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中考物理专题强化:运动的描述
(共20题)
一、选择题(共13题)
平直公路上两辆汽车正在行驶,坐在甲车上的贾老师感觉杜老师乘坐的乙车正在向东运动,关于两辆汽车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一定向西运动
B.以乙车为参照物,甲车一定向西运动
C.以地面为参照物,甲车一定向西运动
D.以地面为参照物,乙车一定向东运动
下列现象不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A.碟子中的酒精蒸发变少 B.空气中 超标形成雾霾
C.腌鸡蛋,鸡蛋变咸 D.墨水扩散在清水
中国首艘货运飞船“天舟一号”与“天宫二号”实验室已经完成首次交会对接,形成了组合体,如图所示。飞船上的航天员看到对面的“天宫二号”纹丝不动,而地球在缓缓转动,则航天员选择的参照物是
A.天宫二号 B.天舟一号 C.组合体 D.地球
两列火车如图所示,西子号列车上的乘客看到和谐号列车正在向西行驶,如果以地面为参照物,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西子号向东行驶,则和谐号一定静止
B.若西子号向东行驶,则和谐号一定向西行驶
C.若西子号静止,则和谐号一定向西行驶
D.若两车都向西行驶,则西子号行驶得较快
关于参照物的选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有不动的物体才能作参照物
B.运动的物体不能作参照物
C.参照物可以根据需要任意选择
D.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无论怎样选取参照物,其结果总是不同的
下列现象中不能用分子热运动观点解释的是
A.酒香不怕巷子深 B.沙尘暴起,尘土满天
C.用盐把青菜腌成咸菜 D.衣橱里的樟脑丸逐渐变小
古典名著《镜花缘》有这样一段描述:昨夜刮了大风,一老农早上开门,发现原本在篱笆内的井变成如图所示位置,于是惊呼“井被吹到篱笆外!″。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他是以篱笆为参照物
B.以树为参照物,井越过了篱笆
C.相对篱笆而言,井位置未发生改变
D.无论选什么参照物,井位置都是不变的
小明同学乘坐在运动的翻滚车中时,感觉地面上的人和建筑物都在旋转,这时他选取的参照物是
A.翻滚车 B.轨道
C.地面上的树 D.地面上的建筑物
小华坐在从宜昌到武汉的高速行驶的动车上,他说自己是静止的。选择的参照物是
A.小华自己 B.小华旁边的座位
C.窗外的树木 D.车内走过的乘务员
年 月 日,海军歼 飞机首次实现夜间空中加油训练,标志着我国航母舰载机部队全天候远程作战能力又有新突破。如图所示,空中加油机 正在对歼 进行空中加油。此时,加油机 以 为参照物是静止的。
A.地面 B.加油机 C.歼 飞机 D.白云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扩散现象只发生在气体之间 B.扫地时灰尘飞舞是扩散现象
C.固体的分子间没有空隙 D.宇宙天体、分子都在不停息地运动
在 年 月 号举行的“开心跑,甬向前”杭州湾国际马拉松比赛中,一位坐轮椅的选手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以路边的树木为参照物,选手是运动的
B.轮椅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的运动状态是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C.停止用力后,轮椅仍能向前运动一段距离,是因为受到惯性力作用
D.轮椅轮胎上有较深的花纹是为了减小摩擦
鲁迅的《社戏》中有这样的描写:“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其中“山向船尾跑去了”所选的参照物是
A.山 B.船 C.岸边的树 D.河岸
二、填空题(共4题)
港珠澳大桥被誉为“现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桥隧全长 ,设计速度 ,若汽车以此速度通过大桥,则所需的时间为 ,行驶的汽车以桥上的栏杆为参照物是 (选填“运动”或“静止”)的。
