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03 以推断题为基础的综合能力题
从2020年开始,广东中考化学试题的题型发生了变化,第20题(综合能力题)的具体考法也变得不确定,试题更加突出应用性和创新性,强调信息加工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的考查。推断题中涉及的物质一般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以酸、碱、盐、金属、氧化物、碳和氧气为主),主要考查它们的相互关系。
推断题主要由三部分组成:题头、题干和题尾。题头,提供关键物质的相关信息作为解题突破点。题干,用图形将相关物质的关系呈现出来。题尾,就相关物质的一些化学知识设置成问题。题目的表现形式有文字叙述型、化学方程式叙述型、框图型、流程图型。
解题技巧:
1.找出突破口——通过审题与审图,把特征性的突破口找出,并把物质名称写成化学式。
2.逻辑判断——①根据物质可以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进行物质分析;
②根据元素种类不变,进行物质分析。
3.假设与检验——把自己的假设代入原题进行检验
考查点主要有:
1.书写物质的化学式(名称)或物质用途
2.书写化学方程式、判断基本反应类型
3.寻找相邻物质间的相互转化关系。
一、单选题
1.(2022年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中考化学真题)2022年4月16日,3名航天员在中国人自己的空间站圆满完成各项任务后返回地球。为了保障航天员在空间站的生命和健康,科学家们精心研制出最新的环境控制和生命保障系统,部分循环过程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水电解系统发生的反应为2H2O2H2↑+O2↑
B.X的化学式为CO2
C.图中所示的物质转化中可实现氧气的再生
D.图中所示的物质转化中,电解的水与生成的水质量相等
【答案】D
【分析】由流程图可知,水在水电解系统中分解生成氧气和氢气,氧气供给航天员呼吸,释放出二氧化碳,所以X是CO2,氢气和二氧化碳在萨巴蒂尔反应系统中反应生成水和甲烷。
【详解】A、水电解系统中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氢气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选项正确;
B、根据分析X为二氧化碳,化学式为CO2,选项正确;
C、由流程图可知在萨巴蒂尔反应系统中又有水生成,水通电分解可产生氧气,所以实现了氧气的再生,选项正确;
D、水电解系统中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氢气和氧气,萨巴蒂尔反应系统中氢气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水和甲烷,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质量不变,水电解系统中生成氢气的质量等于电解的水中氢元素的质量,萨巴蒂尔反应系统中生成的水和甲烷中的氢元素质量之和等于反应的氢气的质量,所以最后生成的水中氢元素的质量比电解的水中的氢元素质量少,故生成的水比电解的水质量少,选项错误。
故选D。
2.(陕西省2021年中考化学试题)小明利用初中化学常见的五种物质之间的相互反应关系,整理出如下的反应“ ”图,图中“一”两端的物质相互能反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与稀硫酸反应可能得到黄色溶液 B.甲与碳反应后,固体总质量减小
C.乙与碳反应的生成物难溶于水 D.图中反应只涉及两种基本反应类型
【答案】D
【详解】A、甲若是氧化铁,则与稀硫酸反应得到黄色硫酸铁溶液,正确;
B、甲能和碳、硫酸反应,则甲为金属氧化物;与碳反应后,氧化物中氧与碳生成气体,剩余固体总质量减小,正确;
C、乙与碳、氢氧化钙能反应,乙可以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碳高温反应的生成一氧化碳难溶于水,正确。
D、图中硫酸和氢氧化钙反应为复分解反应;碳和甲氧化铁反应为置换反应;二氧化碳和碳高温反应为化合反应,涉及3种基本反应类型,错误。
故选D。
3.(2022年内蒙古包头市中考化学真题)某同学绘制了含铁元素的部分物质转化关系图(图中“→”表示一种物质可以转化为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铁丝能在空气中剧烈燃烧实现转化①
B.转化②可通过Fe3O4与CO发生置换反应实现
C.氧气和水同时存在是实现转化③的主要条件
D.通过Fe与ZnSO4溶液反应可实现转化④
【答案】C
【详解】A、铁丝在氧气中能剧烈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此选项错误;
B、置换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Fe3O4与CO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反应物中没有单质,不是置换反应,此选项错误;
C、铁生锈的条件是铁与氧气和水同时接触才能生锈,此选项正确;
D、Fe比Zn的活动性弱,故Fe与ZnSO4溶液不能反应,此选项错误。
故选C。
4.(2022年云南省中考化学真题)甲、乙、丙、丁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推断中正确的个数有
①甲、乙、丙、丁可能含有同一种元素
②若甲为单质,则此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③若丙为氯化钠,则甲、乙中一定有碱
④若丙为Cu(NO3)2,则甲可能为单质、氧化物、酸、碱或盐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答案】B
【详解】①甲、乙、丙、丁可能含有同一种元素,比如乙醇和氧气点燃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各物质均含有氧元素,正确。
②若甲为单质,则此反应不一定是置换反应,比如乙为甲烷和甲为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错误。
③若丙为氯化钠,则甲、乙中不一定有碱,比如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碳酸钠属于盐,稀盐酸属于酸,错误。
④若丙为Cu(NO3)2,则甲可能为单质铜(铜和硝酸反应)、氧化物(氧化铜和硝酸反应)、酸(氧化铜和硝酸反应)、碱(氢氧化铜和硝酸反应)或盐(氯化铜和硝酸银反应),正确。
综上所述正确的有①④两个。
故选:B。
5.(2022年江苏省徐州市中考化学真题)A~E是初中化学中的常见物质且都含有一种相同元素,它们之间的一步反应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反应物、生成物未标出)。其中,A通常为气体,B俗称纯碱,C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E是一种单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E的化学式为O2
B.D和E可以相互转化
C.A→E可通过光合作用来实现
D.B→C属于中和反应
【答案】D
【分析】A~E是初中化学中的常见物质且都含有一种相同元素,B俗称纯碱,为碳酸钠;C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为碳酸钙;A通常为气体,可以生成碳酸钠、碳酸钙,则A为二氧化碳气体;E是一种单质,可以由二氧化碳生成,则E为氧气,二氧化碳通过光合作用生成氧气;二氧化碳、碳酸钙生成D,D生成氧气,D为水,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
