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银川市西夏区2022-2023高一下学期5月期中考试化学试题(答案)

银川市西夏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期中考试
化学 试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Zn-65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48分)
1. 在刚刚过去的2022年,我国的科技发展成果举世瞩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2022年冬奥会中,国家速滑馆“冰丝带”采用CO2跨临界制冰,比氟利昂更环保
B. 2022年我国风电、光伏发电量突破一万亿千瓦时,光伏发电符合绿色发展理念
C. 2022年我国锂离子电池产量同比增长超130%,锂离子电池属于二次电池
D. 2022年中国空间站全面建成,空间站所使用太阳能电池的主要成分为SiO2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CO2、NO2或SO2都会导致酸雨的形成
B.工业制普通玻璃和生产陶瓷所使用原料相同
C.CO、NO、NO2都是大气污染气体,在空气中都能稳定存在
D.活性炭、SO2、Na2O2都能使品红溶液褪色,但原理不同
3. 自然界的氮循环包括以下过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图中反硝化过程和氨氧化过程属于氮的固定
B.硝化过程中,含氮物质均发生还原反应
C.在氨氧化过程中,亚硝态氮元素与铵态氮元素理论物质的量之比为3:4
D.土壤中的和Fe3+的存在有利于从与其接触的水体中除去氮元素
4.下列化学用语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氯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B.丙烷的分子式:C3H6
C.乙烷的球棍模型: D.氯化钙的电子式:
5.利用下列实验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检验氨气极易溶于水 B.制取并干燥氨气 C.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硫 D.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6.在给定条件下,下列选项中所示的物质间转化均能实现的是(  )
A.N2(g) NO(g) NaNO2(aq)
B.SO2BaSO3BaSO4
C. N2(g)NH3(g)NaHCO3(s)
D. SiO2H2SiO3Na2SiO3
7. 具有以下碳骨架的烃,不属于烷烃的是( )
A. B. C. D.
8.利用太阳光在新型复合催化剂表面实现高效分解水,其主要过程如图所示:
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过程中实现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
B.氢能资源丰富,属于可再生能源
C.过程Ⅰ吸收能量,过程Ⅱ释放能量
D.2H2O2H2↑+O2↑反应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
如图是研究二氧化硫性质的微型实验装置。现用60%硫酸溶液和亚硫酸钠晶体反应制取SO2气体,实验现象很明显,且不易污染空气。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紫色石蕊溶液变蓝色 B. 品红溶液褪色
C. 溴水颜色褪去 D. 含酚酞的NaOH溶液红色变浅或褪色
10.硅是构成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一种主要元素,下列有关硅及其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焦炭还原石英砂可以制得粗硅:SiO2+CSi(粗硅)+CO2↑
B.SiO2既能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又和氢氟酸反应,故SiO2是两性氧化物
C.碱液能用玻璃瓶盛放,但不能用玻璃塞
D.硅酸盐中硅、氧原子之间以离子键形成硅氧四面体结构
11. 根据下列实验事实得出的相应结论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事实 结论
A 的水溶液可以导电 是电解质
B 通入硝酸钡溶液出现白色沉淀 不溶于强酸
C 浓硝酸久置发黄 硝酸不稳定
D 浓硫酸能使蓝色胆矾晶体变成白色 浓硫酸具有脱水性
12.分析下图可知( )
A.分解为与时放出热量
B.断开中化学键时吸收热量
C.甲、乙、丙中物质所具有的总能量大小关系为丙>乙>甲
D.和2的总能量小于的能量
13.把在空气中久置的铝片5.0g投入盛有50mL0.1mol/L盐酸的烧杯中,该铝片与盐酸反应,产生氢气的速率v(H2)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可用如图所示的坐标曲线来表示,下列推论不正确的是( )
O→a不产生氢气是因为表面的氧化物隔离了铝和稀盐酸
b→c段产生氢气的速率增加较快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温度升高
t = c时,反应处于平衡状态
t > c时,产生氢气的速率降低的主要原因是溶液中H+浓度下降
14. 根据实验操作和和现象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操作和和现象 结论
A 某溶液中加入浓NaOH溶液,微热,试管口放置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石蕊试纸变蓝 溶液中含NH
B 将两支分别蘸有浓氨水和浓盐酸的玻璃棒接近,中间出现白烟现象 浓氨水和浓盐酸都具有挥发性
C 除去粗盐中Ca2+、Mg2+、的实验中,过滤后,向滤液中滴加盐酸,用玻璃棒搅拌,直到没有气泡冒出,并用pH试纸检验,使滤液呈中性或微酸性 盐酸已滴加至完全反应的标准
D 某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再加足量稀HCI,沉淀不溶解 溶液中含有
15.关于烷烃性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烷烃同系物的熔沸点随分子内碳原子数的增多逐渐升高,常温下的状态由气态递变到液态,再递变到固态
B.烷烃同系物的密度随分子内碳原子数的增多而逐渐增大,从比水轻递变到比水重
