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简单的有机化合物 基础练习题
一、单选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立方烷( )与棱晶烷( )的二氯代物种数相同(不考虑立体异构)
B. 与 互为同分异构体
C.C5H11OH的所有同分异构体中,能被氧化生成醛和酮的种数相同
D. 中所有碳原子一定处于同一平面
2.下列混合物可用结晶法分离的是:
A.氯酸钾中混有少量二氧化锰 B.硝酸钾中混有少量氯化钠
C.水中混有少量酒精 D.氯化钾中混有少量碳酸钙
3.科学家发现铂的两种化合物a和b(见图),实验测得a和b具有不同的性质,且a具有抗癌作用,而b没有。下列关于a、b的叙述错误的是
A.a和b互为同分异构体 B.a和b的空间构型是平面四边形
C.a和b互为镜像的关系 D.a和b分别是非极性分子和极性分子
4.某抗肿瘤药物中间体的合成路线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吲哚的分子式为C8H6N
B.苯甲醛中所有原子不可能全部共平面
C.中间体能在氢氧化钠的条件下发生水解反应
D.1mol该中间体,最多可以与9mol氢气发生加成反应
5.有关煤、石油、天然气的综合利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石油是多种烃组成的混合物
B.水煤气是通过煤的液化得到的气体燃料
C.石油裂解的目的是提高轻质油的产量和质量
D.石油的分馏、煤的干馏是物理变化,煤的气化和煤的液化是化学变化
6.有4种碳骨架如下的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b.c.d.
①a和d是同分异构体 ②b和c是同系物
③a和d都能发生加聚反应 ④只有b和c能发生取代反应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①②③
7.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A.蒸发操作时,应使混合物中的水分完全蒸干后,才能停止加热
B.蒸馏操作时,应使温度计水银球靠近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
C.分液操作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D.萃取操作时,选择有机萃取剂,则溶质在萃取剂中的溶解度必须比原溶剂中大
8.某有机物的结构如图所示,这种有机物不可能具有的性质是
①可以燃烧;
②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③能跟NaOH溶液反应;
④能发生酯化反应;
⑤能发生加聚反应;
⑥能发生水解反应
A.①④ B.只有⑤ C.只有⑥ D.④⑥
9.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煤的干馏和石油的分馏均属于化学变化
B.糖类、油脂、蛋白质都是由C、H、O三种元素组成的
C.乙烯的产量是衡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的标志
D.淀粉与纤维素互为同分异构体
10.化合物(X)、(Y)、(Z)的分子式均为C5H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Y、Z均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B.Z的同分异构体只有X和Y两种
C.Z的二氯代物只有两种(不考虑立体异构)
D.Y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均处于同一平面
11.50~60℃时,苯与浓硝酸在浓硫酸催化下可制取硝基苯。下列对该实验的描述错误的是( )
A.最好用水浴加热,并用温度计控温
B.长玻璃管起冷凝回流作用
C.提纯硝基苯时只需直接用蒸馏水洗涤,便可洗去混在硝基苯中的杂质
D.加入过量硝酸可以提高苯的转化率
12.下列由实验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实验 结论
A. 实验室中乙醇和浓硫酸反应产生的乙烯,直接通入溴水中 使溴水褪色的一定是乙烯
B. 乙醇和水都可与金属钠反应产生可燃性气体H2 乙醇分子中的氢比水分子中的氢更活泼
C. 将乙烯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溶液最终变为无色透明 生成的1,2-二溴乙烷无色。可溶于四氯化碳
D. 甲烷与氯气在光照下反应后的混合气体能使湿润的石蕊试纸变红 生成的一氯甲烷具有酸性
A.A B.B C.C D.D
13.无纺布制成的医用口罩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无纺布的主要原料是聚丙烯树脂。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无纺布制成的医用口罩能有效预防病毒传染
