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绵阳市2022-2023高二下学期理科突击班5月月考化学试题(答案)

秘密 ★ 启用前 【考试时间:2023年5月13日20:40~22:00】
绵阳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理科突击班5月月考
化 学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你们可以看书查询
第 I 卷(选择题,共42分)
选择题(本题包括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我国文化遗产众多,对于北宋名画“千里江山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作画的墨水是炭黑溶于水中形成的液溶胶,可用进行古画年代鉴定
B.画布材质为麦青色的绢,绢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
C.赭石红主要成分是Fe2O3,其性质稳定,不易被空气氧化
D.石绿的成分是孔雀石[],石青是蓝铜矿[]
2.下列对有机化合物的分类正确的是
A.、、同属于脂肪烃
B.、、同属于芳香烃
C.、同属于烯烃
D.、、同属于环烷烃
3.已知常温下,HCOOH 的酸性强于 CH3COOH。现将 pH=3,体积均为 V0的两种酸溶液分别加水稀释至体积 V,pH 随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曲线 I 表示 CH3COOH 溶液的变化曲线
B.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 b>c>d
C.HCOOH 与 NaOH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D.a 点两种酸溶液分别与 NaOH 恰好完全中和后,CH3COOH 对应的溶液中 n( )大
4.时,重水的离子积为,也可用与一样的定义来规定其酸碱度:,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均为条件下)
A.重水和水两种液体,的电离度大于
B.时中浓度比中离子浓度小,故显碱性
C.重水溶液,其
D.向重水溶液中,加入重水溶液,反应后溶液的
5.常温下,往20mL0.1mol L-1CH3COOH溶液中逐滴滴入0.1mol L-1NH3 H2O溶液,溶液的pH与所加NH3 H2O溶液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已知:Ka(CH3COOH)=Kb(NH3 H2O)=2×10-5。
A.a点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关系为c(CH3COO-)>c(H+)>c(OH-)
B.b点溶液中,一定存在c(NH)+c(NH3 H2O)=c(CH3COO-)+c(CH3COOH)
C.c点溶液中,c(CH3COO-)+c(H+)>c(NH3 H2O)+c(OH-)+c(NH)
D.a→c的过程中,水的电离程度依次增大
6.室温下,H3AsO4的Ka1=6.3×10-3、Ka2=1.0×10-7、Ka3=3.2×10-12,Ca3(AsO4)2的Ksp[Ca3(AsO4)2]=1×10-21。通过下列实验研究Na2HAsO4的性质。
实验1:用pH试纸测定0.1 mol·L 1 Na2HAsO4溶液的pH,测得pH约为10.0
实验2:向H3AsO4溶液中加入稍过量碳酸钠,生成Na2HAsO4
实验3:将Na2HAsO4溶液与CaCl2溶液混合,生成Ca3(AsO4)2
实验4:在通入空气的条件下,将As2S3用NaOH溶液浸取,可以生成Na2HAsO4,同时得到Na2SO4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0.1 mol·L 1 Na2HAsO4溶液中存在:c()>c()
实验2反应后的溶液中存在:2c(H3AsO4)+2c()+2c()+2c() =
c(Na+)
C.实验3中发生反应:2+3Ca2+= Ca3(AsO4)2+2H+的平衡常数K=107
D.实验4中发生反应为:2As2S3+20NaOH+25O2=4Na2HAsO4+6Na2SO4+10H2O
7.利用小粒径零价铁(ZVI)的电化学腐蚀处理三氯乙烯,进行水体修复的过程如图所示,、、等共存物会影响修复效果。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①②③④均为还原反应
B.有效腐蚀过程中,1mol三氯乙烯完全脱氯,消耗铁1.5mol
C.④的电极反应式为
D.修复过程中可能产生Fe(OH)3
8.2020年6月,清华大学在基于苯炔的不对称催化研究上取得重大突破,反应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化合物甲的一氯代物有6种
B.苯炔的分子式为C6H4
C.化合物甲、化合物乙具有相同的含氧官能团
D.苯炔不属于芳香烃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有和两种结构
B.分子中可能所有原子均共面
C.在碳原子数小于10的烷烃中,一氯代物不存在同分异构体的有4种
D.异戊烷有9种二氯代物
10.布洛芬(M)是一种解热镇痛药,其结构如图。下列关于M的说法错误的是
A.M的分子式为
B.M的分子中含有三个基团
C.M能与溴水发生取代反应
D.M分子中所有碳原子不能同时共面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与H2加成之后的产物中,其一氯代物有7种
B.CH3CH=CHCH3分子中的四个碳原子在同一直线上
C.按系统命名法,化合物的名称是2,3,4-三甲基-2-乙基戊烷
D.的一溴代物和的一溴代物都有4种(不考虑立体异构)
