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 有机化学的发展及研究思路 同步训练(含解析) 2022-2023高二下学期化学苏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

专题1 有机化学的发展及研究思路 同步训练 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化学苏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
一、单选题
1.下列能够获得有机物所含官能团信息的方法是
A.红外光谱 B.质谱法 C.色谱法 D.核磁共振氢谱
2.某有机物M的结构简式为,下列有机物经过一定条件可以一步生成M的个数为
① ② ③ ④⑤
A.2 B.3 C.4 D.5
3.A是一种含碳、氢、氧三种元素的有机化合物。已知:A中碳的质量分数为44.1%,氢的质量分数为8.82%,那么A的实验式是
A.C5H12O4 B.C5H12O3 C.C4H10O4 D.C5H10O4
4.下列物质分离(括号内的物质为杂质)的方法错误的是
A.硝基苯(苯)—蒸馏 B.乙烯(SO2)—氢氧化钠溶液
C.苯(苯酚)—溴水,过滤 D.乙酸乙酯(乙醇)—碳酸钠溶液,分液
5.下列液体混合物可以用分液漏斗进行分离的是
A.氯乙烷和水 B.乙醇与水 C.乙酸乙酯和乙醇 D.溴苯与苯
6.实验室测定青蒿素(只含C、H、O元素)中氧元素质量分数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下列实验操作或叙述正确的是
A.E、F中分别加入的是碱石灰和P2O5
B.确定氧元素的质量分数,需要的数据是实验前后装置C,E,F的质量变化
C.该实验的不足之处仅仅是F之后没有接盛有碱石灰的干燥管
D.装置D的目的仅是氧化青蒿素分解的氢气,使之完全转化为水
7.下列反应不属于取代反应的是
A.CH2=CH2 + H2OCH3CH2OH
B.+Br2+HBr
C.2CH3CH2OHC2H5—O—C2H5 + H2O
D.+HNO3+H2O
8.0.2mol某烃X在中充分燃烧,将燃烧后的产物依次通入浓硫酸,碱石灰中,浓硫酸增重14.4g,碱石灰增重26.4g,则烃X的分子式为
A. B. C. D.
9.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碳化硅的分子式为
B.球棍模型可以确定表示的是甲烷
C.乙酸的实验式为
D.分子的空间结构为V形
10.为测定某有机物的结构,用核磁共振仪处理后得到的核磁共振氢谱如图所示,则该有机物可能是
A. B.(CH3)4C C.CH3CH2OH D.CH3OCH3
11.实验室分离(沸点40℃)、(沸点62℃)、(沸点77℃),下列玻璃仪器中不需要用到的是
A. B. C. D.
12.化学知识和技术发展离不开伟大化学家。下列人物与其贡献不匹配的是
A.侯德榜——工业制备烧碱 B.勒夏特列——化学平衡的移动
C.李比希——元素定量分析 D.盖斯——反应热的计算
13.某有机化合物只含C、H、O三种元素,其中ω(C)=60%,ω(H)=13.33%,0.2mol该有机物的质量为12g,则它的分子式为
A.CH4O B.C3H8O C.C2H4O2 D.CH2O
14.下列每组中各有三对物质,它们都能用分液漏斗分离的是
A.乙酸乙酯和水,乙醛和水,植物油和水 B.溴乙烷和水,溴苯和水,硝基苯和水
C.甘油和水,乙酸和水,乙酸和乙醇 D.汽油和水,苯和Br2,己烷和水
二、填空题
15.某芳香烃A的质谱图如图所示:
(1)A的名称为___________。
(2)A的一氯代物共有___________种。
(3)A分子中最多有___________个原子共平面。
(4)已知9.2gA在足量中充分燃烧,混合气体依次通过足量的浓硫酸和碱石灰,分别增重___________g、___________g。
(5)A分子的核磁共振氢谱有___________组峰,峰面积之比为___________。
16.请回答下列问题:
(1)聚氯乙烯,简称PVC,这种材料如果用于食品包装,它对人体的安全性有一定的影响,写出由氯乙烯生成聚氯乙烯的化学方程式:____。
(2)相对分子质量为84的烃,能使溴水褪色。若该烃分子中所有的碳原子都在同一个平面内,则该烃的结构简式为____。
(3)有机物X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用于制造塑料、涂料和黏合剂等高聚物。为研究X的组成与结构,进行如下实验:
①将10.0Xg在足量O2中充分燃烧,并将其产物依次通过足量的无水CaCl2和KOH浓溶液,发现无水CaCl2增重7.2g,KOH浓溶液增重22.0g。该有机物X的实验式为____。
②有机物X的质谱图显示最大质荷比为100,经红外光谱测定,有机物X中含有醛基,有机物X的核磁共振氢谱图上有2组吸收峰,峰面积之比为3:1。该有机物X的结构简式为____。
三、实验题
17.通常用燃烧的方法测定有机物的分子式,可在燃烧室内将有机物样品与纯氧在电炉加热下充分燃烧,根据产品的质量确定有机物的组成。如图所示的是用燃烧法确定有机物物分子式的常用装置.