B.聚丙烯树脂属于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
C.合成聚丙烯树脂的单体是丙烯
D.丙烯和聚丙烯树脂均属于纯净物
14.香叶醇是合成玫瑰香油主要原料,其结构简式如图:下列有关香叶醇的叙述正确的是
A.香叶醇的分子式为C10H18O B.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C.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D.不能发生加成反应和取代反应
15.下列有机物中,一氯取代物有2种的是( )
① ② ③CH3CH2CH3④
A.②③ B.①③ C.②④ D.全部
二、填空题
16.Ⅰ.请将下列物质的转化或分离方法的序号填在横线上(每一项只填写一种方法),并指出是属于化学变化还是物理变化。
①溶解 ②裂解 ③分馏 ④裂化 ⑤干馏 ⑥蒸馏 ⑦电解 ⑧过滤 ⑨萃取
(1)把煤转化为焦炉气、煤焦油和焦炭等_______、_________变化。
(2)从原油中分离出汽油、煤油、柴油等__________、__________变化。
(3)将重油转化为汽油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变化。
(4)将海水淡化_______、_____变化。
Ⅱ.在鸡蛋清溶液中加入以下各物质时:
(1)加入大量饱和硫酸铵,产生絮状沉淀,此过程叫做蛋白质的________________。
(2)加入浸制动物标本时用的福尔马林溶液(主要成分为甲醛),产生絮状沉淀此过程称为蛋白质的______。
(3)加入浓硝酸并微热,现象为________,这是由于浓硝酸与蛋白质发生了____________反应的缘故。
(4)乙醇(CH3CH2OH)在铜做催化剂时与氧气反应的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5)制备聚乙烯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制备一氯乙烷的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制备1,2—二氯乙烷的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Ⅲ.①花生油中所含人体所需的主要营养物质为________(填“糖类”、“油脂”或“蛋白质”)。
②吃饭时,咀嚼米饭一会儿后感觉有甜味,是因为淀粉发生了____________(填字母)反应。
A.分解 B.水解 C.裂解
(2)在日常生活中,下列做法错误的是________。
A.用燃烧法鉴别毛织品和棉织品
B.用纯碱洗涤锅盖上的油渍
C.用闻气味的方法鉴别白酒和米醋
D.用淀粉溶液鉴别加碘食盐和不含碘的食盐
17.按要求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乙酸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_______。
(2)乙醇在铜或银催化下氧化为乙醛:_______。
(3)苯→溴苯:_______。
(4)溴乙烷与NaOH的乙醇溶液共热:_______。
(5)乙醛与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反应:_______。
18.在做乙醇的催化氧化实验中,某同学有个意外发现:在酒精灯外焰灼烧铜丝观察到铜丝表面变黑;当铜丝接近灯芯,变黑的铜丝又恢复原来的红色。请用化学方程式解释上述变化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现有下列6种物质
①②③④CH3-CH=CH-CH3⑤⑥CH2=CHCHO
(1)用于制造炸药TNT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写出制炸药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2)具有两性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写出该物质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3)有机物①的沸点比②___________(填“高”或“低”)
(4)甲醛、溴乙烷、苯酚、乙酸均为重要的化工原料,写出相应有机物的结构简式。
①能发生水解反应的是___________。
②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的是___________。
③能与Na2CO3溶液反应有气体生成的是___________。
④能与新制Cu(OH)2悬浊液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的是___________