12.我国科学家研发了一种用于合成氨的自供电Haber-Bosch反应器(机理如图所示)。该装置工作时,将Zn-NO2水溶液体系电池反应中的产物,通过自供电转换为NH3 H2O,从而在单个设备内完成氮循环中的多个关键转换步骤。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电极为Zn电极
B.放电过程中,负极发生的反应为
C.电解过程中,阴极区溶液的pH逐渐减小
D.理论上,每得到1molNH3 H2O,至少需要消耗195gZn
13.室温下,以氟磷灰石为原料,经酸浸、转化可得到、和。已知:25℃,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的沉淀溶解平衡可表示为:
B.酸浸过程中溶液时,
C.溶液中存在:
D.向溶液中加入少量水稀释时,的值增大
14.草酸(H2C2O4)是一种易溶于水的二元有机弱酸。常温下,向一定浓度的H2C2O4溶液中加入KOH固体,保持溶液体积和温度不变,测得溶液pH与-lgX[X为c(H2C2O4)、c(C2O)、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曲线M表示-lgc(C2O)随pH的变化
B.常温下,H2C2O4的一级电离常数Ka1=1×10-1.3
C.从a点至b点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逐渐减小
D.b点溶液中:c(K+)>3c(HC2O)
第 II 卷(非选择题,共58分)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4分)
15.(Ⅰ)学好有机化学,从认识有机物的组成和结构开始。请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某有机物R的结构简式为,该物质的名称为_____(用系统命名法)
(2)有机物中官能团的名称为_____。
(3)和的关系为_____(填“同种物质”、“同系物”或“同分异构体”)。
(4)属于_____(填“烃”、“芳香烃”或“卤代烃”)。
(5)分子中最多有_____个C原子共平面,最多有_____个原子在同一直线上;
(ⅠI)按官能团的不同,可以对有机物进行分类,请指出下列有机物的种类,填在横线上。
(6)_______;(7)______ (8)__________;
(ⅡI)同位素、同素异形体、同分异构体和同系物是不同的概念,观察下面列出的几种物质的化学式或者结构式,然后回答问题
①②③④⑤⑥⑦
⑧⑨
其中,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下同);互为同系物的是___________;实际上是同种物质的是___________。
三、填空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16.NH4Al(SO4)2常作食品加工中的食品添加剂,用于焙烤食品;NH4HSO4在分析试剂、医药、电子工业中用途广泛。请回答下列问题:
(1)NH4Al(SO4)2可作净水剂,其原理是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说明)。
(2)配制NH4Al(SO4)2溶液时,通常需加入适量的______,减小其水解程度。
(3)相同条件下,0.1mol L-1NH4Al(SO4)2溶液中的c(NH)______(填“等于”“大于”或“小于”)0.1mol L-1CH3COONH4溶液中的c(NH)。
(4)下列图像为0.1mol/L的几种电解质溶液的pH随温度变化的曲线。
其中符合0.1mol L-1NH4Al(SO4)2溶液的pH随温度变化的曲线是______(填罗马数字),NH4Al(SO4)2溶液的pH随温度变化的原因是______。
(5)室温时,向100mL0.1mol L-1NH4HSO4溶液中滴加0.1mol L-1NaOH溶液,溶液pH与加入NaOH溶液体积的关系曲线如图所示。
①试分析图中a、b、c、d四个点,水的电离程度最大的是______点。
②在b点,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______。
四、填空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共22分)
17.完成下列问题
(1)绿色电源“直接二甲醚(CH3OCH3)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示意图如图所示:
正极为___________电极(填“A”或“B”),H+移动方向为___________(填“由A到B”或“由B到A”),写出A电极的电极反应式:___________。
(2)SO2和NOx是主要大气污染物,利用下图装置可同时吸收SO2和NO。
①a是直流电源的___________极。
②已知电解池的阴极室中溶液的pH在4~7之间,阴极的电极反应为___________。
③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吸收NO的原理___________。
(3)VB2-空气电池是目前储电能力最高的电池。以VB2-空气电池为电源,用惰性电极电解硫酸铜溶液如图所示,该电池工作时的反应为4VB2+11O2=4B2O3+2V2O5,VB2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___________。
当外电路中通过0.04 mol电子时,B装置内共收集到0.448 L气体(标准状况),若B装置内的液体体积为200 mL(电解前后溶液体积不变),则电解前CuSO4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多少?___________
18.可乐中的食品添加剂有白砂糖、二氧化碳、焦糖色、磷酸、咖啡因等。可乐的辛辣味与磷酸(化学式为H3PO4,沸点高难挥发)有一定关系。
(1)室温下,测得0.1mol/LH3PO4溶液的pH=1.5,用电离方程式解释原因:__。
