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考第二次模拟试卷
化 学
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于质量:H:1 C:12 O:16 Na:23 S:32 Cl:35.5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12分)
1. 成语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下列成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 滴水成冰 B. 钻木取火 C. 绳锯木断 D. 木已成舟
2. “文明润城城更美,聂耳故乡谱新章”。年玉溪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攻坚迎检工作已经进入冲刺阶段。下列做法不利于创建文明宜居玉溪的是( )
A. 植树造林,营造绿水青山 B. 使用可降解塑料,减少白色污染
C. 绿色出行,积极践行低碳生活 D. 将生活垃圾焚烧,减少垃圾运输量
3. 下列生活中的做法正确的是( )
A. 食用加铁酱油能预防贫血
B. 霉变的大米冲洗干净后食用
C. 用甲醛浸泡水产食品以防腐
D. 为使包粽子的棕叶颜色鲜绿用硫酸铜溶液浸泡
4. “北斗”三号卫星导航系统应用了星载氢原子钟和铷原子钟,已知铷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铷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属于非金属元素 B. 原子核内有个中子
C. 核外电子数为 D. 相对原子质量为
5. 在去年抗击新冠疫情的战役中“连花清瘟胶囊”起到了重要作用,其主要成分之一连翘甙的化学式为,下列对连翘甙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连翘甙属于有机化合物
B. 连翘甙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C. 连翘甙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物质
D. 连翘甙由个碳原子、个氢原子,个氧原子构成
6. 规范操作是科学实验的基本要求。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
A. 移走蒸发皿 B. 读取液体体积
C. 点燃酒精灯 D. 闻气体气味
7. 水是生命之源,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含洗涤剂的水除油污是乳化作用
B. 电解水时,在正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是负极的倍
C. 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D. 为节约资源,提倡直接用工业废水浇灌农田
8. “类推”是学习化学过程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以下类推结果中正确的是( )
A. 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氢气,所以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氢气
B. 溶液是具有均一性、稳定性的混合物,所以澄清石灰水具有均一性、稳定性
C. 浓盐酸试剂瓶敞口久置后质量会减轻,所以浓硫酸敞口久置后质量也会减轻
D. 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9. 下列物质的用途与性质存在联系的是 ( )
选项 用途 性质
稀有气体制作电光源 稀有气体化学性质比较稳定
石灰浆用于粉刷墙壁 石灰浆是白色
小苏打是发酵粉成分之一 小苏打能与有机酸反应产生气体
纯氧用于医疗急救 氧气具有助燃性
A. B. C. D.
10. 水和二氧化碳在纳米催化剂表面反应生成甲醇和氧气,该途径可有效促进碳平衡,其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反应前后分子种类没有改变 B. 该反应是置换反应
C. 反应后纳米催化剂的质量减少 D. 氧元素化合价发生改变
11. 甲、乙、丙三种均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在时甲和丙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B. 在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是:甲乙丙
C. 等质量甲、乙两种物质的溶液从降到时,析出晶体最多的是甲溶液
D. 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从降列,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乙甲丙
12. 时,向水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甲、乙,充分溶解后如图Ⅰ所示,升温到的溶液如图Ⅱ所示。请结合溶解度曲线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 表示甲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B. 图Ⅰ、图Ⅱ中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
C. 图Ⅰ中乙形成的可能是饱和溶液
D. 将图中的甲溶液降温,溶液中一定有晶体析出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28分)
