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考化学专项复习之化学与环境专练提升(八)(含解析)

中考化学专项复习之化学与环境专练提升(八)
1.化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工业废水经处理达标后再排放,可以防止水污染
B.化肥农药的任意施用,会导致水污染
C.开发使用新能源,可以防止空气污染
D.冬天在室内烧煤取暖,为防止热量散发要关紧门窗
2.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下列做法不利于环境保护的是
A.填埋废旧电池
B.取缔露天烧烤
C.垃圾分类回收
D.共享单车出行
3.注意环境卫生,学会垃圾分类。如图所示标志与果皮、烂菜叶相对应的是
A.厨余垃圾 B.可回收物
C.有害垃圾 D.其它垃圾
4.农作物收割后留下大量秸秆,下列有关秸秆的处理方法不妥的是
A.做饲料 B.制沼气 C.就地焚烧 D.造纸
5.造成空气污染的原因有:其中不正确的是.
A.焚烧落叶和垃圾 B.使用含硫煤
C.工厂废气 D.汽车尾气
E.人的呼吸.
6.“石头纸”有着浓厚的环保意识,产品的制造不需要强酸、强碱与漂白剂,因此不会排放废水而污染水资源,并且减少了能源的使用,有助于改善因排放CO2所造成的全球变暖等问题,充分践行了“低碳环保”理念。下列做法不符合“低碳环保”理念的是
A.植树种草,绿化环境 B.作物秸秆,就地焚烧
C.城市污水,综合治理 D.绿色出行,节能减排
7.下列组合正确的是
①CO、CO2、SO2、NO2和O3是污染空气的气体成分;②为节约用水,灌溉农田时将大水漫灌改为喷灌、滴灌;③合金、塑料、合成橡胶都是合成材料;④煤、石油、沼气都属于不可再生能源;⑤水、蛋白质、糖类属于人体六大营养素;⑥在田里焚烧秸秆既浪费了资源,也造成了空气污染,是不可取的。
A.①③⑤ B.②④⑤ C.②⑤⑥ D.①③⑥
8.下列做法中不利于我们生产环境保护的是
A.鼓励家庭生活垃圾分类收集
B.用化工厂未“达标”排放的废水灌溉农田
C.严禁焚烧秸秆,降低空气中PM2.5的浓度
D.发展“低碳经济”,减小活力发电占总发电量的比例
9.化学让生活更美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研发高效低毒农药有助于保障粮食安全
B.铁、锌、碘都是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应大量摄入
C.用干冰营造舞台意境时,看到的白雾是二氧化碳气体
D.将废弃塑料集中焚烧,以减少“白色污染”
10.全国两会期间,环保问题成为年度热议的焦点,下列做法,不符合“低碳环保”的理念是
A.生活中纸张双面使用
B.绿色出行,骑行自行车上学
C.减少或不适用一次性木筷
D.为了促进工业发展,增加化石燃料的使用量
11.目前热播的《埃博拉前线》重现了2014年中国援非医疗队抗击埃博拉疫情的真实事迹。这与目前进行的“新冠”抗疫有许多相通之处,为了更好的战胜疫情,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为了节约资源,口罩反复使用 B.主动接种新冠疫苗,提高免疫力
C.少运动,多呆在家里 D.自来水很干净,可以直接饮用
12.化学与身体健康密切相关。下列观点中,不合理的是
A.食品包装袋中可充入氮气延长保质期 B.食用加碘食盐可预防地方性甲状腺肿大
C.种植蔬菜时可喷洒大量剧毒农药杀虫 D.制作面包时可加入适量小苏打作蓬松剂
13.“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下列措施不符合建设“生态永川”的是:
A.生活污水任意排放 B.不向水中丢垃圾
C.合理使用农药化肥 D.严查工厂排放的水是否达标
14.我省环保部门按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着力做好细颗粒物(PM2.5)和臭氧(O3)等新增指标的监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焚烧秸秆不会造成大气污染 B.二氧化碳是空气污染物之一
C.化学在环境监测和保护中起重要作用 D.臭氧(O3)是一种混合物
15.大连是个缺水的城市,西南大旱提醒我们要节约每一滴水,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自然界中的水都是混合物 B.水的污染与人类活动无关
C.水分子保持着水的化学性质 D.地球上可以利用的淡水资源有限
16.能源问题是当今世界三大问题之一。下列有关能源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乙醇汽油中添加的乙醇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B.将生活用水,地表雨水分类处理,可减少污染,保护水资源
