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考专题复习训练-- 化学与生活 (含解析)人教版

2023年中考专题复习训练-- 化学与生活 人教版
一、单选题
1.下列材料属于复合材料的是
A.陶瓷 B.青铜 C.聚乙烯 D.玻璃钢
2.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但推理必须科学、严谨。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组成元素相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
B.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故所有原子核中都一定含有质子和中子
C.人体缺少必需微量元素会得病,那么应尽可能多吃含有这些元素的营养品
D.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则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不是化合物
3.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A.鉴别羊毛和棉线可用灼烧的方法 B.稀硫酸可用于金属表面除锈
C.NH4NO3溶于水放出热量,水温升高 D.熟石灰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以及不锈钢都属于合成材料
B.用浓溶液配制稀溶液时,用量筒量取浓溶液,仰视读取数据,会导致配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偏大
C.元素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粒子的总称
D.众人拾柴火焰高,说明可燃物越多,着火点就越低,越易燃烧
5.央视“焦点访谈”节目曾报道:俗称“一滴香”的物质对人体有毒,禁止用作食品添加剂。食用下列方法处理过的食品,不会危及人体健康的是
A.用工业酒精配制的饮用酒 B.添加三聚氰胺的牛奶
C.用甲醛浸泡的海鲜 D.用干冰冷藏的食品
6.将物质进行分类是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下列有关分类正确的是
A.过氧乙酸(C2H4O3)是氧化物 B.纯碱是碱
C.碳酸钙是有机物 D.冰水共存物是纯净物
7.在一定的温度、压强及催化剂作用下,利用新工艺合成甲烷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实现了由无机物向有机物的转化
B.反应中CO和H2的最佳分子数比为1 :4
C.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不变
D.反应后原子的数目增多
8.青少年的健康问题日益引起人们重视。某同学某天中午的食谱:馒头、回锅肉、蒸鸡腿、蒸蛋,从营养均衡的角度分析,还需要补充的食物是
A.牛奶 B.清蒸鱼 C.炒青菜 D.包子
9.央视新闻透露,中国巡天空间望远镜研发取得新进展,将于2024年前后完成并发射,其综合性能将超越大名鼎鼎的美国哈勃空间望远镜。中国巡天空间望远镜反射面采用碳化硅材料,碳化硅材料属于
A.金属材料 B.复合材料 C.有机高分子材料 D.无机非金属材料
10.下列对有关实验操作或现象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湿润的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照并读出
B.收集氧气时,将带火星木条放到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证明瓶内已集满氧气
C.向鸡蛋清中滴加几滴浓硝酸,微热,出现黄色
D.将碘液滴加在馒头片上,出现蓝色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煤是最清洁又可再生的能源
B.人类社会需要的能量全部来自化学反应
C.炒菜时油锅着火,可用锅盖盖灭
D.大米提供的主要营养素为油脂
12.2021年6月5日是第50个世界环境日。下列措施不利于保护环境的是
A.塑料袋方便便宜,应大力推广使用 B.用汽车尾气捕获器处理污染气体
C.饭店减少提供一次性餐具 D.把荒地和荒坡变成果园
13.分类、归纳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下列分类正确的是
A.合成材料:合成橡胶、合成纤维、合金 B.碱:烧碱、纯碱、氨水
C.金属:铁、铜、硅 D.有机物:葡萄糖、酒精、甲烷
14.人的机体活动需要能量,下列食物中为人体提供主要能量的是(  )
A.大米 B.牛奶 C.水 D.蔬菜
二、填空题
15.如果摄入的葡萄糖不够,就会造成血糖含量太低。( )
16.他们到达了露营目的地。
(1)大家共同搭建好帐篷。下列用品中,由有机合成材料做成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A.尼龙篷布 B.钢制撑杆 C. 羊毛毯子
(2)小明用便携式微型净水器(如右图)去河中取水备用。净水器的滤芯由多种滤材组成,包括PP棉、颗粒活性炭、压缩活性炭棒等,其中活性炭在净水过程中主要起______作用。