【详解】A. E为氧气,化学式为O2,正确;
B. 水D和氧气E可以相互转化,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和氧气燃烧生成水,正确;
C. A→E可通过光合作用来实现二氧化碳和氧气的转化,正确;
D. B→C反应为碳酸钠和氢氧化钙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不是酸碱的反应,不属于中和反应,错误;
故选D。
二、推断题
6.(2022年内蒙古包头市中考化学真题)以化合价为纵坐标,物质类别为横坐标,绘制的图像叫“价类二维图”。下图是碳元素的“价类二维图”,图中A、B、D、E分别表示不同的物质。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单质有多种,写出其中一种的名称______。
(2)B、D可相互转化,B和______(填化学式)在一定条件下反应能生成D。
(3)科学家将D进行转化实现资源化利用,其中一种方法是:,X的化学式为______。
(4)D、E可相互转化,若E是由三种元素组成,写出D→E的一个化学方程式______。
【答案】(1)金刚石
(2)O2
(3)H2O
(4)
【解析】(1)
通过图示可知A的化合价为0价,是碳单质,则A可以是金刚石、石墨中的一种。
(2)
B是+2价碳的氧化物,则B是一氧化碳,D是+4价碳的氧化物,则D是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和氧气点燃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故B和O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能生成D。
(3)
D是二氧化碳,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中原子个数化学变化前后不变可知:反应前有1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2个氧原子,反应后甲烷中只有1个碳原子和4个氢原子,由于X前的化学计量数为2,则X中有1个氧原子和2个氢原子,故X是水,化学式为H2O。
(4)
D是二氧化碳,E是含有碳元素的盐,且碳元素为+4价,E可以是碳酸钙,故D→E是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生成碳酸钙和水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7.(广东省2018年中考化学试题)学习了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的性质后,发现有很多不同类别的物质在发生反应时都有盐生成(其它物质省略),如图所示。请回答:
(1)若盐是硫酸钾,则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2)若盐是氯化亚铁,则在已显示的变化中可以通过置换反应来实现的有______(填序号)。
(3)若盐是硝酸铜,由⑦来实现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4)图中⑤处应补充的文字是_______(写一种,不能与图中已有信息重复)。
【答案】 2KOH+H2SO4=K2SO4+2H2O ④⑥ Ba(NO3)2+CuSO4=Cu(NO3)2+BaSO4↓[或2AgNO3+CuCl2=2AgCl↓+Cu(NO3)2] 金属氧化物+酸
【详解】(1)根据酸碱中和生成硫酸钾和水分析解答;(2)根据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分析解答;(3)根据盐与盐之间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分析解答;(4)根据金属氧化物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解答。(1)酸碱中和生成硫酸钾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OH+H2SO4=K2SO4+2H2O;(2)若盐是氯化亚铁,可通过铁与盐酸反应得到,也可以通过铁与盐溶液反应得到,故选④⑥;(3)反应⑦是盐与盐之间的反应,一种生成物是硝酸铜,另一种生成物必须是沉淀(硫酸钡或氯化银)。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Ba(NO3)2+CuSO4=Cu(NO3)2+BaSO4↓[或2AgNO3+CuCl2=2AgCl↓+Cu(NO3)2];(4)图中⑤处应补充的文字是金属氧化物+酸。
8.(广东省2019年中考化学试题)下图表示元素的化合价与物质类别的关系,“→”表示物质之间可以转化。A、B、C、D、E、F、G是初中化学所学物质,分别由H、O、S、Cl、K、Ba中的一种、两种或三种元素组成。请回答:
(1)A和E的化学式分别为__________和__________。
(2)D与G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此反应属__________(填基本反应类型)。
(3)A—G物质间,发生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答案】 SO2 BaO K2SO4+BaCl2=BaSO4+2KCl 复分解 Ba(OH)2+H2SO4=BaSO4+2H2O
【分析】由题意可推测,单质可能是氧气,氧气与硫反应生成A(二氧化硫),二氧化硫可以转化成B(三氧化硫),三氧化硫可与水反应生成C(硫酸),硫酸可与碱(氢氧化钾)反应生成D(硫酸钾);氧气可以与钡生成E(氧化钡),氧化钡与水反应生成F(氢氧化钡),氢氧化钡与酸反应生成G(氯化钡)。代入题中可知,推测正确。
【详解】(1)由分析可得,A是二氧化硫,化学式为SO2;E是氧化钡,化学式为BaO。故填:SO2;BaO
(2)D为硫酸钾,G为氯化钡,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K2SO4+BaCl2=BaSO4+2KCl,此反应属复分解反应。故填:K2SO4+BaCl2=BaSO4+2KCl;复分解
(3)由分析得:A—G物质间,C(硫酸)能与F(氢氧化钡)发生中和反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Ba(OH)2+H2SO4=BaSO4+2H2O。故填:Ba(OH)2+H2SO4=BaSO4+2H2O
9.(专题10物质的推断(五大类)-挑战2023年中考化学压轴题之秘籍(全国通用))如图是我国古代钱币之一,其“外圆内方”应“天圆地方”之说,寓意和谐顺畅。某同学构建了如钱币模型的常见不同物质关系图。H为农业上配制波尔多液的盐,A、C、D属于不同类别的物质,H、E、F物质类别相同(“一”表示相连两种物质或其溶液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或其溶液间存在相应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
(1)H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
(2)A﹣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D→G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写出D物质的一种用途___________。
【答案】(1)CuSO4
