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考化学知识点模拟新题专项练习(北京专用)-23实验题①(含解析)

2023年中考化学知识点模拟新题专项练习(北京专用)-23实验题①
一、实验题
1.(2023·北京大兴·统考一模)某同学依据图1中便携式制氧机原理,制作了图2所示的简易制氧装置。
资料:过碳酸钠能与H2O反应生成Na2CO3和H2O2。
(1)MnO2催化分解H2O2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图1中,可通过观察加湿过滤仓中______判断氧气排出的快慢。
(3)图2中的甲瓶相当于图1中的______(填“加湿过滤仓”或“反应仓”)。
2.(2023·北京大兴·统考一模)用下图装置研究NaOH的性质。
(1)将注射器中的NaOH溶液推入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一段时间后,打开K,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
3.(2023·北京大兴·统考一模)从下图选择仪器,去除粗盐中的难溶性杂质。
(1)实验的主要步骤依次是______、过滤、蒸发。
(2)过滤时需要用到的仪器有______(填序号)。
(3)蒸发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的目的是______。
4.(2023·北京大兴·统考一模)用下图所示实验验证可燃物燃烧条件。①中充满N2,②③中充满O2。升温至40℃,仅观察到②中的白磷燃烧。
(1)设计①②的目的是______。
(2)能证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其着火点的实验现象是______。
(3)气球的作用是______。
5.(2023·北京大兴·统考一模)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A中,仪器a的名称为______;KMnO4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B中,生成的物质是______(写化学式)。
(3)C中,加入澄清石灰水的目的是______。
6.(2023·北京延庆·统考一模)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
(1)Y型管左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右侧可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2)为验证CO2与水反应等性质,可以在C处放有___________(填“湿润”或“干燥”)的紫色石蕊试纸,可依据的现象是___________。
(3)该实验还可得出CO2度比空气大,证据是___________ 。
7.(2023·北京东城·统考一模)验证CO2的性质,进行如下实验。
(1)A实验,将一半喷水、一半干燥的石蕊纸花放入集气瓶中,观察到______,说明CO2的性质是______。
(2)已知:通常状况下,1体积水约能溶解1体积的CO2。
B实验,向瓶中注入5mL NaOH溶液,振荡,可观察到______,该实验______(填“能”或“不能”)证明CO2与NaOH反应。
8.(2023·北京石景山·统考一模)用下图所示实验验证可燃物的燃烧条件。已知:白磷和红磷的着火点分别为40°C、240°C。
实验1 实验2 实验3
(1)有1个实验不能用于证明可燃物燃烧的条件,该实验是______________。
(2)有1个实验能证明可燃物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写出实验序号及现象__________。
9.(2023·北京石景山·统考一模)下图是研究水的组成和变化的两个实验。
(1)实验1,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检验正极产生气体的现象是_______。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填序号)。
A.实验1,水变化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
B.实验2,水变化前后分子种类不变
C.实验2,水变化过程中分子间隔不变
10.(2023·北京东城·统考一模)下列是一组与水有关的实验。
(1)实验A,去除粗盐中难溶性杂质。步骤③的操作名称是______;步骤②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
(2)实验B,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集气瓶中水的作用是______。
(3)实验C,研究水的组成。将燃着的木条分别放在a、b口处,打开活塞,a处气体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说明有H2生成;b处观察到______,说明有O2生成。由此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11.(2023·北京通州·统考一模)利用图1装置研究稀盐酸和氢氧化钠的反应。用等体积的稀盐酸和水分别进行实验,将注射器内液体全部推入,测得一段时间内温度的变化如图2所示。
(1)稀盐酸与氢氧化钠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2)图1能说明稀盐酸与氢氧化钠发生化学反应的现象是_______。
(3)图2可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
12.(2023·北京丰台·统考一模)用下列实验仪器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NaCl溶液。
(1)配制时可按下列实验步骤进行:计算→称量→量取→______→装瓶贴标签。
(2)需要称量NaCl的质量为______g。
(3)量取时,需要用到的仪器是______和胶头滴管。
13.(2023·北京通州·统考一模)用下图实验研究锌、铁、铜的金属活动性。
(1)实验A的目的是_______。
(2)实验B能证明金属活动性铁强于铜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