(2)长期过量饮用可乐会破坏牙釉质,使下面的平衡向脱矿方向移动,造成龋齿。结合平衡移动原理解释原因:__。 Ca5(PO4)3OH(s)5Ca2+(aq) +3PO(aq)+OH-(aq)
(3)向磷酸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含磷各微粒在溶液中的物质的量分数与pH的关系如图
①向磷酸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至pH=10时发生的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
②下列关于0.1mol/LNa2HPO4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__(填序号)。
a.Na2HPO4溶液显碱性,原因是HPO的水解程度大于其电离程度
b.c(Na+)+c(H+)=c(H2PO)+2c(HPO)+3c(PO)+c(OH-)
c.c(Na+)=c(H2PO)+c(HPO)+c(PO)+c(H3PO4)
(4)小组同学在实验室测定某可乐中磷酸的含量(不考虑白砂糖、咖啡因的影响)。
i.将一瓶可乐注入圆底烧瓶,加入活性炭,吸附色素。
ⅱ.将可乐回流加热10min,冷却至室温,过滤。
ⅲ.取50.00mL滤液,用百里香酚酞作指示剂,用0.100mol/LNaOH溶液滴定至终点时生成Na2HPO4,消耗NaOH溶液5.00mL。
①加热的目的是__。②该可乐样品中磷酸的含量为__g/L(H3PO4摩尔质量为98g/mol)。
五、填空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2分)
19.某废铁铬催化剂(含Fe3O4、Cr2O3、MgO、Al2O3及少量不溶性杂质)回收铁、铬的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已知: i.已知Cr的金属性强于Fe ii.Cr(OH)3+OH-=+2H2O
已知:iii.0.1mol·L-1金属离子形成氢氧化物沉淀与氢氧化物沉淀溶解的pH范围如下:
(1)加入铁粉后,调节pH的范围为___________。
(2)由滤渣1得到滤液3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滤渣3成分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回收铬时,铬的存在形式为___________(填化学式)。
(4)由滤液2得到结晶水合物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过滤、洗涤、干燥。
(5)滤渣2与FeS2混合后隔绝空气焙烧,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该过程加入少量CaO的目的是___________。
(6)酸浸过程中,在硫酸用量一定的情况下,随着酸浓度的增加,铁、铬的溶解度增大。实际生产中,硫酸的质量分数为50%,其原因是___________。(已知,Fe2(SO4)3·9H2O,Cr2(SO4)3·18H2O在20°C时的溶解度分别为400g和64g)绵阳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理科突击班5月月考
化 学
答案解析及评分标准
说明:
1. 本答案供阅卷评分使用,试题的参考解答是用来说明评分标准的,考生如按其他方法或步骤解答,正确的同样给分;有错的,根据错误的性质,参照评分标准中相应的规定评分。
2. 化学专用名词中出现错别字、元素符号有错误,都要参照评分标准扣分。
3.化学方程式未配平的,都不给分。
A、细目表
理科突击班2022-2023学年度高二(下)化学5月月考卷
预估难度系数:0.52
考试范围:选修4:水溶液的离子平衡(40%)+电化学基础(30%)
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30%)
细 / 目 / 表 / 分 / 析
题号 预估难度系数 能力维度分析 详细知识点
一、单选题
1 0.65 全部 胶体的性质和应用;几种铁的氧化物的物理性质及用途;化学科学对人类文明发展的意义;
2 0.85 全部 有机物常见分类;有机物的分类-根据官能团分类;
3 0.65 全部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电离平衡常数及影响因素;
4 0.40 全部 溶液的酸碱性与pH;水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及的计算;酸碱混合时的定性判断及计算;
5 0.65 全部 盐溶液中微粒间的电荷守恒、物料守恒、质子守恒原理;盐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
6 0.65 全部 盐类水解规律理解及应用;盐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溶度积常数相关计算;
7 0.40 全部 氧化还原反应定义、本质及特征;原电池电极反应式书写;金属的化学腐蚀与电化学腐蚀;电子转移计算;
8 0.65 全部 有机官能团的性质及结构;同分异构体的数目的确定;
9 0.40 全部 同分异构现象;同分异构体书写;有机分子中原子共面的判断;
10 0.85 全部 常见官能团名称、组成及结构;有机分子中原子共面的判断;
11 0.40 全部 烷烃系统命名法;同分异构体性质比较;
12 0.40 全部 原电池电极反应式书写;电解原理的理解及判断;电解池电极反应式及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判断;利用电子守恒法进行多池串联相关计算;
13 0.40 全部 电离平衡常数及影响因素;盐溶液中微粒间的电荷守恒、物料守恒、质子守恒原理;盐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沉淀的溶解与生成;
