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考化学仁爱版二轮复习题-金属和金属材料(含解析)

2023年中考化学仁爱版二轮复习题-金属和金属材料
一、单选题
1.金属R投入稀硫酸中,有气泡产生;镁条插入R的化合物的溶液中,有R析出,则R、Mg、Cu的金属活动性顺序是
A.Mg>R>Cu B.Cu>R>Mg
C.R>Mg>Cu D.Mg>Cu>R
2.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伴随着能量的变化,所以有能量变化的一定发生化学反应
B.阴离子带负电,所以带负电的粒子一定是阴离子
C.某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所以该物质中一定含有碳、氢两种元素
D.置换反应生成单质和化合物,所以生成单质和化合物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3.下列金属中,化学性质相对稳定的是
A.铁 B.铜 C.银 D.锡
4.坚持生态优先,保护优先,建设山清水秀、天蓝地净的美丽福建。下列做法不符合该理念的是
A.污水随意排放 B.垃圾分类投放
C.低碳出行 D.推广分餐公筷
5.归纳和推理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氧化物中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B.分子和原子都是不显电性的粒子,所以不显电性的粒子一定是分子或原子
C.某物质在氧气中燃烧有水和二氧化碳生成,则该物质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D.合金是由一种金属跟其他金属(或非金属)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所以合金一定是混合物
6.在天平左右两盘中各放一个等质量的烧杯,烧杯中分别盛有等质量的足量的稀硫酸,天平平衡。向左盘烧杯中加入27g10%的氢氧化钠溶液,向右盘烧杯中加入铁粉,若天平最终平衡,则加入铁粉的质量为( )
A.56g
B.28g
C.27g
D.29g
7.下列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
A.镁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
B.铁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
C.铜在空气中加热,表面变黑
D.金在氧气中加热到高温没有明显现象
8.将过量的铁粉投入到硫酸和硫酸铜的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滤纸上留有是
A.铜 B.铁 C.铁和铜 D.没有固体
9.下列实验方案设计不合理的是
A.通过硬铝片和铝片相互刻画来比较合金和纯金属的硬度
B.选用红磷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C.采用过滤的方法除去水中的泥沙等难溶性杂质
D.将混合气体点燃除去二氧化碳气体中混有的少量一氧化碳气体
10.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 杂质 操作方法及使用试剂
A CO2 CO 通入过量氧气,点燃
B CuO粉末 木炭粉 通入一氧化碳还原
C 铜粉 铁粉 加入过量的稀盐酸、过滤、洗涤、烘干
D CuCl2溶液 锌粉 加入过量的稀盐酸、过滤
A.A B.B C.C D.D
11.下列认识不正确的是
A.钢是很纯的铁
B.铁锈的主要成分是
C.隔绝空气和水可以防止铁生锈
D.被腐蚀的铁制品应该加以回收
12.实验室里,用如图所示装置还原氧化铁的过程中,可能生成四氧化三铁、氧化亚铁或铁等固体物质。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实验时,先加热,再通入一氧化碳
B.为了减少空气污染,应增加尾气处理装置
C.实验结束时,应该先熄灭酒精灯,然后一直通一氧化碳,直到玻璃管冷却
D.实验时,试管中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证明该反应有二氧化碳生成
二、填空题
13.向一定量的Cu(NO3)2和AgNO3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锌粒。反应中生成固体金属单质质量(m),随反应时间(t)的变化图像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用化学式表示A点处溶液中物质(水除外)。________
(2)写出使溶液质量增加的反应方程式。________
14.金属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请回答:
(1)用铁制作铁锅是利用了铁的_____性,用铜丝制作导线是利用了铜的_____性。
(2)“湿法炼铜”是利用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制取铜,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3)我国古代将炉甘石(ZnCO3)赤铜(Cu2O)和木炭粉混合后加热到约800℃,得到一种外观似金子的锌和铜的合金,试写出其中两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提示:ZnCO3加热可分解为ZnO)。
15.化学与生活、社会联系紧密,请根据你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国家乡村振兴计划,兴建沼气池。沼气的主要成份是甲烷,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2)合金是重要的金属材料,写出家庭中一种合金物品的名称_____。
(3)饮用硬度过大的水不利于健康,生活中常用_____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
16.金属具有广泛的应用。
(1)下列金属制品中,利用金属导电性的是 _______ (填字母)。
A.金属硬币 B.铜制导线 C.铁制炊具
(2)防止金属锈蚀是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途径之一。洁净的铁钉在下列情况下不容易生锈的是 ________ (填字母)。
A.在干燥的空气中 B.在潮湿的空气中 C.部分浸没在食盐水中
