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3 从海水中获得的化学物质 单元测试卷(含解析)2022-2023高一上学期化学苏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专题3《从海水中获得的化学物质》单元测试卷
一、单选题
1.“宏观-微观-符号”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内容和方法。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甲乙容器中所给物质的组成微粒均为分子
B.甲乙容器可以得出结论为:凡是化学反应,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不会发生变化
C.此反应后碳元素的化合价升高
D.图甲所示物质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是3:1
2.下列各组中的物质,不能发生化合反应的是
A.Na与Cl2 B.Na2O与H2O C.Al2O3与HCl D.FeO与O2
3.根据物质的组成与性质进行分类,NH3属于
A.酸 B.碱 C.盐 D.氢化物
4.新型镁合金被大量用于制造笔记本电脑外壳。这是由于镁合金具有以下性能中的
①熔点低 ②美观 ③坚固耐磨 ④密度小 ⑤导热性好
A.①②④ B.②④⑤ C.②④ D.③④
5.铁、稀盐酸、澄清石灰水、氯化铜溶液是中学化学中常见物质,四种物质间的反应关系如图所示。图中两圆相交部分(A、B、C、D)表示物质间的反应,其中对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OH +HCl=H2O+Cl B.Ca(OH)2+Cu2+=Ca2++Cu(OH)2
C.Fe+Cu2+=Cu+Fe2+ D.Fe+2H+=Fe3++H2↑
6.下列微粒中,只有氧化性的是
①S2- ②Fe2+ ③Fe3+ ④S ⑤H+ ⑥Cu2+ ⑦Mg
A.①⑦ B.②④ C.③⑤⑥ D.②④⑤⑥
7.下列各组离子,在无色透明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NH4+、Mg2+、SO42-、Cl- B.Na+、H+、SO32-、Cl-
C.Na+、Cu2+、SO42-、OH- D.Na+、Ca2+、Cl-、CO32-
8.下列变化中,需要加入氧化剂才能实现的是
A. B. C. D.
9.在无色透明的溶液中,下列各组离子能大量共存的是( )
A.Cu2+、NO、SO、Na+ B.Na+、NO、Ag+、Cl-
C. K+、Cl-、HCO、Na+ D.Ba2+、NO、CO、K+
10.生活离不开化学,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胶粒不能透过半透膜,血液透析利用半透膜将有害物质移出体外
B.碳酸钠可用于制作糕点的膨松剂,是因为加热能分解出二氧化碳
C.过氧化钠既可用作呼吸面具中氧气的来源,又可漂白织物等
D.“火树银花”中的火树指金属的焰色试验,焰色试验属于物理变化
11.下列各物质,按单质、化合物、混合物的顺序排列的是
A.干冰、铁、胆矾 B.液态氧、氧化钙、石灰水
C.氮气、氯化氢、烧碱 D.水、碘酒、熟石灰
1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Cl-和Cl2的性质相同
②ClO-具有氧化性
③Cl-比Cl多1个电子
④盐酸具有酸性、氧化性,还原性
⑤Cl-具有酸性
⑥Cl2的氧化性比MnO2的强
⑦Cl2只有氧化性而没有还原性
A.①②⑤⑥ B.②④⑥ C.②③④ D.②③④⑥
13.下列变化存在电子转移,且符合图示的是
A.用NaOH溶液吸收氯化氢气体
B.SO2气体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C.将氨气通入稀硫酸中
D.FeSO4溶液在空气中变质
14.从氧化还原的角度看,与水反应时过氧化铜(CuO2)和过氧化钠性质相似。将少量的过氧化铜投入过量稀硫酸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有可燃性气体产生
B.最终得到无色溶液
C.最终生成蓝色沉淀
D.96gCuO2发生反应产生O2的质量为16g
15.粗盐中含有少量Mg2+ 、Ca2+ 以及泥沙等杂质。以下是粗盐提纯的操作流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操作A”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玻璃棒
B.“沉淀b”的主要成分是Mg(OH)2 、CaCO3
C.“操作B”是指蒸发结晶
D.“溶液b”中的离子主要是Na+、OH- 、CO
二、填空题
16.回答下列问题:
(1)分别写出由钠在一定条件下生成下列物质的化学方程式(必须注明反应条件)。
①Na2O2:_____;
②Na2O:_____。
(2)指出氧在下列各物质中的化合价。
O3:______;Na2O2:_____;Na2O:____。
1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室温下Na与空气中反应制取
B.受热易分解,可用于制胃酸中和剂
C.下列转化能一步实现:
D.碳酸钠可用于去除餐具的油污
E.吸收产生,可用作呼吸面具供氧剂
F.金属钠在燃烧匙中点燃,迅速伸入集满的集气瓶,集气瓶中产生大量白烟,瓶内有黑色颗粒产生,说明Ⅱ具有氧化性
G.除去固体中的,方法是将固体加热至恒重
