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安康市汉阴中学2022-2023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含解析)

高一化学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30 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B B C C D A A B C
二、选择题:本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20 分。每小题有一个或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 4 分,
选对但不全的得 2 分,有选错的得 0 分。
题号 11 12 13 14 15
答案 BC AD AD A AC
1.C 解析:A.氯气中氯元素化合价为 0,既可以升高又可以降低,A 项错误;B.氯气和二氧化硫都具有漂白
性,,漂白原理不同,B 项错误;C.KMnO4 溶液应加入硫酸酸化,C 项正确;D.将 SO2通入 Ba(NO3)2溶液中,
硝酸根离子在酸性溶液中表现强氧化性,能氧化二氧化硫,反应过程中生成 BaSO4沉淀,D 项错误;故选 C。
1 1
2.B 解析: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 v B = v A 0.9mol/ L min 0.45mol/ L min ;
2 2
v B = 1 v C 1 0.9mol/ L min 0.3mol/ L min ;
3 3
v B = 1 v D 1 0.01mol/ L s 60 0.3mol/ L min ;根据计算可以看出 v B 0.6mol/ L min 是速率最
2 2
快,故答案为 B;
3.B 解析:铝与强酸反应的离子反应为: 2Al+6H+ =2Al3+ +3H2 ;铝与强碱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Al+2OH -+2H 2O=2AlO
-
2 + 3H 2 ;由反应可知等量的铝与足量的强酸和强碱反应生成等量的氢气,故 B 正确;
故选:B。
4.C 解析:A.“吸收”过程中SO2 的化合价升高,被氧化,A 错误;B.“吸收”过程中反应为 2H2O+SO2+Fe2(SO4)
3=2FeSO4+2H2SO4,酸性增强,B 错误;C.用空气中的氧气氧化得到 Fe2(SO4)3溶液,Fe2(SO4)3溶液循环到“吸
收”步骤循环使用,C 正确;D.“氧化”中,O2化合价由 0 价降低为-2 价,每1 mol O2 参加反应转移 4mol 电子,D
错误;故选 C。
5.C 解析:A.升高温度,加速搅拌可以使得固体与硫酸充分反应,可加快酸浸反应速率,故 A 正确;B.反应
Ⅰ中加入硫酸和 FeS 将 MnO 还原为 Mn2+2 2 ,FeS2中 S 为-1 价,被氧化为 S 单质,60 gFeS2,物质的量为 0.5mol,
所以每消耗 60 gFeS2,转移的电子数为 1 mol,故 B 正确;C.MnO2与硫酸不反应,所以滤液中不含 Mn2+,故 C
错误;D.反应Ⅱ中加入二氧化锰将溶液中存在的亚铁离子转化为 Fe3+,Fe 从+2 价转化为+3 价,Mn 从+4 价转化
为+2 价,根据得失电子守恒有:MnO +2Fe2++4H+2 =2Fe3++Mn2++2H2O,故 D 正确;故答案选 C。
6 2- -.D 解析:由题意可知,NaOH 与一定量二氧化碳完全反应,反应得到 Na2CO3、NaHCO3,设溶液中CO3 和HCO3
x+y=0.7 2-
的物质的量分别为 xmol、ymol,由碳元素守恒、Na 元素守恒,可得: ,解得 x=0.3,y=0.4,溶液中CO
2x+y=1
3
和HCO-3 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是 3:4;答案选 D。
7.A 解析:A.蔗糖中加入浓硫酸产生黑“面包”,体现浓硫酸的脱水性和强氧化性;B.亚硫酸钠与硫酸制取SO2 ,
体现浓硫酸的强酸性;C.溶解 Fe2O3时,体现硫酸的酸性;D.制备氯气时,硫酸化合价不变,体现硫酸的酸性;
所以硫酸的作用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A,故选 A。
Δ
8.A 解析:A.用 MnO2和浓盐酸反应制备 Cl2,其离子方程式为:MnO2+4H++2Cl- Mn2++Cl2↑+2H2O,A 正确;B.少
- 2
