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山东省聊城市二模化学试题(答案)

2023年初中学生学业考试模拟试题(二)
化学试题
亲爱的同学,请你在答题之前,一定要仔细阅读以下说明:
1.试题由选择题与非选择题两部分组成,共6页。选择题40分,非选择题60分,共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2.将姓名、考号填写在试题和答题卡指定的位置。
3.试题答案全部写在答题卡上,完全按照答题卡中的“注意事项”答题。
愿你放松心情,积极思维,充分发挥,争取交一份满意的答卷。
相对原子质量:C:12 H:1 O:16N:14Zn:65
一:选择(40分,1—8每个2分,9----16每个3分)
1.实验结束后,如图所示仪器的放置方法正确的是( )
2.下列物质中,由分子构成的是( )
A.金刚石 B.氧气 C.氯化钠晶体 D.铜
3.用右图装置电解水,一段时间后的现象如图所示。对该实验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甲试管中收集到的是一种可燃性气体
B. 该实验能证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C. 向水中加入少量硫酸,能增强水的导电性
D该实验的反应类型为化合反应
4、马上端午了,粽叶飘香,包裹着别样的幸福。可目前国家食品监督检验部门检出某“返青
粽叶”包装的粽子中含有硫酸铜,若食用这样的粽子会有害健康。硫酸铜属于( )
A.有机物 B.混合物 C.金属单质 D.盐
5.下列符号能表示2个氧分子的是(  )
  A. O2 B. 2O C. 2 O2 D. 2O2﹣
6.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空气中体积分数约占21%的是( )
A.二氧化碳 B.氮气 C.氧气 D.稀有气体
7.关于原子.分子叙述错误的是( )
A.分子都是由原子构成的 B.分子和原子都在不停运动
C.分子和原子在化学变化中都能够再分 D.分子和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8.为提高染发剂染色效果,一般先用碱剂等对头发预处理。某碱剂在染发时可闻到刺激性气味,该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则该气体为
A.CO2 B.O2 C.NH3 D.H2
9.室温时,对100mL氯化钠饱和溶液作如下操作,最终甲、乙两烧杯中溶液( )
A.溶质质量相同 B.溶质质量分数相同C.均为不饱和溶液 D.溶剂质量相同
10.若名科学家张存浩获2013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他研究的火箭燃料常用的氧化剂是高氯酸铵 (NH4ClO4),其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则氯元素的化合价是( )
  A. ﹣1 B. +3 C. +5 D. +7
11、下列两种物质的溶液混合后,能发生反应,且溶液的总质量不会发改变的是( )
A.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 B.碳酸钠溶液和稀盐酸
C.氯化钠溶液和稀硫酸 D.碳酸钠溶液和氯化钙溶液
12、分类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简单易行的科学方法。某同学用下表所示的形式对所学物质进行分类(甲与乙、丙、丁是包含关系)。下列分类中不正确的是( )
选项 甲 乙、丙、丁
A 碳单质 金刚石、石墨、C60
B 构成物质的微粒 分子、原子、离子
C 有机合成材料 塑料、合成橡胶、合成纤维
D 常见碱 火碱、纯碱、熟石灰
13、不用其他试剂,可以鉴别石蕊、盐酸、氢氧化钙、氢氧化钠、碳酸钠五种溶液,第二个被鉴别出来的物质是( )
A.盐酸 B.氢氧化钙 C.氢氧化钠 D.碳酸钠
14、下列除杂质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
选项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除杂方法
A N2 (O2) 通过灼热的铜网
B CaO (CaCO3) 高温煅烧
C CaCl2溶液 (盐酸) 加入适量的Na2CO3
D CO2 (水蒸气) 通过浓硫酸
15.实验室制取氧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装置①可用于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B.装置②可用于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
C.装置③可用于收集氧气 D.装置④可用于收集氧气
16.有一包固体粉末,可能含有碳酸钠、硫酸钠、硝酸钡、氯化钾和氯化铜中的一种或几种。未确定其组成,进行如下实验:
(1)取该固体粉末少量,加足量水,搅拌,静置,得到白色沉淀,上层为无色溶液;
(2)过滤,在白色沉淀中加入足量稀硝酸,白色沉淀有一部分溶解,且有无色气体产生。依据上述实验对原固体粉末的判断正确的是( )
A.一定含有碳酸钠、硫酸钠、硝酸钡、氯化钾,可能含有氯化铜
B.一定含有碳酸钠、硫酸钠、硝酸钡,一定不含氯化铜,可能含有氯化钾
C.一定含有碳酸钠、硫酸钠、硝酸钡,可能含有氯化铜;氯化钾
D.一定含有碳酸钠、硝酸钡,一定不含硫酸钠、氯化铜,可能含有氯化钾
二:填空与简答(20分
17.用化学用语表示:(6分)
(1)2个钠离子 ;(2)两个铵根离子----------------
(3)氧化镁中镁元素的化合价-------------------
18.(8分)化学就在我们身边,他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从石灰石、氧气、二氧化碳、食盐四种物质中选出与下列用途相对应的物质,填写在空白处:
(用化学用语填空,混合物填主要成分的化学式)
(1)供给人类呼吸的气体是__________;
(2)烹饪使用做调味品的是____________;
(3)可用作建筑材料的是__________;
(4)植物光合作用不可缺少的气体是___________。