14 0.40 全部 水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及的计算;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盐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常数;
二、填空题
1 0.65 全部 烯烃系统命名法;常见官能团名称、组成及结构;有机分子中原子共面的判断;多官能团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
2 0.94 全部 有机物的分类-根据官能团分类;常见官能团名称、组成及结构;同系物的判断;“四同”的相关比较;
3 0.65 全部 水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及的计算;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盐类水解规律理解及应用;盐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
4 0.40 全部 电化学计算;燃料电池;新型电池;原电池、电解池综合考查;
5 0.40 全部 酸碱中和滴定原理的应用;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盐溶液中微粒间的电荷守恒、物料守恒、质子守恒原理;沉淀的溶解与生成;
三、工业流程题
1 0.40 全部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有关铁及其化合物转化的流程题型;沉淀溶解平衡的应用;物质分离、提纯综合应用;
知 / 识 / 点 / 分 / 析
知识模块 出题量 题号 预估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认识化学科学 3 1 0.65 胶体的性质和应用;几种铁的氧化物的物理性质及用途;化学科学对人类文明发展的意义;
7 0.40 氧化还原反应定义、本质及特征;原电池电极反应式书写;金属的化学腐蚀与电化学腐蚀;电子转移计算;
20 0.40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有关铁及其化合物转化的流程题型;沉淀溶解平衡的应用;物质分离、提纯综合应用;
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 2 1 0.65 胶体的性质和应用;几种铁的氧化物的物理性质及用途;化学科学对人类文明发展的意义;
20 0.40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有关铁及其化合物转化的流程题型;沉淀溶解平衡的应用;物质分离、提纯综合应用;
化学与STSE 1 1 0.65 胶体的性质和应用;几种铁的氧化物的物理性质及用途;化学科学对人类文明发展的意义;
有机化学基础 7 2 0.85 有机物常见分类;有机物的分类-根据官能团分类;
8 0.65 有机官能团的性质及结构;同分异构体的数目的确定;
9 0.40 同分异构现象;同分异构体书写;有机分子中原子共面的判断;
10 0.85 常见官能团名称、组成及结构;有机分子中原子共面的判断;
11 0.40 烷烃系统命名法;同分异构体性质比较;
15 0.65 烯烃系统命名法;常见官能团名称、组成及结构;有机分子中原子共面的判断;多官能团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
16 0.94 有机物的分类-根据官能团分类;常见官能团名称、组成及结构;同系物的判断;“四同”的相关比较;
化学反应原理 12 3 0.65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电离平衡常数及影响因素;
4 0.40 溶液的酸碱性与pH;水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及的计算;酸碱混合时的定性判断及计算;
5 0.65 盐溶液中微粒间的电荷守恒、物料守恒、质子守恒原理;盐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
6 0.65 盐类水解规律理解及应用;盐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溶度积常数相关计算;
7 0.40 氧化还原反应定义、本质及特征;原电池电极反应式书写;金属的化学腐蚀与电化学腐蚀;电子转移计算;
12 0.40 原电池电极反应式书写;电解原理的理解及判断;电解池电极反应式及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判断;利用电子守恒法进行多池串联相关计算;
13 0.40 电离平衡常数及影响因素;盐溶液中微粒间的电荷守恒、物料守恒、质子守恒原理;盐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沉淀的溶解与生成;
14 0.40 水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及的计算;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盐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常数;
17 0.65 水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及的计算;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盐类水解规律理解及应用;盐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
18 0.40 电化学计算;燃料电池;新型电池;原电池、电解池综合考查;
