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1 常见气体的制备
推断题考查的基本形式是先给出一定的信息,学生再利用所学的知识对这些信息进行分析判断、组织并得出正确的结论。由于它可以将基本概念、原理与元素化合物知识融于一体,具有覆盖面广、综合性强等特点.要求同学们对物质的性质、物质间的转化关系非常熟悉在大脑中构建完整的知识网络,才能对此种题型做出正确的推断。
解题技巧:找出突破口-通过审题与审图把特征性的突破口找出,并把物质名称写成化学式。
逻辑判断—①根据物质可以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进行物质分析。
②根据元素种类不变,进行物质分析。假设与检验-把自己的假设代入原题进行检验。
专题训练
一.推断题(共20小题)
1.(2023 郸城县校级一模)甲、乙、丙、丁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四种不同类别的物质。甲是目前世界年产量最高的金属,丁在农业上常用于配制农药波尔多液。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表示两种物质之间可以相互反应,“→”表示转化关系。
(1)乙的化学式为 ;
(2)丙生成丁的化学方程式为 ;
(3)甲和乙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
2.(2023 东洲区模拟)A、B、C、D、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五种物质,其中A、B、C、D均属于氧化物。A是一种黑色固体,D是人体含量最多的物质。请根据如图所示的转化和反应关系回答问题。(图中“—”表示两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
(1)A转化成D的化学方程式为 。
(2)B的化学式为 ,B和C的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 。
(3)若E由三种元素组成的,则其化学式可能是 (填一种即可)。
3.(2023 高阳县校级模拟)A~G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表示反应能一步实现,“一”表示物质间能相互反应,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略去)。已知A可作补钙剂,G是炉具清洁剂的主要成分。
请回答下列问题:
(1)B的俗称为 。
(2)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反应⑤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
(4)F的一种用途是 。
4.(2023 靖江市校级模拟)A~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A是铁锈的主要成分,B和C均为气体且组成元素相同,A和B生成C和金属单质D;E和F可用于配制农药波尔多液;D和F反应是我国古代湿法炼铜的原理。请回答以下问题。
(1)F的化学式 ,B的用途 。
(2)B和C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 。
(3)完成下列化学方程式:
①A和B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②E和F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该反应属于 反应(填基本类型)。
(4)工业上可使用稀硫酸除铁锈,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用化学式表示)。
5.(2023 立山区一模)A~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图中“—”表示两种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两种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已知B、C、E、F是氧化物,B、E是两种组成元素相同的液体,C、F是两种组成元素相同的气体,D是单质。(其中部分反应条件、反应物及生成物已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E物质的化学式 ;指出物质F的一条用途 。
(2)C生成F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写出A和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4)写出B→A的化学方程式 。
6.(2023 碑林区校级二模)A﹣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B是光合作用的原料、C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A、E物质类别相同且都属于碱,D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D、B中含有相同的非金属元素。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一”表示相邻两物质间能发生反应,“→”表示一种物质经一步反应装化为另一科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
(1)C的化学式是 。
(2)写出E的一种用途: 。
(3)D→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7.(2023 铁西区一模)A、B、C、D、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为红色固体,D是通常情况下密度最小的气体,E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它们的相互关系如图所示(图中“—”表示两端的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请回答:
(1)写出C可能的化学式 。
(2)写出D的一种用途 。
(3)反应A→B的化学方程式为 。
8.(2022 泰来县校级二模)已知A、B、C三种物质含有同种金属元素,其中A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B为氧化物;D、E、F三种物质含有同种非金属元素,其中F是单质,E是易与血液中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有些转换关系,反应条件等略去),试回答:
(1)写出E、F的化学式:E ;F ;
(2)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以下转换关系:
