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考化学知识点模拟新题专项练习(南京专用)-12溶液②
一、单选题
1.(2023·江苏南京·模拟预测)下列各组物质能形成溶液的是
A.泥土和水 B.植物油和水
C.高锰酸钾和汽油 D.高锰酸钾和水
2.(2023·江苏南京·模拟预测)如图所示,室温下将120gNaOH固体加入100g水中搅拌后固体全部溶解,放置一段时间恢复至室温后,析出11g固体。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实验说明NaOH的溶解度曲线与右图中的曲线a相似
B.室温时,NaOH的溶解度为109g
C.乙和丙中的溶液都可能是不饱和溶液
D.乙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大于丙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3.(2023·江苏南京·模拟预测)下列有关溶液说法正确的是
A.只有固体可以作溶质 B.硝酸铵溶于水会放出大量的热
C.汽油和洗涤剂除油污的原理是不同的 D.饱和溶液的浓度一定比不饱和溶液的浓度大
4.(2023·江苏南京·模拟预测)下表为除去这些杂质应选用的试剂或操作方法,其中正确的一组是
编号 物质 杂质(少量) 选择的试剂 除杂操作方法
A 硝酸钾 氯化钠 加水后制成热的饱和溶液 降温结晶,过滤
B 水 植物油 洗涤剂 振荡、搅拌
C 铁粉 碳粉 足量的水 搅拌、过滤
D 二氧化碳 一氧化碳 通过澄清石灰水 洗气、干燥
A.A B.B C.C D.D
5.(2023·江苏南京·模拟预测)KCl和KNO3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1℃时,20gKNO3加入50g水中得到70g溶液
B.140gKCl饱和溶液从T3℃降温到T1℃,析出晶体的质量小于15g
C.若将等质量的KCl和KNO3饱和溶液从T1℃升高到T2℃,所得溶液中的水的质量相等
D.若将a点时KNO3溶液转化到b点,可先降温到T2℃,再加一定量的水
6.(2023·江苏南京·模拟预测)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图。正确的是
A.20℃时,物质a与物质b溶解度相等
B.欲将c物质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是降低温度
C.若a中混有少量的b,提纯a的最佳方法蒸发结晶
D.20℃时,向30g物质a中加入50g水,充分溶解并恢复到原温度,所得溶液的质量为80g
7.(2023·江苏南京·模拟预测)在 MgSO4、H2SO4的混合溶液中先后加入 8%的 NaOH 溶液、BaCl2溶液,产生沉淀质量与滴加溶液质量关系如图所示。已知当 NaOH 溶液滴加至 m 时,MgSO4、H2SO4恰好完全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
A.a 点时溶液的 pH<7
B.m=150
C.BaCl2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23.4%
D.在 b 点溶液中加 AgNO3溶液,出现白色沉淀,证明加入 BaCl2溶液已过量
8.(2023·江苏南京·模拟预测)某班同学郊游携带了下列4种饮品,其中属于溶液的是
A.浓豆浆 B.矿泉水 C.果粒橙 D.鲜牛奶
9.(2023·江苏南京·模拟预测)NH4Cl和Na2SO4的溶解度曲线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t1℃时NH4Cl与Na2SO4的溶解度相等
B.t2℃的Na2SO4饱和溶液升温至t3℃,有晶体析出
C.NH4Cl饱和溶液从t1℃升温至t3℃,溶质质量分数不变
D.若需将t1℃下NH4Cl和Na2SO4的不饱和溶液转变为t3℃时的饱和溶液,可以采取分别向两种溶液中加入等质量溶质的方式
10.(2023·江苏南京·模拟预测)甲、乙两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t2℃时,甲、乙的溶解度相等
B.t1℃时,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之比为1:5
C.t3℃时,分别将甲、乙固体溶于水,配成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各100g,所需甲的质量小于乙的质量
D.甲中含有少量的乙,可采用冷却热的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甲
11.(2023·江苏南京·模拟预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用活性炭可将硬水软化 B.沙漠地区的铁制品绣蚀较慢
C.天然气是可再生能源 D.汽油可作除去油污的乳化剂
12.(2023·江苏南京·模拟预测)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入足量水中,充分搅拌,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A.硫酸铵 B.小苏打 C.豆油 D.酒精
13.(2023·江苏南京·模拟预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和离子通过得失电子相互转化