19 0.40 酸碱中和滴定原理的应用;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盐溶液中微粒间的电荷守恒、物料守恒、质子守恒原理;沉淀的溶解与生成;
20 0.40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有关铁及其化合物转化的流程题型;沉淀溶解平衡的应用;物质分离、提纯综合应用;
化学实验基础 1 20 0.40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有关铁及其化合物转化的流程题型;沉淀溶解平衡的应用;物质分离、提纯综合应用;
B、参考答案和解析
题号 1 2 3 4 5 6 7
答案 B D D D B A B
题号 8 9 10 11 12 13 14
答案 A C C D D B B
1.B
【来源】浙江省天域全国名校协作体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4月阶段性联考化学试题
【详解】A.墨水是一种液溶胶,是是炭黑溶于水中形成的液溶胶,可用进行古画年代鉴定,A正确;
B.画布材质为麦青色的绢,绢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B错误;
C.赭石红主要成分是,红棕色,其性质稳定,不易被空气氧化,C正确;
D.石绿的成分是孔雀石[],石青是蓝铜矿[],D正确;
故选B。
2.D
【来源】陕西省西安市周至县第六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分析】含有的烃属于芳香烃,不含的烃属于脂肪烃。
【详解】A.属于芳香烃,和属于脂肪烃,A错误;
B.和属于脂肪烃,属于芳香烃,B错误;
C.属于烯烃,属于炔烃,C错误;
D.、和属于脂肪环,属于环烷烃,D正确;
故选D。
3.D
【来源】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分析】相同pH的酸,酸性强的HCOOH浓度小于CH3COOH。那么再加水稀释的过程中,浓度较大的CH3COOH电离平衡正向产生的H+更多,所以Ⅱ为CH3COOH,Ⅰ为HCOOH。
【详解】A.由上分析,I为HCOOH,A项错误;
B.酸电离的H+浓度越小对水电离的抑制作用就越弱,如图溶液中H+:b>c>d,所以水的电离程度bC.从图分析HCOOH为弱酸,离子方程式中不能拆写,C项错误;
D.CH3COOH酸性弱,相同pH的酸,CH3COOH的浓度大消耗NaOH多,所以n( Na+ )大,D项正确;
故选D。
4.D
【来源】浙江省杭州七县(市)地区及周边重点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题
【详解】A.时,重水的离子积为,的离子积为, 的电离度小于,A错误;
B.的电离为:,,溶液显中性,B错误;
C.,,,,C错误;
D.和混合,过量,剩余的,,D正确;
故选D。
5.B
【来源】河南省周口市项城市五校联考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月考化学试题
【详解】A.a点溶液中,根据电荷守恒,离子浓度大小关系为c(H+)>c(CH3COO-)>c(OH-),A错误;
B.根据物料守恒,b点溶液中, c(NH)+c(NH3 H2O)=c(CH3COO-)+c(CH3COOH),B正确;
C.c点NH3 H2O过量,根据物料关系,c(NH3 H2O)+c(NH)> c(CH3COO-)+c(CH3COOH)> c(CH3COO-),又c(OH-)> c(H+),故c(CH3COO-)+c(H+)D.a→c的过程中,水的电离程度先增大后减小,D错误;
6.A
【来源】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调研测试化学试题
【详解】A.由实验1可知,Na2HAsO4溶液呈碱性,其水解程度大于电离程度,c()>c(),选项A正确;
B.实验2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稍过量碳酸钠,生成Na2HAsO4,根据物料守恒,则存在:2c(H3AsO4)+2c()+2c()+2c()< c(Na+),选项B错误;
C.实验3中发生反应:2+3Ca2+= Ca3(AsO4)2+2H+的平衡常数K= = =10-2,选项C错误;
D.实验4中发生反应为:2As2S3+20NaOH+14O2=4Na2HAsO4+6Na2SO4+8H2O,选项D错误;
答案选A。
7.B
【来源】专题09 氧化还原反应
【详解】A.由修复过程示意图中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变化可知,反应①②③④均为化合价降低得电子的反应,所以均为还原反应,A说法正确;
B.三氯乙烯C2HCl3中C原子化合价为+1价,乙烯中C原子化合价为 2价,对应的Fe元素从0价变为+2价,则1mol三氯乙烯完全脱Cl时,即转化为1molC2H4时,得到6mol电子,则消耗铁3mol,B说法错误;
C.由示意图及N元素的化合价变化可写出如下转化+8e-=,生成物中有生成,则应用H+和H2O来配平该反应,所以④的电极反应式为+10H++8e-=+3H2O,C说法正确;
D.由修复过程示意图可知,生成的二价铁、氧气与氢氧根离子反应,能生成Fe(OH)3,D说法正确;
答案为B。
8.A
【来源】上海市静安区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二模变式题(选择题6-10)
【详解】A.该分子中一氯共7种,如图,A项错误;
B.键线式中端点和拐点均为C,按C的四价结构补充H,该物质的化学式为C6H4,B项正确;
C.化合物甲有酯基和羰基,化合物乙含有酯基和羰基,C项正确;
D.苯炔中不含苯环不属于芳香烃,D项正确;
故选A。
9.C
【来源】辽宁省沈阳市第一二〇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质量监测化学试题