A→B ;
E→D ;
9.(2022 泰来县校级模拟)A﹣J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的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A是烘焙糕点所用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H和D的组成元素相同;I是红棕色固体。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B 。
(2)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 ,其实际应用为 。
10.(2022 德昌县模拟)2022年北京冬奥会上奥运五环“破冰”而出,寓意打破隔阂、互相走近、大家融为一体。再一次展现出了中国的文化深韵。下列图中,相交两环中的物质能相互发生化学反应。A、B、C、D、E分别是CuO、Na2CO3、H2SO4、CuSO4、Ba(OH)2中的一种。
其中A为黑色的固体。
(1)写出A与B反应的实验现象 。
(2)C为一种盐,俗称 。
(3)E的化学式为 ,写出D与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11.(2022 包头模拟)固体X可能由氢氧化钠、碳酸钠、氯化钠、硝酸镁、硝酸钡、硫酸钠、硫酸铜中的一种或几种物质组成(提示:以上物质中,只有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水溶液显碱性)。为确定其组成,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①中,固体X溶于水所得溶液呈 (填“酸”“中”或“碱”)性。
(2)操作Y的名称是 。
(3)固体X中一定含有 ,一定不含 。
12.(2022 阳东区校级一模)回答问题
(1)A、B、C、D、E分别是常见的酸、碱、盐中的一种,由以下元素组成:H、O、S、Cu、Na。其中A是酸,C是蓝色沉淀,它们之间有如下关系:
①A+2B=D+2H2O
②A+C=E+2H2O
③E+2B=C↓+D
根据上述信息回答问题:
Ⅰ、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是 ;C是 。
Ⅱ、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反应① 。
反应③ 。
(2)食盐样品中含有少量沙土、氯化钙和氯化镁。某同学思考后按以下流程除去食盐样品中的沙土、氯化钙和氯化镁,请根据流程图回答:
①为了除去氯化钙,试剂A是 。
②加入过量NaOH溶液除去的杂质离子是 (填离子符号)。
③加入试剂B后发生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13.(2022 市中区二模)运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实验室有两瓶没有贴标签的无色溶液,已知分别是氢氧化钙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中的各一种。小雪同学想用化学方法确定各是哪种物质,并进行了实验探究。
①小雪从下列四种试剂中选取了一种试剂,成功鉴别了这两种无色溶液,她所选的试剂是 (填选项序号之一)。
A.无色酚酞
B.碳酸钾溶液
C.硫酸铜溶液
D.氯化银
②小雪各取少量两种无色溶液,分别加入A、B两支试管中,分别满加适量上述①中所选试剂,观察到A试管中有沉淀生成,B试管中无明显现象,则A试管中加入的是 (填化学式)溶液。
(2)现欲探究一固体混合物A的成分,已知其中可能含有CaCO3、NH4C1、Ba(NO3)2、CuSO4四种物质中的两种或多种。按如图进行实验探究,实验现象如图中所述。(设过程中所有发生的反应都恰好完全反应)。
试根据实验过程和发生的现象作出判断,填写以下空白:
①气体B的化学式为 ;沉淀D的化学式为 ,气体E的化学式为 。
②无色滤液F中一定大量存在的酸根离子为 (填子符号)。
③写出实验过程Ⅱ中生成蓝色沉淀G的化学方程式: 。
14.(2022 巴中模拟)A、B、C、D、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A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D广泛用于玻璃、造纸、纺织和洗涤剂的生产,C转化为E的反应类型为化合反应。各物质之间的相互关系如图所示(“﹣”表示能发生反应;“→”表示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已略去)。
(1)A生成B和C的化学方程式是 。
(2)B的一种用途为 。
(3)D和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15.(2022 红山区校级一模)A—G是初中常见的物质,相互间反应及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应条件和生成物已省略)已知A是金属氧化物,B是胃酸的主要成分,C俗称烧碱,E是应用最广泛的金属。请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化学式为 ,F的化学式为 。
(2)反应①的反应方程式是 。
(3)反应②的反应方程式为 。
16.(2022 袁州区校级模拟)北京冬奥开幕式上的“一朵雪花”惊艳了世界。小丁用初中化学几种常见物质构建了一个雪花图案(图中所涉及的反应均为初中常见的化学反应。“—”表示能相互反应,“→”表示转化关系,“﹣﹣﹣”不表示任何转化关系)。其中B、E、F通常情况下均为气体;F是密度最小的气体;C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1)B的化学式为 ;
(2)D→C的化学方程式可能是 ;
(3)E—F反应的基木反应类型是 ;
(4)若G能与A反应,则G可能是 (填序号,双选)。
A.Al
B.SO2
C.NaOH
D.CuSO4
17.(2022 翁牛特旗校级三模)已知A、B、C、D、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五种物质。它们分别由C、H、O中的一种或几种元素组成,通常状况下A、B、C为气体,D、E为液体。(“—”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表示相连物质能向箭头所指一方转化)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省略。请回答下列问题:
(1)B物质的化学式 。
(2)A物质的用途 (答一点即可)。
(3)请写出E→C+D的化学方程式 。