C.将煤球制成“蜂窝煤”是为了增大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使其燃烧更充分
D.我国南海海底储藏了大量“可燃冰”,它将成为未来新能源
17.2017年世界环境日,中国确定的主题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下列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A.减少使用一次性筷子 B.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
C.大量植树造林,禁止乱砍滥伐 D.大量开采地下水,以满足社会对水的需求
18.保护空气,使天空更蓝。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A.绿色公交出行 B.开发清洁能源
C.随意大量燃放鞭炮 D.工业废气处理达标排放
19.宿迁市骆马湖“生态农业科技园区”不仅是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和推广基地,也将是一个观光休闲的生态农业园区,在一些生产管理思路上你认为不妥的是
A.将农家肥与化肥综合使用,以使增产效果显著
B.为了防治病虫害,提高农作物产量,可以大量施用农药、化肥
C.种植、养殖、制沼气相结合,既可以改善环境,也可以提高农业、畜牧业的产量
D.园区内禁止大量就地焚烧农作物秸秆
20.“垃圾分类工作就是新时尚”。废旧报纸应投入的垃圾箱是
A.Other waste B.Recyclable
C.Harmful waste D.Kitchen waste
21.垃圾分类人人有责。下列垃圾不应该放到可回收物垃圾桶内的是
A.废旧报纸 B.空易拉罐 C.茶叶残渣 D.矿泉水瓶
22.某冶炼厂处理尾气时有下列转化。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转化①是化合反应
B.转化过程中N的化合价有三种
C.整个转化中,甲与丙的分子个数之比为2:3
D.该处理能减少硝酸型酸雨的形成
23.2020年6月5日是第49个世界环境日,今年的世界环境日的主题被正式确定为聚焦自然和生物多样性,主题具体为“关爱自然,刻不容缓”。下列做法不利于聚焦自然和生物多样性的是(  )
A.生活污水——集中处理 B.农药化肥——合理施用
C.工业废气——净化排放 D.废旧电池——随手丢弃
24.2021年3月22日是第二十九届“世界水日”,3月22-28日是第三十四届“中国水周” 我国纪念2021年“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活动的主题为“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推进水资源集约安全利用” 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为节约用水,把滴灌改成漫灌
B.为防止水体污染,关闭所有化工厂
C.电解水实验证明水是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
D.中和反应中一定有水生成
25.高能燃料是指单位质量所释放的能量较一般燃料(如汽油等)大的燃料,如液氢和肼类等,它能使发动机具有更大的推动力。下图为某种火箭高能燃料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条件已省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甲是由分子构成的 B.使用该燃料的优点之一是污染小
C.该反应不属于复分解反应 D.生成的丙、丁质量比为 14:9
26.下列对部分化学知识的归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 化学与生活:①自来水可通过煮沸或蒸馏的方法得到纯水②氧气可用于炼钢 ③农业上用熟石灰来改良酸性土壤
B 化学与环境:①燃煤运用脱硫技术可减少对空气的污染②变废为宝,将地沟油转变成航空煤油 ③降解塑料的使用可减少白色污染
C 化学与安全:①皮肤沾上浓硫酸,先用水冲洗,再涂3%-5%碳酸氢钠溶液②厨房中油锅着火可用水浇灭 ③使用燃气热水器时,室内要保持良好的通风
D 化学与健康:①加铁酱油可治疗缺铁性贫血②胃溃疡患者用碳酸氢钠来治疗胃酸过多 ③制作糕点过程中加入适量小苏打可使糕点松软可口
A.A B.B C.C D.D
27.善于归纳知识有利于培养化学素养,下列对知识的整理内容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化学与安全 B化学与环保
①进入地窖前先做灯火试验②可以用手接触实验室中无毒的药品 ①保护水资源一一农业上禁止使用化肥与农药②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一一尽量乘坐公交车或步行