19.(12分))框图中的物质为初中化学所学的物质,其叫属于盐的是B、C、M、N,属于氧化物的是F、G;胃液中含有适量的A,可帮助消化;C是家庭中重要的调味品之—一;D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图中“———.”表示两端的物质问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或生成物已略去。
(1)C物质是由 (选填“分子”、“原子”或 “离子”)构成的。
(2)A与镁条反应能 (选填“放出”、“吸收”)
热量。
(3)写出D的俗名: ;
写出化学式:B N
(1)写出G→M的化学方程式:
三:实验与探究( 24分 )
20.小山在做“盐酸中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实验时,滴加盐酸前忘了加入指示剂,导致无法判断该中和反应进行的程度。于是他对所得溶液的酸碱性进行探究。
【探究目的】探究所得溶液的酸碱性
【提出猜想】所得溶液可能呈碱性,也可能呈 性,还可能呈 性。
【实验验证】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用试管取该溶液1-2mL,滴入1-2滴无色酚酞试液,振荡 无色酚酞试液变 溶液呈碱性
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 溶液呈
【分析与思考】
溶液呈碱性,则溶液中使其呈碱性的离子是 (填写微粒符号),为避免碱性溶液污染环境,小山对所得溶液进行了如下处理:向溶液中逐滴加入 溶液,直到不再产生沉淀为止。然后过滤,把滤液倒入蒸发皿中加热,得到氯化钠晶体,该过程涉及的化学方程式为 。
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为了进一步确定溶液的酸碱性,小亮提出了以下方案:
方案一:取样,加入碳酸钠溶液,若观察到 ,则所取溶液呈酸性;若无明显现象,则呈中性。涉及的化学方程式为 基本类型为
方案二:取样,加入金属锌,若有所泡产生,则所取溶液呈酸性,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基本类型为 ;若无明显现象,则呈中性。
四:计算题(10分)
21.(4分)科学家经过多年研究证明,有些同学爱吃的小包装零食中,含一定量的有毒、有害、致病的化学物质,如某些油炸食品中含有致癌物质丙烯酰胺(C3H5ON)。请你根据丙烯酰胺(C3H5ON)的化学式计算:
(1)丙烯酰胺(C3H5ON)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_________;
(2)氢元素和碳元素的质量比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___。
22.(6分)我国约在南北朝时就开始冶炼黄铜。黄铜是铜和锌的合金(Cu-Zn),它可用来制造及其、电器零件及日用品。为了测定某黄铜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不考虑黄铜中的其他杂质),现将15mL稀盐酸分三次加入到5g黄铜样品粉末中,每次充分反应后,测定生成氢气的质量,实验数据见下表: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加入稀盐酸的体积(mL) 5 5 5
生成氢气的质量(g) 0.04 m 0.02
试求:
m= 。
此黄铜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2023年初中学生学业考试模拟试题(二)
化学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8小题每题2分,9~16小题每题3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A C A C B B C D
题号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C B C C A C A D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共28分)
17、(1)115;(2)CD;(3)盐
18、(1)碱 (2)混合物 肥皂水 (3)煮沸
19、(1)可燃物 (2)C (3)CH4+CO2 2CO+2H2
20、(1)降温(或加溶质A或恒温蒸发水等) (2) C
(3)t1℃时,AB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4)降温结晶(或冷却热饱和溶液)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22分)
21、(1)2H2O22H2O+O2↑ (2)便于控制液体滴加速度 (3)浓硫酸 ①③④⑧ ⑦
22、【实验1】 BC
【实验2】 氯化钙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微溶性的氢氧化钙;
【实验3】 有气泡产生 Na2CO3+2HCl═2NaCl+CO2↑+H2O
【实验4】 无色酚酞试液 碳酸钠能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无法证明原溶液中否含有氢氧化钠。
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小题,共10分)
23、解:(1)骨质疏松 虾皮或海带或牛奶或骨头汤等(每空1分)
(2)50% 25 (每空1分)
(3) 解:设第四次加入盐酸后反应的氯化氢的质量为x
第四次加入盐酸后,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为8.8g
CaCO3+2HCl=CaCl2+CO2↑+H2O ……2分
73 44
x 8.8g ……1分
73/x=44/8.8g
x=14.6g ……2分
则反应的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4.6g/80g)×100%=18.3% ……1分
(说明:没有解设或答酌情扣分)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2023年广东省广州市从化区东片十校联考中考物理模拟试卷(含解析)

下一篇:福建省福州华伦中学2022-2023九年级下学期化学期中考试卷(图片版 含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