量澄清石灰水与 NaHCO3混合会生成碳酸钙和水,其离子方程式为:Ca2++2OH-+2HCO3 =CaCO3↓+2H2O+CO 3 ,B
错误;C.工业利用氯气与石灰乳反应制备漂粉精,石灰乳在书写离子方程式中不能拆分,C 错误;D.硫酸氢钠
2-
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至溶液呈中性,生成的是硫酸钠、硫酸钡和水:Ba2++2OH-+SO +4 +2H =BaSO4↓+2H2O,D错误;
故选 A。
71g
9.B 解析:A.71 g Cl2 中含有的Cl2 的物质的量为 =1mol,所以Cl2 分子数目为 NA ,A 正确;B.Na2O71g/mol 2
与CO2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过氧化钠中-1 价的 O 元素化合价升高转化为 0 价 O元素,降低为-2 价 O 元素,
则生成 22.4 L O 2 (标准状况为 1mol)时,转移电子数为 2NA,B 错误;C.22.4 L的CO2和O2组成的混合气体中的
22.4L
分子的物质的量为 =1mol,则混合气体中,含氧原子数为 2N ,C 正确;D. 2.1 g O 的物质的量为
22.4L/mol A 2
2.1g = 2.1 mol 2.1 mol 2 N mol -1= 2.1
2.7g 2.7
N 2.7 g O
32g/mol 32 ,含氧原子数为 ,32 A 16 A 3
的物质的量为 = mol48g/mol 48 ,
2.7 mol 3 N mol -1= 2.7 2.1 2.7 A N A ,则总的氧原子数为 NA + NA =0.3NA ,D正确;故选 B。48 16 16 16
10.C 解析:A.将浓硫酸滴加到蔗糖上,蔗糖变黑,体积膨胀,放出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体现浓硫酸的脱水
性和强氧化性,能达到实验目的,A 不选;B.向 FeCl3溶液中加入过量铁粉,溶液由黄色变为浅绿色,铁离子氧
化铁为亚铁离子,说明 Fe3+具有氧化性,B 不选;C.可能浓硝酸受热分解生成二氧化氮,不能验证浓硝酸可被
炭还原为 NO2,C 选;D.氨气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氮气、水,反应中-3 价氮化合价升高为 0 价,表现氨气的
还原性,D 不选;故选:C。
11.BC 解析:A.氯化铵受热分解成 NH3和 HCl,NH3和 HCl 遇冷会重新化合成 NH4Cl,①不能用于实验室制备
NH3,向氧化钙中滴加浓氨水时发生反应 CaO+NH3 H2O=Ca(OH)2+NH3↑,②能用于实验室制备NH3,A项错误;B.NH3
能用碱石灰干燥,B 正确;C.NH3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小,故④用于收集 NH3,气流方向为左进右出,C 项正确;
D.由于 NH3极易溶于水,若用⑤中盛有的稀硫酸吸收 NH3会产生倒吸,D 项错误;答案选 BC。
12.AD 解析:A.由于氨气极易溶于水需要防止倒吸,因此 a 通入 NH3,b 通入 CO2,A 错误;B.X 为 NaHCO3,
溶解度较小,故反应 II 能发生的原因是 X 的溶解度较其他盐小,B 正确;C.该流程的副产物为 NH4Cl,可做氮
肥,C 正确;D.第 IV 步操作是将晶体碳酸氢钠直接加热分解得到碳酸钠固体,D错误;故选 AD。
13.AD 解析:A.“多孔”电极有利于增大气体的接触面积,增大反应速率,选项 A 正确;B.具有催化作用的电
极能降低电极反应的难度,选项 B 错误;C.Pt(B)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O2 +4e
- +4H+ =2H2O,选项 C 错误;
D.Pt(A) - +电极为负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其电极反应式为:NO-3e +2H2O=NO3 +4H ,若有 1molHNO3生成,
则有3molH 向 Pt(B)电极区域移动,选项 D 正确;答案选 AD。
14.A 1解析:①试管中只有 NH3易溶于水,水面上升 ;②试管中发生反应3NO2 H2O=2HNO3 NO2 ,水面
1 5
上升 ;③试管中发生反应 4NO2 O2 2H 2O=4HNO3 ,水面上升 ;④试管中发生反应SO2 H2O=H2SO ,3 8 3
2H2SO3 O2 =2H2SO
3
4 ,水面上升 ;答案选 A。4
15.AC 解析:A.比较①②数据,①中硝酸不足,根据②计算铁的质量,根据 3.36LNO 物质的量为 0.15mol,
