电路的应用】
23.(2023·北京石景山·统考一模)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两端电压为3V并保持不变,电阻R1的阻值为10Ω。闭合开关S后,电流表的示数为1.8A。求:
(1)电阻R2的阻值;
(2)10s内电阻R1消耗的电能。
24.(2023·北京平谷·统考一模)如图所示,电源电压恒定,电阻R2= 20Ω,闭合开关S,电流表A、A1的示数分别为0.6A和0.2A。求:
(1)电源电压;
(2)通电10s,电阻R1消耗的电能。
参考答案:
1.(1)500N;(2)见解析
【详解】解:(1)小红双脚站立时对雪地的压力为
(2)小红(连同装备)对雪地的压强
小明(连同装备)对雪地的压力
小明(连同装备)对雪地的压强
因为p红>p明,所以小红陷入雪地而小明没有陷入雪地。
答:(1)小红双脚站立时对雪地的压力为;
(2)因为p红>p明,所以小红陷入雪地而小明没有陷入雪地。
2.(1)60N;(2)84N
【详解】解:(1)水面到达标记处,水的高度为20cm即0.2m,此时水对桶底的压强
p=ρgh=1.00×103kg/m3×10N/kg×0.2m=2×103Pa
水桶的底面积为
S=300 cm2=3×10-2m2
水对桶底的压力
F=Ps=2×103Pa×3×10-2m2=60N
(2)容积为0.04 m3的晒水缸,提水5次,恰好能将空缸装满,因此每次水桶装水的重力为
水桶对手的拉力等于水和桶的总重力
F拉=G水+G桶=80N+4N=84N
答:(1)将水桶放在水平地面上,向桶内倒水,使水面到达标记处,此时水对桶底的压力为60N;
(2)张大爷将盛有20 cm深水的水桶匀速竖直向上提升时,水桶对手的拉力为84N。
3.(1)见解析;(2)3.75×10-4m3;(3)3N
【详解】解:(1)对物块A受力分析,物块A受竖直向下的重力,竖直向上的浮力,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如图所示:
(2)由题意可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0.5N,物块A重为3N,则物块A受到的浮力
F浮=G-F1=3N-0.5N=2.5N
物块A有三分之二的体积浸在烧杯的水中静止,则物块A浸入水中的体积
则物块A的体积
(3)物块A重为3N,则物体A的密度
物块A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根据浮沉条件可知,将物块A从弹簧测力计上取下放入该烧杯中,物块A漂浮,则浮力大小等于重力大小,即
F浮'=G=3N
答:(1)见解析;
(2)物块A的体积为3.75×10-4m3;
(3)物块A静止时所受的浮力大小为3N。
4.(1)6N;(2)0.75×103kg/m3;(3)2N
【详解】解:(1)由于木块漂浮在水面上,故浮力等于重力
F浮=G=6N
(2)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得
解得,由题意可得
解得,木块的质量
木块的密度
(2)当木块全部没入水中时,受到的浮力为
则施加竖直向下的力
答:(1)木块所受浮力为6N;
(2)木块的密度为0.75×103kg/m3;
(3)当施加竖直向下的力为2N时,木块能全部没入水中。
5.(1)(2)4N;(3)1000Pa
【详解】解:(1)对物体A的受力可知,物体A受到自身的重力G、竖直向上的浮力F浮、绳子的拉力F拉,如图所示
(2)物体A受到的浮力
F浮=ρ水gV排=1.0×103kg/m3×10N/kg×400×10-6m3=4N
(3)水对容器底面的压力
F水=G水+GA+F拉=G水+F浮=6N+4N=10N
则水对容器底的压强为
答:(1)受力分析如图所示
(2)物体A受到的浮力等于4N;
(3)水对容器底的压强等于1000Pa。
6.(1);(2)106Pa;(3)1∶10
【详解】解:(1)因为冰山漂浮,根据物体的浮沉条件知,受到的浮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所以如图下所示
(2)根据知
(3)因为冰山漂浮,根据物体的浮沉条件知,受到的浮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所以
冰山露出海面的体积与冰山的总体积之比
答:(1)画出冰山的受力分析图;
(2)海面下100m深度处冰山受到的压强106Pa;
(3)冰山露出海面的体积与冰山的总体积之比为1∶10。
7.(1)40N;(2)
【详解】解:(1)见图
根据杠杆平衡条件,所以
(2)实心木棒的密度
答:(1)实心木棒的重力为40N;
(2)实心木棒的密度为。
8.(1)100N ;(2)F2>F1
【详解】解:(1)如图1所示
O为支点,石块对横杆的压力F压=G石,力臂为L1;F的力臂为L2,依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得到
F压L1=FL2