(3)河水经过净水器后变得澄清透明,净化后的水属于______(填“混合物”或“纯净物”)。
17.江西地处长江中下游,自古人杰地灵,物产丰富。
(1)江西籍诗人王安石的诗句“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描述了梅花在严寒中怒放,散发出阵阵幽香。从微观角度解释“为有暗香来”的原因是_______。
(2)赣鄱匠心,茶香世界。江西茶叶品种繁多,茶叶富含的茶多酚(C15H12O7)中含有_______种元素。
(3)鄱阳湖是中国最大的淡水湖,出产的淡水鱼为人体提供的主要营养物质是_______。若水有异味,可利用活性炭除去,这是因为活性炭具有_______的结构。
(4)江西省是农业大省,在种植早稻的过程中需施用化肥,下列属于复合肥的是_______。(填字母)
A.K2SO4 B.Ca3(PO4)2
C.NH4H2PO4 D.NH4Cl
三、实验题
18.阅读实验报告单,并补充完整。
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请用化学方法鉴别两瓶无色透明的液体是蒸馏水还是酒精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
四、计算题
19.酒后驾驶分两种:酒精(乙醇的俗称,乙醇的化学式为C2H5OH )在血液中的含量达到20mg/100mL但不足80mg/100mL,属于饮酒驾驶;酒精含量达到或超过80mg/100mL,属于醉酒驾驶。请回答下列问题:
(1)饮酒会使人的判断能力下降,容易引发交通事故。某人饮酒后驾车,被交警发现,经测定其每100mL血液中酒精含量为98mg,属于____驾驶。
(2)计算乙醇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是___(填最简整数比)。
(3)92g酒精中含氧元素的质量是_____。
(4)酒精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______。(结果精确到0.1%)
20.乙醇常用作燃料,它属于______(填"有机物"或"无机物");现有一定量的乙醇与氧气混合于密闭容器内,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10.8g H2O,同时得到CO和CO2的混合物共14.4g,则参加反应的乙醇和氧气的分子个数比为_________
五、综合应用题
21.“五一”假期,振华同学和妈妈一起看望了住在乡村的奶奶,体验了丰富多彩的农村生活。收获了浓浓的亲情。
(1)振华在妈妈的指导下利用天然新鲜的食材为奶奶做出了美味中餐:①小炒黄牛肉②水煮活鱼③红薯粳米饭④清炒苋菜⑤南瓜玉米粥。其中富含蛋白质的食品是___________。(填序号)
(2)振华炒菜时菜锅中出现了较大火苗,可以采取的有效措施是___________。
A.盖上锅盖 B.倒入一瓢水
C.倒入较多量的生冷蔬菜 D.让它自然熄灭
(3)奶奶家饮用的是清澈甘甜的山泉水,振华想探究此山泉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可以采用的方法是加入___________,振荡,观察产生泡沫的情况。
(4)振华发现奶奶家的使用多年的铝质水壶外表面有一层致密的薄膜,薄膜形成的原因是铝在空气中被氧化生成了氧化铝,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
(5)奶奶家使用的燃料主要是沼气,该气体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D
【分析】复合材料是指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材料复合成一体而形成的材料。
【详解】A、陶瓷重要的无机非金属材料,故A错误;
B、青铜是一种合金,属于金属材料,故B错误;
C、聚乙烯是塑料的主要成分,塑料属于合成材料,故C错误;
D、玻璃钢是在塑料中加入玻璃纤维组成的一种常用的复合材料,故D正确。
故选:D。
2.D
【详解】A.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组成元素相同,但结构不同,它们的化学性质不相同,故说法不正确;
B.原子核中不一定含有中子,例如一种氢原子的原子核中不含有中子,该说法不正确;
C.人体缺少必需微量元素会得病,摄入不足或过多均不利于人体健康,不能尽可能多吃含有这些元素的营养品,故说法不正确;
D.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则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不是化合物,故说法正确;
故选D。
3.C
【详解】A、羊毛燃烧有烧焦羽毛味,棉线燃烧有烧纸味,鉴别羊毛和棉线可用灼烧的方法,A正确。
B、稀硫酸和金属氧化物生成盐和水,可用于金属表面除锈,B正确。
C、硝酸铵溶解吸热,温度降低,C错误。
D、熟石灰和酸发生中和反应,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D正确。
故选:C。
4.B
【详解】A、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都属于合成材料,不锈钢属于金属材料,说法错误;