结合 2Fe+8HNO3(稀)=2Fe(NO3)3+2NO↑+4H2O,②中反应的 m(Fe)=0.15mol×56g/mol=8.4g,m=8.4g×2=16.8g,A 正
确;B.根据 A 中计算得到①②中参加反应铁的质量为 8.4g,2.688LNO 物质的量为 0.12mol,由实验①总反应
3
3Fe+8HNO3(稀)=3Fe(NO3)2+2NO↑+4H2O,需要铁的质量为 0.12mol× ×56g/mol=10.08g,则铁不足,没有剩余,B2
错误;C.根据 2Fe+8HNO3(稀)=2Fe(NO3)3+2NO↑+4H2O,以及 2.688LNO 物质的量为 0.12mol,可得①中硝酸物质
8
的量为 ×0.12mol=0.48mol,其体积为 0.1L,所用硝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4.8mol/L,C 正确;D.实验②中硝酸
2
过量,发生反应为 2Fe+8HNO3(稀)=2Fe(NO3)3+2NO↑+4H2O,溶液中不存在 Fe2+,D 错误;故选 AC。
三、选择题:本题共 4 题,每空 2 分,共 50 分。
16.(12 分)
(1)B
(2)2NaHSO3+ H2SO4(浓)= Na2SO4+2 SO2↑+2H2O 防止空气中水分进入或吸收空气中水分
(3)SO +2NH H O=2NH + + SO 2- +H O 80.00% 6H++5SO 2- +2MnO - =2Mn2++5SO 2-2 3 2 4 3 2 3 4 4 +3H2O
解析:(1)Na2S2O3中 S 的化合价为+2 价,欲制备 Na2S2O3,从氧化还原角度分析,两个反应物中 S 的化合价应该
一个高于+2 价,一个低于+2 价,据此分析:故答案为:B;
(2)70%浓硫酸与 NaHSO3反应制备 SO2,结合原子守恒可得化学方程式为:
2NaHSO3+ H2SO4(浓)= Na2SO4+2 SO2↑+2H2O;碱石灰的主要作用为防止空气中水分进入或吸收空气中水分;
(3)①根据已知信息可知少量 SO2通入氨水生成(NH4)2SO3,发生的离子方程式为:
SO2+2NH3 H2O=2NH + + SO 2-4 3 +H2O;
②100ml 1mol·L-1的(NH4)2SO3溶液中(NH4)2SO3溶液中(NH4)2SO3的物质的量为 n = cV =1mol L 1 0.1L=0.1mol,向
溶液中通入空气后,先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后,再加入足量 BaCl2溶液,得到的沉淀是 BaSO4,其物质
m 18.64g
的量为 n = 1 0.08molM 233g mol ,根据 NH4 2 SO3 BaSO4 可知,反应的(NH4)2SO3的物质的量为 0.08mol,
0.08mol
则(NH4)2SO3的氧化率α= 100% 80.00% 2 ;滴定反应时,KMnO4溶液与 SO 3 反应反应,根据根据得失电0.1mol
2- - 2- -
子守恒可知 SO 3 和 MnO 4 的系数比为 5:2,可得离子方程式为 6H++5SO 3 +2MnO 4 =2Mn2++5SO
2-
4 +3H2O。
17.(14 分)
(1)O2
(2) Na2O2 离子键、(非极性)共价键
(3)第四周期 VIIA 族
(4)CD
(5) (CN)2+2NaOH=NaCN+NaCNO+H2O
解析:(1)N、O、S 中 O 元素非金属性最强,O2与 H2最易化合;
(2)Na 和 O 形成的摩尔质量为 78g· mol -1的化合物为 Na2O2 ,其中既有离子键又有(非极性)共价键;
(3)第四周期共有 18 种元素,所以 35 号元素与 17 号元素同族,则 35 号元素处于第四周期 VIIA 族;
(4)A.元素 f 处于第 VIA 族,f单质及其化合物与 S 单质及其化合物性质相似,同时存在性质的递变性,f 的单
质常温下是固态,A 错误;B.f单质的氧化性比 S 弱,不具有强氧化性,B 错误;C.fc2与 SO2质相似,均属于
酸性氧化物,C 正确;D.fc2中 f元素为+4 价,处于中间价态,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D 正确;故答案为:CD;
(5)根据信息可知,该物质是过氧化氢,电子式为 ;其与碱反应类似于 Cl2与碱反应,反应的化学方
程式为(CN)2+2NaOH=NaCN+NaCNO+H2O。
18.(12 分)
(1)光 电
(2)BC
(3)AD
(4) 0.05 50%
解析:(1)光伏发电实现光能转化为电能。