C.烷烃跟卤素单质在光照下能发生取代反应
D.烷烃同系物都不能使溴水、酸性KMnO4溶液褪色
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的名称为异丁烷 B.CH3CH2CH2CH2CH3和互为同素异形体
C.和为同一物质 D.CH3CH2OH和CH3OCH3互为同系物
17.如图所示,有关化学反应和能量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图a表示的是吸热反应的能量变化
B.图b中反应物比生成物稳定
C.图a可以表示氯化铵固体与氢氧化钡晶体反应的能量变化
D.图a中的反应不需要加热就一定能发生,图b中的反应一定需要加热才能发生
18. 如图所示原电池装置中,溶液为稀硫酸,电子流向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电子流动方向为:X电极→导线→Y电极→溶液→X电极
B. X电极上发生氧化反应,Y电极上发生还原反应
C. 若两电极分别为Zn和石墨棒,则X为石墨棒,Y为Zn
D. 氢气产生在X电极上,移向Y电极
19.化学电源在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各种电池的示意图如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电流由锌片经导线流向铜片
B.乙: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Zn-2e-===Zn2+
C.丙:锌筒作负极,发生氧化反应,使用一段时间锌筒会变薄
D.丁:使用一段时间后电解质溶液的酸性增强,导电能力增大
20. 下列措施中,能够明显增大原反应化学反应速率的是( )
A. 在工业合成氨时,恒容条件下增加氮气的量
B. 在利用Zn与H2SO4制取H2时,将稀硫酸改为浓硫酸
C. 在稀硫酸与NaOH溶液反应时,增大压强
D. 在Na与水反应时,增大水的用量
21.在某容器中发生反应,下列情况下能判断反应一定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
A.容器内混合气体摩尔质量不再改变 B.容器内的压强不再改变
C.容器内各气体浓度相等时 D.断开键的同时断裂2mol H-O键
22. 在不同条件下,分别测得反应 2SO2(g) + O2(g)2SO3(g)的速率如下,其中化学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
A v(SO2) = 4 mol L-1 min-1 B. v(O2) = 2 mol L-1 min-1
C. v(SO3) = 1.5 mol L-1 s-1 D. v(SO2) = 1 mol L-1 s-1
23.向容积为2.0 L的密闭容器中通入一定量的N2O4(无色气体)和NO2的混合气体,发生反应:N2O42NO2(g),反应吸热,体系中各物质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64 s时,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B.到达化学平衡前,混合气体的颜色逐渐变深
C.若该容器与外界无热传递,则反应达到平衡前容器内气体的温度逐渐升高
D.前100 s内,用NO2浓度的变化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是0.008 mol·L-1·s-1
24.用等浓度和等体积的盐酸与足量的石灰石反应,测量反应过程中产生的体积。实验I用的是块状的石灰石,实验II用的是粉末状石灰石。下列哪个图像能正确表示实验结果( )
A.B.C. D.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小题,共计52分)
25.(14分)图1是自然界中硫元素的存在示意图,图2是硫元素的常见化合价与部分物质类别的对应关系。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2中N对应图1中物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_,Y与金属铜反应所得产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
(2)X与Z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
(3)碳和M的浓溶液反应生成Z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验证(3)中生成的气体产物,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在教师指导下设计并进行如图实验:
验证气体 实验现象 实验结果
①___________________ 有产生
②____________________ 有产生
请将能得出对应结论的实验现象填入右表中。
(5)从物质分类角度分析判断,下列物质不属于酸性氧化物的是__________(填字母)。
A.SO2 B.SO3
C.SiO2 D.NO2
(6)Na2SO3溶液易变质,实验室检验Na2SO3溶液是否变质的基本操作是 。
26.(16分) 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制取氨气并探究其性质,按下列装置(部分夹持装置已略去)进行实验。
(1)若氨气的发生装置选择a,则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氨气的发生装置选择b,则所用的试剂为__________和__________;
(3)B装置中的干燥剂可选用__________;实验中观察到C装置中的现象是 ;
(4)当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挤压D装置中的胶头滴管,滴入1~2滴浓盐酸,可观察到的现象
是 ,E中倒扣漏斗的作用是 ;
(5)用c装置做氨气喷泉实验可以说明氨气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氨气(NH3)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其中约80%用来生产各种氮肥。其中利用NH3生产NH4NO3的主要转化途径如下(转化所需试剂及条件已略去):
①的化学方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列举两种不同类别的将HNO3转化为NH4NO3的化合物M: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分)