(2)CuO+H2SO4=CuSO4+H2O
(3) 2NaOH+CuSO4=Cu(OH)2↓+Na2SO4(合理即可) 制取肥皂(或用于石油、造纸、纺织和印染等工业等,合理即可)
【详解】H为农业上配制波尔多液的盐,可知H是硫酸铜,H、E、F物质类别相同,均为盐,结合图示转化关系,推测三者均为含有铜离子的盐,则E是氯化铜、F是硝酸铜。F可转化为G,G可转化为H,推测G是氢氧化铜,A、C、D属于不同类别的物质,且A、C能发生反应,A、C可分别转化为E、H,推测C是稀硫酸、A是氧化铜,D可与C反应且D可转化为G、推测D是氢氧化钠等,B可转化为F,且B可分别上A、D发生反应,可知B是稀硝酸;代入框图,验证合理;
(1)根据以上分析,H是硫酸铜,其化学式为CuSO4;
(2)A与C的反应可以为氧化铜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CuO+H2SO4=CuSO4+H2O;
(3)D转化为G的反应可以为氢氧化钠与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化学方程式为2NaOH+CuSO4=Cu(OH)2↓+Na2SO4;若D是氢氧化钠,则可广泛应用干制取肥皂,以及石油、造纸、纺织和印染等工业等。
10.(2022年河北省中考化学真题)我国力争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二氧化碳的捕获、储存、利用和转化等是实现目标的重要途径。某小组设计的二氧化碳捕获过程如图所示(反应条件已略去),A~G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其中C是一种常见的溶剂。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固态的F俗称为______。
(2)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反应②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
(4)D的一种用途是______。
【答案】(1)干冰
(2)
(3)复分解反应
(4)改良酸性土壤
【分析】A~G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其中C是一种常见的溶剂,可推出C为水,A能吸收二氧化碳,A可能是氢氧化钠,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故B为碳酸钠,B能与D反应生成A和E,可推出D为氢氧化钙,E为碳酸钙,C能与G转化为D,可推出G为氧化钙,E能转化为G和F,可推出F为二氧化碳,代入验证,符合题意。
【详解】(1)F为二氧化碳,固态二氧化碳俗称干冰;
(2)反应①为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反应②为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该反应符合“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4)D为氢氧化钙,氢氧化钙显碱性,能与酸性物质反应,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11.(2023年山东省泰安市东平县中考一模化学试题)如图所示,化学模拟空间站“天宫号”的舱室分别代表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图中“→”表示转化关系,“一”表示相互能反应,所涉及反应均为初中常见的化学反应。已知A是可以供给呼吸的气体,B是最常见的溶剂,D是与血红蛋白结合可使人中毒的气体,E的俗名叫烧碱,E、F是相同物质类别的化合物。
(1)A的化学式为________,F的物质类别是________(选“酸”或“碱”或“盐”)。
(2)B与C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________反应(填“化合、分解、置换、复分解”)。
(3)D→C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
(4)空间站迎来了首批访问者,他们搭乘的载人舱X与连接舱C成功对接(如上图所示),则载人舱X代表的物质可能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H2 B.Cu C.Fe2O3 D.Na2CO3
【答案】(1) O2 碱
(2)化合
(3)2CO+O22CO2或3CO+Fe2O32Fe+3CO2(其他合理答案亦可)
(4)D
【分析】A是可以供给呼吸的气体,则A是氧气;B是最常见的溶剂,则B是水;D是与血红蛋白结合可使人中毒的气体,则D是一氧化碳;E的俗名叫烧碱,则E是氢氧化钠,C能和水、氢氧化钠反应,C和一氧化碳可以相互转化,则C是二氧化碳;F和氢氧化钠是相同物质类别的化合物,则F是碱,可能是氢氧化钙。代入验证,推断正确。
【详解】(1)根据分析可知,A是氧气,其化学式为O2,F的物质类别是碱。
(2)B与C反应,即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
(3)D→C的过程,即CO转化为CO2,可以通过一氧化碳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O+O22CO2,也可以通过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在高温条件下生成铁和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CO+Fe2O32Fe+3CO2。
(4)A、H2和二氧化碳不能相互转化,故A选项不符合题意;
B、Cu和二氧化碳不能相互转化,故B选项不符合题意;
C、Fe2O3能转化为CO2,而CO2不能转化为Fe2O3,故C选项不符合题意;
D、CO2能和NaOH反应转化为Na2CO3,Na2CO3能和稀盐酸反应转化为CO2,故D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D。
12.(湖南省长沙市2018年中考理科综合试卷化学试题)A、B、C、D、E、F六种物质均由非金属元素组成。其中D、F是组成元素相同的气体。它们存在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表示可以向箭头所指方向一步转化,“—”表示两种物质之间可以发生反应(反应条件与其他物质均已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F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B→C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CO(或CO2) 当F是一氧化碳时 2H2O2H2↑+ O2↑。当F是二氧化碳时 2H2+ O22H2O。
【详解】本题为框图型推断题,解题时要分析题目所给的条件,抓住解题突破口,得出结论,然后用顺向或逆向或两边向中间推断,逐一导出其他结论。
A、B、C、D、E、F六种物质均由非金属元素组成。根据题文中D、F均由非金属元素组成,是组成元素相同的气体,D、F能相互转化, D、F可能是CO和CO2中一种。
(1)假设D为CO2,则F为CO,B与CO2能反应,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B可能是水,C能转化为CO2,碳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则C可能是O2,过氧化氢能分解生成水和氧气,则A可能是过氧化氢,B与C能相互转化,水在通电时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含碳的可燃物(如甲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E可能是含碳的可燃物(如甲烷)。将假设代入框图,假设成立,所以A是过氧化氢,B是水,C是氧气,D是二氧化碳,E是含碳的可燃物(如甲烷),F是一氧化碳。
