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考化学知识点模拟新题专项练习(北京专用)-01物质的性质和变化
一、单选题
1.(2023·北京东城·统考一模)下列活动主要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放鞭炮 B.贴窗花
C.堆雪人 D.放风筝
2.(2023·北京东城·统考一模)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夹持仪器略去)。加热一段时间后,白磷燃烧,石蜡熔化,且加热部位的铜片变黑。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白磷燃烧会产生大量白烟
B.铜片变黑发生的是物理变化
C.石蜡熔化说明铜片具有导热性
D.对比白磷在加热前、后的现象,说明白磷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
3.(2023·北京西城·统考一模)下列食品的生产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高粱酿酒 B.大米酿醋 C.海水晒盐 D.黄豆酿酱油
4.(2023·北京延庆·统考一模)中国古代文明与技术,促进了世界文明发展。下列古代工艺主要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活字印刷 B.海水晒盐 C.彩陶烧制 D.机杼织布
5.(2023·北京·模拟预测)下列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汽油挥发 B.青稞酿酒 C.酒精燃烧 D.钢铁锈蚀
6.(2023·北京东城·统考一模)75%的酒精溶液常用于消毒。下列酒精的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易挥发 B.能燃烧 C.能与水互溶 D.通常为液态
7.(2023·北京石景山·统考一模)下列变化的发生,有氧气参加的是
A.浓盐酸挥发 B.钢铁锈蚀 C.湿衣服晾干 D.植物光合作用
8.(2023·北京顺义·统考一模)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A.一氧化碳用于炼铁 B.天然气用作燃料
C.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D.纯碱用于蒸馒头
9.(2023·北京西城·统考一模)下列铜制品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A.导线 B.火锅
C.耐酸阀门 D.乐器
10.(2023·北京房山·统考一模)下列氧气的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无色无味 B.沸点低 C.能支持燃烧 D.不易溶于水
11.(2023·北京·模拟预测)下列CH4的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无色气体 B.难溶于水 C.能燃烧 D.比空气密度小
12.(2023·北京丰台·统考一模)下列氢气(H2)的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难溶于水 B.无色气体 C.能燃烧 D.密度比空气小
13.(2023·北京通州·统考一模)下列H2的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难溶于水 B.无色气体 C.能燃烧 D.熔点低
14.(2023·北京·模拟预测)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A.干冰用作制冷剂 B.铜用于制作铜火锅
C.氧气用于焊接金属 D.金刚石用于切割玻璃
15.(2023·北京东城·模拟预测)下列变化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酒精消毒 B.汽油挥发 C.用木炭去除冰箱中异味 D.海水晒盐
16.(2023·北京东城·模拟预测)下列选项内容不是化学变化的是
A.水滴石穿 B.酒精消毒
C.鸡蛋煮熟 D.用活性炭吸附改变水质
17.(2023·北京东城·模拟预测)金刚石、石墨、木炭和C60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物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都是无色固体 B.在氧气中充分燃烧时都生成二氧化碳
C.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的产物都不同 D.C60转化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物理变化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A
【详解】A、燃放鞭炮过程,会产生二氧化硫等新物质,涉及化学变化,符合题意;
B、剪窗花时过程中只是纸张的形状发生了变化,但没有生成新物质,不涉及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C、堆雪人时过程中只是雪的外形发生了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不涉及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D、放风筝时过程中风筝运动但没有生成新物质,不涉及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B
【详解】A、白磷着火点低,铜片具有良好的导热性,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说法正确;
B、铜片变黑发生的反应是铜与氧气加热生成了黑色的氧化铜,属于化学变化,说法不正确;
C、石蜡熔化说明铜片具有导热性,说法正确;
D、加热前白磷不燃烧、加热后白磷燃烧,说明白磷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说法正确。
故选B。
3.C
【详解】A、高粱酿酒的过程中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B、大米酿醋的过程中有新物质醋生成,属于化学变化,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C、海水晒盐中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只是水的状态发生改变,属于物理变化,该选项符合题意;
D、黄豆酿酱油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C。
4.C
【详解】A、活字印刷,只是形状的改变,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海水晒盐,只是水的状态发生了改变,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彩陶烧制,发生了燃烧,一定生成了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
D、机杼织布,只是形状的改变,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C。
5.A
【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详解】A、汽油挥发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正确;
B、青稞酿酒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错误;
C、酒精燃烧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错误;
D、钢铁锈蚀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错误。
故选:A。
6.B
