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考化学知识点模拟新题专项练习(北京专用)-26填空题③(含解析)

2023年中考化学知识点模拟新题专项练习(北京专用)-26填空题③
一、填空题
1.(2023·北京·统考一模)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实验时,先将浓NaOH溶液挤入盛有CO2的试管中,振荡,将止水夹K打开。
(1)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打开止水夹K后,观察到B中稀盐酸被倒吸入A中,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又观察到A中的现象是_________,发生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2.(2023·北京朝阳·统考一模)配制50 g溶质质量分数为16%的NaCl溶液,实验操作如下:
(1)需要称量氯化钠的质量为___________ g。
(2)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______。
(3)④中用玻璃棒搅拌的目的是___________。
3.(2023·北京朝阳·统考一模)空气中的成分在生活中应用广泛。
(1)食品包装中常填充N2以防腐,是由于N2的化学性质___________。
(2)为增加鱼缸内的溶氧量,常向鱼缸内加入少量双氧水,缓慢产生O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4.(2023·北京·统考一模)能源与环境。
(1)现阶段的能源结构仍以化石燃料为主,化石燃料包括煤、__________和天然气。
(2)氢气是一种清洁能源。氢气燃烧实现“零排放”的原因是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下列燃料在O2中充分燃烧时,不会产生CO2的是 (填序号)。
A.天然气 B.酒精(C2H5OH) C.肼(N2H4)
5.(2023·北京顺义·统考一模)运载神舟系列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火箭的燃料是偏二甲肼(C2H8N2)。一定量的偏二甲肼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图所示。
(1)偏二甲肼中碳、氮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
(2)图中a=_______g。
(3)偏二甲肼的物质类别为_______。
A.混合物 B.化合物 C.有机物
6.(2023·北京顺义·统考一模)航天点亮梦想。请回答下列小题。
(1)天宫课堂演示了失重状态下泡腾片放入蓝色水球中的实验,观察到大量气泡。泡腾片中含有柠檬酸和NaHCO3等物质,则水球中产生的气体是_______。
(2)“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着陆火星,标志着我国航天事业取得突破性进展。
①“天问一号”由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发射升空。长征五号火箭采用液氢作燃料,液氧作助燃剂,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②火星低层大气的主要成分如下表:
气体成分 CO2 N2 Ar O2 其他
体积分数/% 95.32 2.7 1.6 0.13 0.25
火星低层大气中N2的体积分数比空气中_______(填“高”或“低”)。氩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上图所示。氩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_______。
若要鉴别火星低层大气和地球上的空气,实验操作为_______。
7.(2023·北京顺义·统考一模)用下图所示实验研究酸、碱的性质,请完成实验报告。
装置及操作 现象 解释或结论
(1)向1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 _______ 澄清石灰水显碱性。
(2)向2、3中滴加Na2CO3溶液 2中产生白色沉淀,3中产生气泡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从2、3中任选一个即可)
(3)向4中放入铜片 无明显现象 原因是_______。
8.(2023·北京海淀·统考一模)用下图装置探究CO2与NaOH的反应。
(1)打开瓶塞,加入NaOH溶液,塞上瓶塞振荡,可观察到气球的体积______(填“变大”或“变小”)。该现象不能证明CO2与NaOH发生了反应,原因是______。
(2)向(1)所得溶液中加入稀硫酸,产生大量气泡,此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证明(1)中CO2与NaOH发生了反应。
9.(2023·北京海淀·统考一模)北京家用燃料经历了“煤政气”的过程,充分燃烧1kg煤或天然气释放的热量和产生SO2的质量如下图所示。
(1)煤、石油、天然气都属于______(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
(2)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由图可知,与煤相比,天然气作为燃料的优点是______(写出一点即可)。
10.(2023·北京海淀·统考一模)某果蔬洗涤盐的说明如图所示
(1)果蔬洗涤盐属于______(填“纯净物”或 “混合物”)。
(2)洗涤盐加入清水中需搅拌,目的是______。
(3)活氧助剂通常为过碳酸钠(Na2CO4),过碳酸钠加入水中后会分解为碳酸钠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11.(2023·北京房山·统考一模)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夹持仪器略去)。
(1)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是___________。
(2)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原因为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解释)。