(2)假设D为CO,则F为CO2,B与CO能反应,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则B可能是氧气,C能转化为CO,碳和水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则C可能是水,过氧化氢能分解生成水和氧气,则A可能是过氧化氢,B与C能相互转化,水在通电时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E能转化为一氧化碳,碳在氧气中不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则E可能是碳。将假设代入框图,假设成立。所以A是过氧化氢,B是氧气,C是水,D是一氧化碳,E是碳,F是二氧化碳。因此:
(1) F是一氧化碳(或二氧化碳),化学式是CO(或CO2);
(2)当F是一氧化碳时,B→C的反应是水在通电时生成氢气和氧气,化学方程式是2H2O 2H2↑+ O2↑。当F是二氧化碳时,B→C的反应是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化学方程式是2H2+ O22H2O。
13.(广东省珠海市香洲区2019年中考化学模拟试卷)你玩过“盖房子”的游戏吗?如图所示,A、B、C、D、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不同类别的物质,其中B的溶液呈蓝色,G是汽车用铅酸蓄电池中的酸,D的固体常用于人工降雨,游戏规则是根据“上下相邻物质间均可发生化学,且左边上下相邻物质间反应均有气体产生,左边物质能转化为右边物质”来堆砌物质。
请选择合适的物质盖完房子:
(1)写出C和G的化学式:C_____,G_____。
(2)从烟囱中出来的气体为_____(填名称)。
(3)写出F→C的化学方程式:_____。
(4)写出“盖房子”的物质中能发生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5)在第一层的下面再挖出一层做地下停车场,若左边的物质是大理石,则右边的物质可能是_____。
【答案】 NaOH H2SO4 二氧化碳 Na2CO3+Ca(OH)2═CaCO3↓+2NaOH 2NaOH+H2SO4=Na2SO4+2H2O 水或氧化钙
【分析】已知A、B、C、D、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不同类别的物质,B的溶液呈蓝色,则B铜的盐溶液;G是汽车用铅酸蓄电池中的酸,则G是稀硫酸;D的固体常用于人工降雨,则推D为二氧化碳;根据“上下相邻物质间均可发生化学,且左边上下相邻物质间反应均有气体产生,左边物质能转化为右边物质”,结合图,可推测A为铁、B为硫酸铜溶液、C为氢氧化钠溶液、D为二氧化碳、E为稀盐酸,F为碳酸钠,G是稀硫酸。
【详解】(1)根据“上下相邻物质间均可发生化学,且左边上下相邻物质间反应均有气体产生,左边物质能转化为右边物质”,结合图,可推测A为铁、B为硫酸铜溶液、C为氢氧化钠溶液、D为二氧化碳、E为稀盐酸,F为碳酸钠,G是稀硫酸,故C和G的化学式分别为:
。
(2)从烟囱中出来的气体为二氧化碳。
(3)反应F→C,即氢氧化钙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中和反应是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盖房子”的物质中能发生中和反应的为:
。
(5)在第一层的下面再挖出一层做地下停车场,若左边的物质是大理石,则右边的物质可能是水或氧化钙。
【点睛】B的溶液呈蓝色,则B铜的盐溶液;G是汽车用铅酸蓄电池中的酸,则G是稀硫酸;D的固体常用于人工降雨,则推D为二氧化碳。
14.(2022年湖南省长沙市中考化学真题)小明在学完初中化学知识后,把常见八种化合物(酸、碱、盐、氧化物)的相互关系连接成如下图所示。已知A是最常见的一种溶剂、也是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F、G、H三种物质的类别相同。(“→”表示一种物质可以通过一步反应转化为另一种物质,“—”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之间可以发生反应。反应条件、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已略去。)
(1)写出A物质的化学式___________。
(2)请写出E和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答案】(1)H2O
(2)
【分析】已知A是最常见的一种溶剂、也是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可推出A为水;B能转化为C、A,C能转化为A,B可能是氢氧化钙,C可能是氢氧化钠,C能与D、G反应,D能转化为G,D可能是硫酸,G可能是硫酸铜,D能转化为E,D能与F反应,F能与E相互转化,可推出E为盐酸,F为氯化钡,H能与B、E反应,可推出H为碳酸钠,符合F、G、H三种物质类别相同的要求,代入验证,符合题意。
【详解】(1)由分析可知,A为水,化学式为:H2O;
(2)E和H反应为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5.(2022年甘肃省武威市中考化学真题)A、B、C、D、E均含同一种金属元素,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表示反应可一步实现,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略去)。已知:B为金属氧化物,其中金属元素显+3价,且其质量分数为70%:A为单质:E为难溶性碱:B→A是工业制取A的主要反应原理。
(1)写出工业上由B制得A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2)写出A与盐酸发生反应的现象:______。
(3)写出D→E的化学方程式:______,其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
(4)C与氯气(C12)可发生化合反应生成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答案】(1)
(2)固体溶解,有气泡产生,溶液逐渐变为浅绿色。
(3) (合理即可) 复分解反应
(4)
【分析】已知:B为金属氧化物,其中金属元素显+3价,且其质量分数为70%,则B为三氧化二铁或三氧化二铝,通过金属元素质量分数计算,三氧化二铁中铁元素质量分数为70%,故B物质为三氧化二铁。则A、B、C、D、E均含有铁元素,且A是单质,则A是铁,A加盐酸生成C,则C为氯化亚铁。E为难溶性碱且含有铁元素,故E为氢氧化铁。B加盐酸生成氯化铁和水,则D为氯化铁。据此推断回答问题。
【详解】(1)工业上用一氧化碳还原三氧化二铁制得铁,则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2)铁放入到盐酸中会与盐酸发生反应,生成氢气,并生成氯化亚铁且溶解在水中,而氯化亚铁溶液呈浅绿色,故看到的现象为:固体逐渐溶解,产生气泡,同时溶液变为浅绿色。
(3)D是氯化铁,E是氢氧化铁,则D→E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可)。