B.某溶液中滴入无色酚酞溶液后变红,该溶液一定是碱的溶液
C.向NaOH 固体中加入稀HCl,温度升高,说明中和反应放热
D.某化肥与熟石灰研磨,无刺激性气味,该化肥一定不是含氮化肥
14.(2023·江苏南京·模拟预测)对下列事实的解释不合理的是
A.焊锡和伍德合金的熔点不同,可能是因为它们的组成不同
B.氖的化学性质很不活泼,是因为氖原子最外层有8个电子,是相对稳定的结构
C.用红磷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如果测定结果偏高,可能是因为红磷的量不足
D.生理盐水密封放置一段时间不会出现浑浊现象,是因为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
15.(2023·江苏南京·模拟预测)下列图像与对应的叙述相符合的是
A.图①:向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中分别逐渐加入锌粉和铁粉
B.图②:气体溶解度与温度和压强的关系
C.图③:将一定浓度氢氧化钠溶液逐滴加入稀盐酸中
D.图④:通电分解水
16.(2023·江苏南京·模拟预测)用氯化钠固体和蒸馏水配制50g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下列仪器中不需要的是
A.量筒 B.试管 C.玻璃棒 D.托盘天平
17.(2023·江苏南京·模拟预测)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符合事实的是( )
A.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
B.NH4NO3固体溶于水,溶液的温度升高
C.黄铜片与铜片相互刻画,铜片上有划痕
D.打开盛有浓盐酸的试剂瓶,有大量白烟产生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详解】A、泥土难溶于水,只能以固体小颗粒的形式悬浮于液体里,形成悬浊液,不符合题意;
B、植物油难溶于水,只能以小液滴的形式悬浮于液体里,形成乳浊液,不符合题意;
C、高锰酸钾难溶于汽油,不能形成均一、稳定的溶液,不符合题意;
D、高锰酸钾能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溶液,符合题意。
故选D。
2.C
【详解】A、氢氧化钠溶解放热,溶液温度升高,固体全部溶解,但恢复至室温时,有固体析出,则说明温度升高,氢氧化钠的溶解度增大,则NaOH的溶解度曲线与右图中的曲线a相似,该选项说法正确;
B、室温时,丙中溶解的氢氧化钠的质量为120g-11g=109g,则室温时,NaOH的溶解度为109g,该选项说法正确;
C、丙中有未溶解的固体,属于饱和溶液,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由于乙中溶解的氢氧化钠的质量比丙中溶解的氢氧化钠的质量大,而溶剂质量相同,则乙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大于丙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3.C
【详解】A、溶质可以是固体,也可以是液体,还可以是气体,故A选项说法不正确,不符合题意;
B、硝酸铵溶于水会吸热,故B选项说法不正确,不符合题意;
C、汽油除油污是利用油污溶解在汽油中,洗涤剂去油污是利用乳化原理,故C选项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D、相同温度下,同一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的浓度大,否则饱和溶液不一定比不饱和溶液的浓度大,故D选项说法不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睛】解答本题要充分理解溶液的特征方面的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对相关方面的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
4.A
【详解】A、 KNO3 和 NaCl 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不同,硝酸钾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而氯化钠受温度影响较小,所以可采取加热水溶解配成饱和溶液、冷却热饱和溶液使KNO3先结晶出来、再过滤的方法,故采取的方法正确;
B、加入洗涤剂,振荡、搅拌,洗涤剂起乳化作用,植物油会被较均匀的分散到到水中,不能除去杂质,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采取的方法错误;
C、加入足量的水,铁粉和碳粉均不溶于水,不能除去杂质碳粉,故采取的方法错误;
D、二氧化碳能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一氧化碳不能与石灰水反应,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采取的方法错误。
故选A。
5.B