18.下列几种物质:①NaHCO3晶体;②Na2O2;③NaHSO4溶液;④CO2;⑤Ba(OH)2溶液;⑥C2H5OH(酒精);⑦KMnO4;⑧氨水;⑨饱和FeCl3溶液。
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各物质属于电解质的是_______(填物质编号,下同);属于非电解质的是_______。
(2)③中盐的电离方程式为_______;⑦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为_______。
(3)写出少量④通入⑤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③和⑧在水溶液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
(4)将⑨加入到沸水中,继续加热溶液呈红褐色,即制得Fe(OH)3胶体,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
(5)向③中加入⑤至溶液中恰好沉淀完全,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
三、实验题
19.在铝制易拉罐中收集满CO2,然后倒入10mL浓NaOH溶液,迅速密封易拉罐口,可以观察到易拉罐突然变瘪了,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一段时间后,又可以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氯可形成多种含氧酸盐,广泛应用于杀菌、消毒及化工领域。实验室中利用下图装置(部分装置省略)制备和,探究其氧化还原性质。
回答下列问题:
(1)盛放粉末的仪器名称是___________,a中的试剂为___________。
(2)b中采用的加热方式是___________,c中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
(3)d的作用是___________,可选用试剂___________ (填标号)。
A. B. C. D.
(4)取少量和溶液分别置于1号和2号试管中,滴加中性溶液:
1号试管溶液颜色不变。
2号试管溶液变为棕色,加入振荡,静置后层显___________色。可知该条件下的氧化能力___________(填“大于”或“小于”)。
21.已知:①白磷的熔点为44.1℃;②PCl3是无色液体,沸点为76.1℃,易溶于乙醇,遇水立刻水解;实验室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备PCl3。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M的名称为___________,装置B中的试剂为___________。
(2)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装置D中冷凝水的入口为___________(填“m”或“n”),蒸馏烧瓶中收集到的产物中可能混有的杂质为___________。
(4)装置E的作用为___________。
(5)PCl3和水反应生成H3PO3和HCl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试卷第4页,共5页
参考答案:
1.B
【来源】陕西省渭南市大荔县同州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分析】通过分析题中给出的图象可知,反应前容器中有5个氧气分子,2个甲烷分子,反应后变成了2个CO2分子,4个水分子,并剩余1个氧气分子。
【详解】A.容器甲中的物质为甲烷和氧气,乙中的物质为二氧化碳,水和氧气,均由分子构成,A项正确;
B.质量守恒定律指的是反应前后,原子总数不变而非分子总数不变,B项错误;
C.反应前甲烷中的碳为-4价,反应后二氧化碳中的碳为+4价,价态升高,C项正确;
D.甲中的甲烷,碳和氢的质量比为12:4即3:1,D项正确;
答案选B。
2.C
【来源】浙江省温州十校联合体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详解】A. Na与Cl2反应,是化合反应,故A不符合题意;
B. Na2O与H2O反应,是化合反应,故B不符合题意;
C. Al2O3与HCl反应,是复分解反应,故C符合题意;
D. FeO与O2反应,是化合反应,故D不符合题意;
故C符合题意
3.D
【来源】【浙江新东方】在线化学73高一下
【详解】A.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为酸,故A不符;
B.电离出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的化合物为碱,氨自身不能电离出氢氧根离子,故B不符;
C. 阳离子是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阴离子是酸根离子的化合物为盐,故C不符;
D. 由两种元素构成、其中一种为氢元素的化合物为氢化物,氨由N和H两种元素组成,故D符合;
故选D。
4.B
【来源】山西省太原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质量监测化学(文)试题
【详解】新型镁合金被大量用于制造笔记本电脑外壳,是由于其具有良好的导热性,镁合金还美观大方、坚固耐磨,与熔点、密度无关,故答案选择B。
5.C
【来源】2019年9月29日《每日一题》必修1——每周一测
【详解】A. 稀盐酸和石灰水发生中和反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应为H++OH =H2O,A项错误;