12.(2023·北京房山·统考一模)从A或B两题中任选一个作答,若两题均作答,按A计分。
A B
(1)固态CO2的俗名是___________。(2)CO2的用途之一是___________。 (1)NaHCO3的俗名是___________。(2)NaHCO3的用途之一是___________。
13.(2023·北京房山·统考一模)我国提出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彰显了负责任大国的作为与担当。
(1)现阶段的能源结构仍以化石燃料为主,化石燃料包括煤、___________和天然气。
(2)使用氢能可减少碳排放,氢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利用天然气可制氢气,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在方框中补全另一种反应物的微观图示。
14.(2023·北京房山·统考一模)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是专门为世界环境保护而设立的节日。
(1)垃圾分类可改善环境、促进资源回收利用。易拉罐、旧报纸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投入“可回收物”垃圾箱中。
(2)“低碳生活”是一种经济、健康的生活方式。下列做法符合“低碳生活”理念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
A.外出随手关灯 B.自带布袋购物 C.骑自行车出行
15.(2023·北京门头沟·统考一模)《天工开物》中收录了井盐生产过程和湿法炼铜技术。
(1)井盐中含有丰富的钠、氯等,这里的钠是指___________(填序号)。
A.分子 B.单质 C.元素
(2)用铁和胆矾水(主要成分是CuSO4溶液)冶炼铜,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1)CO2+2NaOH=Na2CO3+H2O
(2) 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气体减少,试管A内压强减小,打开止水夹后,试管B中的稀盐酸倒吸入试管A中 产生大量气泡
【详解】(1)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化学方程式为:CO2+2NaOH=Na2CO3+H2O,故填写:CO2+2NaOH=Na2CO3+H2O。
(2)①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气体减少,试管A内压强减小,打开止水夹后,试管B中的稀盐酸倒吸入试管A中,故填写: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气体减少,试管A内压强减小,打开止水夹后,试管B中的稀盐酸倒吸入试管A中。
②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物中有碳酸钠,碳酸钠与倒吸入A中稀盐酸溶质氯化氢反应,生成物中又出现二氧化碳,所以,观察到A中的现象是产生大量气泡,故填写:产生大量气泡。
③碳酸钠与氯化氢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故填写:。
2.(1)8
(2)①⑤②③④
(3)加速溶解
【详解】(1)配制50 g溶质质量分数为16%的NaCl溶液,氯化钠的质量为,故需要称量8g氯化钠;
(2)配制50 g溶质质量分数为16%的NaCl溶液,操作顺序为:计算所需氯化钠的质量为8g,水的质量为42g,用托盘天平称量所需的氯化钠,放入烧杯中,用量筒量取所需的水,倒入盛有氯化钠的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使氯化钠溶解;故正确的操作顺序为:①⑤②③④;
(3)用玻璃棒搅拌是为了使氯化钠加速溶解,故答案为:加速溶解。
3.(1)不活泼
(2)2H2O2=2H2O+O2↑
【详解】(1)常温下,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不易与其它物质发生反应,因此食品包装中常充氮气以防腐,所以是由于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
(2)为增加鱼缸内的溶氧量,常向鱼缸内加入少量双氧水,是因为常温下,过氧化氢能发生分解反应,生成水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O2↑
4.(1)石油
(2)
(3)C
【详解】(1)三大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和天然气。
(2)氢气燃烧生成物是水,没有污染,所以氢气燃烧实现“零排放”,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A、天然气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故错误;
B、酒精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故错误;
C、肼(N2H4)组成中不含碳元素,充分燃烧不会生成二氧化碳,故正确。
故选C。
5.(1)6:7
(2)3
(3)BC
【详解】(1)偏二甲肼中碳、氮元素的质量比为(12×2):(14×2)=6:7。
(2)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则6.4g+a=3.6g+1.4g+4.4g,a=3g。
(3)偏二甲肼是由多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化合物。是含碳元素的化合物,是有机物。故选BC。
6.(1)二氧化碳/2
(2) 2H2+O22H2O 低 18 取等体积的两种气体各一瓶,分别加入等体积等浓度适量的澄清石灰水,振荡
【详解】(1)柠檬酸是一种酸,解离出的氢离子和碳酸氢钠中解离出的碳酸氢根离子结合成碳酸,碳酸分解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所以水球中产生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2)①氢气和氧气点燃生成水,化学方程式为。