【详解】A、T1℃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25g,即100g水最多溶解硝酸钾25g,此时20gKNO3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只能溶解12.5g,得到62.5g溶液;错误;
B、T3℃时,氯化钾的溶解度为40g,即100g水最多溶解氯化钾40g,即饱和溶液140g,降到T1℃,T1℃氯化钾的溶解度大于25g,则析出晶体的质量小于15g;正确;
C、T1℃,氯化钾的溶解度大于硝酸钾,则等质量的KCl和KNO3饱和溶液含有水的质量:硝酸钾大于氯化钾;饱和溶液从T1℃升高到T2℃,水的质量不变,即水的质量:硝酸钾大于氯化钾;错误;
D、将a点时KNO3溶液转化到b点,可先降温到T2℃,再加一定量的硝酸钾;错误;
故选B。
6.B
【详解】A. 由图可知,20℃时,物质a溶解度小于物质b溶解度,错误;
B. c物质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变大,欲将c物质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是降低温度,正确;
C. a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若a中混有少量的b,提纯a的最佳方法降温结晶,错误;
D. 20℃时,a溶解度为35g,向30g物质a中加入50g水,最多溶解17.5g溶质,故充分溶解并恢复到原温度,所得溶液的质量为67.5g,错误;
故选B。
7.B
【详解】A、在MgSO4、H2SO4的混合溶液中先后加入8%的NaOH溶液,氢氧化钠先与硫酸反应,硫酸反应完之后,才会与硫酸镁反应产生氢氧化镁沉淀,由图像可知,a点时,硫酸反应完全,此时溶液中的溶质为硫酸镁和硫酸钠,溶液呈中性,pH=7,故A错误;
B、加入氢氧化钠时,氢氧化钠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氢氧化钠与硫酸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硫酸钠,然后加入氯化钡,硫酸钠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和氯化钠,根据反应方程式:,
设50g氢氧化钠溶液可生成硫酸钡沉淀的质量为,
设(m-50g)氢氧化钠溶液生成氢氧化镁沉淀的质量为,生成硫酸钡的质量为
由图可知,沉淀的总质量=氢氧化镁沉淀质量+硫酸钡沉淀质量,即
解得,;故B正确;
C、根据反应方程式,生成硫酸钡的总质量=,
设参加反应氯化钡的质量为
由图可知,加入氯化钡溶液的质量为350g-150g
则氯化钡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故C错误;
D、b点溶液中溶质为氯化钠和氯化钡,均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沉淀,故加入硝酸银溶液,出现白色沉淀,不能证明加入的氯化钡溶液已经过量,故D错误;
故选B。
8.B
【分析】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详解】A、浓豆浆不均一、不稳定,属于乳浊液,不是溶液,错误;
B、矿泉水含有矿物质,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正确;
C、果粒橙含有果粒颗粒,不是溶液,错误;
D、鲜牛奶属于乳浊液,错误;
故选B。
9.D
【详解】A、由图可知,t1℃时NH4Cl与Na2SO4的溶解度曲线相交,此时溶解度相等,正确;
B、t2℃的Na2SO4饱和溶液升温至t3℃,硫酸钠溶解度减小,升温有晶体析出,正确;
C、NH4Cl饱和溶液从t1℃升温至t3℃,溶解度变大,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溶质、溶剂质量不变,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正确;
D、不确定初始两者溶液多少和不饱和程度,将t1℃下NH4Cl和Na2SO4的不饱和溶液转变为t3℃时的饱和溶液,不确定两种溶液中加入溶质的多少,错误;
故选D。
10.C
【详解】A、由图可知,t2℃时,甲、乙的溶解度曲线相交,说明t2℃时,甲、乙的溶解度相等,选项正确;
B、由图可知,t1℃时甲的溶解度为20g,即t1℃时,20g甲溶解到100g水中形成饱和溶液,则t1℃时,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之比=20g:100g=1:5,选项正确;
C、由图可知,t3℃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则t3℃时,甲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乙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所以t3℃时,分别将甲、乙固体溶于水,配成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各100g,所需甲的质量大于乙的质量,选项错误;
D、由图可知,甲、乙的溶解度都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且甲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则甲中含有少量的乙,可采用冷却热的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甲,选项正确,故选C。