(5)由制取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20.含绒量是决定羽绒服质量优劣最重要的指标,按照我国实施的羽绒服新国标,羽绒服的含绒量要在50%以上,一些不法厂家填充“飞丝”或“人造羊毛来假冒羽绒,严重损害消费者的利益。“飞丝”由鸭毛甚至鸡毛经粉碎而成,人造羊毛的主要成分是聚丙烯腈纤维。请回答下列问题:
I.鸭绒、蚕丝、人造羊毛都是高分子化合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填序号)。
A.通过灼烧的方法可鉴别羽绒服中填充的是鸭绒还是飞丝
B.将人造羊毛和棉花进行混纺可提高纤维的性能
C.鸭绒、蚕丝、人造羊毛都有固定的熔沸点
D.鸭绒、蚕丝、人造羊毛燃烧过程中不会产生有毒气体
II.合成聚丙烯腈纤维的方法很多,如以乙炔为原料,其合成过程如下:CHCH+HCNCH2=CHCN聚丙烯腈
(1)反应①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
(2)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其反应类型为________。
(3)CH2=CHCN在一定条件下可与苯乙烯()反应得到一种优良的塑料,该塑料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写一种即可)
III.聚苯乙烯的结构为,试回答下列问题:
(1)聚苯乙烯的链节是___________,单体是___________。
(2)实验测得某聚苯乙烯相的对分于质量(平均值)52000,则该高聚物的结构单元重复出现的次数是n=____。
21.有下列各组微粒:
A.12C和14C B.O2和O3
C.H、D、T D.金刚石和石墨
E.CH3OH和
F.和
用序号填空:
(1)互为同位素的是______;
(2)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是______;
(3)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______。
22.下列各组物质:
①K和Ca ②和 ③12C和14C ④和 ⑤石墨和C60 ⑥NH4CNO和CO(NH2)2⑦T和D ⑧和 ⑨氯气和液氯
(1)互为同位素的是__(填序号,下同)。
(2)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是__。
(3)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__。
(4)属于同一种物质的是__。
23.写出下列有机物的结构简式。
(1)3,4 二甲基 3 乙基庚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 乙基 2 辛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甲基苯乙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如图的键线式表示维生素A的分子结构,请回答下列问题:
(1)维生素A的分子式为_______。
(2)维生素A中含有的官能团的名称为______。
(3)1mol维生素A分子可与_______molH2发生加成反应。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A
【详解】A.立方烷和棱晶烷的二氯代物均为3种,选项A正确;
B.两种物质均为高聚物,n值不同,不互为同分异构体,选项B错误;
C.C5H11OH的同分异构体中,能被氧化生成醛的有4种,生成酮的有3种,选项C错误;
D.碳碳单键可旋转,分子中所有碳原子不一定处于同一平面,选项D错误;
答案选A。
2.B
【详解】A.氯酸钾易溶于水,而MnO2不溶于水,用过滤的方法分离,故A不符合题意;
B.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同,则溶解后利用结晶法可分离,故B符合题意;
C.水和酒精是互溶的,用蒸馏的方法的分离,故C不符合题意;
D.氯化钾溶于水,碳酸钙不溶于水,用过滤的方法分离,故D不符合题意。
答案选B。
3.C
【详解】A.a和b的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所以是同分异构体,故A正确;
B.中心原子如果sp3杂化则应是四面体结构,无同分异构现象,而两者的性质不同,结构不同,则两者应是平面结构,故B正确;
C.a和b不关于面对称,不是“镜”和“像”的关系,故C错误;
D.a结构对称且正负电荷的中心重合的分子为非极性分子;b分子结构不对称,正负电荷的中心不重合的分子为极性分子,故D正确;
故答案为C。
4.C
【详解】A.该分子中含有8个C原子、7个H原子、1个N原子,其分子式为C8H7N,故A错误;
B.苯分子中所有原子共平面,甲醛中所有原子共平面,所有该分子中所有原子可能共平面,故B错误;
C.中间体中含酯基,能在氢氧化钠的条件下发生水解反应,故C正确;