(2)A. 容器的容积不变,混合气体的总质量不变,故混合气体的密度始终不变,故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不能表明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故 A 错误;B. 容器的容积不变,随反应进行,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减小,混
合气体的总压强减小,故混合气体的总压强保持不变能表明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故 B 正确;C. 混合气体中
CH3OH 的体积分数保持不变,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能表明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故 C 正确;D. CH3OH 、
CO2的浓度相等不能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不能表明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故 D 错误;故选 BC。
(3)A. 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加快,故 A 正确;B. 分离产物,反应速率减慢,故 B 错误;C. 减小压强,反
应速率减慢,故 C 错误;D. 加催化剂,反应速率加快,故 D 正确;故选 AD。
(4)①设 CO2参加反应的物质的量为 xmol,则可列出三段式:
CO 2 g +3H 2 g 催 化剂 CH 3OH g +H O g 高温 2
起始(mol) 2 6 0 0
,平衡体系中H2 的体积分数为 50%,则
转化(mol) x 3x x x
平衡(mol) 2-x 6-3x x x
6-3x
100%=50% ,解得 x=1,则开始反应至 10min 时CH3OH的平均反应速率为2-x+6-3x+x+x
1mol
0.05mol L 1 min 1 。
10min 2L
1
②该条件下,反应达到平衡时,CO2的转化率为 100%=50% 。2
19.(14 分)(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干燥氨气

(3)2NH3+3CuO 3Cu+N2+3H2O
(4)浓硫酸 吸收氨气
(5)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进入 E中使 Li3N 水解
(6)90.00
解析:(1)连接好装置开始实验前必须进行的操作是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装置 C 中发生的氨气和氧化铜在加热条件下的反应,进入 C 前气体必须干燥,B 中碱石灰可以吸收氨气中
的水蒸气。
(3)装置 C 中的氧化铜和氨气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氮气,N 的化合价升高,则 CuO 中铜的化合价降低,生成

单质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H3+3CuO 3Cu+N2+3H2O。
(4)装置 E 中发生的是加热条件下氮气和锂的反应,氮气必须是干燥的,C 中氨气会有剩余,而氨气进入 E 中
会和锂反应生成 LiNH2 和 H2,所以必须除去氨气,所以 D中的试剂是浓硫酸,既可以吸收氨气,也可以干燥氮
气。
(5)氮化锂易水解,则装置 F 的作用是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进入 E中使 Li3N 水解。
1
(6)Li 的质量为 7.000g,即 Li的物质的量为 1.000mol,理论上生成 Li3N 的物质的量为 mol。实验测得 E中铁3
舟连同所装固体在实验后增重 44.400g-40.200g=4.200g,增加的质量即为氮气的质量,则根据氮守恒,实际生成
4.200g 0.3mol
的 Li3N 的物质的量为 28g/mol ×2=0.3mol,则 Li3N 的产率为
1 mol ×100%=90.00%。
3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辽宁省沈阳市重点高中联合体2022-2023高一下学期期中检测化学试题(答案)

下一篇:甘肃省金昌市永昌县重点高级中学2022-2023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