(3)结合A、C实验现象,可得到锌、铁、铜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的结论,则实验C中X、Y分别是_______。(填序号)
①Fe,硫酸铜溶液 ②Cu,硫酸亚铁溶液 ③Cu,硫酸锌溶液
14.(2023·北京丰台·统考一模)依据下图回答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
(2)用A装置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从①或②两小题中任选一个作答,若两题均作答,按①计分。
序号 ① ②
选择O2的收集装置 B C
依据O2的性质 ______ ______
15.(2023·北京通州·统考一模)用下图装置研究酸、碱的性质。
(1)有气泡产生的实验是_______(填序号)。
(2)D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1)2H2O22H2O + O2↑
(2)产生气泡的快慢
(3)反应仓
【详解】(1)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并加热条件下生成水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气体不易溶于水,则可通过产生气泡的快慢来判断氧气排出的快慢。
(3)图2中,由于气体密度比空气大,则甲瓶应为反应仓,产生的气体直接通入乙瓶水中,乙瓶相当于加湿过滤仓。
2.(1)CO2 + 2NaOH=Na2CO3 + H2O
(2)C中的部分液体流入B中,B中液体红色变浅(或褪去)
【详解】(1)氢氧化钠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打开K,由于A中气体减少,压强减小,则B中气体会进入A中,B中压强也减小,则C中的部分液体流入B中,氢氧化钠溶液为碱性,能使酚酞变红,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溶液的碱性减弱或变为中性或酸性,液体红色变浅或褪去。
3.(1)溶解
(2)ABDF
(3)防止因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
【详解】(1)粗盐提纯的步骤为溶解、过滤、蒸发。
(2)过滤时需要的仪器为烧杯、漏斗、玻璃棒和铁架台,故选ABDF。
(3)蒸发时,不断用玻璃棒搅拌,可防止因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
4.(1)验证可燃物燃烧条件之一是与氧气接触
(2)升温至40℃时,②中白磷燃烧,③中红磷不燃烧(或②中白磷开始时不燃烧,升温至40℃时才燃烧)
(3)调节压强,防止白烟扩散
【详解】(1)①中白磷与氮气接触,②中白磷与氧气接触,其它因素相同,②中白磷燃烧,①中不燃烧,对比可知可燃物燃烧条件之一是与氧气接触。
(2)②③试管中均充满氧气,而②中白磷温度达到着火点以上,③中红磷温度没有达到着火点以上,②中白磷燃烧,③中白磷不燃烧,对比可知可燃物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其着火点。
(3)由于白磷燃烧放热,且会产生大量有害的白烟,则气球的作用为调节压强,防止白烟扩散。
5.(1) 试管
(2)Fe3O4
(3)检验木炭燃烧产物为CO2
【详解】(1)由图可知,仪器a的名称是试管;
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实验B中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化学式为:Fe3O4;
(3)实验C中,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故加入澄清石灰水的目的是检验木炭燃烧产物为二氧化碳。
6.(1)
(2) 干燥 C处石蕊试纸不变红,ab处石蕊试纸变红
(3)b 处比a处先变红
【详解】(1)石灰石的主要成分为碳酸钙,稀盐酸和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故填:;
(2)CO2与水反应生成碳酸,显酸性,能使紫色石蕊试液显红色,图中a、b处放的为湿润的紫色石蕊试纸,为形成对比,故在C处放干燥的石蕊试纸;可依据的现象是C处石蕊试纸不变红,ab处石蕊试纸变红;故填:干燥;C处石蕊试纸不变红,ab处石蕊试纸变红;
(3)由于CO2密度比空气大,会使b 处比a处先变红;故填:b 处比a处先变红。
7.(1) 干燥的石蕊纸花不变色,湿润的石蕊纸花变红 二氧化碳可以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2) 塑料瓶变瘪 不能
【详解】(1)①、二氧化碳可以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可以使紫色石蕊纸花变红,故将一半喷水、一半干燥的石蕊纸花放入集气瓶中,观察到干燥的石蕊纸花不变色,湿润的石蕊纸花变红;
②、干燥的石蕊纸花不变色,湿润的石蕊纸花变红,说明CO2的性质是二氧化碳可以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2)①、二氧化碳可以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故会使瓶内的气体减少,压强变小,故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塑料瓶变瘪;
②、因为二氧化碳能溶于水,氢氧化钠溶液中有水,故该实验缺少对比实验,不能证明CO2与NaOH反应。
8.(1)实验1
(2)实验2;左边试管中白磷不燃烧,右边试管中白磷燃烧
【详解】(1)实验1中一只试管通入氧气,另一只试管不通入氧气;一只试管的温度是80°C,另一只试管的温度是20°C;出现两组变量,不符合探究实验的控制变量法,所以实验1不能用于证明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故填:实验1;
(2)实验2中一只试管通入氧气,另一只试管不通入氧气,其他条件完全相同且通入氧气的试管满足燃烧的条件,能证明可燃物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现象是左边试管中白磷不燃烧,右边试管中白磷燃烧,故填:实验2;左边试管中白磷不燃烧,右边试管中白磷燃烧。
9.(1)
带火星木条复燃
(2)AB