C化学概念 D.化学中常见的“三”
①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纯净物②纯水一定是软水,软水不一定是纯水 ①构成物质的三种微粒一一原子、分子、离子②三种可加热仪器一一试管、量筒、烧杯
A.A B.B C.C D.D
28.下表中对主题知识的归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化学与健康 B化学与农业
①人体缺维生素A,可能引起坏血病②人体内缺碘,可能导致甲状腺肿大 ①用铁桶配制农药波尔多液②科学合理使用化肥可促进粮食增产
C化学与环境 D化学与安全
①垃圾分类有利于环境保护和资源再利用②塑料垃圾焚烧处理 ①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②进入久未开启的地窖前,要做灯火实验
A.A B.B C.C D.D
29.新型纳米材料MFe2Ox(3已知MFe2Oy中Fe为+3价。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SO2是大气污染物 B.SO2不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y的数值为4 D.SO2发生了分解反应
30.下列归纳和总结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化学与生活 B.化学与环境
①用煮沸的方法将硬水软化②用活性炭吸附冰箱中的异味 ③口罩的材料聚丙烯,是合成材料 ①减少氟利昂的使用,可缓解酸雨的危害②易拉罐属于“可回收垃圾” ③印染厂废水,需用硫酸中和后再排放
C.化学与健康 D.组成与性质
①幼儿及青少年缺钙会患佝偻病②无机盐和水不属于营养物质 ②火锅店可用福尔马林对海鲜防腐 ①保持氯化钾化学性质的是氯化钾离子②H2O2与H2O化学性质相似 ③CO2变成干冰,分子停止运动
A.A B.B C.C D.D
参考答案:
1.D
【详解】A、工业废水的任意排放会污染环境,经处理达标后再排放,可以防止水污染,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B、化肥农药的任意施用,会导致水污染,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C、开发使用新能源,可以减少有害物质的排放,防止空气污染,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D、冬天在室内烧煤取暖,关紧门窗可能会导致煤气中毒,应该保持通风换气,选项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2.A
【详解】A、填埋废旧电池会造成土壤污染与地下水污染,不利于环境保护。符合题意。
B、取缔露天烧烤,减少烟尘、一氧化碳等气体排放,有利于环境保护。不符合题意。
C、垃圾分类回收,避免资源浪费,合理处理垃圾,减少环境污染,有利于环境保护。不符合题意。
D、共享单车出行,减少汽车尾气排放,绿色环保,有利于环境保护。不符合题意。
故选A。
3.A
【分析】可回收物:包括废纸、塑料、玻璃、金属和布料五大类;
厨余垃圾:包括剩菜剩饭、骨头、菜根菜叶、果皮等食品类废物;
有害垃圾:指的是含有对人体健康有害的重金属,有毒的物质或者对环境造成危害的废弃物;
其它垃圾:是指除上述外的砖瓦陶瓷、渣土、卫生间废纸、纸巾等难以回收的废弃物。
【详解】果皮、烂菜叶属于厨余垃圾,故选A。
4.C
【详解】A、秸秆可以作饲料,故A正确;
B、利用秸秆发酵能够产生沼气,故B正确;
C、秸秆燃烧产生的大量烟尘增加了空气中的可吸入颗粒物,会污染环境,故C错误;
D、秸秆可作造纸的原料,故D正确。
故选C。
5.E
【详解】A、焚烧落叶和垃圾,会产生大量的有害气体,污染空气;B、使用含硫煤,会产生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污染空气;C、工厂废气,是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污染空气;D、汽车尾气,含有大量的有害气体,污染空气;E、人呼出的CO2,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不会造成空气污染。故本题选E。
6.B
【详解】A.植树种草,绿化环境,选项做法符合“低碳环保”理念。
B.作物秸秆,就地焚烧会导致污染环境,选项做法不符合“低碳环保”理念。
C.城市污水,综合治理,选项做法符合“低碳环保”理念。
D.绿色出行,节能减排,选项做法符合“低碳环保”理念。
故选:B。
7.C
【详解】①CO2是空气的成分之一,不属于污染空气的气体,错误;
②灌溉农田时将大水漫灌改为喷灌、滴灌,可以节约用水,正确;
③合金是金属材料,不属于合成材料,错误;
④沼气属于可再生能源,错误;