现准确称取0.72g某烃样品,经燃烧后A管增重2.2g,B管增重1.08g。请回答:
(1)产生的氧气按从左到右流向,所选装置各导管的连接顺是:__________;
(2)A、B管内均盛有固态试剂,A管的作用是__________。
(3)燃烧管中CuO的作用是_________;如果把CuO网去掉,A管重量将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4)请改进这套装置的一个不足之处_________。
(5)若该有机物分子中含有4个甲基,则该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该有机物的二氯代物有_______种。
四、计算题
18.为了测定一种气态烃A的化学式,取一定量的A置于一密闭容器中燃烧,定性实验表明产物是CO2、CO和水蒸气。学生甲、乙设计了两个方案,均认为根据自己的方案能求出A的最简式,他们测得的在一定条件下的有关数据如下(图中的箭头表示气流的方向,实验前系统内的空气已排尽):
甲方案:燃烧产物浓硫酸增重2.52 g碱石灰增重1.32g生成CO21.76 g
乙方案:燃烧产物碱石灰增重5.60 g固体减小0.64 g石灰水增重4g。试回答:
(1)甲、乙两方案中,你认为哪种方案能求出A的最简式_______?
(2)请根据你选择的方案,通过计算求出A的最简式_______。(要求写出计算过程)
(3)若要确定A的分子式,是否需要测定其它数据?并说明原因_______。
19.为测定某有机化合物A的结构,进行如下实验:
(1)将一定量的有机物A置于氧气流中充分燃烧,实验测得:生成5.4 g H2O和8.8 g CO2,消耗氧气6.72 L(标准状况下),则该物质的实验式是_______。
(2)用质谱仪测定该有机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得到如图所示的质谱图,则其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该物质的分子式是_______。
(3)核磁共振氢谱能对有机物分子中不同位置的氢原子给出不同的峰值(信号),根据峰值(信号)可以确定分子中氢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例如甲基氯甲基醚(Cl-CH2-O-CH3,有2种氢原子)的核磁共 振氢谱如左图所示,经测定,有机物A的核磁共振氢谱图如右图所示,则A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
参考答案:
1.A
【分析】
【详解】A.红外光谱可测定有机物的共价键以及官能团,故A正确;
B.质谱法可测定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与官能团信息无关,故B错误;
C.色谱法利用不同物质在不同相态的选择性分配,以流动相对固定相中的混合物进行洗脱,混合物中不同的物质会以不同的速度沿固定相移动,最终达到分离的效果,故C错误;
D.核磁共振氢谱法可测定H原子种类,可测定碳骨架信息,故D错误;
本题选A。
2.B
【详解】①水解得到,不能一步得到M;
②与水加成得到,能一步得到M;
③在酸性条件下发生水解得到,能一步得到M;
④要得到,羰基需要被还原,羟基需要被氧化,不能一步得到M;
⑤与氢气加成反应得到,能一步得到M;
综上,能一步生成M的为②③⑤,共3个,故选B。
3.A
【详解】由于A中碳的质量分数为44.1%,氢的质量分数为8.82%,故A中氧的质量分数为1-44.1%-8.82%=47.08%.由此可算出C:H:O=::=5:12:4,故该有机物实验式为C5H12O4;本题选A。
4.C
【详解】A.苯与硝基苯是互溶的、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可以采用蒸馏方法分离提纯,A正确;
B.SO2能够与NaOH溶液反应变为可溶性物质,而乙烯不能与NaOH溶液反应,因此可以使用NaOH溶液洗气除杂,B正确;
C.杂质苯酚与溴水反应产生三溴苯酚不溶于水,但能够溶于苯中,因此不能通过过滤方法分离提纯,C错误;
D.乙醇能够溶于饱和碳酸钠溶液中,而乙酸乙酯是液态不溶于碳酸钠溶液的物质,二者分层,可通过分液方法分离提纯,D正确。
故选C。
5.A
【详解】A.卤代烃不溶于水,可用分液漏斗进行分离,A符合题意;
B.乙醇与水互溶,不能用分液漏斗进行分离,B不符合题意;