【详解】(1)实验1是电解水实验,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化学方程式;正极产生气体是氧气,因为氧气具有助燃性,故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则检验正极产生气体的现象是将带火星木条靠近正极,带火星木条复燃。
(2)A、实验1电解水是化学变化,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变化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A正确;
B、实验2水沸腾是物理变化,物理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变化前后分子种类不变,分子间隔变化;B正确;
C、实验2,水沸腾是物理变化,物理变化前后分子间隔变大。C不正确。
综上所述:选择AB 。
10.(1) 蒸发/蒸发结晶 引流
(2)降温、吸收有害物质
(3) 燃着的木条燃烧更旺 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
【详解】(1)由图可知,步骤③的名称为蒸发;
过滤时,玻璃棒的作用为引流。
(2)红磷燃烧放热,且生成有毒的五氧化二磷,则集气瓶中水的作用为降温、吸收有害物质等。
(3)氧气具有助燃性,则现象为燃着的木条燃烧更旺;
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根据元素守恒,则说明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
11.(1)
(2)溶液红色变浅,直至无色
(3)稀盐酸与氢氧化钠的反应(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
【详解】(1)稀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氢氧化钠溶液呈碱性,能使酚酞变红,稀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生成物呈中性,不能使酚酞变红,盐酸呈酸性,不能使酚酞变红,若盐酸足量,随着反应的进行,红色逐渐变浅,直至氢氧化钠被完全消耗,溶液变为无色,溶液变为无色说明能使酚酞变红的氢氧化钠消失,说明发生化学反应;
(3)由图2可知,若加入的是水,溶液的温度无变化,若加入的是稀盐酸,溶液温度升高,说明稀盐酸与氢氧化钠的反应(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
12.(1)溶解
(2)3
(3)量筒
【详解】(1)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NaCl溶液,首先计算配制溶液所需氯化钠和水的质量,再称量所需的氯化钠和量取水,最后进行溶解,并装瓶贴标签,故填:溶解;
(2)需要称量NaCl固体粉末的质量为50g×6%=3g,故填:3;
(3)量取水时,向量筒内加水时,先用倾倒法加水到接近刻度线,再改用胶头滴管加水到刻度线,故用到的仪器是量筒和胶头滴管,故填:量筒。
13.(1)探究锌、铁的金属活动性强弱
(2)左侧试管中有气泡产生,溶液变为浅绿色,右侧试管中无明显现象
(3)①②/②①
【详解】(1)实验A的目的是探究锌、铁的金属活动性强弱,锌的活动性比铁强,可以将铁从硫酸亚铁溶液中置换出来;
(2)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硫酸亚铁,铜与稀硫酸不反应,可观察到左边试管中有气泡产生,溶液变为浅绿色,右边试管中无明显现象,说明铁的活动性强于铜;
(3)由A可知,锌的活动性强于铁,
①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铜、硫酸亚铁,说明铁的活动性强于铜,结合实验A,可以得出锌、铁、铜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为:锌>铁>铜,①正确;
②铜与硫酸亚铁不反应,说明铜的活动性比铁弱,结合实验A,可以得出锌、铁、铜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为:锌>铁>铜,②正确;
③铜与硫酸锌不反应,说明铜的活动性比锌弱,结合实验A,无法判断出铁、铜的活动性强弱,因此无法得出锌、铁、铜三种金属活动性的顺序,③错误。
故选①②。
14.(1)集气瓶
(2)2KMnO4K2MnO4+MnO2+O2↑
(3) 密度比空气大 不易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
【详解】(1)由图可知,仪器a的名称是集气瓶,故填:集气瓶;
(2)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K2MnO4+MnO2+O2↑,故填:2KMnO4K2MnO4+MnO2+O2↑;
(3)①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即可用装置B收集,故填:密度比空气大;
②氧气不易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采用排水法收集,即可用装置C收集,故填:不易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
15.(1)BC/CB
(2)
【分析】A中发生的反应为:稀硫酸与氧化铁反应,生成硫酸铁、水;
B中发生的反应为:稀硫酸与锌反应,生成硫酸锌、氢气;
C中发生的反应为:稀硫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钠、水、二氧化碳;
D中发生的反应为:氢氧化钙与碳酸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钠、碳酸钙沉淀。
【详解】(1)由分析可知,有气泡(气体)产生的是BC;
(2)由分析可知,D中发生的反应为:氢氧化钙与碳酸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钠、碳酸钙沉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2023年中考化学知识点模拟新题专项练习(北京专用)-18盐和化肥(含解析)

下一篇:2023年中考化学知识点模拟新题专项练习(北京专用)-24科学探究题(含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