(4)氯化亚铁与氯气可发生化合反应生成氯化铁,则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16.(2015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广东卷)化学(带解析))下列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铁、氢气、氧化铜、二氧化碳、硫酸、氢氧化钠、氯化铜。它们进行击鼓传花游戏,条件是相互之间能发生反应就可以进行传递。请把上述物质分别安排在A~G的位置上,使花束能从A传到G。其中A的固体俗称干冰。请回答:
(1)氢氧化钠应放在位置______上。
(2)C和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反应类型为_____反应。
上述物质除了发生从A到G的化学反应外,常温下还能相互发生化学反应的是__________(写名称)。
(3)当G换成另一个同类别物质时就能将花传回起点A,它是_______(写名称)。
【答案】 B Fe+CuCl2=Cu+FeCl2 置换 氢氧化钠和硫酸 碳
【详解】干冰是二氧化碳的俗称,A是二氧化碳,上述反应中,二氧化碳只能与氢氧化钠反应,故B是氢氧化钠;氢氧化钠能与氯化铜或硫酸反应,硫酸能与铁、氧化铜反应;氢气只能与氧化铜反应,则C是氯化铜,D是铁,E是硫酸,F是氧化铜,G是氢气。
(1)由上述分析可知,氢氧化钠应放在位置B上;
(2)C是氯化铜,D是铁,铁与氯化铜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CuCl2=Cu+FeCl2;该反应符合“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的特点,属于置换反应;常温下氢氧化钠与硫酸能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
(3)氢气属于单质,将氢气换成碳,碳与氧化铜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铜单质和二氧化碳。
考点:物质间的转化
17.(江苏省南京市2021年中考化学试题)图中A~I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且分别由H、C、O、Na、A1、S、C1、Ca、Cu中的一种或几种元素组成。只有D和E由两种元素组成,且两元素的粒子个数比均为1:1;A在空气中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阻止其进一步氧化;C的溶液呈蓝色;I俗称苛性钠;B、G分别与足量的D反应的所有产物相同。图中“—”表示两端的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或反应条件已略去。
(1)写出化学式:I______,H______,F______。
(2)写出A与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写出B→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答案】 NaOH Ca(OH)2 H2SO4
【分析】图中A~I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且分别由H、C、O、Na、A1、S、C1、Ca、Cu中的一种或几种元素组成。只有D和E由两种元素组成,且两元素的粒子个数比均为1:1;A在空气中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阻止其进一步氧化;可推出A为铝,C的溶液呈蓝色,且A能与C反应,可推出C为硫酸铜,I俗称苛性钠,可推出I为氢氧化钠;F能转化为C,可推出F为硫酸,F能转化为D,只有D和E由两种元素组成,且两元素的粒子个数比均为1:1,可推出D为盐酸,B、G分别与足量的D反应的所有产物相同,且B、G均能转化为E,可推出E为氯化钠,G能转化为I,可推出G为碳酸钠,B为碳酸氢钠,F能与H反应,H能转化为I,可推出H为氢氧化钙,代入验证,符合题意。
【详解】(1)由分析可知,I为氢氧化钠,化学式为:NaOH;H为氢氧化钙,化学式为:Ca(OH)2;F为硫酸,化学式为:H2SO4;
(2)A与C反应为铝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铝和铜,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B→E为碳酸氢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8.(黄金卷03-【赢在中考 黄金8卷】备战2023年中考化学全真模拟卷(陕西专用))我国力争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二氧化碳的捕获、储存、利用和转化等是实现目标的重要途径。某小组设计的二氧化碳捕获过程如图所示(反应条件已略去),A~G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其中C是一种常见的溶剂。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固态的F俗称为______。
(2)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反应②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
【答案】(1)干冰
(2)CO2+2NaOH=Na2CO3+H2O
(3)复分解反应
【分析】C是一种常见的溶剂,因此C是水,由图中捕获二氧化碳的途径及二氧化碳的性质,可推知A为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钙,则B为碳酸钠或碳酸钙,但由于B又能与D反应生成A,碳酸钙不能再转化为氢氧化钙,因此B不是碳酸钙,而是碳酸钠,因此A是氢氧化钠,D能与B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因此D可以是氢氧化钙,氢氧化钙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因此E是碳酸钙,碳酸钙高温分解得到氧化钙和二氧化碳,G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因此G是氧化钙,F是二氧化碳,带入验证,推论合理。
【详解】(1)根据推断过程,F是二氧化碳,固态二氧化碳俗称干冰;
(2)根据推断过程,A是氢氧化钠,因此反应①是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反应①方程式为CO2+2NaOH=Na2CO3+H2O;
(3)根据推断过程,反应②为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该反应为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基本反应反应类型为复分解反应。
19.(重难点04物质间的转化-2023年中考化学【热点 重点 难点】专练(苏州专用))A、B、C、D、E五种物质均为中学化学中常见的化合物,已知A、B、C、D、E五种物质里含有相同的一种金属元素,并且A、B、C、D都可与物质M反应生成E,物质之间按箭头方向都可通过一步反应实现转化。实验室通常用碱B检验CO2。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___________、B___________、C___________、E___________。
(2)用“酸、碱、盐、酸性氧化物或碱性氧化物”填空:M属于___________,N属于___________。
