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考沪教版(全国)化学第7章 应用广泛的酸、碱、盐一轮素质养成题含答案
沪教版(全国)第7章 应用广泛的酸、碱、盐
一、选择题。
1、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是( )
A.蒸馏水 B.盐酸 C.食盐水 D.石灰水
2、实验室中一瓶浓硫酸敞口放置一段时间,下列四幅图,能正确反映其变化关系的是( )
3、下列名称与符号相符的是( )
A.熟石灰CaCO3 B.n个硫酸分子nSO4
C.食盐HCl D.亚硫酸钾K2SO3
4、下列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中,反应物与生成物均不可能存在单质的是( )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5、若利用碱的性质进行下列实验,不能达到相应目的的是( )
A.分别加入少量Mg(OH)2固体,根据是否溶解,可鉴别稀盐酸和Na2CO3溶液
B.分别加入适量水溶解,根据温度是否明显升高,可鉴别NaOH固体和NaCl固体
C.分别加入Ba(OH)2溶液,根据是否产生沉淀,可鉴别MgCl2溶液和Na2SO4溶液
D.分别加入熟石灰粉末研磨,根据是否产生氨味,可鉴别(NH4)2SO4固体和K2SO4固体
6、下列对有关实验操作或现象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湿润的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照并读出pH
B.收集二氧化碳时,将燃着的木条伸到集气瓶口,如果木条立即熄灭,证明瓶内已集满二氧化碳
C.向鸡蛋清中滴加几滴浓硝酸,微热,出现黄色
D.将碘水滴加在馒头片上,出现蓝色
7、醋酸(CH3COOH是食醋的成分之一,其水溶液中存在H+和CH3CO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醋酸属于氧化物 B.醋酸不能用于除铁锈
C.醋酸能与镁反应产生氢气 D.醋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8、一些食物的近似pH如下:
食物 葡萄汁 苹果汁 牛奶 鸡蛋清
pH 3.5~4.5 2.9~3.3 6.3~6.6 7.6~8.0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鸡蛋清和牛奶显碱性 B.苹果汁和葡萄汁显酸性
C.苹果汁比葡萄汁的酸性强 D.胃酸过多的人应少饮苹果汁和葡萄汁
9、现有四种白色固体:①氯化钠 ②氯化钡 ③硫酸铜 ④硫酸钠,除可用水外,不使用其他试剂就可以把它们区分开,区分出来的先后顺序是( )A.②③④① B.②④③① C.③②①④ D.③②④①
10、某干燥剂含有CaO、NaOH和CaCl2中的两种物质,为探究其成分,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b溶液一定只含两种溶质
B.b溶液中一定有NaOH和Na2CO3
C.白色固体一定不是纯净物
D.干燥剂一定由NaOH和CaCl2组成
11、下列四个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实验过程的是( )
A.
等质量的两份固体加热制取氧气
B.
分别向等质量的铝和铁中加入溶质质量分数相等的稀盐酸至过量
C.
向氢氧化钾和氢氧化钡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硫酸
D.
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滴加pH=3的稀硫酸
12、小王同学往厨房的纯碱中滴加白醋,发现有气体生成。已知白醋里含3%~5%的醋酸(CH3COOH),醋酸与盐酸的化学性质相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白醋里含有氢离子 B.生成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C.白醋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D.白醋与纯碱的反应属于中和反应
13、下列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和无色酚酞试液均变色的是( )
A.pH=1的盐酸 B.pH=3的硫酸
C.pH=7的氯化钠溶液 D.pH=14的氢氧化钾溶液
14、要除去NaCl中混有的少量Na2CO3,选用的试剂是( )
A.H2SO4溶液 B.稀盐酸 C.K2SO4溶液 D.AgNO3溶液
15、粗盐中常含有MgCl2、CaCl2、Na2SO4及泥沙等杂质,常用下面的流程进行提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加入试剂a的顺序可以是过量的NaOH溶液、Na2CO3溶液,BaCl2溶液
B.加入试剂a后,将混合物过滤,得到的沉淀中除泥沙外还含有3种不溶物
C.向溶液Ⅰ中加入的盐酸也可以是过量的
D.操作b的名称为过滤
二、填空题。
16、用导管向盛有紫色石蕊试液中吹气会看到溶液变________,将盛满二氧化碳的大试管倒插在澄清的石灰水中,可以观察到的现象________ 。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 。
17、在盛有少量稀盐酸的试管中加入足量碳酸钙,振荡。根据下列要求回答问题。
(1)宏观现象:可观察到____________,固体逐渐减少并消失。
