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单元 盐 化肥测试题(答案)--2022-2023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

第十一单元 盐 化肥 测试题
一、单选题
1.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A.侯德榜改进西方的制碱方法,发明了联合制碱法
B.有些蚊虫叮咬后,在人的皮肤内分泌出一种酸(蚊酸),用牙膏涂抹患处以减轻痛痒
C.用pH试纸测定口腔唾液的酸碱度时,可发现pH一般在6.6-7.1之间
D.用蔗糖、果汁、水、小苏打和柠檬酸自制汽水
2.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不另加试剂就可鉴别的一组是
A.H2SO4、BaCl2、FeCl3 B.BaCl2、HCl、K2CO3
C.Na2CO3、NaNO3、BaCl2 D.H2SO4、CuCl2、Ba(NO3)2
3.如图为Fe元素的化合价和物质类别的二维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质C的化学式为Fe(OH)3 B.物质E的化学式为FeSO4
C.物质A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物质B D.物质A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物质D
4.下表列出了除去物质中所含少量杂质的方法,其中不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 所含杂质 除去杂质的方法
A CaO CaCO3 加水溶解、过滤
B N2 O2 将气体缓缓通过足量的灼热铜网
C Cu Zn 加入过量的稀盐酸,过滤,洗涤,干燥
D FeCl2 CuCl2 加入过量的铁粉
A.A B.B C.C D.D
5.分类是学习化学的方法之一,下列物质是按碱、盐、氧化物的顺序排列的是( )
A.石灰石、苏打、可燃冰 B.石灰水、硫酸钡、生石灰
C.烧碱、小苏打、冰水 D.纯碱、消石灰、干冰
6.下列实验方案合理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所用试剂或方法
A 检验CH4中是否混有H2 点燃,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冷的烧杯
B 鉴别氢氧化钠和硝酸铵两种固体 取等量样品,分别溶于等量水中,分别测温
C 除去硝酸钠溶液中的硫酸钠 加入适量的氯化钡溶液,过滤
D 以铜为原料制备硫酸铜 加入稀硫酸
A.A B.B C.C D.D
7.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基本反应类型都正确,且符合题意的是
A.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化合反应
B.电解水: 分解反应
C.溶洞的形成: 分解反应
D.用稀盐酸除铁锈: 氧化反应
8.分类法是化学重要的学习思想,下列物质分类中错误的是
A.HCl、H2SO4、NaHSO4都属于酸
B.CH4 、C2H5OH、CH3COOH都属于有机物
C.铁、碘、锌元素都属于人体必需微量元素
D.KNO3、K2HPO4、NH4H2PO4都属于复合肥料
9.下列有关海水淡化的说法,错误的是
A.目前能做到规模化和产业化的主要是膜法和热法
B.蒸馏法淡化海水利用的原理是构成物质的微粒大小不同
C.为检验蒸馏法得到的冷凝水样中是否含有氯化钠,可向其中滴加几滴硝酸银溶液
D.海水淡化需要一定的成本和能耗,我们要珍惜每一滴水
10.下列用多种方法鉴别物质的,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需要鉴别的物质 方法和所加试剂
方法一 方法二
A 氯化铜溶液和氯化铁溶液 观察颜色 滴加氢氧化钠溶液
B 碳酸钠和氯化钠 加足量水中 加入盐酸
C 烧碱溶液和石灰水 观察颜色 通入二氧化碳气体
D 稀盐酸和稀硫酸 氯化钡溶液 硝酸银溶液
A.A B.B C.C D.D
11.下列物质间的转化不能完全进行的是
A.O2→CuO→CO2 B.CaO→H2O→H2O2
C.Fe→FeSO4→ZnSO4 D.NaOH→Na2CO3→NaCl
12.甲、乙、丙、丁、戊分别是铁、盐酸、氢氧化钙、硫酸铜、碳酸钠中的一种。连线两端的物质间能发生反应,甲与戊反应产生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丙溶液为蓝色。下列能替代图中丁物质的是
A.Ag B.BaCl2
C.NaOH D.Fe(OH)3
13.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不用其他试剂,无法将其一一区别的是(  )
A.CuSO4 NaCl MgCl2 Ba(OH)2
B.CaCl2 Na2SO4 Na2CO3 NaNO 3
C.H2SO4 NaOH Na2SO4 FeCl3
D.HCl H2SO4 BaCl2 K2 CO3
14.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配制20g10%的氢氧化钠溶液,若用量筒取水时仰视读数,则造成配制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小