13. ( 5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当我们遇到高兴的事情常常会引发内心的愉悦而发笑。化学上有一种气体,只要你闻到它也会情不自禁地笑起来,因此人们称它为“笑气”。笑气的化学式是,是一种无色有甜味的气体,在一定条件下能支持燃烧,但在室温下较稳定。它最早由英国化学家戴维通过加热硝酸铵分解制得,他在制得的同时也得到了一种常见的无色液体。由于吸入它会感到愉快,并伴有轻微麻醉作用,所以早期被用于牙科手术的麻醉,现在你可以在手术室、面包店、咖啡馆听到这个名字,它除了被用在手术上外,还被用在奶油发泡上因为它能使奶油直立,便于造型裱花,还能使奶油口感细腻。一般医学临床使用“笑气”时,需与氧气搭配使用才安全。如果“笑气”浓度高、氧气浓度低,就会导致缺氧。近年网络中流行的“奶油气弹”“笑气子弹”其实就是放置“笑气”的耐压钢瓶。“奶油气弹”需要与奶油枪配合使用,用奶油枪从长度为左右的“奶油气弹”中抽出“笑气”,注入气球然后吸食。曾经有一位岁的大学生,独自在京求学,看到身边有人在吸食笑气,忍不住好奇也加入其中,随着吸食剂量越来越大,接过出现了头疼、四肢无力等症状。鉴于“笑气”可能存在的风险,警方表示这可能是一种新型毒品。
笑气的物理性质有 ______ 写一条即可。
将从耐压钢瓶释放到气球中的微观变化是 ______ 。
戴维制得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
根据以上的短文,下列有关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______ 。
A.可能是一种新型毒品,应禁止其使用
B.在室温下容易与氧气发生反应
C.中氮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14. ( 6分) 根据如图装置图回答问题装置图用序号填空。
实验室收集较纯净的氧气应选用的装置是 ______ 填字母序号,若某气体只能用装置收集,则该气体应具备的性质是 ______ 。
实验室用装置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 ,该方法获得的二氧化碳中常含有氯化氢和水蒸气。若要收集干燥的二氧化碳并进行检验,所选择装置的连接顺序为: ______ ______ 填字母序号,当中出现 ______ 现象时,表示石灰水中的溶质恰好完全反应。
15. ( 6分) 我国有许多盐碱湖,湖里溶有大量碳酸钠和氯化钠。居住在湖边的居民冬天捞碱,夏天晒盐。
根据图分析夏天晒盐采用的结晶方法是 ______ ;冬天捞碱的原理是 ______ 。
碳酸钠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可用于制取氢氧化钠,流程如图所示。
操作Ⅰ的名称是 ______ 。
写出流程中发生苛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 。
工艺中采用石灰乳而不用石灰水的原因是 ______ 。
氢氧化钠有强烈的腐蚀性,如果不慎沾到皮肤上,可先用较多水冲洗,再涂上 ______ 溶液。
16. ( 6分)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做酸碱中和反应时,将稀盐酸滴加到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中,没有观察到明显现象氢氧化钠未变质,该小组同学对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是否发生化学反应产生了兴趣,他们做了如下实验。
【提出猜想】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
【收集证据】小红通过分析实验一、实验二和实验三来验证酸碱发生反应。
实验一:如图可说明两种物质发生反应的现象是 ______ 。
实验二:如图所示,点溶液中溶质为 ______ 填化学式。
实验三:如图所示,将氢氧化钠固体放入稀盐酸中,观察到形管中右侧红墨水液面上升,该现象不能证明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发生了化学反应,理由是 ______ 。
【反思与评价】
请从微观角度分析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实质 ______ ;由中和反应得出部分离子在溶液中不能共存,请再写出一组不能共存的离子 ______ 。
【拓展延伸】
注意:若答对下面小题奖励分。化学试卷总分不超过分。
实验四:某同学将稀盐酸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有气泡产生,他认为氢氧化钠溶液已经变质成,该同学用传感器测定稀盐酸与碳酸钠溶液反应过程中的变化。采集数据得到曲线如图所示,时,观察到溶液中并没有想象中的气泡产生,点溶液大于,是因为 ______ 填物质名称的水溶液呈碱性。
17. ( 6分) 为测定某纯碱样品含少量氯化钠杂质中碳酸钠的含量,取样品放入烧杯中,加入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经测定,所得溶液常温下为不饱和溶液,其质量为产生的气体全部逸出。
请计算:温馨提示:
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______。
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参考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答案】无色有甜味的气体;
气体分子间的间隔变大;
;
。
14.【答案】;密度比空气大,不能和空气中的成分发生反应,能够溶于水。
;;;溶液由红色变成无色。
15.【答案】 蒸发结晶;冬天气温低,纯碱的溶解度小,纯碱在湖水中形成饱和溶液后,析出晶体; 过滤;
;
氢氧化钙微溶于水,溶液中的氢氧化钙含量太低,影响生成物的量;
硼酸。
16.【答案】 溶液由红色变成无色; ;
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放热;
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分子;、其它合理答案均可;
碳酸氢钠.
17.【答案】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得出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设参加反应的碳酸钠质量为
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
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