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常用的金属和盐检测题---2022-2023九年级化学沪教版(上海)第二学期

第6章《常用的金属和盐》检测题
一、单选题
1.下列各组溶液,只用一种试剂不能鉴别的是
A.Na2SO4、CuSO4、NaCl B.NaCl、Na2CO3、Na2SO4
C.FeCl2、NaNO3、Na2SO4 D.(NH4)2SO4、NH4Cl、NaCl
2.学习了酸、碱、盐的性质后,同学们设计了下面实验方案,其中不正确的是( )
A.浓硫酸干燥氢气和氧气 B.澄清的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气体
C.少量稀盐酸检验熟石灰是否变质 D.石灰石、纯碱和水为原料制取烧碱
3.“宏观—微观—符号”三重表征是化学独特的表示物质及其变化的方法。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
A.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不变
B.反应前后氢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
C.参加反应的物质的粒子个数比为2:1
D.该反应为置换反应
4.苹果醋因含有一定量的醋酸而具有酸的化学性质。下列物质不能与醋酸反应的是
A.大理石 B.铜锌合金 C.铜制品 D.石蕊
5.冬奥会火种灯独具中国文化特色,其造型灵感来自“中华第一灯”——西汉长信宫灯,借“长信”之意,表达人们对光明与希望的追求和向往,火种灯燃料是丙烷(C3H8)气体。有关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丙烷和铝合金都属于混合物
B.火种灯燃料完全燃烧会生成一氧化碳和水
C.铝合金的硬度比铝大
D.铝有很好抗腐蚀性的原因是铝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6.实现下列变化后,溶液的pH值变小的是(  )
A.蒸发海水析出食盐
B.稀硫酸跟铁片反应
C.向氢氧化钡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
D.向硫酸钠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钡
7.一定质量的NaHCO3、NaOH固体混合物,在密闭容器中加热至固体质量不再改变,剩余15.9g固体。将生成的气体全部通入足量澄清石灰水中,产生10.0g沉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已知:NaHCO3+NaOH= Na2CO3+H2O;2NaHCO3Na2CO3+CO2↑+H2O)
A.剩余固体为混合物
B.原固体加热共生成3.6gH2O
C.原混合物中NaHCO3和NaOH的质量比为21:2
D.取两份等质量的原混合物,一份直接与盐酸反应,另一份加热后再与盐酸反应,清耗HCl的质量不相等
8.下列关于反应类型判断正确的是
A.高锰酸钾制氧气属于化合反应
B.红磷燃烧属于分解反应
C.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属于置换反应
D.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9.向下表的甲物质中逐滴加入相应的乙溶液至过量,反应过程中生成气体或沉淀的质量与加入乙的质量关系,能用下图所示曲线表示的是
序号 甲 乙
① 铜、锌的混合物 稀盐酸
② 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 氢氧化钠溶液
③ 盐酸和稀硫酸的混合溶液 氯化钡溶液
④ 生锈的铁钉 稀盐酸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④
10.在已调节至平衡的托盘天平的两盘上各放一只质量相同的烧杯,在两只烧杯里分别放入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9.6%的稀硫酸;然后在左盘的烧杯中放入2.4g镁粉,在右盘的烧杯中放入2.4g铝粉,反应后观察天平指针的变化.若只将天平左盘烧杯里的稀硫酸换成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9.6%的稀盐酸,其他实验操作不变,反应后也观察天平指针的变化.能够观察到的现象是(酸的挥发忽略不计)( )
A.两次天平指针最终都在刻度盘中间
B.两次天平指针最终都偏向放铝粉的烧杯一边
C.两次天平指针最终都偏向放镁粉的烧杯一边
D.天平指针第一次最终偏向放镁粉的烧杯一边,第二次偏向放铝粉的烧杯一边
11.下列各组物质的鉴别,用括号内的物质不能区分的一组的是
A.固体:氧化铜、木炭粉、铁粉(稀硫酸)
B.液体:NH4Cl溶液、(NH4)2SO4溶液、Na2SO4溶液(氢氧化钡溶液)
C.固体:NaCl、NaOH、CaCO3(水)
D.液体:BaCl2溶液、稀盐酸、Ca(NO3)2溶液(碳酸钠溶液)
12.向ZnCl2和CuSO4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得到滤渣,该滤渣中含有的金属是
A.Fe、Cu
B.Zn、Fe、Cu
C.Zn、Cu
D.Zn、Fe
二、填空题
13.生活中处处有化学,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从以下物质中,选择适当的物质填空(填序号):
①锰结核②纯碱③熟石灰④可燃冰
中和硫酸厂污水中过量的硫酸___________;
蕴藏在海底的金属矿物___________;
在洗涤剂、去污粉中的加入的盐___________;
被科学家誉为“未来能源”的矿物燃料___________。
(2)写出下列过程的化学方程式,并标注反应基本类型。
①古代湿法炼铜___________
②电解氯化镁获得金属镁___________
③氯化铵溶液和熟石灰反应___________
14.洁厕灵的有效成分是 HCl ,不能用洁厕灵清洗铁制品的原因是 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84 消毒液广泛应用于宾馆、医院等的卫生消毒,其有效成分为次氯酸钠(NaClO),它不能与洁厕灵混用,如果二者混用,会产生一种有毒气体氯气(Cl2),同时生成氯化钠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15.五种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③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_____ 。
(2)完成①转化中,可在Na2CO3溶液中加入的物质类别是 _____ (选填序号,A.氧化物B.酸C.碱 D.盐)。