11.B
【详解】A.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水中的颜色和气味,不可以将硬水软化,硬水软化的方法生活中是煮沸,此选项错误;
B.铁生锈需要氧气和水同时具备,沙漠地区天气干燥,铁制品绣蚀较慢,此选项正确;
C. 煤、石油、天然气属于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能源,此选项错误;
D.汽油除油污,是汽油溶解油污,洗涤剂去油污是乳化,此选项错诶;
故选B
12.C
【分析】本题考查溶液的概念,在一定条件下溶质分散到溶剂中形成的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详解】A、硫酸铵易溶于水,能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A不符合题意;
B、小苏打易溶于水,能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B不符合题意;
C、豆油难溶于水,与水形成的是乳浊液,故C符合题意;
D、酒精易溶于水,能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睛】应熟悉溶液是一种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在不改变条件时,溶液的组成和浓度都不会发生变化,要与悬浊液和乳浊液区分。
13.A
【详解】A、原子可通过得失电子变为离子,离子可通过失得电子形成原子,符合题意;
B、某溶液中滴入无色酚酞溶液后变红,该溶液一定显碱性,但是不一定是碱的溶液,如碳酸钠溶液显碱性,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不符合题意;
C、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也能放出大量的热,故向NaOH 固体中加入稀HCl,温度升高,不能说明中和反应放热,不符合题意;
D、某化肥与熟石灰研磨,无刺激性气味,说明该化肥一定不是铵态氮肥,但是可能含氮元素,如尿素中含氮元素,但是尿素与熟石灰不反应,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4.C
【详解】A、合金的性质与其组成和内部结构有密切的关系,所以焊锡和伍德合金的熔点不同,可能是因为它们的组成不同,故A选项正确;
B、氖的化学性质很不活泼,是因为氖原子最外层有8个电子,是相对稳定的结构,故B选项正确;
C、测量氧气含量时,若红磷量不足,会使氧气有剩余,最终进入集气瓶内的水会小于集气瓶内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测定结果会偏低,故C选项错误;
D、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均一性是指溶液各部分组成和性质都相同;稳定性是指当溶剂量不减少,温度不改变时,生理盐水中的溶质不会从溶液中分离出来,故D选项正确;
故选C。
15.B
【详解】A、
由化学方程式体现的质量关系可知,等质量稀硫酸消耗的锌的质量更大,图像错误;
B、气体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随压强变大而变大,图像正确;
C、pH>7显碱性,pH=7显中性,pH<7显酸性;pH值越大碱性越强,pH值越小酸性越强;将一定浓度氢氧化钠溶液逐滴加入稀盐酸中,溶液的pH由小变大,图像错误;
D、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可以分解生成氧气和氢气;正极得到氧气,负极得到氢气,两者体积比为1:2;图像错误;
故选B。
16.B
【详解】A、用氯化钠固体和蒸馏水配制50g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需要用量筒量取水,不符合题意;
B、溶解在烧杯中进行,不能在试管中进行,符合题意;
C、用氯化钠固体和蒸馏水配制50g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需要用玻璃棒搅拌,加快氯化钠的溶解,不符合题意;
D、用氯化钠固体和蒸馏水配制50g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需要用托盘天平称量氯化钠的质量,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7.C
【分析】实验现象就是在实验过程中,人的感官可以直接感受到的东西,如运动状态的变化、物体形态变化、颜色、气味等。
【详解】A、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故A不正确;
B、NH4NO3固体溶于水,能吸收大量的热而使溶液温度明显降低,故B不正确;
C、黄铜片与铜片相互刻画,黄铜片是合金,硬度大,则铜片上有划痕,故C正确;
D、打开盛有浓盐酸的试剂瓶,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有大量白雾产生,故D不正确。故选C。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