【详解】A.有机物CF2Cl2是四面体结构,不是平面构型,故 和是同一种结构,A错误;
B.中含有C原子周围连接4个单键的结构,则不可能所有原子均共面,B错误;
C.在碳原子数小于10的烷烃中,一氯代物不存在同分异构体,说明该烷烃只有一种等效氢,符合条件的为甲烷、乙烷、2,2-二甲基丙烷、2,2,3,3-四甲基丁烷,共4种,C正确;
D.异戊烷二氯代物为(CH3)2CHCH2CHCl2、(CH3)2CHCHClCH2Cl、(CH3)2CClCH2CH2Cl、CH2ClCH(CH3)CH2CH2Cl、(CH3)2CHCCl2CH3、(CH3)2CClCHClCH3、CH2ClCH(CH3)CHClCH3、CH2ClC(CH3)ClCH2CH3、CHCl2CH(CH3)CH2CH3、(CH2Cl)2CHCH2CH3,共有10种,D错误;
故选C。
10.C
【来源】湖南省长沙市长郡梅溪湖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详解】A.由图可知,M的分子式为,故A正确;
B.由结构可知,M的分子中含有三个基团,故B正确;
C.M含有苯环、羧基,不能与溴水发生取代反应,故C错误;
D.M分子中含有直接相连的4个饱和碳,所有碳原子不能同时共面,故D正确;
故选C。
11.D
【来源】江西省景德镇市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详解】A、 与H2加成之后的产物为 , 其一氯代物有8种,选项A错误;B、CH3CH=CHCH3分子含有碳碳双键,类似乙烯,可以由碳原子形成平面结构,但不可能是直线型,选项B错误;C、按系统命名法,化合物的名称是2,3,4,4-四甲基己烷,选项C错误;D、的一溴代物和的一溴代物都有4种,选项D正确。答案选D。
12.D
【来源】广东省深圳市2023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调研考试化学试题
【分析】由题干图示信息可知,TiO2电极将转化为NH3 H2O可知TiO2电极为阴极,电极反应式为:+7H++6e-=NH3 H2O+H2O,石墨电极为阳极,电极反应为:2H2O-4e-=4H++O2↑,故a电极为负极,发生氧化反应,即Zn为负极,电极反应式为:Zn-2e-=Zn2+,b电极为正极,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为:NO2+e-=,据此分析解题。
【详解】A.由分析可知,a电极为Zn电极是负极,A错误;
B.放电过程中,负极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为:Zn-2e-=Zn2+,B错误;
C.由分析可知,电解过程中,TiO2电极为阴极,电极反应式为:+7H++6e-=NH3 H2O+H2O,则阴极区溶液的pH逐渐增大,C错误;
D.由分析可知,理论上,每得到1molNH3 H2O,需得到6mol电子,故至少需要消耗Zn的质量为=195g,D正确;
故答案为:D。
13.B
【来源】广东省深圳市2023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调研考试化学试题
【详解】A.根据沉淀的溶解平衡可知,Ca5(PO4)3F的沉淀溶解平衡可表示为:,A正确;
B.由Ka2(H3PO4)==10-7.21可知,当酸浸过程中溶液时,=10-1.21<1即,B错误;
C.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式为,物料守恒式为:故有,C正确;
D.向溶液中加入少量水稀释时溶液中c(H+)减小,Ka不变,故=的值增大,D正确;
故答案为:B。
14.B
【来源】2023届辽宁省锦州市高三下学期4月质量检测化学试题
【分析】向一定浓度的H2C2O4溶液中加入KOH固体,由于二者发生反应,所以H2C2O4逐渐减少,-lgc(H2C2O4)会逐渐增大,所以图中呈上升趋势的为-lgc(H2C2O4)与pH变化关系,即曲线M;H2C2O4H++,H++,随着pH逐渐增大,会逐渐增大,-lgc()会逐渐减小,但是不会等于0,所以呈下降趋势且与横坐标无交点的为-lgc()与pH变化关系,即曲线N;随着pH逐渐增大,=也增大,则-lg减小,且随着pH的增大,c()先大于c()到等于,再到小于,即从小于1,到等于1,再到大于1,当=1时,-lg=0,则直线L是-lg与pH的变化图,以此分析解题。
【详解】A.由分析可知,曲线M代表-lgc(H2C2O4)随pH的变化,曲线N代表随pH的变化,A错误;
B.由分析结合图中数据可知,当pH=4.3时,-lg=0,即c()=c(),即Ka2==10-4.3,根据a点可知,常温下,-lgc(H2C2O4)=-lgc()即c(H2C2O4)=c(),则有Ka1Ka2==c2(H+)=(10-2.8)2=10-5.6,故H2C2O4的Ka1=10-5.6/Ka2=10-1.3,B正确;
C.由分析可知,曲线N代表-lgc()与pH变化关系变化图,从a至b点,溶液中H2C2O4、浓度逐渐减小,浓度逐渐增大,故水的电离程度逐渐增大,C错误;
D.根据电荷守恒:,图中b点对应的溶液的pH为4.3,即c()=c(),即,故b点溶液中有:,B正确;
b点时,根据电荷守恒:,此时pH=4.3,即lg=0,所以c()=c(),所以上式可变形为:c(K+)+c(H+)=3c()+c(OH-),c(K+)-3c()=c(OH-)-c(H+),因为c(OH-)<c(H+),所以:c(K+)<3c(),D错误;
故选:B。
15.(1)3-甲基-1,4-戊二烯(2分)
(2)碳氯键、酯基(2分)
(3)同分异构体(1分)
(4)卤代烃(1分)
(5) 17 6 (1+1=2分)
【来源】江西省部分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联考化学试题
【详解】(1)中含碳碳双键的最长碳链为5个碳原子,含两个碳碳双键,为戊二烯,第三个碳原子上有一个甲基,命名为:3-甲基-1,4-戊二烯;
(2)有机物中官能团的名称为:碳氯键、酯基;
(3)和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关系为同分异构体;