可得拉力
(2)所用配重石块重300N时,木桶装满水后,由于横杆仍在水平位置静止,B点受到的拉力仍为100N,B点对细杆的拉力FB1也为100N,此时细杆和装满水的木桶受力如图2所示:
人对细杆的力为
F1=G-FB1=140N-100N=40N
方向竖直向上;所用配重石块重600N时,木桶装满水后,由于横杆仍在水平位置静止, 依据杠杆的平衡条件,B点受到的拉力为200N,B点对细杆的拉力FB2也为200N,此时细杆和装满水的木桶受力如图3所示:
则人对细杆的力为
F2=FB2-G =200N-140N=60N
方向竖直向下,所以
F2>F1
答:(1)B点受到的拉力F的大小是100N;
(2)F2>F1。
9.(1)14N;(2)见解析;(3)见解析
【详解】解:(1)如图甲所示,O为支点,重力的力臂为lA,F1的力臂为lB,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有
可得
(2)当桶盖恰好被提起时,抽象成的杠杆模型如图丙所示,O为支点,重力的力臂为,F2的力臂为,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
可得
由图可知,,因此,可只甲图所示安装方式更省力。
(3)由图丙可知,优势是垃圾桶盖翻开的角度更大。
答:(1)当图甲所示垃圾桶盖恰好能被提起时,需要对拉手施拉力为14N;
(2)甲图方式更省力;
(3)垃圾桶盖翻开的角度更大。
10.(1)800N;(2)80%;(3)200W
【详解】解:(1)建筑材料受到的重力
G=mg=80kg×10N/kg=800N
(2)由图可知,滑轮组的动滑轮绕2段绳,绳端移动的距离
s=2h=2×2m=4m
有用功
W有=Gh=800N×2m=1600J
总功
W总=Fs=500N×4m=2000J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3))拉力F做功的功率
答:(1)建筑材料受到的重力是800N;
(2)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80%;
(3)拉力F做功的功率是200W。
11.(1)5s;(2)750J;(3)80%
【详解】解:(1)物体上升的时间
(2)人对绳子的拉力F所做的功
W总=Pt=150W×5s=750J
(3)有用功
W有=Gh=600N×1m=600J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答:(1)物体上升的时间是5s;
(2)人对绳子的拉力F所做的功是750J;
(3)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80%。
12.(1)0.45J;(2)0.3W;(3)75%
【详解】解:(1)由图像可知,物体上升的高度为0.1m,有用功为
(2)由图像可知,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为0.4m,拉力做的总功为
由图像可知,做功的时间为2s,拉力的功率为
(3)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答:(1)有用功为0.45J;
(2)拉力F的功率为0.3W;
(3)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75%
13.(1)3V;(2)5Ω
【详解】解:由电路图可知,闭合开关S后,R1与R2并联,电流表A测干路电流,电流表A1测R1支路的电流。
(1)因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所以,通过R2的电流
因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电压相等,电源的电压
(2)电阻R1的阻值
答:(1)电源电压是3V;
(2)电阻R1的阻值是5Ω。
14.(1)0.3A;(2)24Ω;(3)见解析
【详解】解:(1)由图得电阻与R串联,是滑片P在最上端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电阻最大,电路中电流最小,为0.3A,则通过的电流为0.3A。
(2)当R接入电路中电阻为0时,此时只有工作,电路中电流最大,为0.5A,由欧姆定律得,的阻值
(3)由得,电源电压不变,当电流表的示数变小时,电路中的总电阻变大,不变,滑动变阻器R接入电路的电阻增大,滑片P向上移动,浮子下降,油箱中的油量减少。
答:(1)滑片P在最上端时,通过的电流0.3A;
(2)的阻值24Ω。
15.(1)10Ω;(2)0.2W
【详解】解:(1)由电路图知,两个电阻串联连接,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据串联电路的电流特点知,电阻R1两端的电压
U1=I1R1=IR1=0.2A×5Ω=1V