C.乙酸乙酯和乙醇互溶,不能用分液漏斗进行分离,C不符合题意;
D.溴苯与苯互溶,不能用分液漏斗进行分离,D不符合题意;
答案选A。
6.B
【分析】在C中,青蒿素(只含C、H、O元素)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可能会生成CO,在D中氧化铜可以将CO继续氧化生成二氧化碳,E和F中选择合适的吸水剂分别吸收二氧化碳和水,即可测出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的量,可以求出青蒿素中C、H元素的量,进而求出O元素的量,就可以测定青蒿素中氧元素质量分数,据此分析判断。
【详解】A.若E中加入的是碱石灰,碱石灰能够同时吸收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因此不能测定青蒿素中C、H元素的量,E中应该加入P2O5,吸收水蒸气,F中加入碱石灰,吸收二氧化碳,故A错误;
B.根据上述分析,确定氧元素的质量分数,需要的数据是实验前后装置C,E,F的质量变化,故B正确;
C.该实验的不足之处有:F之后没有接盛有碱石灰的干燥管,防止外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进入装置、通入C装置的空气没有接盛有碱石灰的干燥管,空气中含有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会影响实验,故C错误;
D.青蒿素(只含C、H、O元素)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可能会生成CO,在D中氧化铜可以将CO继续氧化生成二氧化碳,故D错误;
故选B。
7.A
【详解】A.CH2=CH2 + H2OCH3CH2OH反应类型为加成反应,A符合题意;
B.+Br2+HBr反应类型为取代反应,B与题意不符;
C.2CH3CH2OHC2H5—O—C2H5 + H2O反应类型为取代反应,C与题意不符;
D.+HNO3+H2O反应类型为取代反应,D与题意不符;
答案为A。
8.C
【详解】烃X在中充分燃烧,浓硫酸增重14.4g,为水的质量,水的物质的量为=0.8mol,氢原子的物质的量为1.6mol,碱石灰增重26.4g,为二氧化碳的质量,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为=0.6mol,碳原子的物质的量为0.6mol,则烃X中C原子的个数为=3,H原子的个数为=8,烃X的分子式为:,答案选C。
9.D
【详解】A.碳化硅是共价晶体,不能称之为分子式,应描述为化学式为,A错误;
B.小球所代表的不一定是C和H原子,有可能是其它原子,如、F等,不一定是甲烷,B错误;
C.乙酸的实验式为,C错误;
D.O3中心O原子价层电子对数=,中心O原子为sp2杂化,含有1对孤电子对,则O3分子的空间结构为V形,D正确;
故选D。
10.A
【详解】A.由核磁共振氢谱可知,该有机物中有两种氢原子,个数比为,选项A符合题意;
B.的核磁共振氢谱有1组峰,选项B不符合题意;
C.的核磁共振氢谱有3组峰,选项C不符合题意;
D.的核磁共振氢谱有1组峰,选项D不符合题意;
答案选A。
11.C
【详解】(沸点40℃)、(沸点62℃)、(沸点77℃)之间沸点差异较大,可通过分馏进行分离,需要用到的仪器有蒸馏烧瓶、冷凝管和锥形瓶,不需要分液漏斗,故答案选C。
12.A
【详解】A.侯德榜发明了侯氏制碱法,这里的碱指的是纯碱,A符合题意;
B.勒夏特列发现了勒夏特列原理,即化学平衡的移动原理,B不合题意;
C.李比希发明了李比希元素分析法,即通过氧化法进行元素定量分析,C不合题意;
D.盖斯发现了一个反应的反应热与反应途径无关,只与反应的始态和终态有关,即盖斯定律,因此可以计算一个反应的反应热,D不合题意;
故答案为A。
13.B
【详解】由题目可知该有机物中ω(O)=1-ω(C)-ω(H)=1-60%-13.33%=26.67%,则该有机物分子中C、H、O的原子个数比为≈3:8:1,设该有机物的分子式为(C3H8O)n,又由题可知该有机物的Mr=12÷0.2=60,即n=60÷60=1,即该有机物的分子式为:C3H8O,故B项正确。
答案选B。
14.B
【分析】只有互不相溶的液体之间才能用分液漏斗进行分离。
【详解】A.乙醛溶于水,不能用分液漏斗进行分离,故A不选;
B.溴乙烷和水,溴苯和水,硝基苯和水,三组物质都分为上下两层,有机层均在下层,故B选;