⑤水、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无机盐通常称为人体六大基本营养素,正确;
⑥在田里焚烧秸秆既浪费了资源,也会造成空气污染,是不可取的,正确。
故选C。
8.B
【详解】A、生活垃圾分类收集既可以节约资源又可以防止环境污染,利于我们生存环境保护,故不符合题意;
B、未“达标”排放的废水灌溉农田会污染地下水资源和土壤,不利于我们生存环境保护,故符合题意;
C、严禁焚烧秸秆,可有效降低空气中PM2.5的浓度,有利于环境保护,故不符合题意;
D、减小火力发电占总发电量的比例有利于减少二氧化碳等气体的排放,有利于发展“低碳经济”,利于我们生存环境保护,故不符合题意。故选:B。
9.A
【详解】A、研发高效低毒农药可以减少水与土壤污染,防治病虫害,有助于保障粮食安全,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B、铁、锌、碘元素都属于人体必需微量元素,但应该适量摄入,不能大量摄入,说法不正确,不符合题意;
C、固态二氧化碳俗称干冰,干冰升华吸热,空气中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小液滴,从而产生雾,说法不正确,不符合题意;
D、塑料燃烧会产生大量有毒气体污染空气,说法不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0.D
【详解】A、生活中纸张双面使用,减少浪费节约原料,符合低碳环保的理念;
B、绿色出行,骑行自行车上学,节约能源,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符合低碳环保理念;
C、减少或不适用一次性木筷,减少树木的采伐,节能减排,符合低碳环保理念;
D、为了促进工业发展,增加化石燃料的使用量 ,会造成能源的浪费,产生的有害气体会污染环境,不符合低碳环保的理念;
故选D。
11.B
【详解】A、一次性医用口罩使用必须废弃处理,不能再重复使用,以免口罩上粘有病菌危害人体健康,故A选项说法错误;
B.接种新冠疫苗后,能让人产生抗体,从而提高人体免疫力,故B选项说法正确;
C.运动能保持人体健康,故C选项说法错误;
D.自来水可能是硬水,也可能含有细菌、病毒等微生物,应该经过煮沸软化、消毒后饮用,故D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12.C
【详解】A、常温下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食品包装袋中可充入氮气延长保质期,故选项说法合理;
B、碘是人体内合成甲状腺激素的主要元素,缺乏会患甲状腺肿大,因此食用加碘食盐可预防地方性甲状腺肿大,故选项说法合理;
C、种植蔬菜时喷洒大量剧毒农药杀虫,会造成农药残留,影响人体健康,故选项说法不合理;
D、小苏打是碳酸氢钠的俗称,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且能与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制作面包时可加入适量小苏打作膨松剂,故选项说法合理。
故选C。
13.A
【详解】A、生活污水任意排放,会造成水体污染,故选项正确。
B、不向水中丢垃圾,能减少水体污染,故选项错误。
C、合理使用农药化肥,能防止水体污染,故选项错误。
D、严查工厂排放的水是否达标,能防止水体污染,故选项错误。
故选A
14.C
【详解】A、燃烧植物秸秆能产生大量的空气污染物,不完全燃烧还会产生碳等固体颗粒,故错误;
B、二氧化碳无毒无害,不属于空气的污染物,故错误;
C、可以利用化学知识检测环境的污染情况并能解决污染状况,故正确;
D、氧化物必须由两种元素组成,臭氧由一种元素组成,属于单质,故错误。
15.B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水资源的污染与防治;水资源状况;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可从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概念来判别。
A、自然界的水含有很多成分,都是混合物.故正确;
B、工业废水的不加处理、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等人类活动,会造成水体污染.故错误;
C、水分子是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故正确;
D、地球上淡水资源储量很少.故正确;
故选B
16.A
