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市金平区蓝天学校2022-2023 学年度第二学期九年级第一次模拟检测——化学试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Ca-40 C1-35.5 S-32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符合题意)
1.中国古代文明与技术,促进了世界文明发展。下列古代工艺主要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活字印刷 B.海水晒盐 C.彩陶烧制 D.机杼织布
2.下列各项警示标示与存放的物质不相符合的是( )
A.甲醛 B.酒精 C.烧碱 D.浓硫酸
3. 下列各组物质,按单质、混合物排列的是( )
A.铅、黄铜 B.硫、干冰 C.碘酒、海水 D.冰水、大理石
4,化学材料的发展对人类的生活和社会的进步有着深远的影响。下列有关化学材料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羊毛属于合成纤维 B.汽车轮胎中的橡胶属于合成橡胶
C.不锈钢属于金属材料 D.聚乙烯塑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
5.下列化学用语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氧化银:AgO B.60个碳原子:C60
C.2个氢分子:2H2 D.钙离子:Ca+2
6,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工具。发现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元素周期表的化学家是( )
A.拉瓦锡 B.道尔顿 C.门捷列夫 D.阿伏加德罗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不同,是因为碳原子的构成不同
B.合金一般比组成它们的纯金属硬度更大,熔点更低,抗腐蚀性更强
C.当农作物易倒伏、易被病虫侵害时,可施用 CO(NH2)2
D.硝酸铵(NH4NO3)能与碱性物质混合施用
8.新能源汽车常用锂电池供电,锂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题8 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锂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941g B.锂原子中子数为3
C.锂元素是第二周期元素 D.锂是非金属元素
9.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
A.稀释浓硫酸 B.测量pH C.倾倒液体 D.称量氢氧化钠
10.氮及其化合物的“价类二维图”如图所示,正确的是( )
11.2022年5月10日,我国科学家发现的新冠治疗新药千金藤素(C37H38N2O6)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以下关于千金藤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千金藤素由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组成
B.千金藤素中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的质量比是 37:38:2:6
C.千金藤素分子是由碳原子、氢原子、氮原子和氧原子构成
D.千金藤素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12.某饼干的配料表如题12图所示,其中不包含的基本营养素是
A.油脂 B.维生素 C.糖类 D.无机盐
13.碳酸钠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碳酸钠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B.将20℃的碳酸钠饱和溶液升温至30℃,溶质质量分数不变
C.30℃时,将25g碳酸钠加入50g水中,所得溶液质量为75g
D.40℃时,碳酸钠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50%
14.物质的鉴别和除杂是重要的实验方法,下列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法
A 鉴别硬水和软水 加入肥皂水,振荡
B 鉴别一氧化碳和氢气 点燃,分别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冷的烧杯
C 除去CaCl2溶液中混有的少量盐酸 加入过量的氧化钙
D 除去NaOH溶液中的少量 Ca(OH)2 加入适量的碳酸钠溶液,过滤
15.实验室制备并收集二氧化碳,按题15表进行实验,取等质量的同种大理石加入足量酸中(杂质不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随时间变化曲线如题15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实验III对应的如图变化曲线为甲
B.实验Ⅰ和Ⅱ对比,说明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是酸的浓度
C.实验II和III完全反应后,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是相等的对比
D.实验II和III对比,说明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是固体的颗粒大小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第16小题7分,第17小题8分,第18~21小题各10分,共55分。
16.燃料的变革预示着文明的进步,人类使用燃料的大致顺序为:木柴—木炭一煤一石油一天然气。
(1)木柴:柴火灶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内部结构如图。从燃烧条件分析,通风口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列关于柴火灶中烟囱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填字母)
a.排走烟气,改善燃烧条件
b.若排烟口出现浓黑烟,则证明燃烧不充分
c.烟囱建高就可以消除污染
(2)煤:近日“围炉煮茶”成为热门休闲,为了防止煤燃烧时产生CO中毒,围炉煮茶时要注意_______
(3)石油:家庭使用的石油气能够被压缩到钢瓶,是因为分子之间有_______________.
