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2022-2023九年级下学期4月期中物理试题 (无答案)

(

3 题图
) (

色 (选填“红”或“绿”) 。
) (

5 题图
) (

7
题图
) (

10 题图
) (

12 题图
)2022─2023 学年第二学期九年级物理学科期中检测
试题卷
一、填空题 (共 16 分,每空 1 分)
1. 1820 年,丹麦科学家 通过大量实验,证明了电流周围存在磁场;1821 年,英国 物理学家法拉第致力于研究“磁生电”,历经十年,终于发现了 现象,根据这 一发现后来发明了发电机。
2. 生活中有一些地方需要安静,“静”的目的是提醒大家说话要注意控制声音的 (选填 “音调” 、“响度”或“音色”) ;“禁止大声喧哗”是在 处减弱噪声。
3. 丽丽帮妈妈用同一把剪刀剪鸡脚时,有如图所示的三种情形。你认为图 的方式最 容易把鸡脚剪断。烹饪鸡肉的过程中,能闻到阵阵香味,这是 现象。
(

4 题图
)
4. 如图所示,是生活中常用的热水瓶,注入一定量的热水后,立即盖上软木塞,软木塞常会跳 起来,此过程主要是通过 的方式改变了瓶内水蒸气的内能;同时瓶口会冒出大 量的“白气” ,这是 (填物态变化名称) 现象。
5. 如图所示的是一种温度自动报警器的原理图,在水银温度计里封入一段金属丝,根据需要, 既可以设定为高温报警,也可以设定为低温报警。请你结合图分析回答下面的问题:
(1) 该水银温度计在电路中的作用相当于一个 ;
(2) 若该装置设定为高温报警时,报警指示灯为红色,正常状态时指示灯为绿色,则灯 L1
(

6 题图
)
6. 如图所示,电源电压恒定。闭合开关,发现两电表的指针偏转角度相同,则电阻 R1 、R2 两端 的电压之比 U1 ∶U2 = ,电阻 R1 与整个电路消耗的功率之比 P1 ∶P= 。
7. 如图,在进户线的干路上串联一只标有“220V 40W”的校验灯L2 ,若闭合开关S 时发现L1
不亮,L2正常发光,说明L1所在支路 (有/没有) 短路情况,若此时用试电笔接触B 点,氖管 (会/不会) 发光。
8. 叠罗汉是一种体育娱乐项目,如图所示是三个体重、体型相同的人叠成两层静态造型。图中 箭头所指的那只脚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 P,则整个叠罗汉对地面的压强 P (选填“大 于”“等于”或“小于”) ;叠罗汉中的一员在地球上最多能举起 800N 的重物,那他在月 球上最多能举起重为 N 的物体。
(

8 题图
)
二、选择题 (共 14 分,把你认为正确选项的代号填涂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第 9 ∽12 小题,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 2 分;第 13、14 小题为多项选择,每小题有两个或两个 以上正确选项,每小题 3 分,全部选择正确得 3 分,选择正确但不全得 1 分,不选、多选或 错选得 0 分)
9. “估测”是物理学中常用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估测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 ( )
A. 完整播放一遍我国国歌的时间约为 300s B. 一般手机的质量大概是 0.15kg
C. 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 1.1km/h D. 中学生一分钟跳绳的功率约为 200W
10. 如图所示,叠放在一起的物体 A、B,在 F=10N 的水平拉力作用下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 动,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物体 B 受到的静摩擦力作用 B. 物体 A 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与拉力 F 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C. 地面对物体 A 的支持力与物体 A 所受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D. 物体 B 所受的重力与物体 A 对物体 B 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11.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恒定不变,闭合开关 S,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P 由 a 点移动到 b 点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电压表 V2 的示数将变小 B. 电流表 A1 的示数与电流表 A2 的示数始终相等
C. 灯泡的亮度始终保持不变 D. 电压表 V1 的示数与电流表 A3 的示数比值将变大
(

11 题图
)
12. 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在不计绳重和摩擦的情况下,均将重为 G 的物体匀速提升h 的高度,且 每个滑轮的重力都等于 G0 (G0A. 绳子自由端拉力的大小关系为 F1=F2 >F3
B. 甲图和丙图中的装置所做的额外功相等为 G0h
C. 甲图和丙图两装置的机械效率相等 D. 乙图中的装置机械效率最高为 100%
13. 图像法是利用图像这种特殊且形象的工具,表达各科学量之间存在的内在关系或规律的方 法。下列关于图像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
(

13 题图
)
A. 甲图是某物体的熔化图像,其固态的比热容大于液态的比热容
B. 乙图是电阻和通电时间一定时,电热 Q 与电流 I 的关系图
C. 丙图说明,当电阻一定时,电压与电流成正比
D. 丁图是灯丝电阻的 U ﹣ I 图像,说明灯丝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14. 如图所示,是同学们所画的几种情景下的示意图,其中不正确的是( )
(