(4)中含卤素原子,属于卤代烃;
(5)苯环和碳碳双键为平面构型,碳碳三键为直线构型,基团之间通过单键相连,,该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均可能共平面,故最多有17个C原子共平面;苯环中处于对位的原子共直线,与碳碳三键直接相连的四个原子共直线,如图所示:,最多有6个原子在同一直线上;1mol苯环消耗3mol氢气,1mol双键消耗2mol氢气,1mol双键消耗1mol氢气,故1mol该物质与H2反应,最多消耗9molH2。
(6)烃或芳香烃(1分)
(7)酯(1分)
(8)醛。(1分)
(9) ①② (1分) ③④(1分) ⑧⑨(1分) 漏选不给分
【来源】新疆乌鲁木齐市第八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详解】
(3)该结构为乙苯,属于苯的同系物,属于芳香烃;
(4)官能团为酯基,属于酯;
(8)官能团为醛基,属于醛;
(9)同分异构体是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的分子,所以互为同分异构体的为①②
同系物为物质结构相似,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2原子团的物质互称为同系物故答案为③④;由于单键可旋转,所以⑧⑨只是书写方式不同,实际上为同一种物质。
16.(1)Al3++3H2O可逆符号Al(OH)3(胶体)+3H+(2分)
(2)H2SO4(1分)
(3)大于(1分)
(4) I (1分) 盐类水解是吸热反应,升温,促进水解,H+浓度增大(2分)
(5) a (1分) c(Na+)>c(SO)>c(NH)>c(H+)=c(OH-)(2分)
【来源】四川省巴中市恩阳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化学试题
【详解】(1)NH4Al(SO4)2是强酸弱碱盐,在溶液中电离出的铝离子发生水解反应生成氢氧化铝胶体,表面积很大的氢氧化铝胶体能吸附水中悬浮颗粒产生沉降,从而达到净化水的目的,水解的离子方程式为:Al3++3H2O Al(OH)3(胶体)+3H+,故答案为:Al3++3H2O Al(OH)3(胶体)+3H+;
(2)和铝离子水解,都是结合水电离产生的OH-促使水电离出更多的H+,导致溶液中c(H+)>c(OH-):+H2O NH3 H2O+H+,Al3++3H2O Al(OH)3+3H+,为了抑制和铝离子的水解,配制硫酸铝铵溶液时,需要加入适量的酸抑制和铝离子的水解,为了不引入新杂质,加入的酸为H2SO4;
(3)NH4Al(SO4)2和CH3COONH4在溶液中电离出的在溶液中均发生水解反应,NH4Al(SO4)2溶液中铝离子水解生成的氢离子会抑制水解,CH3COONH4在溶液中电离出的CH3COO-会促进的水解,等浓度的NH4Al(SO4)2和CH3COONH4溶液中,NH4Al(SO4)2溶液中的浓度大于CH3COONH4溶液中的浓度,故答案为:大于;
(4)NH4Al(SO4)2溶于水电离出的和铝离子水解使溶液呈酸性,水解反应是吸热反应,升高温度,和铝离子的水解程度增大,氢离子浓度增大,pH减小,则符合条件的曲线是I,NH4Al(SO4)2溶液的pH随温度变化的原因是:盐类水解是吸热反应,升温,促进水解,H+浓度增大,pH减小。
(5)NH4HSO4在水中完全电离成、H+和,滴加同浓度的NaOH溶液,OH-先和H+中和生成水,当滴入100mLNaOH溶液时,H+恰好被中和,此时为a点,溶液中存在、Na+和;继续滴加NaOH溶液,部分和OH-反应生成NH3 H2O,溶液呈中性时,达到b点,此时溶液中含有、NH3 H2O、Na+和;继续滴加NaOH溶液,当滴入的NaOH溶液为150mL时到达c点,溶液中的一半和OH-反应生成了NH3 H2O;当滴入的NaOH溶液为200mL时为d点,和OH-恰好完全反应,此时溶液中的溶质为Na2SO4和NH3 H2O。
①在溶液中水解促进水的电离,NH3 H2O是弱碱,在溶液中电离出的氢氧根离子抑制水的电离,由分析可知,a→d的过程中,浓度依次减小,NH3 H2O浓度依次增大,促进水电离的程度减小,抑制水电离的程度增大,所以a点水的电离程度最大,故答案为:a;
②由分析可知,b点为硫酸铵、硫酸钠和NH3 H2O的混合溶液,溶液呈中性,所以,滴加的NaOH溶液体积大于100mL,部分结合OH-生成了NH3 H2O,所以,H+和OH-是少量的,所以溶液中离子的浓度大小顺序为。
17.(1) B(1分) 由A到B(1分) CH3OCH3+3H2O-12e-=2CO2+12H+(2分)(2) 负(1分) 2HSO+2H++2e-=S2O+2H2O 2NO+2S2O+2H2O=N2+4HSO(2+2=4分)
(3) 2VB2+22OH--22e-=V2O5+2B2O3+11H2O(2分) 0.05(2分)
【来源】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新丰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选修)试题
【详解】(1)燃料电池中燃料失去电子在负极,氧气得电子在正极,阳离子朝得电子一极移动。该燃料电池的正极为B电极,H+移动方向为由A到B,负极A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CH3OCH3+3H2O-12e-=2CO2+12H+。
(2)从图中可看出,电解池的左槽 进入后得到电子生成的 转入吸收塔还原NO,左槽是阴极区,右槽稀硫酸和SO2一起进入后,SO2被氧化生成H2SO4,得到较浓的硫酸溶液,右槽是阳极区。
①a与左槽电极连接,是直流电源的负极;
②已知电解池的阴极室中溶液的pH在4~7之间,是酸性环境,故阴极的电极反应为2HSO+2H++2e-=S2O+2H2O;
③吸收NO的原理2NO+2S2O+2H2O=N2+4HSO。