B、用浓溶液配制稀溶液时,用量筒量取浓溶液,仰视读取数据,量取的浓溶液体积偏大,溶质质量偏大,会导致配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偏大,说法正确;
C、元素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不是同一类粒子的总称,说法错误;
D、众人拾柴火焰高,说明可燃物越多,燃烧越旺盛,着火点是物质的性质,一般不会改变。说法错误。
故选B。
5.D
【详解】A、工业酒精中含有甲醇,甲醇有剧毒,因此不能配制饮用酒,故选项A错误;
B、三聚氰胺有毒,不能加入奶粉中,故选项B错误;
C、甲醛有毒,不能浸泡水产品,故选项C错误;
D、干冰是二氧化碳的固体,可以做制冷剂,因此可以冷藏食品,故选项D正确;
故选D。
【点睛】本考点考查了物质与人体健康的关系,基础性比较强,食品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应该好好把握。要合理膳食,均衡营养,保证身体健康。
6.D
【详解】A、氧化物是只含两种元素,其中一种为氧元素的化合物。过氧乙酸含三种元素,不是氧化物。错误。
B、碱是阴离子全部为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纯碱碳酸钠不含氢氧根离子,不是碱。错误。
C、碳酸钙虽然含有碳元素,但其性质与无机物类似,属于无机物。
D、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叫纯净物。冰是固态的水,冰水共存物只含有一种物质水,是纯净物。正确。
故选D。
7.A
【详解】根据合成甲烷的微观示意图可知,本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A、CO、H2都属于无机物,CH4是最简单的有机物,该反应实现了无机物向有机物的转化,故A正确;
B、由化学方程式可知,恰好反应时CO和H2的最佳分子数比为1 : 3,故B错误;
C、根据微观示意图可知,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发生改变,故C错误;
D、根据微观示意图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不变,故D错误。
故选:A。
8.C
【分析】馒头中富含糖类,回锅肉中富含蛋白质和油脂,蒸鸡腿中富含蛋白质,蒸蛋中富含蛋白质,从营养均衡的角度分析,还需要补充的营养素是维生素。
【详解】A、牛奶中富含蛋白质,选项错误;
B、清蒸鱼中富含蛋白质,选项错误;
C、炒青菜中富含维生素,选项正确;
D、包子中富含糖类,选项错误,故选C。
9.D
【详解】无机非金属材料是以某些元素的氧化物、碳化物、氮化物、卤素化合物、硼化物以及硅酸盐、铝酸盐、磷酸盐、硼酸盐等物质组成的材料,是除有机高分子材料和金属材料以外的所有材料的统称,碳化硅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
故选D。
10.A
【详解】A、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干燥的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来确定,不能用湿润的试纸,否则稀释了待测溶液,使溶液的酸碱性减弱,测定结果不准确,故A错误。
B、收集氧气时,将带火星木条放到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证明瓶内已集满氧气,故B正确;
C、浓硝酸属于强酸,可使蛋白质变性,故C正确;
D、碘遇淀粉变蓝色,将碘水滴加在馒头片上,出现蓝色,故D正确。故选A。
11.C
【详解】A、煤炭燃烧会产生大量的粉尘,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且属于不可再生能源,错误;
B、人类社会利用的能源有些来自化学反应,有些来自地热能、潮汐能、风能等,这些过程中并没有发生化学变化,错误;
C、炒菜时油锅着火,盖上锅盖,将可燃物与氧气隔绝,使燃烧不能进行,正确;
D、大米中富含淀粉,提供的主要营养素为糖类,错误。
故选C。
12.A
【详解】A、大力推广塑料袋会造成白色污染,不利于保护环境,符合题意;
B、用汽车尾气捕获器处理污染气体,减少有害气体排放,利于保护环境,不符合题意;
C、饭店减少提供一次性餐具,可减少资源浪费,利于保护环境,不符合题意;
D、把荒地和荒坡变成果园,利于保护环境,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3.D
【详解】A、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属于合成材料,合金属于金属材料,不符合题意;
B、烧碱是氢氧化钠的俗称,氢氧化钠和氨水都是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都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属于碱,纯碱是碳酸钠的俗称,碳酸钠是由钠离子和碳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不符合题意;
C、铁和铜属于金属,硅属于非金属,不符合题意;