C.甘油和水,乙酸和水,乙酸和乙醇三组物质都是互溶或易溶的,不能用分液漏斗进行分离,故C不选;
D. Br2与苯互溶,不能用分液漏斗进行分离,故D不选;
答案选B。
15. 甲苯 4 13 30.8 4 1:2:2:3
【详解】(1)根据A为芳香烃可知A含苯环,根据质荷比最大值为92可知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92,用商余法知A的分子式为C7H8,A为甲苯。故答案为:甲苯;
(2)甲苯中苯环上的一氯代物有3种,即氯原子取代与甲基相邻、相间、相对的位置上的氢原子,甲基上还有1种,即氯原子取代甲基上的氢原子,共4种。故答案为:4;
(3)苯的所有原子共平面,甲烷分子中与碳原子共平面的氢原子最多有两个,甲苯是由甲基取代苯的一个氢原子构成的,所以最多有13个原子共平面。故答案为:13;
(4)9.2 g甲苯的物质的量是0.1mol,完全燃烧可得和,即和。故答案为:7.2;30.8;
(5)甲苯分子中有4种氢,A分子的核磁共振氢谱有4组峰,峰面积之比为1:2:2:3。故答案为:4;1:2:2:3。
16.(1)
(2)(CH3)2C═C(CH3)2
(3) C5H8O2 (CH3)2C(CHO)2
【解析】(1)由题意可知,单体为氯乙烯,生成物为聚氯乙烯,所以发生加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根据相对分子质量为84推知,该烃分子式应为C6H12, 该烃可以使溴水褪色,因此含有双键,又因为所有碳原子都在同一平面上,其结构简式为(CH3)2C═C(CH3)2;
(3)由题意,其生成产物依次通过无水CaCl2和KOH浓溶液,无水CaCl2负责吸收水,同时KOH浓溶液负责吸收CO2,根据所给数据,该反应产物含水0.4mol,含0.5mol CO2,因此碳氢比为5:8,根据反应方程式,该有机物应为0.1mol才能够满足产生水0.4mol,0.5mol CO2,因为该有机物为10g,m(O)=10-0.512-0.42=3.2g,n(O)=0.2mol,n(C):n(H):n(O)= 0.5mol:(0.42 mol): 0.2mol=5:8:2,所以该有机物结构简式为C5H8O2;由题意,该有机物相对分子质量为100,含有两组等效氢比例为3:1,所以含有的醛基数为2个,可推出有机物X的结构简式为(CH3)2C(CHO)2。
17. g-f-e-h-i-c-d-a-b(或g-f-e-h-i-d-c-b-a) 吸收生成二氧化碳 使有机物分子中的碳尽可能转化为CO2 减小 在A装置后连接一个装有碱石灰的干燥管 (CH3)4C 2
【详解】分析:(1) D中生成的氧气中含有水蒸气,应先通过C中的浓硫酸干燥,在E中电炉加热时用纯氧氧化管内样品,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如有一氧化碳生成,则E中CuO可与CO进一步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然后分别通入B(吸收水)、A(吸收二氧化碳)中,按照上述分析进行装置的连接。
(2)氢氧化钠固体,吸收二氧化碳气体;,以便测定有机物中碳的量。
(3)燃烧管中CuO的作用是把反应生成的一氧化碳转化为二氧化碳,减小实验误差。
(4)空气中二氧化碳、水蒸气直接进入A装置中,影响实验。
(5)根据A管质量增加2.2g为二氧化碳的质量,计算出碳的量,B管质量增加1.08g是水的质量,计算出氢原子的量,算出碳氢原子个数比,确定烃的分子式,再根据题意要求写出结构简式。
详解:(1)D中生成的氧气中含有水蒸气,应先通过C中的浓硫酸干燥,在E中电炉加热时用纯氧氧化管内样品,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如有一氧化碳生成,则E中CuO可与CO进一步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然后分别通入B(吸收水)、A(吸收二氧化碳)中,根据产物的质量推断有机物的组成,则产生的氧气按从左到右流向,所选装置各导管的连接顺是g-f-e-h-i-c-d-a-b(或g-f-e-h-i-d-c-b-a);正确答案:g-f-e-h-i-c-d-a-b(或g-f-e-h-i-d-c-b-a)。
(2) A中盛放氢氧化钠固体,它能够吸收二氧化碳气体;正确答案:吸收生成二氧化碳。