(3)写出正盐C转化为酸式盐D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4)写出碱B转化为酸式盐D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答案】(1) CaO Ca(OH)2 CaCO3 CaCl2##Ca(NO3)2
(2) 酸 酸性氧化物或酸
(3)CaCO3+CO2+H2O=Ca(HCO3)2
(4)Ca(OH)2+2CO2=Ca(HCO3)2
【分析】A、B、C、D、E五种物质均为中学化学中常见的化合物,已知A、B、C、D、E五种物质里含有相同的一种金属元素,实验室通常用碱B检验CO2,即B为氢氧化钙,A为碱性氧化物,能生成氢氧化钙,则A为氧化钙,D为酸式盐,说明N为二元酸或其对应的氧化物,则D为碳酸氢钙,N为二氧化碳或碳酸,C为正盐,且能生成碳酸氢钙,则C为碳酸钙,氧化钙、碳酸钙、碳酸氢钙和氢氧化钙都可以与盐酸或硝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或硝酸钙,故E为氯化钙或硝酸钙。
【详解】(1)由以上分析知,A为CaO,B为Ca(OH)2,C为CaCO3,E为CaCl2或Ca(NO3)2。
(2)由以上分析知,M为酸,N为酸性氧化物或酸。
(3)C为碳酸钙,D为碳酸氢钙,碳酸钙转化为碳酸氢钙的反应为碳酸钙、二氧化碳和水生成碳酸氢钙,化学方程式为CaCO3+CO2+H2O=Ca(HCO3)2。
(4)B为氢氧化钙,D为碳酸氢钙,氢氧化钙转化为碳酸氢钙的反应为氢氧化钙和二氧化碳生成碳酸氢钙,化学方程式为Ca(OH)2+2CO2=Ca(HCO3)2。
20.(2023年江西省吉安市吉州区朝宗实验学校九年级三月联赛化学试题)日常防疫已成为我们生活中的常态,物质王国的六种物质组成“防疫之心”,其中A、F为黑色固体,C俗称熟石灰,E、F为单质。它们之间的部分反应及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表示物质间能反应,“箭头”表示物质间能相互转化。(图中反应为初中化学常见化学反应)
(1)B物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__。
(2)F物质的一种用途为_________。
(3)D→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4)A-F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5)D→E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___。
【答案】(1)HCl##H2SO4
(2)炼铁、作燃料等
(3)
(4)或
(5)分解反应
【分析】根据C为熟石灰,则C为氢氧化钙,A、F为为黑色固体,且F为单质,则F为碳;A能和F反应,则A为氧化铜或四氧化三铁;E为单质,E能和碳反应且可以和D互相转化,D也能和氢氧化钙互相转化,则E为氧气,D为水;B既能和金属氧化物反应,也能和碱反应,则B可能为硫酸或盐酸,代入验证,符合题意。
【详解】(1)由分析可知,B为盐酸或硫酸,其化学式为:HCl或H2SO4;
(2)由分析可知,F为碳,可用于炼铁、作燃料等;
(3)由分析可知,D为水,C为氢氧化钙,D→C是水和氧化钙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由分析可知,A为氧化铜或四氧化三铁,F为碳,氧化铜和碳高温下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四氧化三铁和碳在高温下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由分析可知,D为水,E为氧气,D→E是电解水产生氢气和氧气,符合“一变多”的特征,属于分解反应。
21.(河北省廊坊市大城县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A~G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反应条件、反应物、生成物已略去)。其中A、B、E、G都是氧化物,C、D、F都是单质,且C是最清洁的高能燃料,D为常见金属,反应④是自然界普遍的现象。请回答下列问题:
(1)C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
(2)E物质的一种用途为:________________。
(3)反应⑤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
(4)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答案】(1)H2
(2)灭火(合理即可)
(3)分解反应
(4) (合理即可)
【分析】C是最清洁的高能燃料且为单质,推断C是氢气;A和B反应生成D和E;C和B反应生成D和G,由氢气具有还原性,推断B是金属氧化物,则D是置换出的金属单质,A是氧化物推断A是一氧化碳;则E是二氧化碳,G是水;反应④是自然界普遍的现象,水以及二氧化碳都能转化为F,推断F是氧气,带入原题验证,符合题意。
【详解】(1)根据分析可知,C是氢气,化学式是:H2;
(2)E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做气体肥料或是灭火等;
(3)根据分析可知,反应⑤是水反应生成氧气即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该反应是一种物质反应生成多种物质属于分解反应;
(4)反应①可能是一氧化碳还原金属氧化物,如一氧化碳在加热的条件下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其他合理答案即可)热点03 以推断题为基础的综合能力题
从2020年开始,广东中考化学试题的题型发生了变化,第20题(综合能力题)的具体考法也变得不确定,试题更加突出应用性和创新性,强调信息加工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的考查。推断题中涉及的物质一般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以酸、碱、盐、金属、氧化物、碳和氧气为主),主要考查它们的相互关系。
推断题主要由三部分组成:题头、题干和题尾。题头,提供关键物质的相关信息作为解题突破点。题干,用图形将相关物质的关系呈现出来。题尾,就相关物质的一些化学知识设置成问题。题目的表现形式有文字叙述型、化学方程式叙述型、框图型、流程图型。
解题技巧:
1.找出突破口——通过审题与审图,把特征性的突破口找出,并把物质名称写成化学式。
2.逻辑判断——①根据物质可以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进行物质分析;
②根据元素种类不变,进行物质分析。
3.假设与检验——把自己的假设代入原题进行检验
考查点主要有:
1.书写物质的化学式(名称)或物质用途
2.书写化学方程式、判断基本反应类型
3.寻找相邻物质间的相互转化关系。
一、单选题
1.(2022·内蒙古呼和浩特·统考中考真题)2022年4月16日,3名航天员在中国人自己的空间站圆满完成各项任务后返回地球。为了保障航天员在空间站的生命和健康,科学家们精心研制出最新的环境控制和生命保障系统,部分循环过程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水电解系统发生的反应为2H2O2H2↑+O2↑
B.X的化学式为CO2
C.图中所示的物质转化中可实现氧气的再生
D.图中所示的物质转化中,电解的水与生成的水质量相等
2.(2021·陕西·统考中考真题)小明利用初中化学常见的五种物质之间的相互反应关系,整理出如下的反应“ ”图,图中“一”两端的物质相互能反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与稀硫酸反应可能得到黄色溶液
B.甲与碳反应后,固体总质量减小
C.乙与碳反应的生成物难溶于水