(4)天然气:随着生活条件改善,很多家庭已经使用管道天然气,天然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燃烧的过程发现火焰呈现黄色,则需要____________(选填“调大”或“调小”)进风口。
17.根据图示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图1实验制取氢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
(2)若要收集干燥的氢气,应采用______________收集(填收集方法)。
(3)图2实验点燃氢气前,需_______。点燃后烧杯壁上出现水雾,说明水是由__________组成。
(4)图3实验测得V(a):V(b)=1:2,要确定水分子中氢氧原子个数比,还需要的数据有_____
(填序号)。
a.水的相对分子质量 b.氢气、氧气的密度 c.氢原子、氧原子的质量
(5)下图是水分子分解示意图,从微观上此过程中没有发生改变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18.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制取某种气体X,X可能为氢气、氧气或二氧化碳。回答下列问题:
①图中用于加热试管的仪器名称是_________
② 若将装置A和E连接制取气体X,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若用装置B和F制取二氧化碳,装置中a和______相连,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若将长颈漏斗改成分液漏斗改进装置B,其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
(2)长途运输活鱼常向水中加入过氧化钙(CaO2)固体。某探究小组对过氧化钙进行了如下探究活动。
【操究活动1】
①将一定量的过氧化钙加入水中,缓慢产生气泡(经检验该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②取少量反应后的液体于试管中,滴加酚酞试液,溶液变红。
据此得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aO2+2H2O=2Ca(OH)2+ O2↑
【探究活动2】另取①中上层清液,加入Na2CO3溶液,充分反应后有沉淀生成,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
【提出问题】滤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作出猜想】猜想一:NaOH 猜想二:________________ 猜想三:NaOH、Na2CO3
【实验探究】取少量滤液,向其中加入足量稀盐酸,____________(填写实验现象),猜想三成立。
【反思交流】根据以上探究事实,你认为过氧化钙的用途有__________________(写一条即可)。
19,化学实践活动课上,老师拿来一包久置空气中的碱石灰干燥剂(氧化钙和氢氧化钠的混合物),让同学们设计实验进行探究。
(1)碱石灰极易与空气中的水蒸气、二氧化碳反应而变质,其中氧化钙与水反应___________热量(填“放出”或“吸收”),氢氧化钠在空气中变质的原因,用化学方程式解释为____________________
因此碱石灰要______保存。
(2)同学们决定对这包碱石灰成分进行探究。
【猜想假设】
猜想I:未变质,只含有氧化钙和氢氧化钠:
猜想II:部分变质,有氢氧化钙、碳酸钙和碳酸钠等:
猜想Ⅲ:完全变质,只含有碳酸钙和碳酸钠。
【查阅资料】氯化钙溶液呈中性,碳酸钠溶液呈碱性。
【设计实验】设计如下流程进行实验
实验 实验步骤 现象 结论
实验 1 取少量碱石灰样品于烧杯中,加入足量的水,触摸烧杯外壁,充分搅拌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 温度①______(填“升高”、“降低”或“没有变化”) 猜想Ⅲ正确
实验 2 取少量上述滤渣于试管中,滴加过量②_____,并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产生气泡,澄清石灰水③____________
实验3 取少量上述滤液于另一支试管中,先滴加酚酞溶液,再滴加过量氯化钙溶液 溶液先变成红色,④____________
【讨论分析】实验3是否可以先滴加过量氯化钙溶液,再滴入酚酞溶液,为什么?______
20.同学们实验后留下的废液中含有Cu(NO3) 2、NaC1、KNO3和K2SO4四种溶质,化学小组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了图 1 所示的流程回收其中的 KNO3。请回答
(1)步骤①的目的是除去Cu(NO3) 2,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_。
(2)步骤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步骤④中所用到的铁质仪器是____________,滤渣A的成分是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4)步骤⑤中发生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溶液C中的溶质是 KNO3和 NaC1,根据图2溶解度曲线可知,步骤⑥的具体操作是加热浓缩、_______、过滤,晶体表面的杂质最好用__________进行洗涤。
21.某同学在实验室取用过氧化氢溶液时,认真阅读了图 1 试剂瓶上的标签,称量34g过氧化氢溶液和1g二氧化锰进行实验,用于制取氧气并测量过氧化氢质量分数。使用质量传感器测得反应前后质量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图。
(1)制得氧气的质量是______g。
(2)过氧化氢溶液的质量分数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3)标签上写明贮存时“不能盛满”,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符合题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C C A A C C B C D D B B B C B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第16小题7分,第17小题8分,第18~21小题各10分,共55分。
16. (1)使木材与空气(或氧气)充分接触 ab
(2)通风
(3)间隔
(4)CH4 +2O2 CO2 + 2H2O 调大
17. (1)Zn+H2SO4=ZuSO4+H2 置換反应
(2)向下排空气法
(3)检验純度 氢元素和氧元素
(4)bc
(5)氢原子、氧原子
18. (1)①酒精灯 ②2KMnO4K2MO4+Mn2O+ O2
③b CaCO3+2HCl==CaCl2+H2O+CO2 便于控制反应的速率
(2)NaOH、Ca(OH)2,
有产生气泡
水产运输养殖供氧
19. (1)放出 2NaOH+CO2Na2CO3+H2O 密封
(2)①没有变化 ②稀盐酸 ③变浑浊 ④产生白色沉淀
【讨论分析】可以,先滴加过量氯化钙溶液,观察到产生白色沉淀,再滴入酚酞溶液,溶液不变红,也可证明
20. (1)KOН
(2)K2SO4 + Ba(NO3)2 = BaSO4+2KNO3
(3)铁架台 BaSO4 BaCO3 Cu(OН) 2
(4)KOН+HNO3=KNO3+ H2O
(5)降温结晶 饱和硝酸钾
21. (1) 4
(2)设参加反应的过氧化氢的质量为x,
Η2O22H2O+ O2
68 32
x 4g
=
x=8.5g
则过氧化氢溶液的质量分数是× 100%=25%;
答:过氧化氢溶液的质量分数是25%。
(3)由于过氧化氢溶液放置时会渐渐分解为氧气和水,会产生气体,导致试剂瓶内压强过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