(2)符号表征: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微观表征:加入碳酸钙前后溶液中主要离子种类及个数比变化示意图如图所示。由图判断,增加和减少的离子分别是Ca2+和________(填离子符号)。
18、如图所示是“盐的化学性质”思维导图,如表是部分物质的溶解性表(室温)。利用图表中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阴离子阳离子 OH- Cl-
H+ 溶、挥 溶、挥
Na+ 溶 溶 溶
Cu2+ 不 溶 —
Ca2+ 微溶 溶 不
(1)如果反应①中金属为铝,选用的盐是______(填化学式)。
(2)若反应②、③发生复分解反应,发生反应的实质是______。
(3)写出一个符合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
19、某兴趣小组为了解学校旁边河水的污染情况,他们用pH试纸粗略测定河水的酸碱性,测定的具体方法是 。
20、某同学在实验探究中发现了一些物质之间发生化学反应的颜色变化,如图所示。
(1)编号①反应的指示剂是_____________;编号②反应的金属单质是_____________。
(2)根据如图可以总结出稀盐酸的化学性质,其中编号②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反应。
(3)请你写出符合编号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4)假设编号④反应的盐是AgNO3,则编号④对应方框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
21、指示剂:与酸和碱都反应,但显示________颜色。
22、硫酸和盐酸都是实验室常用的酸,它们有许多相似的性质。
(1)它们水溶液的pH都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7。
(2)都能除去铁锈。将生锈的铁钉放入稀盐酸中,可看到铁锈逐渐消失,溶液颜色变为________。
(3)都能与活泼金属反应。请写出硫酸与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利用海水提取粗盐的过程如下图所示,回答有关问题
(1)一定质量的海水,通过贮水池引入到蒸发池中,在没有引入结晶池之前的蒸发过程中,蒸发池中氯化 钠的质量会_________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2)粗盐中含有的难溶性杂质,在实验室里可以通过溶解、过滤、蒸发等操作将其去除,这些操作中都会用到玻璃棒,其中在过滤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填“引流”或“加快溶解”)。
(3)用氯化钠固体配制100g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
①配制时,涉及以下实验步骤:
A.称量及量取 B.计算 C.溶解 D.装瓶贴标签。
其正确的实验步骤顺序是______________(填字母)
②将已配好的100g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变成质量分数为16%的氯化钠溶液,需要再加NaCl的质量是______________g(计算结果精确到0.1)
三、实验题。
24、为探究分子的运动及影响分子运动速率的因素,某同学设计了以下三种实验方案,请回答有关问题。
【实验方案一】如图1。
(1)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
(2)该方案的不足之处是 。(说出一点即可)
【实验方案二】如图2、图3。
图中无色透明塑料瓶的材质、大小、形状完全相同,瓶内用细线固定有用滤纸折叠成的大小和形状相同的小纸花,小纸花上都均匀喷有酚酞溶液,按照图4的操作方式分别用注射器向图2和图3的塑料瓶中同时注入5滴浓氨水,然后将针孔处密封,再将两个塑料瓶分别同时放入等体积的冷水和40℃的热水中。
(3)观察到的现象是 。
(4)图2、图3采用对照实验的方法,变量只有一个,被控制的量有多个,请说出4个被控制的量 。
(5)若图4中的小纸花上喷有 ,而注射器向瓶中注入的是浓盐酸,可以观察到小纸花的颜色从下至上变为红色。
【实验方案三】如图5。
用长柄V形玻璃管进行实验,向左、右两端的V形玻璃管口分别同时滴入等量的浓氨水和浓盐酸,塞紧橡皮塞。
(6)过一会儿后,图5中观察到有白烟产生,生成白烟的反应为化合反应,生成一种盐,其化学方程式为 。
(7)从图5中观察到白烟位置偏右,说明 。
四、计算题。
25、某同学为了测定一瓶用于制作“叶脉书签”的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进行如下实验:先在烧杯中加入50g待测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几滴酚酞溶液,再用滴管慢慢滴入25%的硫酸溶液,边滴边搅拌至溶液颜色刚好变成无色为止,共消耗硫酸溶液49g。请你计算:待测的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
2023年中考沪教版(全国)化学第7章 应用广泛的酸、碱、盐一轮素质养成题含答案
沪教版(全国)第7章 应用广泛的酸、碱、盐
一、选择题。
1、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是( )
A.蒸馏水 B.盐酸 C.食盐水 D.石灰水
【答案】B
2、实验室中一瓶浓硫酸敞口放置一段时间,下列四幅图,能正确反映其变化关系的是( )
【答案】A
3、下列名称与符号相符的是( )
A.熟石灰CaCO3 B.n个硫酸分子nSO4
C.食盐HCl D.亚硫酸钾K2SO3
【答案】D