【详解】A、乙醇可通过粮食发酵制得,所以属于可再生资源,故A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B、将生活用水,地表雨水分类处理,可减少污染,保护水资源,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C、促进燃烧的方法有:增大氧气的浓度,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所以将煤球制成“蜂窝煤”是为了增大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使其燃烧更充分,故C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D、可燃冰储量大,燃烧产物是水和二氧化碳,不污染空气,所以是替代化石燃料的新能源,故D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7.D
【分析】从绿色环保的角度回答。
【详解】A、减少使用一次性筷子,绿色环保,A正确,不符合题意;
B、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A正确,不符合题意;
C、大量植树造林,禁止乱砍滥伐,保护生态,C正确,不符合题意;
D、大量开采地下水,会造成地面下陷,有危害,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点睛】遇到“禁止”字眼时要特别注意,看是否可行。
18.C
【详解】A.绿色公交出行,有利用环境保护,做法合理。
B. 开发清洁能源,有利用环境保护,做法合理。
C.随意大量燃放鞭炮,会导致环境污染,做法不合理。
D.工业废气处理达标排放,有利用环境保护,做法合理。
故选:C
19.B
【详解】A、农家肥所含营养成分多含量少,化肥营养成分较单一但含量高,二者混合使用可以提高效益,故做法妥当;
B、大量使用农药可以减少病虫害,提高农作物产量,但大量农药有残毒,影响人体健康,会带来污染,应合理使用,故做法不妥;
C、种植、养殖、制沼气相结合,既可改善农村的环境卫生,也有利于资源的整合利用,进而提高农业、畜牧业的产量,故做法妥当;
D、焚烧秸秆,会产生大量烟尘,污染空气,所以必须禁止,故做法妥当。
故选:B。
20.B
【详解】A、其他垃圾用于回收除可回收、有害垃圾和厨房垃圾以外的垃圾废旧报纸应属于可回收物,故A错误;
B、废旧报纸应属于可回收物,故B正确;
C、有害垃圾为会造成环境污染或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废旧报纸不会,故C错误;
D、厨房垃圾为厨余垃圾,故D错误;
故选:B。
21.C
【详解】A、废旧报纸材质为纸制品,属于可回收物,可放到可回收垃圾桶,故A错;
B、空易拉罐才子为金属,属于可回收物,可放到可回收垃圾桶,故B错;
C、茶叶残渣属于厨余垃圾,不能投放到可回收物垃圾桶内,故C正确;
D、矿泉水瓶材质为塑料,属于可回收物,放到可回收垃圾桶,故D错误。
故选:C。
22.B
【分析】由图可知,转化①为一氧化氮和氧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氮,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转化②为二氧化氮和N2H4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氮气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详解】A、转化①符合“多变一”的特点,是化合反应,不符合题意;
B、NO中氮元素显+2价,NO2中氮元素显+4价,氮气中氮元素化合价为0,N2H4中氢元素显+1价,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氮元素显-2价,故转化过程中N的化合价有四种,符合题意;
C、由化学方程式可知,整个转化中,甲与丙的分子个数之比为2:3,不符合题意;
D、该转化过程能将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转化为氮气,可以减少硝酸型酸雨的形成,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3.D
【详解】A、生活污水——集中处理避免水污染,有利于聚焦自然和生物多样性,A正确。
B、农药化肥——合理施用,避免土壤板结,水的富营养化,有利于聚焦自然和生物多样性,B正确。
C、工业废气——净化排放,防止空气污染,有利于利于聚焦自然和生物多样性,C正确。
D、废旧电池——随手丢弃,污染环境,不利于聚焦自然和生物多样性,D错误。
故选:D。
24.D
【详解】A、漫灌会导致水资源浪费,该选项说法错误;
B、为防止水体污染,关闭所能工厂的做流大过于极端,该选项说法错误;
C、电解水实验证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方素组成的,该选项说法错误;
D、中和反应:酸和碱生成盐和水的反应,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25.D