如图所示,老林坐在行驶的汽车上,以他乘坐的汽车为参照物,他是 的(选填"运动”或"静止”)。放学路上,小红和小明沿人行道步行,此汽车从他们身旁疾驰而过,小红说"车跑得真快”,她是选定了 为参照物。
小虎在公路上骑行,虽然没有风,但小虎觉得刮了西风,以小虎为参照物,空气是向 运动的;以地面为参照物,小虎向 运动。
如图所示,某中考考点为学生准备了洗手液,此时洗手液相对于桌面是 的;洗手液受到的支持力和 是一对平衡力。静止的洗手液 (选填“具有”或“不具有”)惯性。
三、综合应用题(共3题)
小丽随父母乘车到大连探望爷爷和奶奶。他们刚刚进站上了车,小丽侧脸望去,对面的客车上坐着赵老师,正准备下车跟老师打招呼时,她感觉自己乘坐的客车开动了,无奈只好放弃了自己的想法,可不大一会儿,赵老师乘坐的客车离开了车站,而自己乘坐的客车却没有动。
(1) 小丽认为自己乘坐的客车开动了是以 为参照物。
(2) 小丽认为自己乘坐的客车没有开动是以 为参照物。
(3) 这个现象说明了 。
南京长江五桥已于 年 月 日全线通车,如图所示。
(1) 五桥线路全长约 (填单位)。
(2) 以江面上正在向下游航行的船为参照物,在桥上由南向北行驶的汽车是 (选填“运动”或“静止”)的,判断的依据是:船和车的 发生改变。
(3) 通车后,一辆汽车以 的速度匀速通过 的主桥,通行的时间为 。
回答下列问题:
(1) 如图,骑马是古人最便捷的出行方式。“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当诗人孟郊骑马看到百花纷纷向后退去,是以 为参照物。西安到洛阳路程约为 ,乘坐动车约需 个小时;若古人骑马走完此路段,平均速度 ,则大约需要 小时。
(2) 今年 月 日,中国茶海山地自行车赛第一站在遵义市凤冈县的田坝茶山开赛,来自遵义市绥阳县的选手余光伟在 名精英选手中以 小时 分 秒的成绩夺得 茶海赛道冠军。在比赛过程中,以地面为参照物,他在整个赛程中的平均速度为 (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 达州到成都的铁路线长约 ,小陈坐在达州到成都的动车上,透过车窗看到路边的树木向后移动,他是以 为参照物的;该车到达成都用了约 ,其平均速度为 。
答案
一、选择题(共13题)
1. 【答案】B
【解析】甲车上的贾老师看到乙车向东运动,即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向东运动,故A错误;
反过来,若以乙车为参照物,则甲车向西运动,故B正确;
甲、乙两车都在运动,但题干没有提及向哪个方向运动,故无法判断甲乙两车相对于地面的运动情况,故CD错误;
故选B。
2. 【答案】B
【解析】A.碟子中的酒精蒸发变少,水分子运动的结果,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B.空气中 超标形成雾霾,属于机械运动,不属于分子运动,此选项符合题意;
C.用盐水腌鸡蛋,鸡蛋会变咸,是食盐的分子扩散到鸡蛋中,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D.墨水滴在清水中,过一会儿杯中水呈红色,是液体分子的运动,属于扩散现象,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 【答案】B
4. 【答案】C
【解析】若西子号向东行驶,和谐号可能静止,可能向西行驶,也可能向东行驶但速度小于西子号,故AB错误;
若西子号静止,和谐号向西行驶,则西子号上的乘客应该看到和谐号向西行驶,故C正确;
若两车都向西行驶,西子号上的乘客看到和谐号向西行驶,则西子号行驶得较慢,故D错误。
5. 【答案】C
【解析】在研究物体运动时,我们都会先选择一个参照物,即事先假定不动的物体,选取的参照物可以是静止的物体,也可以是运动的物体参照物不同,物体的运动状态可能不同。
故选C。
6. 【答案】B
7. 【答案】A
【解析】参照物选取之后参照物的位置是不变,刮大风之后显然井是无法被吹走的,故可以判断是篱笆发生了相对地面的移动,以篱笆为参照物,则井发生了移动,而若以与地面保持相对静止的物体为参照物,则井没有发生移动。故A符合题意。
8. 【答案】A