D.图中反应只涉及两种基本反应类型
3.(2022·内蒙古包头·中考真题)某同学绘制了含铁元素的部分物质转化关系图(图中“→”表示一种物质可以转化为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铁丝能在空气中剧烈燃烧实现转化①
B.转化②可通过Fe3O4与CO发生置换反应实现
C.氧气和水同时存在是实现转化③的主要条件
D.通过Fe与ZnSO4溶液反应可实现转化④
4.(2022·云南·统考中考真题)甲、乙、丙、丁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推断中正确的个数有
①甲、乙、丙、丁可能含有同一种元素
②若甲为单质,则此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③若丙为氯化钠,则甲、乙中一定有碱
④若丙为Cu(NO3)2,则甲可能为单质、氧化物、酸、碱或盐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5.(2022·江苏徐州·统考中考真题)A~E是初中化学中的常见物质且都含有一种相同元素,它们之间的一步反应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反应物、生成物未标出)。其中,A通常为气体,B俗称纯碱,C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E是一种单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E的化学式为O2
B.D和E可以相互转化
C.A→E可通过光合作用来实现
D.B→C属于中和反应
二、推断题
6.(2022·内蒙古包头·中考真题)以化合价为纵坐标,物质类别为横坐标,绘制的图像叫“价类二维图”。下图是碳元素的“价类二维图”,图中A、B、D、E分别表示不同的物质。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单质有多种,写出其中一种的名称______。
(2)B、D可相互转化,B和______(填化学式)在一定条件下反应能生成D。
(3)科学家将D进行转化实现资源化利用,其中一种方法是:,X的化学式为______。
(4)D、E可相互转化,若E是由三种元素组成,写出D→E的一个化学方程式______。
7.(2019·广东·中考真题)下图表示元素的化合价与物质类别的关系,“→”表示物质之间可以转化。A、B、C、D、E、F、G是初中化学所学物质,分别由H、O、S、Cl、K、Ba中的一种、两种或三种元素组成。请回答:
(1)A和E的化学式分别为__________和__________。
(2)D与G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此反应属__________(填基本反应类型)。
(3)A—G物质间,发生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8.(2018·广东·中考真题)学习了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的性质后,发现有很多不同类别的物质在发生反应时都有盐生成(其它物质省略),如图所示。请回答:
(1)若盐是硫酸钾,则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2)若盐是氯化亚铁,则在已显示的变化中可以通过置换反应来实现的有______(填序号)。
(3)若盐是硝酸铜,由⑦来实现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4)图中⑤处应补充的文字是_______(写一种,不能与图中已有信息重复)。
9.(2023·全国·九年级专题练习)如图是我国古代钱币之一,其“外圆内方”应“天圆地方”之说,寓意和谐顺畅。某同学构建了如钱币模型的常见不同物质关系图。H为农业上配制波尔多液的盐,A、C、D属于不同类别的物质,H、E、F物质类别相同(“一”表示相连两种物质或其溶液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或其溶液间存在相应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
(1)H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
(2)A﹣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D→G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写出D物质的一种用途___________。
10.(2022·河北·中考真题)我国力争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二氧化碳的捕获、储存、利用和转化等是实现目标的重要途径。某小组设计的二氧化碳捕获过程如图所示(反应条件已略去),A~G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其中C是一种常见的溶剂。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固态的F俗称为______。
(2)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反应②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
(4)D的一种用途是______。
11.(2023·山东泰安·统考一模)如图所示,化学模拟空间站“天宫号”的舱室分别代表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图中“→”表示转化关系,“一”表示相互能反应,所涉及反应均为初中常见的化学反应。已知A是可以供给呼吸的气体,B是最常见的溶剂,D是与血红蛋白结合可使人中毒的气体,E的俗名叫烧碱,E、F是相同物质类别的化合物。
(1)A的化学式为________,F的物质类别是________(选“酸”或“碱”或“盐”)。
(2)B与C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________反应(填“化合、分解、置换、复分解”)。
(3)D→C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
(4)空间站迎来了首批访问者,他们搭乘的载人舱X与连接舱C成功对接(如上图所示),则载人舱X代表的物质可能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H2 B.Cu C.Fe2O3 D.Na2CO3
12.(2018·湖南长沙·中考真题)A、B、C、D、E、F六种物质均由非金属元素组成。其中D、F是组成元素相同的气体。它们存在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表示可以向箭头所指方向一步转化,“—”表示两种物质之间可以发生反应(反应条件与其他物质均已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F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B→C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13.(2022春·四川成都·九年级四川省简阳中学校考专题练习)你玩过“盖房子”的游戏吗?如图所示,A、B、C、D、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不同类别的物质,其中B的溶液呈蓝色,G是汽车用铅酸蓄电池中的酸,D的固体常用于人工降雨,游戏规则是根据“上下相邻物质间均可发生化学,且左边上下相邻物质间反应均有气体产生,左边物质能转化为右边物质”来堆砌物质。