D.酯基不能发生加成反应,中间体中苯环、碳碳双键能和氢气发生加成反应,1mol该中间体,最多可以与7mol氢气发生加成反应,故D错误。
答案选C。
5.A
【详解】A.石油是多种烷烃、环烷烃和少量芳香烃的混合物,故A正确;
B.水煤气是通过煤的气化得到的气体燃料,故B错误;
C.石油裂解的目的主要就是为了获得短链不饱和烃,石油裂化的目的是提高轻质油的产量和质量,故C错误;
D.石油的分馏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煤的干馏、煤的气化和煤的液化过程中均产生新物质,均是化学变化,故D错误。
故选A。
6.A
【详解】由碳架结构可知a为(CH3)2C=CH2,b为C(CH3)4,c为(CH3)3CH,d为环丁烷,①a为(CH3)2C=CH2,属于烯烃,d为环丁烷,属于环烷烃,二者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互为同分异构体,①正确;②b为C(CH3)4,c为(CH3)3CH,二者都属于烷烃,分子式不同,互为同系物,②正确;③a为(CH3)2C=CH2,含有C=C双键,可以发生加聚反应,d为环丁烷,属于环烷烃,不能发生加聚反应,③错误;④都属于烃,一定条件下都可以发生取代反应,④错误;所以①②正确,故答案为:A。
7.A
【详解】A.蒸发时,当水溶液中出现较多晶体析出时,停止加热,剩下的少量液体可以利用余热蒸干,不能直接完全蒸干,A错误,符合题意;
B.蒸馏操作时,使用温度计的目的是测馏分的沸点,因此要将温度计的水银球靠近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B正确,不符题意;
C.分液操作时,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防止从一个出口流出,造成分离不完全,C 正确,不符题意;
D.萃取的基本原则是两种溶剂互不相溶,且溶质在萃取剂中的溶解度比在原溶剂的大, D正确,不符题意。
答案选A。
8.C
【详解】①多数有机物都能燃烧,故错误;②含有碳碳双键、醇羟基,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故错误;③含有羧基,能跟NaOH发生中和反应,故错误;④含有羧基和羟基能够发生酯化反应,故错误;⑤含有碳碳双键,能够发生加聚反应,故错误;⑥不含酯基和卤原子,不能发生水解反应,故正确,故选项C正确。
9.C
【详解】A.石油的分馏是根据物质的沸点不同进行分离,为物理变化,故A错误;
B.糖类、油脂是由C、H、O三种元素组成,蛋白质中除了C、H、O元素外还有N、P等元素组成,故B错误;
C.乙烯为重要的化工原料,石油化工发展的水平决定了乙烯的产量,则乙烯的产量是衡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的标志,故C正确;
D.淀粉与纤维素都为高聚物,但聚合度不同,二者分子式不同,则不属于同分异构体,故D错误;
本题答案C。
10.C
【详解】A.z不含碳碳双键,与高锰酸钾不反应,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故A错误;
B.C5H6的不饱和度为=3,可知若为直链结构,可含1个双键、1个三键,则x的同分异构体不止X和Y 两种,故B错误;
C.z含有1种H,则一氯代物有1种,对应的二氯代物,两个氯原子可在同一个碳原子上,也可在不同的碳原子上,共2种,故C正确;
D.y中含3个sp3杂化的碳原子,这3个碳原子位于四面体结构的中心,则所有碳原子不可能共平面,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11.C
【详解】A.该反应温度不超过100℃,所以用水浴加热,A项正确;
B.因反应物受热易挥发,所以长玻璃管起冷凝回流作用,B项正确;
C.用蒸馏水洗涤不能除去未反应完的苯,因为苯不易溶于水,C项错误;
D.加入过量硝酸可以提高苯的转化率,D项正确;
故选C。
【点睛】苯和浓硝酸在浓硫酸催化下制取硝基苯,由于反应温度不超过100℃,所以用水浴加热,温度计的水银球在水中即可。若在实验室制取乙烯,需要控制温度为170℃,所以需要把温度计的水银球插入反应混合液中。若蒸馏分离互溶的液体混合物,温度计的水银球在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
12.C
【详解】A.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实验室中乙醇和浓硫酸反应产生的乙烯,生成的乙烯中混有少量乙醇和二氧化硫等气体,其中二氧化硫也能使溴水褪色,故A错误;
B.乙醇的结构简式为CH3CH2OH,只有羟基可与钠反应,且-OH中H的活性比水弱,故B错误;
C.乙烯含有碳碳双键,可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发生加成反应,生成1,2-二溴乙烷,溶于四氯化碳,溶液最终变为无色透明,故C正确;
D.甲烷与氯气在光照条件下反应生成的气体有一氯甲烷和氯化氢,使湿润的石蕊试纸变红的气体为氯化氢,一氯甲烷为非电解质,不能电离,故D错误。