B. 氯化铜和石灰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u2++2OH =Cu(OH)2↓,B项错误;
C. 铁与氯化铜溶液发生置换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铜,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Cu2+=Fe2++Cu,C项正确;
D. 铁为活泼金属,与稀盐酸发生置换反应生成氢气,离子方程式为Fe+2H+=Fe2++H2↑,D项错误;
答案选C。
6.C
【来源】甘肃省民勤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题
【详解】①S2-中硫元素化合价只能升高,只有还原性;
②Fe2+中铁元素化合价既能升高到+3价、又能降低到0价,既有还原性、又有氧化性;
③Fe3+中铁元素化合价只能降低,只有氧化性;
④S中硫元素化合价既能升高到+4价,又能降低到-2价,既有还原性、又有氧化性;
⑤H+中氢元素化合价只能降低,只有氧化性;
⑥Cu2+中铜元素化合价只能降低,只有氧化性;
⑦Mg中镁元素化合价只能升高,只有还原性;
综上分析,只有氧化性的为③⑤⑥,答案选C。
7.A
【来源】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二中学、唐山市第一中学等“五个一联盟”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化学试题
【分析】题中附加的条件是无色透明,分析各选项时不能离开这个条件。
【详解】A. NH4+、Mg2+、SO42-、Cl-各离子间不能发生反应,能大量共存,且溶液无色透明,A选项符合题意;
B. H+、SO32-能生成难电离的HSO3-、H2SO3或生成SO2气体,B选项不符合题意;
C. Cu2+显蓝色,且能和OH-生成沉淀,C选项不符合题意;
D. Ca2+和CO32-能生成沉淀,D选项不符合题意;
答案选A。
8.D
【来源】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详解】A.无需加氧化剂就能实现,如直接与水或冷的碱反应均可生成,故A不选;
B.需要加入活泼金属即可,故B不选;
C.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所以既不需要加氧化剂又不需要家还原剂,故C不选;
D.中的C元素化合价升高北洋,所以需要加入氧化剂才能实现的转化,故选D。
答案选D
9.C
【来源】辽宁省协作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化学试题
【详解】A.Cu2+在溶液中为蓝色,A不满足题意;
B.Ag+、Cl-可形成AgCl的沉淀,不能大量共存,B不满足题意;
C.K+、Cl-、HCO、Na+均为无色离子,且相互不发生离子反应,能够大量共存,C满足题意;
D.Ba2+、CO可形成BaCO3的沉淀,不能大量共存,D不满足题意;
答案选C。
10.B
【来源】江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考试化学试题
【详解】A.血液属于胶体,根据胶粒不能透过半透膜,溶液的微粒可以通过半透膜,则血液透析利用半透膜将有害物质移出体外,故A正确;
B.碳酸氢钠可用于制作糕点的膨松剂,是因为加热能分解出二氧化碳,故B错误;
C.过氧化钠可与二氧化碳或水反应生成氧气,且过氧化钠具有强氧化性,可漂白有色物质,则既可用作呼吸面具中氧气的来源,又可漂白织物等,故C正确;
D.“火树银花”中的火树指金属的焰色试验,焰色试验是金属离子中电子发生跃迁的结果,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D正确;
答案选B。
11.B
【来源】2014-2015学年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二中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带解析)
【详解】A、干冰属于化合物,铁是单质,胆矾是纯净物,A错误。
B、物质分类正确,B正确。
C、烧碱是NaOH,属于化合物,C错误。
D、水是化合物,碘酒是混合物,D错误。
答案选B。
12.C
【来源】高一必修第一册(苏教2019)专题3专题综合检测卷
【详解】①为阴离子,具有8电子的稳定结构,为分子、具有强氧化性,不同的粒子,性质不同,错误;
②ClO-中氯元素为+1价,具有氧化性,正确;
③Cl得到1个电子变成,故比Cl多1个电子,正确;
④盐酸中有酸性,氧化性,有还原性,正确;
⑤没有酸性,有还原性,错误;
⑥和浓盐酸反应生成,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所以的氧化性比的强,错误;
⑦中氯元素的化合价处于中间价态(0价),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错误;
综上,正确的为②③④,故选C。
13.D
【来源】上海市静安区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一模考试化学试题
【详解】A.用NaOH溶液吸收制取氯气的尾气,只有 Cl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氯气既得电子又失电子,A错误;