请选择合适的物质盖完房子:
(1)写出C和G的化学式:C_____,G_____。
(2)从烟囱中出来的气体为_____(填名称)。
(3)写出F→C的化学方程式:_____。
(4)写出“盖房子”的物质中能发生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5)在第一层的下面再挖出一层做地下停车场,若左边的物质是大理石,则右边的物质可能是_____。
14.(2022·湖南长沙·统考中考真题)小明在学完初中化学知识后,把常见八种化合物(酸、碱、盐、氧化物)的相互关系连接成如下图所示。已知A是最常见的一种溶剂、也是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F、G、H三种物质的类别相同。(“→”表示一种物质可以通过一步反应转化为另一种物质,“—”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之间可以发生反应。反应条件、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已略去。)
(1)写出A物质的化学式___________。
(2)请写出E和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15.(2022·甘肃兰州·统考中考真题)A、B、C、D、E均含同一种金属元素,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表示反应可一步实现,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略去)。已知:B为金属氧化物,其中金属元素显+3价,且其质量分数为70%:A为单质:E为难溶性碱:B→A是工业制取A的主要反应原理。
(1)写出工业上由B制得A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2)写出A与盐酸发生反应的现象:______。
(3)写出D→E的化学方程式:______,其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
(4)C与氯气(C12)可发生化合反应生成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16.(2015·广东·中考真题)下列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铁、氢气、氧化铜、二氧化碳、硫酸、氢氧化钠、氯化铜。它们进行击鼓传花游戏,条件是相互之间能发生反应就可以进行传递。请把上述物质分别安排在A~G的位置上,使花束能从A传到G。其中A的固体俗称干冰。请回答:
(1)氢氧化钠应放在位置______上。
(2)C和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反应类型为_____反应。
上述物质除了发生从A到G的化学反应外,常温下还能相互发生化学反应的是__________(写名称)。
(3)当G换成另一个同类别物质时就能将花传回起点A,它是_______(写名称)。
17.(2021·江苏南京·统考中考真题)图中A~I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且分别由H、C、O、Na、A1、S、C1、Ca、Cu中的一种或几种元素组成。只有D和E由两种元素组成,且两元素的粒子个数比均为1:1;A在空气中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阻止其进一步氧化;C的溶液呈蓝色;I俗称苛性钠;B、G分别与足量的D反应的所有产物相同。图中“—”表示两端的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或反应条件已略去。
(1)写出化学式:I______,H______,F______。
(2)写出A与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写出B→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18.(2023·陕西·模拟预测)我国力争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二氧化碳的捕获、储存、利用和转化等是实现目标的重要途径。某小组设计的二氧化碳捕获过程如图所示(反应条件已略去),A~G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其中C是一种常见的溶剂。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固态的F俗称为______。
(2)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反应②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
19.(2023·江苏苏州·九年级专题练习)A、B、C、D、E五种物质均为中学化学中常见的化合物,已知A、B、C、D、E五种物质里含有相同的一种金属元素,并且A、B、C、D都可与物质M反应生成E,物质之间按箭头方向都可通过一步反应实现转化。实验室通常用碱B检验CO2。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___________、B___________、C___________、E___________。
(2)用“酸、碱、盐、酸性氧化物或碱性氧化物”填空:M属于___________,N属于___________。
(3)写出正盐C转化为酸式盐D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4)写出碱B转化为酸式盐D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20.(2023春·江西吉安·九年级校考竞赛)日常防疫已成为我们生活中的常态,物质王国的六种物质组成“防疫之心”,其中A、F为黑色固体,C俗称熟石灰,E、F为单质。它们之间的部分反应及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表示物质间能反应,“箭头”表示物质间能相互转化。(图中反应为初中化学常见化学反应)
(1)B物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__。
(2)F物质的一种用途为_________。
(3)D→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4)A-F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5)D→E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___。
21.(2023秋·河北廊坊·九年级统考期末)A~G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反应条件、反应物、生成物已略去)。其中A、B、E、G都是氧化物,C、D、F都是单质,且C是最清洁的高能燃料,D为常见金属,反应④是自然界普遍的现象。请回答下列问题:
(1)C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
(2)E物质的一种用途为:________________。
(3)反应⑤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
(4)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