(4)D生成C属于 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18.(2022 茅箭区校级模拟)图中A、B、C、D、E、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六种物质,其中B、C、D、E、F为不同类别物质。B物质主要用于玻璃、造纸、纺织和洗涤剂的生产,D为年产量最高的金属,E为人体胃液的成分。其中图中的“一”表示相连两物质之间能发生反应,“→”表示一种物质能转化成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已略去)。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B物质的化学式: 。
(2)写出A→E的化学方程式 。
(3)C—F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图中所示反应的基本类型没有涉及的有 。(填基本反应类型名称)
19.(2022秋 郸城县校级期末)A、B、C、D、E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表示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反应条件和其它反应物等已略去)。其中A、B、C、D在一定条件下都能生成E;A和B都是黑色固体,且A为氧化物,B为单质,两者也能反应生成E;C是常见的补钙剂中的主要成分;D与E的组成元素种类相同。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写出A和B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写出D→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写出物质D的一种用途 。
20.(2022秋 安新县期末)A~G表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其中A、B、C、D都是氧化物,E、F是金属单质,G是密度最小的气体,A和F均为红色,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反应条件已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
(1)D的化学式为 。
(2)反应①在工业上的用途是 。
(3)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为 。
(4)反应③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专题01 常见气体的制备
推断题考查的基本形式是先给出一定的信息,学生再利用所学的知识对这些信息进行分析判断、组织并得出正确的结论。由于它可以将基本概念、原理与元素化合物知识融于一体,具有覆盖面广、综合性强等特点.要求同学们对物质的性质、物质间的转化关系非常熟悉在大脑中构建完整的知识网络,才能对此种题型做出正确的推断。
解题技巧:找出突破口-通过审题与审图把特征性的突破口找出,并把物质名称写成化学式。
逻辑判断—①根据物质可以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进行物质分析。
②根据元素种类不变,进行物质分析。假设与检验-把自己的假设代入原题进行检验。
专题训练
一.推断题(共20小题)
1.(2023 郸城县校级一模)甲、乙、丙、丁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四种不同类别的物质。甲是目前世界年产量最高的金属,丁在农业上常用于配制农药波尔多液。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表示两种物质之间可以相互反应,“→”表示转化关系。
(1)乙的化学式为 ;
(2)丙生成丁的化学方程式为 ;
(3)甲和乙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
【答案】(1)H2SO4;
(2)H2SO4+Cu(OH)2=CuSO4+2H2O;
(3)置换反应。
【解析】(1)甲、乙、丙、丁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四种不同类别的物质,甲是目前世界年产量最高的金属,所以甲为铁,铁属于单质,丁在农业上常用于配制农药波尔多液,甲能与丁反应,所以丁为硫酸铜,硫酸铜属于盐,丙能与丁相互转化,丙可能是氢氧化铜,氢氧化铜属于碱,乙能与甲、丙反应,乙能转化为丁,所以乙为硫酸,硫酸属于酸,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乙为硫酸,化学式为:H2SO4;
(2)丙生成丁的反应为氢氧化铜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化学方程式为:Cu(OH)2+H2SO4=CuSO4+2H2O;
(3)甲和乙反应为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该反应符合“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2.(2023 东洲区模拟)A、B、C、D、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五种物质,其中A、B、C、D均属于氧化物。A是一种黑色固体,D是人体含量最多的物质。请根据如图所示的转化和反应关系回答问题。(图中“—”表示两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
(1)A转化成D的化学方程式为 。
(2)B的化学式为 ,B和C的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 。
(3)若E由三种元素组成的,则其化学式可能是 (填一种即可)。
【答案】(1)CuO+H2Cu+H2O;
(2)CO;分子构成不同;
(3)H2CO3(或C2H5OH、CaCO3合理即可)。
【解析】(1)A、B、C、D、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五种物质,其中A、B、C、D均属于氧化物,人体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水,所以D是水(H2O),A是一种黑色固体,能转化为水,A是氧化铜(CuO)或四氧化三铁(Fe3O4),能与氧化铜或四氧化三铁反应的氧化物是一氧化碳,B是一氧化碳(CO),C能转化为水,能与一氧化碳相互转化且为氧化物,C是二氧化碳(CO2),E能转化为水和二氧化碳,E可以是碳酸(H2CO3)或甲烷(CH4)或乙醇(C2H5OH)或碳酸钙(CaCO3)等,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A转化成D的反应科颜氏氢气和氧化铜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铜和水,化学方程式为:CuO+H2Cu+H2O;
(2)由分析可知,B是一氧化碳,化学式为CO;CO和CO2的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分子构成不同;