4、下列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中,反应物与生成物均不可能存在单质的是( )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答案】D
5、若利用碱的性质进行下列实验,不能达到相应目的的是( )
A.分别加入少量Mg(OH)2固体,根据是否溶解,可鉴别稀盐酸和Na2CO3溶液
B.分别加入适量水溶解,根据温度是否明显升高,可鉴别NaOH固体和NaCl固体
C.分别加入Ba(OH)2溶液,根据是否产生沉淀,可鉴别MgCl2溶液和Na2SO4溶液
D.分别加入熟石灰粉末研磨,根据是否产生氨味,可鉴别(NH4)2SO4固体和K2SO4固体
【答案】C
6、下列对有关实验操作或现象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湿润的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照并读出pH
B.收集二氧化碳时,将燃着的木条伸到集气瓶口,如果木条立即熄灭,证明瓶内已集满二氧化碳
C.向鸡蛋清中滴加几滴浓硝酸,微热,出现黄色
D.将碘水滴加在馒头片上,出现蓝色
【答案】A
7、醋酸(CH3COOH是食醋的成分之一,其水溶液中存在H+和CH3CO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醋酸属于氧化物 B.醋酸不能用于除铁锈
C.醋酸能与镁反应产生氢气 D.醋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答案】C
8、一些食物的近似pH如下:
食物 葡萄汁 苹果汁 牛奶 鸡蛋清
pH 3.5~4.5 2.9~3.3 6.3~6.6 7.6~8.0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鸡蛋清和牛奶显碱性 B.苹果汁和葡萄汁显酸性
C.苹果汁比葡萄汁的酸性强 D.胃酸过多的人应少饮苹果汁和葡萄汁
【答案】A
9、现有四种白色固体:①氯化钠 ②氯化钡 ③硫酸铜 ④硫酸钠,除可用水外,不使用其他试剂就可以把它们区分开,区分出来的先后顺序是( )A.②③④① B.②④③① C.③②①④ D.③②④①
【答案】CD
10、某干燥剂含有CaO、NaOH和CaCl2中的两种物质,为探究其成分,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b溶液一定只含两种溶质
B.b溶液中一定有NaOH和Na2CO3
C.白色固体一定不是纯净物
D.干燥剂一定由NaOH和CaCl2组成
【答案】B
11、下列四个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实验过程的是( )
A.
等质量的两份固体加热制取氧气
B.
分别向等质量的铝和铁中加入溶质质量分数相等的稀盐酸至过量
C.
向氢氧化钾和氢氧化钡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硫酸
D.
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滴加pH=3的稀硫酸
【答案】B
12、小王同学往厨房的纯碱中滴加白醋,发现有气体生成。已知白醋里含3%~5%的醋酸(CH3COOH),醋酸与盐酸的化学性质相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白醋里含有氢离子 B.生成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C.白醋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D.白醋与纯碱的反应属于中和反应
【答案】D
13、下列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和无色酚酞试液均变色的是( )
A.pH=1的盐酸 B.pH=3的硫酸
C.pH=7的氯化钠溶液 D.pH=14的氢氧化钾溶液
【答案】D
14、要除去NaCl中混有的少量Na2CO3,选用的试剂是( )
A.H2SO4溶液 B.稀盐酸 C.K2SO4溶液 D.AgNO3溶液
【答案】B
15、粗盐中常含有MgCl2、CaCl2、Na2SO4及泥沙等杂质,常用下面的流程进行提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加入试剂a的顺序可以是过量的NaOH溶液、Na2CO3溶液,BaCl2溶液
B.加入试剂a后,将混合物过滤,得到的沉淀中除泥沙外还含有3种不溶物
C.向溶液Ⅰ中加入的盐酸也可以是过量的
D.操作b的名称为过滤
【答案】C
二、填空题。
16、用导管向盛有紫色石蕊试液中吹气会看到溶液变________,将盛满二氧化碳的大试管倒插在澄清的石灰水中,可以观察到的现象________ 。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 。
【答案】红;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O2+Ca(OH)2=CaCO3↓+H2O
17、在盛有少量稀盐酸的试管中加入足量碳酸钙,振荡。根据下列要求回答问题。
(1)宏观现象:可观察到____________,固体逐渐减少并消失。
(2)符号表征: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微观表征:加入碳酸钙前后溶液中主要离子种类及个数比变化示意图如图所示。由图判断,增加和减少的离子分别是Ca2+和________(填离子符号)。
【答案】(1)有气泡生成 (2)CaCO3+2HCl===CaCl2+H2O+CO2↑ (3)H+
18、如图所示是“盐的化学性质”思维导图,如表是部分物质的溶解性表(室温)。利用图表中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阴离子阳离子 OH- Cl-