电阻R2两端的电压
U2=U-U1=3V-1V=2V
电阻R2的阻值
(2)电阻R1消耗的电功率
答:(1)电阻R2的阻值为10Ω;
(2)电阻R1消耗的电功率P1为0.2W。
16.(1)1V;(2)1W
【详解】解(1)由题意,R1两端的电压为
由串联电路电压特点知
(2)由题意可得
答:(1)电压表的示数为1V;
(2)电阻R2消耗的电功率为1W。
17.(1) ;(2);(3)0.4W
【详解】解:(1)由实物图知道,定值电阻R1与R2串联,电压表串联R1两端的电压值,电路图如下
(2)因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所以,电路中的电流等于通过的电流
故定值电阻R2的阻值
(3)电阻的电功率
答:(1)电路图见解析;
(2)求定值电阻R2的阻值是5Ω;
(3)R1的电功率是0.4W。
18.(1)2.4W;(2)10Ω
【详解】解:由题图可知,两电阻并联,电流表测的是干路电流。
(1)根据P=UI可得,电路消耗的电功率为
(2)根据并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可知,两电阻的两端电压等于电源电压,根据欧姆定律可得,通过电阻R2的电流为
根据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可得,通过电阻R1的电流为
根据欧姆定律可得,R1的阻值为
答:(1)电路消耗的电功率为2.4W;
(2)R1的阻值为10Ω。
19.(1)0.8A;(2)3.2W
【详解】解:(1)由电路图得,两电阻并联,电流表A测量干路电流,电流表A1测量电阻R1的电流。因并联电路各支路两端电压相等,所以R1、R2两端的电压为8V。电流表A1的示数
(2)通过R2的电流
电阻R2消耗的电功率
答:(1)电流表A1的示数I1为0.8A;
(2)电阻R2消耗的电功率P2为3.2W。
20.(1)0.5A;(2)1.5W
【详解】解:(1)由图可知,开关S1闭合、S2断开时,电路中只有R1工作,则电流表示数
(2)开关S1、S2都闭合时,R1与R2并联,通过电阻R2的电流
电路的总功率
P=U(I1+ I2)=2V×(0.5A+0.25A)=1.5W
答:(1)电流表的示数I1为0.5A;
(2)电路的总功率为1.5W。
21.(1)0.6A;(2)2.4W
【详解】解:(1)闭合开关,两个电阻并联,电流表A测干路电流,A1测量电阻R1的电流;根据并联电路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可得
U1=U2=U=6V
通过电阻R1的电流,即电流表A1的示数
(2)因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所以,通过电阻R2的电流
I2=I-I1=1A-0.6A=0.4A
电阻R2消耗的电功率
P2=U2I2=6V×0.4A=2.4W
答:(1)电流表A1的示数0.6A;
(2)电阻R2消耗的电功率2.4W。
22.(1)16V;(2)80Ω;(3)9.6W
【详解】解:(1)由电路图可知,闭合开关S后,R1与R2并联,电流表A测干路电流,电流表A1测R1支路的电流。因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所以,通过R2的电流
I2=I-I1=0.6A-0.2A=0.4A
因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电压相等,电源的电压
U=U2=I2R2=0.4A×40Ω=16V
(2)由并联电路电压的规律可知电阻R1两端的电压
U1=U=16V
电阻R1阻值
(3)电路消耗的电功率
P=UI=16V×0.6A=9.6W
答:(1)电源两端的电压是16V;
(2)电阻R1阻值是80Ω;
(3)电路消耗的电功率是9.6W。
23.(1)2Ω;(2)9J
【详解】解:(1)由电路图可知,和并联,电流表在干路中,测量干路的电流,根据题意可知,通过的电流为
通过的电流为
则的电阻为
(2)10s内电阻消耗的电能为
答:(1)电阻R2的阻值为2Ω;
(2)10s内电阻R1消耗的电能为9J。
24.(1)8V;(2)16J
【详解】解:(1)由题图可知,两电阻并联,电流表A测量干路电流、电流表A1测量流过R1的电流;由并联电路电流特点可知,通过R2的电流是
并联电路中,电源两端的电压等于各支路两端电压,所以电源电压是
(2)通电10s电阻R1消耗的电能是
答:(1)电源电压是8V;
(2)通电10s电阻R1消耗的电能是16J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2023年中考化学知识点模拟新题专项练习(北京专用)-10碳和碳的氧化物(含解析)

下一篇:甘肃省定西市2022-2023高三下学期教学质量检测考试英语试题(含解析无听力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