B.可用一种试剂一次鉴别氢氧化钠、氯化钠、硝酸铵、硫酸铜四种白色固体
C.将300g水倒入100g98%的浓硫酸中,配制24. 5%的稀硫酸
D.CO、Na+、NO、NH四种离子在pH=10的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
15.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拟定的实验方案不可行的是
A.N2(O2):通过灼热的铜网 B.CaO(CaCO3):加水充分溶解,再过滤
C.CuO(木炭粉):在空气中灼烧 D.CO(CO2):通过灼热的木炭层
二、填空题
16.在学习了氢氧化钠的性质后,小明同学总结如右图所示。
(1)为了验证反应①,小明将无色酚酞滴入NaOH溶液中,溶液呈__________色。
(2)NaOH溶液敞口放置在空气中容易变质,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所以,氢氧化钠溶液必须__________保存。
(3)写出稀硫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该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反应。
(4)将氯化铜溶液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
17.野炊过程实际上是运用化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因为该项活动过程中涉及许多化学知识的运用.某次野炊活动中,同学们携带了铁锅、牛肉、面条、西红柿、食用油、食盐、味精、食醋、去污粉(有效成份为碳酸钠)等物品.
(1)携带过程中,不慎将装食盐、去污粉的瓶子混淆了.若要将它们区分开来,适宜选用_____(填所携带的物品名称).
(2)在生火过程中,同学们都把木柴架空,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
(3)在“灶”上悬挂野炊锅时,小明生火后小心调节野炊锅到合适的高度.这样做的原因可能是_____(填序号).
A.使用焰心加热 B.使用内焰加热 C.使用外焰加热
(4)烹煮牛肉西红柿汤时,为了解汤的盐味是否适宜,小春同学取锅中少量汤品尝.取少量汤进行品尝就可知道整锅汤盐味如何,是因为溶液具有_____(填一条性质).
18.在盛有少量稀盐酸的烧杯中加入足量的碳酸镁固体至恰好完全反应。请回答:
(1)上述反应中的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图表示加入碳酸镁固体前后溶液中存在的主要离子,写出每种图形代表的离子(写离子符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物质中能与盐酸反应,而且反应前后溶液中的离子种类和个数比变化与上图相似的是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A.CuO粉末 B.KOH溶液 C.BaCO3固体 D.Cu片
19.U形管中是滴有酚酞溶液的蒸馏水,向左、右两管中同时逐滴滴加一定量的氢氧化钠稀溶液和稀盐酸(如图所示)。
(1)开始时 管溶液呈红色。
(2)充分反应后U形管中溶液全部呈无色,写出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除酚酞外,此时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的名称为 ,可能含有的溶质的化学式为 ,为证明是否有该物质,可在U形管中加入 固体。
三、推断题
20.已知A~G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B、D、E物质类别相同,其它物质类别不同。A为胃酸主要成分,D可做补钙剂,G为红棕色固体。相互关系如图所示,“→”表示转化关系,“一”表示相互之间能反应(部分反应物、生成物以及反应条件省略)。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______;G______。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D______;E一F______。
21.A~H,A是一种盐,且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12%,其他都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如图为这些物质的相互转化关系图。其中E为黑色固体,H为蓝色色沉淀,其中部分生成物与反应条件已省略。
(1)H的化学式是_____。
(2)D的俗名是_____。
(3)写出E→G的化学方程式_____。
四、实验题
22.某同学做“证明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盐,并收集纯净的气体”的实验。设计了如下方案进行实验:
(1)写出所标仪器的名称:①______、②______。
(2)描述A中发生的现象:______。