14 题图
)
A.人眼看到鞋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光路 B. 羊角锤拔钉子最小动力 F
C.永磁体的极性和电源的正负极 D. 人观察树在水中的“倒影”的光路
三、计算题 (共 22 分,第 15、16 小题各 7 分,第 17 小题 8 分)
15. 如图所示,分别直接用力 F1 和使用滑轮用力 F2 ,拉着高为h、底面积为 S、质量为m 的同一 长方体金属块在同一水平路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移动 L 的距离。 (重力常数用“g”表示) 求: (1) 图中金属块静放在地面时对地面的压强; (2) 拉力在使用滑轮的过程中做的总功;
(3) 该滑轮的机械效率。
第 15 题图
16. 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有一个薄壁溢水杯,底面积是 8×10 ﹣ 3m2 ,装满水后水深 0.2m,总质 量是 1.75kg。把一个木块 (不吸水) 轻轻放入水中,待木块静止时,从杯中溢出水的质量 是 0.1kg。求: (水的密度 ρ=1.0×10 kg/m33 ,g 取 10N/kg)
(1) 水对溢水杯底的压力。 (2) 木块受到的浮力。
(3) 溢水杯对桌面的压力。
第 16 题图
17. 小明是家务小能手,经常用挂烫机熨烫衣服。挂烫机是通过电热丝 R1 、R2 加热水箱中的水, 产生水蒸气来熨烫衣服。它的正常工作电压为 220V,水箱最多装水 0.2kg,加热功率有高、 低两个档位,高挡位功率为 1000W,低挡位功率为 800W,其工作原理图如图甲所示。
(1) 熔断器在电路中起到 作用。
(2) 若将水箱中 0.2kg 的水从 20℃加热到 100℃,水吸收多少热量?
(3) 已知挂烫机在高档位工作时的加热效率是84%,求上述第 (2) 过程中需要用高挡位加 热多长时间?
(4) 小明是一个爱思考的孩子,他把电路原理甲图改为乙图,也设有两个档位。已知熔断 器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 8A,请判断乙图电路是否合理,通过计算说明原因。
(

17 题图
)
四、实验与探究题 (共 28 分,每小题 7 分)
18. 请你应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答下列问题:
(1) 如图 A 所示细铜丝在铅笔上紧密排绕 20 圈, 由细铜丝的总宽度可算出细铜丝的直径约 为 mm ; (2) 图 B 中温度计的读数为 ; (3) 请在图 C 中标出电流为 300mA 时,电流表的量程和指针所指的位置,电流表实质上也是 (选填“电动机”“发电机”); (4) 图 D 所示的仪器叫 ,它通过两管中液面的高度差来表示橡皮膜所受的压强 大小; (5) 图 E 是测量液体密度的仪器,它的刻度特点是越靠近玻璃泡其刻度值越_______ (填 “大”或“小”) ; (6) 用图 F 中已校零的弹簧测力计测一铝块重力为 4N,再直接用它测水平 方向大小为 4N 的拉力,测量值_______4N (选填“>”“<”或“=”) 。
(

18 题图
)
19. 小明和小红使用不同的器材分别对石块的密度进行了测量。
(

19 题图
)
(1) 小明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拨至标尺左侧 ,发现指针所处位置如 图甲所示,应将平衡螺母向 移动,使天平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
(2) 把石块放在天平的 盘中,用镊子向另一个盘中加减砝码,再移动游码。当天平平 衡时,砝码质量以及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石块的质量是 g;
(3) 小明又测出石块的体积是 20cm3 ,则石块的密度是 Kg/m3;
(4) 实验后,小明发现所用的砝码生锈了,则所测石块密度比真实值 (选填“偏大”、 “偏小”或“不变”) ;
(5) 小红用圆柱形容器、刻度尺和一个不吸水的小木块等器材测量石块密度:
①如图丙所示,容器内装入适量的水,小木块放入容器内静止时,测出容器内水深为h1;
②如图丁所示,用细线把石块与木块系住放入容器内静止时,测出容器内水深为h2;
③如图戊所示,将石块直接放入容器内水中,测出容器内水深为 h3;
④石块密度的表达式ρ石= 。 (两空均用字母表示,水的密度为ρ水 )
20. 小明同学用焦距为 10cm 的凸透镜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现律”的实验。
(1) 小明将该凸透镜与蜡烛、光屏置于光具座上,并移动光屏使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如图乙 所示,此成像规律是 (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 的原理; 保持 蜡烛、光屏位置不动,将凸透镜移到光具座上的______cm 处,光屏上可再次得到清晰的像。
(2) 乙图中蜡烛放在距该凸透镜焦点 6cm 处,则蜡烛通过凸透镜成的像一定是 (选填“正立的”“倒立的”“放大的”“缩小的”) 。
(3) 乙图中小明接着将他的近视眼镜片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得模糊 了,将光屏向 (选填“左”或“右”) 适当移动才能重新得到清晰的像,此时 像的大小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
(4) 图乙中,若蜡烛燃烧变短导致烛焰中心下降 1cm,光屏上的像会向上移动,移动的距离 ________ (大于、小于或等于) 1cm。
(5) 将图乙中的凸透镜换成玻璃板后光屏上的像消失了,原因是 。
第 20 题图
21. 用甲图“测量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中,电源电压恒为 3.0V,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 2.5V, 滑动变阻器的规格为“20Ω 1A”。
(1) 闭合开关后,发现小灯泡不亮,电流表示数为 0,电压表示数为 3.0V ,你认为产生该现象 的原因是 。
(2) 小明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过程中,测量出了4 组实验数据,描点并绘制出了通过滑动变阻 器的电流 I 随其两端电压 U 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当电压表示数为 V 时,小灯 泡正常发光,此时小灯泡的功率为 W 。
(3) 同组的小英通过计算指出曲线上所标出的五个点中, 点并不是实验直接测得的数 据,她的理由是 。
【拓展】 (特殊方法) 好学的小明同学又向老师要了一个 R0=20Ω 的定值电阻,用来替换
电路中的电流表。替换后电路如图丙所示,并设计下列方案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
(4) 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压表示数等于小灯泡的额定电压;
(5) 保持滑片位置不变,电压表所接的b 接点不动,只断开 a 接点,改接到 c 接点上,测定 值电阻 R0 两端的电压 U0 ,计算通过 R0 的电流;
(6) 计算小灯泡的额定功率。
小明仔细分析发现此方案无法测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其原因是:

② 。
(

21 题图
)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2023年中考数学复习专题--函数(含解析)

下一篇:19.2.2 一次函数 同步练习(含答案)数学人教版八年级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