(3)由分析可知,若E由三种元素组成的,则其化学式可能是碳酸(H2CO3)或乙醇(C2H5OH)或碳酸钙(CaCO3)等。
3.(2023 高阳县校级模拟)A~G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表示反应能一步实现,“一”表示物质间能相互反应,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略去)。已知A可作补钙剂,G是炉具清洁剂的主要成分。
请回答下列问题:
(1)B的俗称为 。
(2)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反应⑤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
(4)F的一种用途是 。
【答案】(1)生石灰;
(2)CO2+2NaOH=Na2CO3+H2O;
(3)复分解反应;
(4)金属除锈。
【解析】(1)由分析可知,B是氧化钙,俗称生石灰。
(2)反应③是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2NaOH=Na2CO3+H2O。
(3)反应⑤是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该反应是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基本反应类型为复分解反应。
(4)F是酸,能和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可溶性物质,可用于金属除锈(合理即可)。
4.(2023 靖江市校级模拟)A~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A是铁锈的主要成分,B和C均为气体且组成元素相同,A和B生成C和金属单质D;E和F可用于配制农药波尔多液;D和F反应是我国古代湿法炼铜的原理。请回答以下问题。
(1)F的化学式 ,B的用途 。
(2)B和C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 。
(3)完成下列化学方程式:
①A和B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②E和F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该反应属于 反应(填基本类型)。
(4)工业上可使用稀硫酸除铁锈,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用化学式表示)。
【答案】(1)CuSO4;冶炼金属;
(2)分子构成不同;
(3)3CO+Fe2O32Fe+3CO2;Ca(OH)2+CuSO4=Cu(OH)2↓+CaSO4;复分解;
(4)Fe2O3+3H2SO4=Fe2(SO4)3+3H2O。
【解析】(1)由分析可知,F是硫酸铜,化学式为:CuSO4;B是一氧化碳,一氧化碳的用途是作燃料或冶炼金属。
(2)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B是一氧化碳,C是二氧化碳,它们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分子的构成不同。
(3)①A是氧化铁,B是一氧化碳,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CO+Fe2O32Fe+3CO2。
②E是氢氧化钙,F是硫酸铜,氢氧化钙和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CuSO4=Cu(OH)2↓+CaSO4;该反应是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基本反应类型属于复分解反应。
(4)工业上可使用稀硫酸除铁锈,发生的反应是稀硫酸和氧化铁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O3+3H2SO4=Fe2(SO4)3+3H2O。
5.(2023 立山区一模)A~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图中“—”表示两种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两种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已知B、C、E、F是氧化物,B、E是两种组成元素相同的液体,C、F是两种组成元素相同的气体,D是单质。(其中部分反应条件、反应物及生成物已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E物质的化学式 ;指出物质F的一条用途 。
(2)C生成F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写出A和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4)写出B→A的化学方程式 。
【答案】(1)H2O2;工业炼铁(作燃料);
(2)C+CO22CO;
(3)CO2+Ca(OH)2=CaCO3↓+H2O;
(4)CaO+H2O=Ca(OH)2。
【解析】(1)A~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B、E是两种组成元素相同的液体,E能转化为B、D,B、D能相互转化,所以E为过氧化氢,B为水,D为氧气;C、F是两种组成元素相同的气体,B能与C反应,所以C为二氧化碳,F为一氧化碳;水能转化为A,A能与二氧化碳反应,所以A为氢氧化钙,经过验证,推导正确,E为过氧化氢,化学式为:H2O2;物质F为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可作燃料,一氧化碳能还原金属氧化物,能冶炼金属;
(2)C生成F的反应为二氧化碳和碳在高温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C+CO22CO;
(3)A和C的反应是氢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化学方程式为:CO2+Ca(OH)2=CaCO3↓+H2O;
(4)B→A的反应是水和氧化钙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化学方程式为:CaO+H2O=Ca(OH)2。
6.(2023 碑林区校级二模)A﹣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B是光合作用的原料、C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A、E物质类别相同且都属于碱,D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D、B中含有相同的非金属元素。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一”表示相邻两物质间能发生反应,“→”表示一种物质经一步反应装化为另一科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