(3)VB2-空气电池工作时的反应为4VB2+11O2=4B2O3+2V2O5,从图中可得知其电解质溶液是KOH, VB2极发生氧化反应,则电极反应为2VB2+22OH--22e-=V2O5+2B2O3+11H2O。电解CuSO4溶液阳极发生 ,阴极先 ,后 ;当外电路中通过0.04 mol电子时阳极得到氧气0.01 mol,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0.224L,B装置内共收集到0.448 L气体(标准状况),则氢气体积为0.448 L 0.224L=0.224L,生成氢气0.01 mol,得到的电子0.02 mol,根据得失电子总数相等,则溶液中Cu2+得到电子0.02 mol,Cu2+物质的量为0.01 mol,则电解前CuSO4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
18. H3PO4H++H2PO (1分) 可乐为酸性饮料,长期过量饮用,可乐中的酸性物质中和OH-,c(OH-)减小,Ca5(PO4)3OH(s)5Ca2+(aq)+3PO(aq)+OH-(aq)平衡向脱矿方向移动,造成龋齿 (2分) 为H3PO4+2OH-=HPO42-+2H2O (1分) ab (2分) 将可乐中的CO2气体赶出,防止干扰磷酸的测定 (1分) 0.49(2分)
【来源】山东省临沂市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题
【详解】(1)如果H3PO4是强酸,0.1mol·L-1H3PO4溶液的pH<1,现0.1mol·L-1H3PO4溶液大于1,说明H3PO4是弱酸,部分电离,电离方程式为H3PO4H++H2PO4-;
(2)可乐是酸性饮料,长期过量饮用,可乐中的酸性物质中和了OH-,c(OH-)减小,使Ca5(PO4)3OH(s)5Ca2+(aq)+3PO43-(aq)+OH-(aq)平衡向脱矿方向移动,造成龋齿;
(3)①向磷酸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至pH=10,溶液中含磷的主要微粒,从H3PO4转变为HPO42-,因此主要的离子方程式为H3PO4+2OH-=HPO42-+2H2O;
②a.Na2HPO4溶液中HPO42-既能电离又能水解,电离方程式和水解方程式分别为HPO42-H++PO43-,HPO42-+H2OH3PO4+OH-;HPO42-的电离平衡常数,当c(PO43-)=c(HPO42-)时,溶液中的pH约为12.3,c(H+)=10-12.3mol·L-1,则;HPO42-的水解平衡常数,当c(H2PO4-)=c(HPO42-)时,溶液中的pH约为7.2,c(H+)=10-7.2mol·L-1,则;可知HPO42-的水解程度大于其电离程度,溶液呈碱性,a正确;
b.Na2HPO4溶液呈电中性,根据电荷守恒,有c(Na+)+c(H+)=c(H2PO4-)+2c(HPO42-)+3c(PO43-)+c(OH-),b正确;
c.Na2HPO4溶液中,根据物料守恒,有c(Na+)=2[c(H2PO4-)+c(HPO42-)+c(PO43-)+ c(H3PO4)],c错误;
ab符合题意;
(4)①可乐溶液中,含有碳酸,也会与NaOH反应,会影响H3PO4的测定,因此加热的目的是将可乐中的CO2气体赶出,防止干扰磷酸的测定;
②滴定至终点时生成Na2HPO4,则关系式为H3PO4~2NaOH,则50mL可乐中含有;则该可乐样品中磷酸的含量=。
19.(1)6.8≤pH<7.6(2分)
(2)(2分)
(3) Cr(OH)3 (1+1=2分)
(4) 蒸发浓缩 冷却结晶(1+1=2分)
(5) (2分) 吸收SO2,防止污染(1分)
(6)随着硫酸浓度的增大,溶液中水的量减少,生成的硫酸盐会结晶析出(1分)
【来源】专题16 工艺流程题
【分析】某废铁铬催化剂(含Fe3O4、Cr2O3、MgO、Al2O3及少量不溶性杂质)粉碎后用硫酸酸浸,Fe3O4、Cr2O3、MgO、Al2O3分别转化为Fe3+、Fe2+、Mg2+、Cr3+、Al3+,向滤液中加入过量Fe粉调节pH,使Cr3+、Al3+转化为Cr(OH)3、Al(OH)3存在于滤渣1中,将滤渣1放入pH=11的强碱溶液中,Al(OH)3溶解,则滤渣3中存在Cr(OH)3,Fe3+被Fe还原生成Fe2+存在于滤液1中,向滤渣1中通入足量O2保持pH<1.5,将Fe2+再氧化成Fe3+,随后调节pH使Fe3+转化为Fe(OH)3存在于滤渣2中,Fe(OH)3滤渣加FeS2焙烧再经过磁选得到Fe3O4,以此解答。
【详解】(1)加入铁粉后,调节pH使Cr3+、Al3+转化为Cr(OH)3、Al(OH)3,而不能使 Fe2+沉淀,由表格数据可知,调节pH的范围为6.8≤pH<7.6
(2)滤渣1中存在Cr(OH)3、Al(OH)3,调节pH=11,其中Al(OH)3能够和强碱反应,则由滤渣1得到滤液3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由分析可知,滤渣3成分的化学式为Cr(OH)3,由已知ii可知,回收铬的过程中Cr(OH)3和NaOH反应生成。
(4)由滤液2得到结晶水合物的操作是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
(5)滤渣2中Fe(OH)3与FeS2混合后隔绝空气焙烧生成Fe3O4,S元素化合价上升转化为SO2,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和原子守恒配平方程式为:;该过程加入少量CaO的目的是吸收SO2,防止污染。
(6)酸浸过程中,硫酸的质量分数为50%,其原因是浓硫酸具有吸水性,随着硫酸浓度的增大,溶液中水的量减少,生成的硫酸盐会结晶析出。
★版权所有 YTUN理科突击班同步练习系列·6 版权所有★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一年级数学)北师大版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无答案)

下一篇:2023年广东省湛江市徐闻县中考物理模拟试题(含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