I.硝酸钠在工农业生产中有着广泛的用途。现有含有少量NaCl、Na2SO4、Na2CO3等杂质的NaNO3溶液,选择适当的试剂除去杂质,得到纯净的NaNO3固体,实验流程如图所示。
(1)沉淀A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2)③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溶液3经过处理可以得到NaNO3固体,溶液3中肯定含有的杂质是___________,为了除去杂质,可向溶液3中加入适量的___________。
II.能源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三大支柱之一,化学在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和开发新能源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电能是现代社会中应用最广泛的二次能源。
(1)下列装置中能够实现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是_______(填字母)。
(2)该装置正极材料为_______(填电极的化学式),发生了_______反应(氧化或还原)。
(3)若装置中转移了0.2mol电子,负极减少的质量是_______。
(4)用CH4和O2组合形成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结构如图:
①电极d是_______(填“正极”或“负极”);
②若线路中转移2 mol电子,则该燃料电池理论上消耗的O2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_______L。
(本题10分)
已知断开1 mol AB(g)分子中的化学键使其分别生成气态A原子和气态B原子所吸收的能量称为A—B的键能。下表列出了一些化学键的键能(E):
化学键 H—H O=O O—H
E/(kJ·mol-1) 436 x 463
(1)反应H2(g)+O2(g)=H2O(g)放出241.8 kJ能量,则根据所给键能数据可得x=________。
(2)工业上用CO生产燃料甲醇,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CO(g)+2H2(g) CH3OH(g),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情况如图所示。曲线I和曲线II分别表示不使用催化剂和使用催化剂的两种情况。
①计算当反应生成1.5molCH3OH(g)时,能量变化值是___________kJ。
②推测反应CH3OH(g) CO(g)+2H2(g)是____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3)为发展低碳经济,还有科学家提出可以用氧化锆锌作催化剂,将CO2转化为重要有机原料CH3OH,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在容积为2 L的恒温密闭容器中,充入1 mol CO2和3 mol H2,一段时间内CO2和CH3OH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如表所示。
时间 0 min 3 min 6 min 9 min 12 min
n(CH3OH) 0 mol 0.50 mol 0.65 mol 0.75 mol 0.75 mol
n(CO2) 1 mol 0.50 mol 0.35 mol a 0.25 mol
①上表中,a为___________mol。
②由表可知,3~6 min内,v(CO2)=___________mol·L-1·min-1。
③对于上述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当各气体的浓度不再改变时,该反应一定已达平衡状态。
B.当该反应达到平衡后,。
C.由表可知,3 min时CH3OH的生成速率大于12 min时CH3OH的分解速率。银川市西夏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期中考试
化学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48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D D D B A C C D A C C B
题号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答案 C D B C B B C A D C B B
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2分)
25.(除标记空1分外,其余每空2分,共14分)
(1) CuFeS2 (1分) Cu2S(1分)
(2) 1∶2
(3) C+2H2SO4(浓)CO2↑+2SO2↑+2H2O
(4) ①D中品红稀溶液不褪色,E中溶液变浑浊 ②B中品红稀溶液褪色
(5) D
(6) 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稀盐酸,再滴入氯化钡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亚硫酸钠溶液变质;否则,未变质
26.(除标记空2分外,其余每空1分,共16分)
(1)2NH4Cl+Ca(OH)22NH3↑+CaCl2+2H2O(2分)
生石灰 浓氨水
碱石灰 试纸变蓝
产生白烟 防止倒吸
氨气极易溶于水,氨水溶液呈碱性(2分)
① (2分)
② (2分)
③、NH4HCO3
27.(除标记空2分外,其余每空1分,共12分)
I.(1)BaSO4、BaCO3
Ba2++=BaCO3↓ 2Ag++=Ag2CO3↓ (2分)
Na2CO3 HNO3
II.(1)C (2)Ag 还原 (3)6.5g (4)正极 11.2
28.(除标记空1分外,其余每空2分,共10分)
(1)496.4 (2)①136.5 ②吸热(1分)
(3)①0.25(1分) ②0.025 ③AC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专题2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综合练习(答案)2022——2023高中化学苏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

下一篇:河南省周口市郸城县2022-2023八年级下学期期中物理测试(图片版无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