答案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掌握反应的原理和物质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本题的易错点为A,要注意浓硫酸具有三大特性,加热时能够与乙醇反应生成二氧化硫等物质。
13.D
【详解】A.医用口罩能防止飞沫传播,能有效预防病毒传染,A正确,不选;
B.聚丙烯树脂属于合成纤维,是高聚物,属于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B正确,不选;
C.聚丙烯是由丙烯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加聚反应得到的,C正确,不选;
D.聚丙烯中n值不同,导致物质不同,是混合物,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14.A
【详解】A. 依据香叶醇的结构简式可知其分子式为C10H18O,A正确;
B. 含有碳碳双键,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B错误;
C. 含有碳碳双键和羟基,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C错误;
D. 含有碳碳双键,能发生加成反应,含有羟基,能发生取代反应,D错误;
答案选A。
15.A
【分析】分析题意,一氯代物有2种结构说明原有机物结构中有2种等效氢,据此判断。
【详解】①分子中有3种等效氢,②为对称结构,其分子中有2种等效氢;③CH3CH2CH3为对称结构,其分子中有2种等效氢,④分子中只有1种等效氢,由此可知②③的一氯取代物有2种,A项正确;
答案选A。
【点睛】分子中等效氢原子一般有如下情况:
(1)分子中同一甲基上连接的氢原子等效;
(2)同一碳原子所连的氢原子等效,同一碳原子所连甲基上的氢原子等效;
(3)处于镜面对称位置上的氢原子等效。
16. ⑤ 化学 ③ 物理; ④ 化学 ⑥ 物理 盐析 变性 蛋白质变为黄色 颜色 2CH3CH2OH+O22CH3CHO+2H2O CH2=CH2+HCl→CH3CH2Cl CH2=CH2+Cl2→CH2ClCH2Cl 油脂 B D
【详解】Ⅰ.(1)把煤隔绝空气加强热,得焦炉气、煤焦油和焦炭等过程属于煤的干馏,属于化学变化,故答案为:⑤;化学;
(2)根据原油中各组分沸点不同,从原油中分离出汽油、煤油、柴油等方法是分馏,为物理变化,故答案为:③;物理;
(3)将由长碳链组成的重油转化为短碳链组成的汽油的过程为裂化,是化学变化,故答案为:④;化学;
(4)根据海水中各物质的沸点不同,可用蒸馏的方法,除去海水中不挥发的杂质,可用于海水的淡化,蒸馏属于物理变化,故答案为:⑥;物理。
Ⅱ.(1)在鸡蛋清溶液中加入大量饱和硫酸铵,鸡蛋清为蛋白质溶液,蛋白质析出产生沉淀,是蛋白质的盐析现象,故答案为:盐析;
(2)甲醛能使蛋白质变性,以固体形式析出,此过程称为蛋白质的变性,故答案为:变性;
(3)蛋白质遇浓硝酸变黄,发生颜色反应,故答案为:蛋白质变为黄色;颜色;
(4)乙醇(CH3CH2OH)在铜做催化剂时与氧气反应生成乙醛和水,化学方程式为:2CH3CH2OH+O22CH3CHO+2H2O,故答案为:2CH3CH2OH+O22CH3CHO+2H2O;
(5)以乙烯为原料,发生加聚反应,可制备聚乙烯,化学方程式 ,故答案为:;
(6)以乙烯和氯化氢为原料,可制备纯度较高一氯乙烷,化学方程式:CH2=CH2+HCl→CH3CH2Cl,故答案为:CH2=CH2+HCl→CH3CH2Cl;
(7)以乙烯和氯气通过加成反应,制备1,2—二氯乙烷,化学方程式:CH2=CH2+Cl2→CH2ClCH2Cl,故答案为:CH2=CH2+Cl2→CH2ClCH2Cl。
Ⅲ.①花生油属于油脂,故答案为:油脂;
②米饭里含有的主要营养物质是淀粉,淀粉在酶的作用下发生水解,生成有甜味的糖,故答案为:B;
(2)A.毛织品主要成分是蛋白质,灼烧有烧焦羽毛的气味,可鉴别毛织品和棉织品,A正确;
B.油渍属于油脂,在碱性条件下水解,B正确;
C.白酒和醋气味不同,可用闻气味的方法鉴别白酒和米醋,C正确;
D.加碘食盐加的是碘酸钾,不是碘单质,不能用淀粉溶液鉴别加碘食盐和不含碘的食盐,D错误;
故本题答案为:D。
【点睛】制备高一氯乙烷和1,2—二氯乙烷,可以是烷烃和氯气取代,也可用烯烃和氯化氢或氯气加成,但从有机反应特点分析,选择加成反应,得到纯度较高的卤代烃,一般不选择烷烃的取代反应来合成卤代烃,此为易错点。
17.(1)
(2)
(3)+Br2+HBr
(4)
(5)2Cu(OH)2+NaOH+CH3CHOCu2O↓+CH3COONa+3H2O
【解析】略
18.2Cu+O22CuO; CuO+CH3CH2OHCH3CHO+H2O+Cu
【详解】铜丝变黑,是因为发生反应:2Cu+O22CuO;变黑的铜丝在灯芯附近和逸出的乙醇蒸汽反应后又变红,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CuO+CH3CH2OHCH3CHO+H2O+Cu。