(3)根据所学的知识,你认为A装置和______装置相连并产生______现象时就足以说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盐,写出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4)该同学想要收集一瓶纯净的该气体,进一步验证它的性质。连接上述装置的顺序是(填写各接口字母)______,其中C装置的作用是______,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23.某校初三学习小组在学习了“酸碱盐”的知识后进行探究实验。小紫做甲实验,小敏做乙实验:
两同学做完实验后,学习小组将两试管中的残留物全部倒入一烧杯中,充分搅拌,发现一段时间后蓝色沉淀才开始溶解并消失。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1)小紫的甲实验中过量的物质是___________,而小敏的乙实验中过量的物质是____________。
(2)蓝色沉淀溶解的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探究充分反应完毕后烧杯中溶液的溶质成分,小组经分析得出,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有_______________;为了确定可能含有的溶质,小紫用一根生锈的铁,发现铁锈溶解了,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你认为下列物质都可以代替锈铁钉的_______________
A铁粉 B碳酸钙 C硝酸根 D酚酞试液
五、计算题
24.称取NaCl和Na2CO3的固体混合物21.1g,加入100.0g水配成溶液后,向其中逐渐加入一定浓度的CaCl2溶液。所加CaCl2溶液的质量与生成沉淀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1)恰好完全反应时生成CaCO3的质量是_____________g。
(2)当恰好完全反应时,计算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1%)
25.工业盐酸中通常因溶有少量的 FeCl3而呈黄色,小红为测定某工业盐酸中 HCl 的含量进 行如下实验:取某工业盐酸 l00g,滴加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 NaOH 溶液,测得加入 NaOH溶液质量与反应生成的沉淀质量关系如图所示,FeCl3与 NaOH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Cl3+3NaOH=Fe(OH)3↓+3NaCl.请回答下列问题:
(1)FeCl3与 NaOH 恰好完全反应时,生成沉淀的质量是_____ g;
(2)所滴加的 NaOH 溶液质量为 160 克时,溶液中的溶质是_____;
(3)该工业盐酸中 HCl 的质量分数是多少?_____。
参考答案:
1.C 2.B 3.B 4.A 5.C 6.B 7.B 8.A 9.B 10.A 11.B 12.C 13.B 14.C 15.B
16.(1)红
(2) 密封
(3) 复分解
(4) 产生蓝色沉淀
17. 食醋 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使燃烧更充分 C 均一性
18. 固体逐渐溶解,有气泡产生 Cl- Mg2+ H + AC
19.(1)左
(2)NaOH+HCl=NaCl+H2O 氯化钠 HCl Zn、MgO、Na2CO3等
20.(1) HCl Fe2O3
(2) 或
21. Cu(OH)2 熟石灰 CuO+H2SO4═CuSO4+H2O
22.(1) 长颈漏斗 锥形瓶
(2)鸡蛋壳浮在液面上,表面有气泡产生,并渐渐溶解
(3) D D装置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aCO3 +2HCl=CaCl2+H2O+CO2↑
(4) a接d,e接b,c接g 除去CO2中混有的HCl气体 AgNO3 + HCl=AgCl ↓+ HNO3
23. 氢氧化钠溶液 稀盐酸 氯化钠和氯化铜 A
24.(1)10.0
(2)解:设固体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为x,反应生成氯化钠的质量为y
x=10.6g
y=11.7g
故当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为:
答:当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为11.1%。
25.(1)2.14g(2)NaCl、FeCl3(3)29.2%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第十单元酸和碱测试题(答案)---2022-2023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

下一篇:2023年广东省深圳市光明区中考二模物理试卷(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