H+ 溶、挥 溶、挥
Na+ 溶 溶 溶
Cu2+ 不 溶 —
Ca2+ 微溶 溶 不
(1)如果反应①中金属为铝,选用的盐是______(填化学式)。
(2)若反应②、③发生复分解反应,发生反应的实质是______。
(3)写出一个符合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
【答案】(1) CuCl2 (2) 两种物质相互交换成分,有沉淀生成
(3)
19、某兴趣小组为了解学校旁边河水的污染情况,他们用pH试纸粗略测定河水的酸碱性,测定的具体方法是 。
【答案】在玻璃片或白瓷板上放一片pH试纸,用玻璃棒蘸取河水滴在pH试纸上,将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照,读出数值
20、某同学在实验探究中发现了一些物质之间发生化学反应的颜色变化,如图所示。
(1)编号①反应的指示剂是_____________;编号②反应的金属单质是_____________。
(2)根据如图可以总结出稀盐酸的化学性质,其中编号②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反应。
(3)请你写出符合编号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4)假设编号④反应的盐是AgNO3,则编号④对应方框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
【答案】石蕊试剂 Fe 置换反应
产生白色沉淀
21、指示剂:与酸和碱都反应,但显示________颜色。
【答案】不同
22、硫酸和盐酸都是实验室常用的酸,它们有许多相似的性质。
(1)它们水溶液的pH都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7。
(2)都能除去铁锈。将生锈的铁钉放入稀盐酸中,可看到铁锈逐渐消失,溶液颜色变为________。
(3)都能与活泼金属反应。请写出硫酸与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小于 (2)黄色 (3)Fe+H2SO4===FeSO4+H2↑
23、利用海水提取粗盐的过程如下图所示,回答有关问题
(1)一定质量的海水,通过贮水池引入到蒸发池中,在没有引入结晶池之前的蒸发过程中,蒸发池中氯化 钠的质量会_________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2)粗盐中含有的难溶性杂质,在实验室里可以通过溶解、过滤、蒸发等操作将其去除,这些操作中都会用到玻璃棒,其中在过滤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填“引流”或“加快溶解”)。
(3)用氯化钠固体配制100g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
①配制时,涉及以下实验步骤:
A.称量及量取 B.计算 C.溶解 D.装瓶贴标签。
其正确的实验步骤顺序是______________(填字母)
②将已配好的100g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变成质量分数为16%的氯化钠溶液,需要再加NaCl的质量是______________g(计算结果精确到0.1)
【答案】(1)不变 引流 (2) BACD (3) 11.9
三、实验题。
24、为探究分子的运动及影响分子运动速率的因素,某同学设计了以下三种实验方案,请回答有关问题。
【实验方案一】如图1。
(1)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
(2)该方案的不足之处是 。(说出一点即可)
【实验方案二】如图2、图3。
图中无色透明塑料瓶的材质、大小、形状完全相同,瓶内用细线固定有用滤纸折叠成的大小和形状相同的小纸花,小纸花上都均匀喷有酚酞溶液,按照图4的操作方式分别用注射器向图2和图3的塑料瓶中同时注入5滴浓氨水,然后将针孔处密封,再将两个塑料瓶分别同时放入等体积的冷水和40℃的热水中。
(3)观察到的现象是 。
(4)图2、图3采用对照实验的方法,变量只有一个,被控制的量有多个,请说出4个被控制的量 。
(5)若图4中的小纸花上喷有 ,而注射器向瓶中注入的是浓盐酸,可以观察到小纸花的颜色从下至上变为红色。
【实验方案三】如图5。
用长柄V形玻璃管进行实验,向左、右两端的V形玻璃管口分别同时滴入等量的浓氨水和浓盐酸,塞紧橡皮塞。
(6)过一会儿后,图5中观察到有白烟产生,生成白烟的反应为化合反应,生成一种盐,其化学方程式为 。
(7)从图5中观察到白烟位置偏右,说明 。
【答案】(1)酚酞溶液变红
(2)浪费药品或污染空气等
(3)小纸花从下到上逐渐变红,在热水中塑料瓶内的纸花变红的比冷水中塑料瓶内的纸花快
(4)使用的塑料瓶材质、大小、形状完全相同,小纸花的大小和形状相同,塑料瓶中注入的氨水的滴数相同,烧杯内的水的体积相同等
(5)紫色石蕊试液
(6)
(7) 不同分子的运动速度不同 氨气比氯化氢在空气中运动得快
四、计算题。
25、某同学为了测定一瓶用于制作“叶脉书签”的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进行如下实验:先在烧杯中加入50g待测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几滴酚酞溶液,再用滴管慢慢滴入25%的硫酸溶液,边滴边搅拌至溶液颜色刚好变成无色为止,共消耗硫酸溶液49g。请你计算:待测的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
【答案】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