(1)C的化学式是 。
(2)写出E的一种用途: 。
(3)D→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答案】(1)H2O;
(2)改良酸性土壤;
(3)CaCO3+2HCl=CaCl2+H2O+CO2↑。
【解析】(1)由分析可知,C是水,化学式为:H2O。
(2)由分析可知,E是氢氧化钙,氢氧化钙的一种用途是:改良酸性土壤(合理即可)。
(3)由分析可知,D是碳酸钙,B是二氧化碳,D转化为B的反应是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
7.(2023 铁西区一模)A、B、C、D、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为红色固体,D是通常情况下密度最小的气体,E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它们的相互关系如图所示(图中“—”表示两端的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请回答:
(1)写出C可能的化学式 。
(2)写出D的一种用途 。
(3)反应A→B的化学方程式为 。
【答案】(1)HCl或H2SO4;
(2)冶炼金属(合理即可);
(3)3CO+Fe2O32Fe+3CO2。
【解析】(1)A、B、C、D、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A为红色固体,D是通常情况下密度最小的气体,所以D是氢气,A会与氢气反应,所以A是氧化铁,E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所以E是碳酸钙,氧化铁转化成的B会与碳酸钙相互转化,所以B是二氧化碳,C会转化成氢气、二氧化碳,所以C是盐酸或硫酸,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C可能的化学式是HCl或H2SO4;
(2)D的一种用途是冶炼金属(合理即可);
(3)反应A→B是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3CO+Fe2O32Fe+3CO2。
8.(2022 泰来县校级二模)已知A、B、C三种物质含有同种金属元素,其中A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B为氧化物;D、E、F三种物质含有同种非金属元素,其中F是单质,E是易与血液中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有些转换关系,反应条件等略去),试回答:
(1)写出E、F的化学式:E ;F ;
(2)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以下转换关系:
A→B ;
E→D ;
【答案】(1)CO;C;
(2)CaCO3CaO+CO2↑;2CO+O22CO2。
【解析】(1)由分析可知,E是一氧化碳,化学式为:CO;F是碳,化学式为:C。
(2)A→B的反应是碳酸钙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CaO+CO2↑;E→D的反应是一氧化碳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O+O22CO2。
9.(2022 泰来县校级模拟)A﹣J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的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A是烘焙糕点所用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H和D的组成元素相同;I是红棕色固体。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B 。
(2)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 ,其实际应用为 。
【答案】(1)Na2CO3;
(2)Fe2O3+3CO2Fe+3CO2;工业炼铁。
【解析】(1)由分析可知,B是碳酸钠,化学式为:Na2CO3。
(2)反应④是氧化铁和一氧化碳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O3+3CO2Fe+3CO2;其实际应用为工业炼铁。
10.(2022 德昌县模拟)2022年北京冬奥会上奥运五环“破冰”而出,寓意打破隔阂、互相走近、大家融为一体。再一次展现出了中国的文化深韵。下列图中,相交两环中的物质能相互发生化学反应。A、B、C、D、E分别是CuO、Na2CO3、H2SO4、CuSO4、Ba(OH)2中的一种。
其中A为黑色的固体。
(1)写出A与B反应的实验现象 。
(2)C为一种盐,俗称 。
(3)E的化学式为 ,写出D与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答案】(1)黑色固体逐渐溶解,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
(2)纯碱或苏打;
(3)CuSO4;Ba(OH)2+CuSO4=BaSO4↓+Cu(OH)2↓。
【解析】(1)由分析可知,A与B的反应是氧化铜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反应的实验现象是:黑色固体逐渐溶解,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
(2)C是碳酸钠,碳酸钠属于盐,俗称纯碱或苏打。
(3)E是硫酸铜,化学式为:CuSO4;D与E的反应是氢氧化钡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铜沉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Ba(OH)2+CuSO4=BaSO4↓+Cu(OH)2↓。
11.(2022 包头模拟)固体X可能由氢氧化钠、碳酸钠、氯化钠、硝酸镁、硝酸钡、硫酸钠、硫酸铜中的一种或几种物质组成(提示:以上物质中,只有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水溶液显碱性)。为确定其组成,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①中,固体X溶于水所得溶液呈 (填“酸”“中”或“碱”)性。
(2)操作Y的名称是 。
(3)固体X中一定含有 ,一定不含 。
【答案】(1)碱。
(2)过滤。
(3)氢氧化钠、氯化钠、硫酸钠;碳酸钠、硝酸镁、硝酸钡、硫酸铜。
【解析】(1)固体X溶于水后,溶液pH=13>7,则说明溶液显碱性。
(2)经过操作Y后,固体和液体分离,则说明操作Y的名称为过滤。