B.SO2气体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SO2失去电子,即气体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B错误;
C.将氨气通入水中,反应中没有电子的转移,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C错误;
D.FeSO4溶液在空气中变质,O2得电子,即气体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D正确;
答案选D。
14.D
【来源】重庆市第八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解析】CuO2和Na2O2性质相似,则CuO2投入过量稀硫酸溶液中,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氧气和水,反应方程式为:2CuO2+2H2SO4=2CuSO4+2H2O+O2↑;
【详解】A.得到的气体是氧气,没有可燃性,故A错误;
B.溶液中溶质为硫酸铜,溶液呈蓝色,故B错误;
C.最终得到硫酸铜溶液,没有蓝色沉淀生成,故C错误;
D.n(CuO2)==1mol,生成氧气的物质的量为:n(O2)=n(CuO2)=0.5mol,氧气的质量为:0.5mol×32g/mol=16g,故D正确;
答案选D。
15.D
【来源】山西省太原市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检测化学试题
【详解】A.“操作A”为过滤,目的是除去粗盐中的泥沙,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玻璃棒,A正确;
B.粗盐中含有少量Mg2+ 、Ca2+,加入过量碳酸钠可以除去Ca2+,生成CaCO3,加入氢氧化钠可除去Mg2+ ,生成Mg(OH)2,B正确;
C.“操作B”是指蒸发结晶,将浓氯化钠溶液蒸发结晶后的到纯净的氯化钠固体,C正确;
D.“溶液b”中的离子主要是Na+、OH- 、CO、Cl-,D错误;
答案选D。
16.(1) 2Na+O2 4Na+O2=2Na2O
(2) 0 -1 -2
【来源】吉林省白城市第十四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详解】(1)①Na在空气中加热与氧气反应生成,化学方程式为2Na+O2;
②Na在空气中不加热与氧气反应生成Na2O,化学方程式为4Na+O2=2Na2O;
(2)O3是单质,单质价态为0价;Na2O2中Na为+1价,根据化合物价态代数和为零,可求得氧的价态为-1价;Na2O中Na为+1价,根据化合物价态代数和为零,可求得氧的价态为-2价。
17.CDEF
【来源】专题3第二单元综合拔高练-高中化学苏教2019版必修第一册
【详解】A.室温下Na与反应生成,A项错误;
B.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是由于能够与盐酸反应,与受热分解无关,B项错误;
C.受热分解生成,与反应生成和NaOH,C项正确;
D.碳酸钠是强碱弱酸盐,可发生水解而使溶液呈碱性,油污的主要成分是油脂。在碱性条件下可发生水解,生成易溶于水的高级脂肪酸钠和甘油,从而去除油污,D项正确;
E.与反应生成,常用作呼吸面具的供氧剂,E项正确;
F.集气瓶中有黑色颗粒产生,说明有碳单质生成,中碳元素化合价降低,表现氧化性,F项正确;
G.加热时分解生成,G项错误;
故答案为:CDEF;
18.(1) ①②⑦ ④⑥
(2) NaHSO4= Na++H++SO KMnO4=K++
(3) CO2+Ba(OH)2=BaCO3↓+H2O
(4)
(5)
【来源】湖北省武汉市第十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题
【详解】(1)①NaHCO3晶体的水溶液能导电,NaHCO3晶体属于电解质;②Na2O2在熔融状态下能导电,Na2O2属于电解质;③NaHSO4溶液是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又不是非电解质;④CO2自身不能电离,CO2属于非电解质;⑤Ba(OH)2溶液是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又不是非电解质;⑥C2H5OH(酒精) 自身不能电离,C2H5OH属于非电解质;⑦KMnO4的水溶液能导电,KMnO4属于电解质;⑧氨水是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又不是非电解质;⑨饱和FeCl3溶液是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又不是非电解质;上述各物质属于电解质的是①②⑦;属于非电解质的是④⑥;
(2)NaHSO4在水溶液中电离出钠离子、氢离子、硫酸根离子,电离方程式为NaHSO4= Na++H++SO;KMnO4在水溶液中电离出K+、 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为KMnO4=K++;
(3)少量CO2通入Ba(OH)2溶液中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O2+Ba(OH)2=BaCO3↓+H2O;NaHSO4溶液和氨水反应生成硫酸钠、硫酸铵,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4)将饱和FeCl3溶液加入到沸水中,继续加热溶液呈红褐色,即制得Fe(OH)3胶体,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5)向NaHSO4溶液中加入Ba(OH)2溶液至恰好沉淀完全,NaHSO4和Ba(OH)2的反应比为1:1,生成硫酸钡沉淀、水、氢氧化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19. 二氧化碳与NaOH溶液反应,易拉罐内压强减小