【点睛】乙醇的催化氧化:2CH3CH2OH+O22CH3CHO+2H2O,其过程是Cu先被空气氧化为CuO,CuO再和CH3CH2OH反应生成CH3CHO。
19. ③ +3HNO3+3H2O ⑤ +HCl→ 低 CH3CH2Br CH3COOH HCHO +2NaOH+2NaCl+2H2O
【详解】(1)用于制造炸药TNT的是甲苯和浓硝酸制备2,4,6-三硝基甲苯,故答案为:③;+3HNO3+3H2O;
(2)氨基酸既有酸性又有碱性,故答案为:⑤;+HCl→;
(3)羟基越多,熔沸点越高,故答案为:低;
(4)①溴乙烷在碱的水溶液中可以发生水解,故答案为:CH3CH2Br;
②酚羟基遇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故答案为: ;
③羧基能与碳酸钠溶液产生二氧化碳气体,故答案为:CH3COOH;
④醛基能与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故答案为:HCHO;
(5)由制取的过程是氯代烃的消去反应,故答案为:+2NaOH+2NaCl+2H2O。
20. B 加成反应 加聚反应 或或或(写一种即可); 500
【分析】Ⅰ 按所提到的高分子化合物的成分和性质判断正误;
Ⅱ和Ⅲ 从单体、链节、一种单体的加聚反应、二种单体的共聚的反应原理,书写方程式或按要求回答;
【详解】I. A. 鸭绒、飞丝的成分都是蛋白质,无法通过灼烧的方法鉴别,A错误;
B. 人造羊毛的主要成分是聚丙烯腈纤维,结构稳定,故将人造羊毛和棉花进行混纺可提高纤维的性能,B正确;
C. 鸭绒、蚕丝、人造羊毛都是混合物,没有固定的熔沸点,C错误;
D. 鸭绒、蚕丝、人造羊毛燃烧过程中,燃烧假如不充分,会产生有毒气体,D错误;
故选B;
II. (1) 由流程知,反应①的方程式为CHCH+HCNCH2=CHCN,该反应类型为加成反应;
(2)反应②为CH2=CHCN发生加聚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3)CH2=CHCN在一定条件下可与苯乙烯发生共聚反应,得到高分子产物为一种优良的塑料,该塑料的结构简式为或或或(写一种即可);
III. (1) 已知聚苯乙烯的结构简式,链节只有2个碳原子,则用“单双互变”的方法,把链节中碳碳单键变成双键就是单体:苯乙烯,故聚苯乙烯的单体是,反应时碳碳双键中π键断裂,发生加成、聚合,则链节是;
(2)聚苯乙烯的结构单元为,其式量为104,当某聚苯乙烯相对分于质量为(平均值)52000,则该高聚物的重复出现的次数是n= 。
【点睛】了解高分子化合物的合成原理、反应类型、单体、链节、聚合度等基本内容,是解题的关键。
21. AC BD F
【详解】A.12C和14C的核电荷数相同,中子数不等,互为同位素;B.O2和O3 均为氧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C.H、D、T的核电荷数相同,中子数不等,互为同位素;D.金刚石和石墨均为碳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E. CH3OH和分子式不同,结构不相似,不是同系物,也不是同分异构体;F.和的分子式相同,但结构不同,互为同分异构体;则属于同位素的是AC,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是BD,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F。
22. ③⑦ ⑤ ②⑥⑧ ④⑨
【详解】①是两种不同的元素;
②、⑥、⑧中的两种物质都是分子式相同但结构不同的化合物,属于同分异构体;
③、⑦都是同种元素的不同原子,属于同位素;
④、⑨中两种物质分子式和结构都相同,是同一种物质;
⑤中两种物质是同一种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属于同素异形体;
故答案为:③⑦;⑤;②⑥⑧;④⑨。
23. CH3CH2C(CH3)(CH2CH3)CH(CH3)CH2CH2CH3 CH3CH=C(CH2CH3)CH2CH2CH2CH2CH3
【分析】结合有机物的系统命名法写出各有机物的结构简式。
【详解】(1)3,4-二甲基-3-乙基庚烷,最长的主链含有7个C原子,甲基处于3、4号碳原子上,乙基处于3号碳原子上,其结构简式为:CH3CH2C(CH3)(CH2CH3)CH(CH3)CH2CH2CH3;
(2)3 乙基 -2 -辛烯的最长的主链含有8个C原子,乙基处于3号碳原子上,碳碳双键的位置为2,3号碳之间,则其结构简式为CH3CH=C(CH2CH3)CH2CH2CH2CH2CH3;
(3)根据名称可知,对甲基苯乙烯即是在苯乙烯的结构中,在乙烯基的对位上有一个甲基,故结构简式为。
24. C20H30O 碳碳双键、羟基 5
【详解】(1)根据维生素A的键线式,维生素A的分子式为C20H30O;
(2)根据维生素A的键线式 ,维生素A中含有的官能团的名称为碳碳双键、羟基;
(3) 维生素A分子 中含有5个碳碳双键,1mol维生素A分子可与5 molH2发生加成反应。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