(3) 在E中电炉加热时用纯氧氧化管内样品,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如有一氧化碳生成,则E中CuO可与CO进一步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使有机物分子中的碳尽可能转化为CO2 ;如果把CuO网去掉,一氧化碳不能被氢氧化钠吸收, A管重量将减小;正确答案:吸收生成二氧化碳;使有机物分子中的碳尽可能转化为CO2 ;减小。
(4) A装置中氢氧化钠吸收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碳,但是空气中水蒸气、二氧化碳也能够进入A装置,影响实验,因此在A装置后连接一个装有碱石灰的干燥管;正确答案:在A装置后连接一个装有碱石灰的干燥管。
(5)A管质量增加2.2g为二氧化碳的质量,n(CO2)=2.2g÷44g·mol﹣1=0.05mol,n(C)=n(CO2)=0.05mol,B管质量增加1.08g是水的质量,n(H2O)=1.08g÷18g.mol﹣1=0.6mol,n(H)=2n(H2O)=1.2mol,此有机物为烃,故只含有C和H两种元素,且个数比为:0.05:1.2=5:12,故可以确定为戊烷(C5H12),该有机物分子中含有4个甲基,则该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该有机物的二氯代物有2种,可在相同、不同的甲基上,和;正确答案:(CH3)4C ; 2。
18. 甲方案 CH4 不需要,因为最简式中H的含量已经达到最大,所以CH4即为A的分子式
【分析】要求出A的最简式,需要计算出C、H原子的物质的量比,根据浓硫酸吸收水的质量计算氢原子的物质的量,根据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计算碳元素的物质的量。
【详解】(1)方案甲中浓硫酸增重的质量就是生成物水的质量,根据水的质量科计算A中H原子的物质的量;碱石灰增重的质量是CO2的质量,剩余气体燃烧又生成CO2,所以CO2的总的质量是1.32g+1.76g=3.08g,根据二氧化碳的质量可计算烃A中含有C原子的物质的量,甲方案可以计算A的最简式。
由于碱石灰既能吸收二氧化碳,也能吸收水蒸气,因此在方案乙中只能计算出CO的质量,而生成物水和CO2的质量之和是5.60g,但无法计算每一种物质的质量,所以乙方案不能计算化合物的最简式。
(2)方案甲中浓硫酸增重的质量就是生成物水的质量,即水是2.52g÷18g/mol=0.14mol,则A中H原子的物质的量是0.28mol;碱石灰增重的质量是CO2的质量,剩余气体燃烧又生成CO2,所以CO2的总的质量是1.32g+1.76g=3.08g,物质的量是3.08g÷44g/mol=0.07mol,则A中含有C原子的物质的量是0.07mol。烃A分子中碳、氢原子的个数之比是0.07︰0.28=1︰4,即A最简式为CH4;
(3)由于1个碳原子最多结合4个氢原子,最简式中H的含量已经达到最大,所以CH4即为A的分子式,所以不需要其他数据。
19.(1)C2H6O
(2) 46 C2H6O
(3)CH3CH2OH
【解析】(1)
由题意可知,有机物A燃烧消耗标准状况下氧气6.72 L氧气,生成5.4 g水和8.8 g二氧化碳,由原子个数守恒可知,有机物A中含有的碳原子个数为×1=0.2mol、氢原子个数为×2=0.6mol、氧原子个数为×2+×1+×2=l0.1mol,则有机物A的实验式为C2H6O,故答案为:C2H6O;
(2)
由图可知,有机物A的最大质荷比为46,则有机物A的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6,设A的分子式为(C2H6O)n,由实验式可得:n==1,所以A的分子式为C2H6O,故答案为:46;C2H6O;
(3)
符合分子式为C2H6O的结构简式可能为核磁共振氢谱有3组峰的CH3CH2OH、核磁共振氢谱有1组峰的CH3OCH3,由图可知,有机物A的核磁共振氢谱有3组峰,则有机物A的结构简式为CH3CH2OH,故答案为:CH3CH2OH。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二高级中学2022-2023高二下学期5月期中考试化学试题(PDF含答案)

下一篇:2023年中考化学专项复习之化学与环境专练提升(八)(含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