易拉罐重新鼓起来 易拉罐上的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氢气,罐内压强增大 2Al+2NaOH+2H2O═2NaAlO2+3H2↑
【来源】2011-2012学年福建省南安一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文)试题
【分析】CO2属于酸性氧化物,能和NaOH反应生成盐和水,铝能和NaOH反应生成NaAlO2和氢气,根据容器中气体的变化来分析解答。
【详解】CO2属于酸性氧化物,能和NaOH反应生成盐和水,反应方程式为2NaOH+CO2═Na2CO3+H2O,离子方程式为:;二氧化碳被吸收,导致容器内压强减小,则易拉罐突然变瘪;反应一段时间后,Al和NaOH溶液反应生成NaAlO2和H2,反应过程中生成氢气,导致容器内压强增大,则铝罐膨胀,反应方程式为:2Al+2NaOH+2H2O═2NaAlO2+3H2↑;
故答案为: 二氧化碳与NaOH溶液反应,易拉罐内压强减小;,易拉罐重新鼓起来;易拉罐上的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氢气,罐内压强增大;2Al+2NaOH+2H2O═2NaAlO2+3H2↑。
20.(1) 圆底烧瓶 饱和食盐水
(2) 水浴加热 Cl2+2OHˉ=ClOˉ+Clˉ+H2O
(3) 吸收尾气Cl2 AC
(4) 紫 小于
【来源】海南省华中师范大学琼中附属中学2022届高三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
【分析】MnO2与浓盐酸反应制备Cl2,4HCl(浓)+MnO2MnCl2+Cl2↑+2H2O,a中为饱和食盐水,用于除去Cl2中的HCl,b中发生反应3Cl2+6KOHKClO3+5KCl+3H2O,可制备KClO3,c中发生反应Cl2+2NaOH=NaCl+NaClO+H2O,用于制备NaClO,d用于吸收未反应的Cl2,防止污染空气。
(1)
根据盛放MnO2粉末的仪器结构可知该仪器为圆底烧瓶;根据分析,a中的试剂为饱和食盐水;
(2)
根据装置图可知盛有KOH溶液的试管放在盛有水的大烧杯中加热,该加热方式为水浴加热;根据分析,c中Cl2在NaOH溶液中发生歧化反应生成NaCl和NaClO,离子方程式为Cl2+2OHˉ=ClOˉ+Clˉ+H2O;
(3)
根据分析, d装置的作用是吸收尾气(Cl2);
A.Na2S可以将Cl2还原成Cl-,可以吸收Cl2,A符合题意;
B.Cl2在NaCl溶液中溶解度很小,无法吸收Cl2,B不符合题意;
C.Cl2可以Ca(OH)2反应生成CaCl2和Ca(ClO)2,C符合题意;
D.Cl2与硫酸不反应,且硫酸溶液中存在大量氢离子会降低氯气的溶解度,D不符合题意;
故选AC;
(4)
1号试管溶液颜色不变,2号试管溶液变为棕色,说明1号试管中氯酸钾没有将碘离子氧化,2号试管中次氯酸钠将碘离子氧化成碘单质,即该条件下KClO3的氧化能力小于NaClO;碘单质更易溶于CCl4,所以加入CCl4振荡,静置后CCl4层显紫色。
21. 分液漏斗 浓硫酸 MnO2+ 4H++2Cl-Mn2++Cl2+2H2O n PCl5 吸收未反应的氯气和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进入反应器 PCl3+3H2O=H3PO3+3HCl
【来源】河南省名校联盟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分析】实验室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备PCl3,A装置中浓盐酸与二氧化锰在加热条件下反应制取氯气,由于PCl3遇水立刻水解,制取的氯气中含有水蒸气,通过B装置浓硫酸进行干燥,氯气在装置C中与白磷反应生成PCl3,经过冷凝,在圆底烧瓶中收集PCl3,E装置用于吸收未反应的氯气和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进入,防止PCl3水解,则E中应盛放碱石灰。
【详解】(1)根据装置构造,仪器M的名称为分液漏斗;装置B的作用为干燥氯气,则B中的试剂为浓硫酸;
(2)根据分析,装置A中浓盐酸与二氧化锰在加热条件下反应制取氯气,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MnO2+ 4H++2Cl-Mn2++Cl2+2H2O;
(3)装置D中冷凝水的流向应该是下进上出,则入口为n;由于PCl3+ Cl2= PCl5(s),会有PCl5溶解其中,则蒸馏烧瓶中收集到的产物中可能混有的杂质为PCl5;
(4)根据分析,装置E的作用为吸收未反应的氯气和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进入反应器;
(5)有题意,PCl3和水反应生成H3PO3和HCl,根据原子守恒,化学方程式为PCl3+3H2O=H3PO3+3HCl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福建省南平市邵武市2022-2023上学期七年级期末数学(无答案)

下一篇:1.1物质及其反应的分类 同步练习(答案)2022-2023高一上学期化学苏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