【分析】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化学性质,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稳定性等;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物理性质;物理性质经常表现为: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硬度、熔点、沸点、导电性、导热性、溶解性、挥发性、吸附性等。
【详解】A、挥发性属于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
B、能燃烧是酒精的可燃性,属于化学性质,符合题意;
C、能与水互溶是酒精的溶解性,属于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
D、通常为液态属于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
故选B。
7.B
【详解】A、浓盐酸挥发是由液态变成气态,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氧气参加,选项错误;
B、钢铁锈蚀,是金属与氧气、水发生的化学反应,有氧气参加,选项正确;
C、湿衣服晾干,是衣服中的水分运动到空气中去,没有氧气参加,选项错误;
D、植物光合作用是植物在太阳光的作用下,吸收二氧化碳,反应生成葡萄糖和氧气,有氧气生成,没有氧气参加,选项错误;
故选:B。
8.C
【详解】A、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所以用于炼铁,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化学性质;
B、天然气用作燃料,是利用了天然气的可燃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化学性质;
C、干冰用作人工降雨,是利用了干冰升华时吸热的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
D、纯碱碳酸钠可以和酸性物质反应,可以消耗馒头发酵中产生的酸性物质,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化学性质。
故选C。
9.C
【详解】A、导线利用铜的导电性,是物理性质;
B、火锅利用铜的导热性,是物理性质;
C、耐酸阀门主要利用铜不能和酸反应,是化学性质;
D、乐器主要利用金属碰撞产生的声音,是物理性质;
故选C。
10.C
【分析】通过化学变化来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化学性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据此判断。
【详解】A、氧气无色无味,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
B、氧气沸点低,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
C、物质在氧气中燃烧属于化学变化,故氧气支持燃烧属于化学性质,符合题意;
D、氧气不易溶于水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睛】区分物质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关键是看这条性质是否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
11.C
【详解】无色气体、难溶于水、比空气密度小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甲烷的物理性质;能燃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甲烷的化学性质;
故选C。
12.C
【详解】A、难溶于水不需要化学变化表现出来,是物理性质。
B、无色气体不需要化学变化表现出来,是物理性质。
C、能燃烧需要化学变化表现出来,是化学性质。
D、密度比空气小不需要化学变化表现出来,是物理性质。
故选C。
13.C
【详解】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挥发性等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都属于物理性质。
A、难溶于水是物质的溶解性,属于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
B、无色气体是物质的颜色,属于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
C、能燃烧是物质的可燃性,属于化学性质,符合题意;
D、熔点低是物质的熔点,属于物理性质, 符合题意。
故选C。
14.C
【分析】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化学性质,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稳定性等;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物理性质;物理性质经常表现为: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硬度、熔点、沸点、导电性、导热性、溶解性、挥发性、吸附性、延展性等。
【详解】A、干冰用作制冷剂是利用干冰吸热升华,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B、铜用于制作铜火锅是利用铜的导热性,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C、氧气用于焊接金属是利用氧气的助燃性,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正确;
D、金刚石用于切割玻璃是利用金刚石的硬度大,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故选:C。
【点睛】本考点考查了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区分,要记忆有关干冰、铜、氧气、金刚石的性质,并能够在比较的基础上进行应用,本考点的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15.A
【详解】A、酒精消毒,发生了蛋白质变性,一定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B、汽油挥发,只是状态的改变,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用木炭去除冰箱中异味,只是将杂质吸附在木炭表面,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海水晒盐,只是水的状态的改变,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A。
16.D
【详解】A、水滴石穿的原因是由于空气中含有的二氧化碳与水的共同作用。二氧化碳溶于水而生成碳酸,所以水滴实际上是具有弱酸性的碳酸溶液。当水滴落在石灰石、大理石这一类石块上时,碳酸就会与石块中的主要成分碳酸钙发生化学反应,生成能溶于水的碳酸氢钙,使石块局部缓慢溶解并流失。溶洞现象就是水滴石穿的一个典型例子,故A错;
B、用酒精消毒,包含着酒精与病菌中的蛋白质反应,使其失去生理活性,属于化学变化,故B错;
C、鸡蛋煮熟,包含着蛋白质受热变性的化学反应,属于化学变化,故C错;
D、用活性炭吸附改变水质,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正确;
故选:D。
17.B
【详解】A、金刚石为无色固体,但石墨为深灰色,木炭为黑色,该选项叙述不正确;
B、金刚石、石墨、木炭和C60都是碳单质,在氧气中充分燃烧时都生成二氧化碳,该选项叙述正确;
C、它们充分燃烧的产物相同,该选项叙述不正确;
D、C60转化金刚石和石墨的过成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该选项叙述不正确。
故选B。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