9. 【答案】B
【解析】研究小华的运动状态,不能选择小华自己作为参照物。故A不符合题意;
相对于小华旁边的座位,小华的位置没有变化,是静止的。故B符合题意;
相对于窗外的树,小华的位置不断变化,是运动的。故C不符合题意;
相对于车内走过的乘务员,小华的位置不断变化,是运动的。故D不符合题意。
10. 【答案】C
【解析】加油机 在空中对歼 飞机进行加油时,两飞机运动的速度和方向必须相同,它们之间位置没有变化,所以此时加油机 相对于歼 飞机是静止的;
加油机 与地面、白云的位置不断发生变化,所以加油机 相对于地面、白云是运动的;
参照物不能选择被研究的物体本身,故ABD项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11. 【答案】D
【解析】A、固体、液体、气体之间都能发生扩散现象。故A错误。
B、扫地时灰尘飞舞是固体小颗粒的运动,不能用分子运动论的观点进行解释,故B错误。
C、固体分子间距小,但是有空隙,但何分子间都是有间隙的,故C错误。
D、宇宙天体、分子都在不停息运动的,故D正确。
故选:D。
12. 【答案】A
【解析】A.运动员运动过程中,以路边的树为参照物,运动员相对于路边的树的位置发生了改变,故运动员是运动的,故A正确;
B.马拉松比赛中,运动员有加速、减速、转弯,不可能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故B错误;
C.停止用力后,轮椅仍能向前运动一段距离,是因为轮椅具有惯性,而不能说受到惯性力,故C错误;
D.轮椅轮胎上的花纹是为了在压力一定时,使接触面变粗糙从而增大与地面间的摩擦力,故D错误。
13. 【答案】B
【解析】【分析】判断一个物体的运动情况时,必须先确定一个作为标准的参照物,分析研究对象和参照物之间的相对位置是否发生了改变,如果发生改变,则物体是运动的;如果未发生变化,则物体是静止的。分析题意可知,题中的研究对象是“山”,它的运动状态是“向船尾跑去了”,即山在“运动”。
【解析】解:、若以山本身为参照物,那它只能是静止的,而且一般是不能选研究对象为参照物,故错;
、以船为参照物,船与山之间的距离发生了变化,而且船向前行,以船为参照物,山在“后退”,故正确;
、以岸边的树为参照物,山与岸边的树的位置没有发生了变化,山是不动的,故错;
、以河岸为参照物,山与河岸之间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山是不动的,故错。
故选:。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参照物的选择、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理解和掌握,研究同一物体的运动状态,如果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得出的结论可以不同,但都是正确的结论。
二、填空题(共4题)
14. 【答案】;
【解析】汽车以设计速度 通过大桥需要的时间 ;以桥上的栏杆为参照物,汽车与桥上的栏杆之间的位置不断发生变化,因此汽车是运动的。
15. 【答案】静止;地面
16. 【答案】东;西
【解析】同时在该题中还应清楚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刮西风”则是指风从西边吹来而吹向东的。因题中已经明确“当天无风,而小红觉得刮了西风”,所以以小红为参照物空气是向东运动的,以地面为参照物,小红则是向西运动的。
17. 【答案】静止;重力;具有
【解析】洗手液放在桌面上,二者保持相对止;此时洗手液受到的是一对平衡力,二力分别为重力和支持力;惯性是物体本身具有的一种性质,静止的物体也具有惯性。
三、综合应用题(共3题)
18. 【答案】
(1) 对面的客车
(2) 地面
(3) 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19. 【答案】
(1)
(2) 运动;相对位置
(3)
【解析】
(2) 船和车的相对位置发生改变,以船为参照物,汽车是运动的。
(3) 通行的时间 。
20. 【答案】
(1) 马(或自己);
(2)
(3) 动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