(3)固体溶液水后得到的为无色溶液,而硫酸铜溶液为蓝色,则说明固体中一定不含硫酸铜;又由于所得溶液显碱性,而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水溶液显碱性,则说明固体中至少含有氢氧化钠和碳酸钠中的一种,又由于硝酸镁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硝酸镁能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镁沉淀和硝酸钠,而固体加入全部溶解,则说明固体中一定不含硝酸镁。
向无色溶液中加入硝酸钡产生白色沉淀C,且该沉淀不溶于酸中,而碳酸钠能与硝酸钡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但碳酸钡沉淀能溶于酸中,硫酸钠能与硝酸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硫酸钡沉淀不溶于酸中,则说明白色沉淀C为硫酸钡,则说明固体中一定含有硫酸钠,一定不含硝酸钡、碳酸钠,则一定含有氢氧化钠。
向滤液B中先加入足量稀硝酸,再加入硝酸银,产生白色沉淀D,由于稀硝酸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硝酸钠和水,硝酸银能与氯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和硝酸钠,则说明固体中一定含有氯化钠。
综上分析可知,固体中一定含有氢氧化钠、氯化钠和硫酸钠,一定不含碳酸钠、硝酸镁、硝酸钡和硫酸铜。
12.(2022 阳东区校级一模)回答问题
(1)A、B、C、D、E分别是常见的酸、碱、盐中的一种,由以下元素组成:H、O、S、Cu、Na。其中A是酸,C是蓝色沉淀,它们之间有如下关系:
①A+2B=D+2H2O
②A+C=E+2H2O
③E+2B=C↓+D
根据上述信息回答问题:
Ⅰ、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是 ;C是 。
Ⅱ、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反应① 。
反应③ 。
(2)食盐样品中含有少量沙土、氯化钙和氯化镁。某同学思考后按以下流程除去食盐样品中的沙土、氯化钙和氯化镁,请根据流程图回答:
①为了除去氯化钙,试剂A是 。
②加入过量NaOH溶液除去的杂质离子是 (填离子符号)。
③加入试剂B后发生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答案】(1)Ⅰ、H2SO4;Cu(OH)2;
Ⅱ、H2SO4+2NaOH=Na2SO4+2H2O;CuSO4+2NaOH=Cu(OH)2↓+Na2SO4;
(2)①碳酸钠溶液;②Mg2+;③NaOH+HCl=NaCl+H2O。
【解析】(1)I、由分析可知,A是硫酸,化学式为:H2SO4;C是氢氧化铜,化学式为:Cu(OH)2。
Ⅱ、反应①是硫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SO4+2NaOH=Na2SO4+2H2O。
反应③是硫酸铜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SO4+2NaOH=Cu(OH)2↓+Na2SO4。
(2)①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所以为了除去氯化钙,试剂A是碳酸钠溶液。
②氢氧化钠和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钠,所以加入过量NaOH溶液除去的杂质离子是镁离子,离子符号为Mg2+。
③试剂B是稀盐酸,加入稀盐酸后发生的中和反应是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OH+HCl=NaCl+H2O。
13.(2022 市中区二模)运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实验室有两瓶没有贴标签的无色溶液,已知分别是氢氧化钙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中的各一种。小雪同学想用化学方法确定各是哪种物质,并进行了实验探究。
①小雪从下列四种试剂中选取了一种试剂,成功鉴别了这两种无色溶液,她所选的试剂是 (填选项序号之一)。
A.无色酚酞
B.碳酸钾溶液
C.硫酸铜溶液
D.氯化银
②小雪各取少量两种无色溶液,分别加入A、B两支试管中,分别满加适量上述①中所选试剂,观察到A试管中有沉淀生成,B试管中无明显现象,则A试管中加入的是 (填化学式)溶液。
(2)现欲探究一固体混合物A的成分,已知其中可能含有CaCO3、NH4C1、Ba(NO3)2、CuSO4四种物质中的两种或多种。按如图进行实验探究,实验现象如图中所述。(设过程中所有发生的反应都恰好完全反应)。
试根据实验过程和发生的现象作出判断,填写以下空白:
①气体B的化学式为 ;沉淀D的化学式为 ,气体E的化学式为 。
②无色滤液F中一定大量存在的酸根离子为 (填子符号)。
③写出实验过程Ⅱ中生成蓝色沉淀G的化学方程式: 。
【答案】(1)①B;②Ca(OH)2;
(2)①CO2;BaSO4;NH3;②Cl﹣、NO3﹣;③2NaOH+Cu(NO3)2=Cu(OH)2↓+2NaNO3。
【解析】(1)①A、氢氧化钙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均显碱性,均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现象相同,无法区分,不符合题意;
B、碳酸钾能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钾,产生白色沉淀,氢氧化钠和碳酸钾不反应,无明显现象,现象不同,可以区分,符合题意;
C、硫酸铜与氢氧化钙、氢氧化钠均能反应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现象相同,无法区分,不符合题意;
D、氯化银和氢氧化钙、氢氧化钠均不反应,均无明显现象,现象相同,无法区分,不符合题意。
②各取少量两种无色溶液,分别加入A、B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适量上述①中所选试剂,即加入碳酸钾溶液,观察到A试管中有沉淀生成,B试管中无明显现象,说明A试管中加入的是Ca(OH)2溶液,氢氧化钙和碳酸钾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钾,产生白色沉淀;氢氧化钠和碳酸钾不反应,无明显现象;
(2)向固体混合物中,加入适量稀盐酸,产生气体B,溶液C和沉淀D,说明固体中含碳酸钙,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产生气体,故气体B为二氧化碳;沉淀D应为硝酸钡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的硫酸钡,硫酸钡难溶于酸,故固体混合物中含有硝酸钡和硫酸铜,向溶液C中加入适量氢氧化钠溶液,生成气体E,说明固体混合物中含氯化铵,氯化铵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氨气。