【分析】根据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是
【详解】A、由示意图和分析可知甲是由分子构成,一个甲分子中含有2个氮原子和4 个氧原子,选项正确;
B、由示意图和分析可知,该反应生成的是氮气和水,故使用该燃料的优点之一是污染小,选项正确;
C、复分解反应是两种化合物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由分析可知该反应生成的氮气是单质,不符合复分解反应定义,选项正确;
D、由示意图和分析可知,生成的丙、丁质量比为,选项错误;
答案为:D。
26.B
【详解】A、生活中自来水可通过煮沸的方法得到纯水,不是蒸馏,错误;B、归纳完全正确;C、厨房中油锅着火要用锅盖盖灭,错误;D、碳酸氢钠不能用于治疗胃溃疡的原因主要是:1、它只是单纯地中和胃酸,而不能抑制胃酸的分泌。2、对胃黏膜无保护作用。3、产生的二氧化碳气反作用于胃壁,刺激进一步分泌胃酸,产生诱发效应,错误。故选B。
27.C
【详解】A、①地窖中二氧化碳含量较高,进入地窖前先做灯火试验,正确;
②实验室中不可用手接触任何药品,不可以用手接触实验室中无毒的药品,错误。
知识整理的内容不完全正确,不符合题意;
B、①化肥与农药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的重要手段,现阶段农业上不能禁止使用化肥与农药,只能合理使用农药与化肥,错误;
②尽量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或步行,能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正确。
知识整理的内容不完全正确,不符合题意;
C、①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纯净物,例如氧气和臭氧的混合物,正确;
②纯水不存在可溶性钙镁化合物,一定是软水;软水是不含或含较少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不一定是纯水,正确。
知识整理的内容完全正确,符合题意;
D、①构成物质的三种微粒是原子、分子、离子,正确;
②量筒不能加热,试管、烧杯可加热,错误。
知识整理的内容不完全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8.D
【详解】A、①人体缺维生素C,可能引起坏血病,错误;
②人体内缺碘,可能导致甲状腺肿大,正确;
B、①用铁桶配制农药波尔多液,铁会与波尔多液中的硫酸铜反应,错误;
②科学合理使用化肥可促进粮食增产,正确;
C、①垃圾分类有利于环境保护和资源再利用,正确;
②塑料垃圾焚烧处理,会造成环境污染,错误;
D、①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隔绝氧气,破坏燃烧条件灭火,正确;
②进入久未开启的地窖前,要做灯火实验,防止地窖中氧气含量过低,正确。
故选D。
29.D
【详解】A、当二氧化硫溶于水中,会形成亚硫酸(酸雨的主要成分)。则SO2当然是大气污染物,故A正确;
B、由转化流程图可知,反应前后O原子的数目分数了改变,SO2转化为S,故可判断SO2参与了反应,所以它当然不是该反应的催化剂,催化剂是前后不会变的物质.故B正确;
C、因为M+2价,Fe+3价,且有两个Fe.所以正的化合价有2+3×2=8,又因为O为-2价,所以y的数值为4。故C是正确的;
D、因为分解反应是一种化合物在特定条件下(如加热、通直流电、催化剂等)分解成二种或二种以上较简单的单质或化合物的反应,而此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故D不正确。
30.A
【详解】A、①用煮沸的方法将可溶性钙镁化合物转化成沉淀而使硬水软化;②活性炭有吸附性,可吸附色素和异味,可用活性炭吸附冰箱中的异味;③口罩的材料聚丙烯,属于合成纤维,是合成材料,选项正确;
B、①氟利昂能会导致臭氧空洞,不会形成酸雨;易拉罐属于金属材料,有回收利用价值,废水需要中和至中性再排放,否则会导致水或土壤被污染,选项错误;
C、无机盐和水属于营养素,福尔马林会引起蛋白质变性,不能用于海鲜防腐,幼儿缺钙易导致佝偻病,选项错误;
D、保持氯化钾化学性质的微粒是氯离子和钾离子,水和过氧化氢的分子构成不同,二者的化学性质不相似,二氧化碳变成干冰后分子运动减慢,但仍在不停运动,选项错误。
故选A。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专题1 有机化学的发展及研究思路 同步训练(含解析) 2022-2023高二下学期化学苏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

下一篇:2023年中考化学专题训练:科普阅读题(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