D、葡萄糖、酒精、甲烷均含碳元素,均属于有机物,符合题意。
故选D。
14.A
【分析】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
【详解】A、糖类是人体主要的供能物质,大米提供糖类,故A正确;
B、牛奶提供蛋白质,故B不正确;
C、水不能提供能量,故C不正确;
D、蔬菜提供维生素,故D不正确;故选A。
15.正确
【详解】糖类是人体主要的供能物质,低血糖的人由于不能为人体提供足够的能量,会出现乏力、疲倦、昏迷、休克等症状,血糖就是血液中的葡萄糖,故低血糖的人需要尽快补充葡萄糖;题干说法正确。
16. A 吸附 混合物
【详解】(1)A 尼龙篷布是由有机合成材料制成;
B钢制撑杆是由金属材料制成;
C羊毛毯子是由天然材料制成。故填:A;
(2)活性炭具有吸附作用,能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
(3)净化后的水在含有可溶性物质,属于混合物。
17.(1)分子不断运动
(2)三/3
(3) 蛋白质 疏松多孔
(4)C
【详解】(1)“为有暗香来”的原因是分子不断运动,四处扩散,使人闻到香味。
(2)茶叶富含的茶多酚中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3)淡水鱼为人体提供的主要营养物质是蛋白质。活性炭疏松多孔,具有吸附性,可除去水中异味。
(4)A、K2SO4中含有钾元素,属于钾肥,错误;
B、Ca3(PO4)2中含有磷元素,属于磷肥,错误;
C、NH4H2PO4中含有氮元素和磷元素,属于复合肥,正确;
D、NH4Cl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错误。
故选C。
18. 分别取样点燃 一种能燃烧,一种不能燃烧 能燃烧的液体是水,不能燃烧的液体是酒精(合理都给分)
【详解】酒精具有可燃性,水不能燃烧,故可分别取样点燃,现象为一种能燃烧,一种不能燃烧,能燃烧的液体是水,不能燃烧的液体是酒精。
19.(1)醉酒
(2)4:1
(3)32g
(4)52.2%
【分析】(1)
酒精在血液中的含量达到20mg/100mL,但不足80mg/100mL,属于饮酒驾驶;酒精含量达到或超过80mg/100mL,属于醉酒驾驶。经测定其每100mL血液中酒精含量为98mg,大于80mg/100mL,属于醉酒驾驶,故填:醉酒。
(2)
乙醇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2):(1×6)=4:1,故填:4:1;
(3)
92g酒精中含氧元素的质量是,故填:32g。
(4)
酒精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故填:52.2%。
20. 有机物 4:1
【详解】乙醇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
乙醇在氧气中不完全燃烧生成水、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反应前后元素质量不变,水中氢元素的质量与乙醇中氢元素的质量相等,所以参加反应的乙醇的质量为:,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为:10.8g+14.4g-9.2g=16g,故参加反应的乙醇和氧气的分子个数比为:。
21.(1)①②/②①
(2)AC/CA
(3)肥皂水
(4)化合反应
(5)
【解析】(1)
①小炒黄牛肉富含蛋白质,此选项符合题意;②水煮活鱼富含蛋白质,此选项符合题意;③红薯粳米饭富含糖类,此选项不符合题意;④清炒苋菜富含维生素,此选项不符合题意;⑤南瓜玉米粥富含糖类,此选项不符合题意。则其中富含蛋白质的食品是小炒黄牛肉、水煮活鱼,故选①②。
(2)
A. 盖上锅盖可隔绝空气,能灭火,此选项符合题意;
B. 油的密度比水小,倒入一瓢水,油仍然与空气接触,油的温度仍然在着火点以上,不能灭火,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C. 倒入较多量的生冷蔬菜,使温度降至着火点以下,能灭火,此选项符合题意;
D. 让它自然熄灭,不是有效灭火措施,此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C。
(3)
探究山泉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可以采用的方法是加入肥皂水,振荡,产生泡沫多的是软水,产生泡沫少的是硬水。
(4)
使用多年的铝质水壶外表面有一层致密的薄膜,薄膜形成的原因是铝在空气中被氧化生成了氧化铝,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Al+3O2= 2Al2O3,符合“多变一”的特征,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化合反应。
(5)
奶奶家使用的燃料主要是沼气,沼气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天津市名校2022-2023高三下学期第五次月考(5月)化学试题(答案)

下一篇:2023年中考专题复习训练--金属和金属材料(含解析) 人教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