①由分析可知,气体B为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化学式为:CO2;沉淀D为硝酸钡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的硫酸钡,化学式为:BaSO4;气体E为氯化铵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的氨气,化学式为NH3;
②向固体混合物A中加入稀盐酸,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硝酸钡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钡和硝酸铜,故溶液C中含硝酸铜、氯化铵,氯化钙,向溶液C中加入适量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和氯化铵反应生成氯化钠、氨气和水,氢氧化钠和硝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和硝酸钠,故无色溶液F中含硝酸钠、氯化钠、氯化钙,故无色滤液F中一定大量存在的酸根离子为:Cl﹣、NO3﹣;
③实验过程Ⅱ中生成蓝色沉淀G的反应为硝酸铜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铜和硝酸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Cu(NO3)2=Cu(OH)2↓+2NaNO3。
14.(2022 巴中模拟)A、B、C、D、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A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D广泛用于玻璃、造纸、纺织和洗涤剂的生产,C转化为E的反应类型为化合反应。各物质之间的相互关系如图所示(“﹣”表示能发生反应;“→”表示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已略去)。
(1)A生成B和C的化学方程式是 。
(2)B的一种用途为 。
(3)D和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答案】
(1)CaCO3CaO+CO2↑;
(2)灭火(合理即可);
(3)Na2CO3+Ca(OH)2═CaCO3↓+2NaOH。
【解析】(1)由分析可知,A生成B和C的反应是碳酸钙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CaO+CO2↑。
(2)B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的一种用途为灭火(合理即可)。
(3)D是碳酸钠,E是氢氧化钙,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Ca(OH)2═CaCO3↓+2NaOH。
15.(2022 红山区校级一模)A—G是初中常见的物质,相互间反应及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应条件和生成物已省略)已知A是金属氧化物,B是胃酸的主要成分,C俗称烧碱,E是应用最广泛的金属。请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化学式为 ,F的化学式为 。
(2)反应①的反应方程式是 。
(3)反应②的反应方程式为 。
【答案】(1)CuO;FeCl2。
(2)CuCl2+2NaOH=2NaCl+Cu(OH)2↓。
(3)Fe+CuCl2═FeCl2+Cu。
【解析】(1)A的化学式为CuO,F的化学式为FeCl2。
故答案为:CuO;FeCl2。
(2)反应①的反应方程式是CuCl2+2NaOH=2NaCl+Cu(OH)2↓。
故答案为:CuCl2+2NaOH=2NaCl+Cu(OH)2↓。
(3)反应②的反应方程式为Fe+CuCl2═FeCl2+Cu。
故答案为:Fe+CuCl2═FeCl2+Cu。
16.(2022 袁州区校级模拟)北京冬奥开幕式上的“一朵雪花”惊艳了世界。小丁用初中化学几种常见物质构建了一个雪花图案(图中所涉及的反应均为初中常见的化学反应。“—”表示能相互反应,“→”表示转化关系,“﹣﹣﹣”不表示任何转化关系)。其中B、E、F通常情况下均为气体;F是密度最小的气体;C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1)B的化学式为 ;
(2)D→C的化学方程式可能是 ;
(3)E—F反应的基木反应类型是 ;
(4)若G能与A反应,则G可能是 (填序号,双选)。
A.Al
B.SO2
C.NaOH
D.CuSO4
【答案】(1)CO2;
(2)CaO+H2O=Ca(OH)2;
(3)化合反应;
(4)AC。
【解析】F是密度最小的气体,则F为H2;C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则C为Ca(OH)2;B、E、F通常情况下均为气体,B能与C【Ca(OH)2】反应,E能与F(H2)反应,则B为CO2;E为O2;A 能转化为F(H2)、B(CO2),则A为酸;如HCl、H2SO4等;D能转化为E(O2)、C【Ca(OH)2】,则D为H2O;代人验证,推断合理;
(1)根据以上分析,B为二氧化碳,化学式为CO2;故答案为:CO2;
(2)D→C为氧化钙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化学方程式是CaO+H2O=Ca(OH)2;故答案为:CaO+H2O=Ca(OH)2;
(3)E—F反应是氢气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水,特征是“多变一”,基本反应类型是化合反应;故答案为:化合反应;
(4)A是酸,可以与金属铝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氢气,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故选:AC。
17.(2022 翁牛特旗校级三模)已知A、B、C、D、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五种物质。它们分别由C、H、O中的一种或几种元素组成,通常状况下A、B、C为气体,D、E为液体。(“—”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表示相连物质能向箭头所指一方转化)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省略。请回答下列问题:
(1)B物质的化学式 。
(2)A物质的用途 (答一点即可)。
(3)请写出E→C+D的化学方程式 。