(3)写出转化中属于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 。
(4)⑧反应时一定发生的现象是 _____ ;若④反应出现蓝色沉淀,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 ;
(5)①~⑧能够逆向转化的有 _____ (填序号)。
三、推断题
16.某固体中可能含有Ca(NO3)2、K2SO4、Na2CO3、FeCl3、BaCl2中的一种或几种,为探究固体的组成,进行如下实验:
①取少量固体于试管中,加适量蒸馏水,固体完全溶解形成无色透明溶液;
②取少量上述溶液,加过量稀硫酸,有气泡产生;
③取步骤②所得溶液少量,滴加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过滤得到滤渣甲和滤液乙。
回答下列问题:
(1)由步骤①可知,原固体中一定不存在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
(2)步骤②产生气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滤渣甲是_________;滤液乙中一定存在的离子有(写离子符号)___________________ 。
17.有一包白色固体,可能由氯化钡、氢氧化钠、碳酸钠、硫酸钠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为确定其成分,实验小组进行实验。实验过程中所加试剂均足量,实验过程及如图所示。
(1)操作a为_________。
(2) 无色溶液B与氯化钙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C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3)白色沉淀A为_________。
(4)这包白色固体是由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组成的。
四、实验题
18.金属及其合金在日常生活中有大量广泛的应用。
(1)金属资源储量有限,且不可再生,请写出一种保护金属资源的途径。_____
(2)某化学小组的同学为探究铁、铜、锌、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设计如图所示的三个实验(其中金属均已用砂纸打磨,且形状、大小相同所用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用量也相同)。
①丙图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②化学小组经讨论后认为上述实验不足以得出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需再补充一个实验操作是_____
19.某化肥碳酸氢铵包装袋上的部分说明如图,这种化肥含氮量是否达到16%呢?带着这些问题,兴趣小组的同学取了一些化肥样品,进入实验室。
【查找资料】①碱石灰能够吸收H2O和CO2,但是不吸收NH3。
②浓硫酸能吸收NH3但是不吸收CO2。
【性质探究】
(1)据化肥碳酸氢铵包装袋上的部分说明:碳酸氢铵具有的性质是_____ (填字母)。
A.易溶于水 B.有挥发性 C.受热易分解
(2)该同学设计了如下的实验装置:
①用A装置给碳酸氢铵加热,装药品前,必须进行的一步操作是______________。
②取适量碳酸氢铵加入试管,连接A、B装置,加热, B中的现象是_______。
③碳酸氢铵在受热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
【含量分析】将装置A、C、D依次连接,加入20g化肥样品,加热至A中固体完全消失。
她称量装置D的质量如表:
实验前D装置的质量 149g
实验后D装置的质量 152.4g
(3)由此分析得知:反应中产生氨气的质量为______g。
(4)通过反应的方程式可以知道:氨气中氮元素全部来自于碳酸氢铵(假设杂质中不含氮元素),请计算此化肥含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结论:这种化肥含氮量____16%。
五、计算题
20.某实验小组要定量测定氯化钠(含氯化钙杂质)的组成,称量固体混合物质量14g,放入烧杯中,加入96g碳酸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充分过滤,称得滤液的总质量为100g。计算:
(1)原固体中氯化钠的质量;
(2)所得滤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参考答案:
1.B 2.C 3.C 4.C 5.C 6.C 7.C 8.D 9.B 10.C 11.D 12.A
13.(1) ③ ① ② ④
(2) Fe+CuSO4=FeSO4+Cu 置换反应 MgCl2Mg+Cl2↑ 分解反应 2NH4Cl+Ca(OH)2=CaCl2+2NH3↑+2H2O 复分解反应
14. Fe+2HCl=FeCl2+H2↑ NaClO+2HCl=NaCl+Cl2↑+H2O
15. 复分解反应 BD NaOH+HNO3=NaNO3+H2O 产生白色沉淀 CuCl2+2NaOH=Cu(OH)2↓+2NaCl ②⑤
16.(1)氯化铁/FeCl3
(2)
(3) 硫酸钡/BaSO4 H+、Cl-、Na+
17. 过滤 碳酸钡(或BaCO3) BaCl2、Na2CO3
18. 防止金属锈蚀、回收废旧金属、寻找金属代用品等(合理即可) Cu+2AgNO3=2Ag+Cu(NO3)2 将铁片放入硫酸铜溶液中或将铜片放入稀盐酸中等(合理即可)
19.(1)AC
(2) 检查装置气密性 石灰水变浑浊 NH4HCO3NH3↑+H2O↑+CO2↑
(3)3.4
(4) 14% 未达到(或小于)
20.(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则生成碳酸钙的质量为:14g+96g-100g=10g
解:设原固体中氯化钙的质量为x
x=11.1g
故原固体中氯化钠的质量为:14g-11.1g=2.9g
答:原固体中氯化钠的质量为2.9g
(2)解:设反应生成氯化钠的质量为y
y=11.7g
所得滤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答:所得滤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4.6%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第七单元常见的酸和碱测试题(答案)---2022-2023九年级化学鲁教版下册

下一篇:第八章常见的酸、碱、盐测试题(答案) ---2022-2023九年级化学科粤版(2012)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