②空气中氮气的体积分数为78%,而表中火星低层大气中氮气的体积分数为2.7%,所以火星低层大气中N2的体积分数比空气中低。
元素周期表一格左上角数字为原子序数,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原子序数,所以氩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18。
从表格可以看出火星低层大气含有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为95.32%,而空气中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仅为0.03%,所以可以通过检验二氧化碳鉴别。二氧化碳可用澄清石灰水鉴别,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所以可以取等体积的两种气体各一瓶,分别加入等体积等浓度适量的澄清石灰水,振荡。
7. 溶液变为红色 Na2CO3+Ca(OH)2=CaCO3↓+2NaOH或Na2CO3+2HCl=2NaCl+H2O+CO2↑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Cu位于H后,不与稀盐酸反应
【详解】(1)澄清石灰水显碱性,能使酚酞变红,所以现象是溶液变为红色。
(2)澄清石灰水中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化学方程式为。盐酸和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
(3)活动性比氢强的金属能与酸反应放出氢气,活动性比氢弱的金属不能与酸反应放出氢气,所以铜放入盐酸中无明显现象的原因是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Cu位于H后,不与稀盐酸反应。
8.(1) 变大 二氧化碳易溶于水,也能观察到气球变大的现象
(2)
【详解】(1)打开瓶塞,加入NaOH溶液,塞上瓶塞振荡,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锥形瓶中气体体积减少,压强小于外界大气压,故气球会变大;氢氧化钠溶液中有水,二氧化碳易溶于水,也可以使锥形瓶中气体体积减少,压强小于外界大气压,观察到气球变大的现象;
(2)向(1)所得溶液中加入稀硫酸,产生大量气泡,(1)所得溶液中含有碳酸钠,碳酸钠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
9.(1)不可再生
(2)
(3)等质量的煤和天然气燃烧,天然气释放的热量更多,产生二氧化硫更少
【详解】(1)煤、石油、天然气都是化石燃料,都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2)甲烷充分燃烧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化学方程式为。
(3)由图可知,充分燃烧1kg煤或天然气,天然气释放的热量更多,产生SO2的质量更少,对环境污染小,故填:等质量的煤和天然气燃烧,天然气释放的热量更多。
10.(1)混合物
(2)加速溶解
(3)
【详解】(1)果蔬洗涤盐由精制盐、pH调节剂、活氧助剂等混合而成,属于混合物;
(2)洗涤盐加入清水中需搅拌,目的是加速溶解;
(3)过碳酸钠加入水中后会分解为碳酸钠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1.(1)发白光,放热
(2)
【详解】(1)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是:发出白光,放出热量,故填:发白光,放热。
(2)木条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和水,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故填:。
12. 干冰 灭火(合理即可) 小苏打 治疗胃酸过多
【详解】A:(1)固态CO2的俗名是干冰,故填:干冰;
(2)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可用于灭火;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可作气体肥料,故填:灭火(合理即可);
B:(1)NaHCO3的俗名是小苏打,故填:小苏打;
(2)碳酸氢钠是焙制糕点所用的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在医疗上,它是治疗胃酸过多症的一种药剂,故填:治疗胃酸过多(合理即可)。
13.(1)石油
(2)2H2+O22H2O
(3)
【详解】(1)人们使用的燃料大多来自化石燃料,如煤、石油和天然气等;
(2)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
(3)假设方框内未知物化学式是X,根据微观示意图知,反应前原子种类数目为1C、4H、X,反应后原子质量数为6H、1C、1O,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得知,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保持不变,故X为H2O,示意图为。
14.(1)能
(2)ABC
【详解】(1)易拉罐、旧报纸属于可回收垃圾,能投入“可回收”垃圾箱中,故填:能;
(2)A、外出随手关灯,可以节约能源,符合“低碳生活”理念;
B、自带布袋购物,可以减少塑料袋的使用,有利于减少白色污染,符合“低碳生活”理念;
C、骑自行车出现,有利于减少碳排放,“低碳生活”理念。
故选ABC。
15.(1)C
(2)Fe + CuSO4 = FeSO4 + Cu
【详解】(1)井盐中含有丰富的钠、氯等,这里的“钠”、“氯”等不是以单质、分子、原子等形式存在,这里所指的“钠”、“氯”是强调存在的元素,与具体形态无关;
(2)胆矾水的主要成分是硫酸铜溶液,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化学方程式为:。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2023年中考化学知识点模拟新题专项练习(北京专用)-24科学探究题(含解析)

下一篇:7.2.1 乙烯(精准练习含解析)-2022-2023高一化学同步学习高效学讲练(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