(4)D生成C属于 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答案】(1)CO;
(2)灭火(或气体肥料或化工原料等);
(3)2H2O22H2O+O2↑;
(4)分解。
【解析】依据它们分别由C、H、O中的一种或几种元素组成,通常状况下A、B、C为气体,D、E为液体,且E可以转化为C、D,C与D可以互相转化,推知E为H2O2,D为H2O,C为O2,因为A与B 可以互相转化,A与C可以互相转化,B能与C反应,A能与D反应,推知A为CO2,B为CO。
(1)因为B为一氧化碳,所以化学式为CO;
(2)因为A为二氧化碳,所以A的用途是灭火或气体肥料或化工原料等合理即可;
(3)因为E为H2O2,D为H2O,C为O2,反应方程式为2H2O22H2O+O2↑;
(4)D生成C是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属于分解反应;
18.(2022 茅箭区校级模拟)图中A、B、C、D、E、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六种物质,其中B、C、D、E、F为不同类别物质。B物质主要用于玻璃、造纸、纺织和洗涤剂的生产,D为年产量最高的金属,E为人体胃液的成分。其中图中的“一”表示相连两物质之间能发生反应,“→”表示一种物质能转化成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已略去)。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B物质的化学式: 。
(2)写出A→E的化学方程式 。
(3)C—F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图中所示反应的基本类型没有涉及的有 。(填基本反应类型名称)
【答案】(1)Na2CO3;
(2)H2SO4+BaCl2=BaSO4↓+2HCl;
(3)CO2+2NaOH=Na2CO3+H2O;
(4)化合反应、分解反应。
【解析】(1)A、B、C、D、E、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六种物质,其中B、C、D、E、F为不同类别物质,B物质主要用于玻璃、造纸、纺织和洗涤剂的生产,所以B是碳酸钠,D为年产量最高的金属,所以D是铁,E为人体胃液的成分,所以E是盐酸,盐酸会转化成F,F会与碳酸钠相互转化,所以F是二氧化碳,C也会与碳酸钠相互转化,所以C是氢氧化钠,A会与铁反应,会转化成盐酸,所以A是硫酸,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B物质的化学式是:Na2CO3;
(2)A→E的反应是氯化钡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盐酸,化学方程式为:H2SO4+BaCl2=BaSO4↓+2HCl;
(3)C—F的反应是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化学方程式为:CO2+2NaOH=Na2CO3+H2O;
(4)盐酸和铁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硫酸转化成盐酸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所以图中所示反应的基本类型没有涉及的有化合反应、分解反应。
19.(2022秋 郸城县校级期末)A、B、C、D、E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表示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反应条件和其它反应物等已略去)。其中A、B、C、D在一定条件下都能生成E;A和B都是黑色固体,且A为氧化物,B为单质,两者也能反应生成E;C是常见的补钙剂中的主要成分;D与E的组成元素种类相同。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写出A和B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写出D→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写出物质D的一种用途 。
【答案】(1)C+2CuO2Cu+CO2↑;
(2)CO+CuOCu+CO2;
(3)作燃料(合理即可)。
【解析】(1)A和B反应,可以为碳和氧化铜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2CuO2Cu+CO2↑;
(2)D→E,即一氧化碳与氧化铜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CuOCu+CO2;
(3)D为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可作燃料,具有还原性,可用于冶炼金属。
20.(2022秋 安新县期末)A~G表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其中A、B、C、D都是氧化物,E、F是金属单质,G是密度最小的气体,A和F均为红色,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反应条件已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
(1)D的化学式为 。
(2)反应①在工业上的用途是 。
(3)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为 。
(4)反应③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
【答案】(1)CO2;
(2)工业炼铁;
(3)Fe+2HCl=FeCl2+H2↑;
(4)置换反应。
【解析】(1)A~G表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其中A、B、C、D都是氧化物,E、F是金属单质,G是密度最小的气体,A和F均为红色,所以A是氧化铁,F是铜,G是氢气,氧化铁和B反应会生成金属单质E和氧化物D,所以B是一氧化碳,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所以E是铁,D是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和C反应会生成铜和二氧化碳,所以C是氧化铜,经过验证,推导正确,D是二氧化碳,化学式为:CO2;
(2)反应①是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可用于工业炼铁;
(3)反应④可以是铁和盐酸或硫酸反应生成氢气,化学方程式为:Fe+2HCl=FeCl2+H2↑;
(4)反应③可以是铁和硫酸铜生成硫酸亚铁和铜,此反应属于置换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