(3)铝具有良好的抗腐蚀性能,原因是铝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其原因是表面生成一层_______,从而阻止铝进一步氧化。氧化铝难溶于水,却能溶于酸。写出氧化铝与稀硫酸反应生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三、推断题
17.A~G表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B、C、D都是氧化物,E、F、G都是金属单质,A和G均为红色,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反应条件、部分反应物及生成物已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化学式:A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
(2)B的一种用途是____________。
(3)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4)E、F、G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
18.构建知识网络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ABCDEFG为常见的物质,其中B.E.G属于单质,反应②是炼铁工业中的主要反应,下图是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请回答:
(1)A物质的化学式 _____
(2)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 _____ ;固态C物质在实际生活中的一种用途是 _____
(3)写出反应③中生成红色固体的化学方程式 _____
(4)写出物质G和A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
四、实验题
19.请回答下列有关实验问题。
(1)如图一实验,玻璃管中的现象是______,玻璃管中发生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2)铁、铜、铝是生活中最常用的三种金属,小圆同学选取实验室提供的铁、铜、铝、稀硫酸、硫酸铜溶液、硫酸铝溶液,做了如图二实验:
①写出图中发生反应的实验现象______。
②为验证铁、铝两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请从实验室提供的试剂中选出所需的试剂是______,最终得出的三种金属活动性的顺序是______。
(3)金属制品在空气中容易生锈,铁生锈的条件是与______同时接触。
20.为了研究炼铁的主要反应实质,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用一氧化碳还原三氧化二铁做实 验。装置如左下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实验开始后可观察到如下现象:玻璃管中B处的现象是____,化学方程式为____;
(2)试管C 中反应的 化学方程为_______;
(3)导管口D处点燃的目的是_______。
五、计算题
21.镁、锌、铁三种金属各20g分别与足量盐酸反应,各生成氢气多少克?由此得出“+2价金属与酸反应产生氢气质量”的什么规律?
22.有①Cu-Zn ②Cu-Ag 两种貌似黄金的合金,它们都有其特殊的用途,但一些骗子常用它们做成饰品冒充真黄金欺骗消费者。对此,化学科学有责任加以揭露。
(1)现有上述两种合金制成的假黄金饰品各一件,小明同学只用稀盐酸和必要的实验仪器就鉴别出其中一种饰品是假黄金,它是合金_______(填写代号)。
(2)取与上述用稀盐酸鉴别出的同种合金10g,放入烧杯中,再向其中加入93.7g某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后,测得烧杯内剩余物质的质量共为103.5g。计算:10 g该合金中铜的质量是多少?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A
【详解】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铜的活动性排在氢后;金属R投入稀硫酸中,有气泡产生,说明R的活动性排在氢前;镁条插入R的化合物的溶液中,有R析出,说明镁的活动性比R强,因此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镁、R、铜,故选A。
2.C
【详解】A、化学反应伴随着能量的变化,有能量变化的不一定发生化学反应,例如由水蒸气变成水,要放出热量,伴有能量变化,但这个变化是物理变化,错误;
B、阴离子带负电,带负电的粒子不一定是阴离子,例如电子带负电,错误;
C、某物质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物中氧气中只含有氧元素,生成物二氧化碳和水中共含碳、氢、氧三种元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所以该物质中一定含有碳、氢两种元素,正确;
D、置换反应生成单质和化合物,但生成单质和化合物的反应不一定是置换反应,例如氧化铁与一氧化碳在高温条件下生成铁和二氧化碳,由于反应物是两种化合物,不属于置换反应,错误。
故选C。
3.C
【详解】由金属活动性顺序可知,金属活动性越弱,化学性质越稳定,则铁、铜、银、锡四种金属中,银的金属活动性最弱,故银的化学性质更稳定,故选C。
4.A
【详解】A、污水随意排放,会造成水资源的污染,故A错误;
B、垃圾分类投放,既可以节约资源,又可以减少环境污染,故B正确;
C、低碳出行,减少碳排放,故C正确;
D、推广分餐公筷可以节约资源,又可以减少疾病的传播,故D正确;
故选A。
5.D
【详解】A、氧化物中含有氧元素,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例如氢氧化钠,选项A错误;
B、分子和原子都是不显电性的粒子,不显电性的粒子不一定是分子或原子,例如中子,选项B错误;
C、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某物质在氧气中燃烧有水和二氧化碳生成,则该物质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选项C错误;
D、合金是由一种金属跟其他金属(或非金属)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是由多种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所以合金一定是混合物,选项D正确。
故选D。
6.B
【详解】在天平左右两盘中各放一个等质量的烧杯,烧杯中分别盛有等质量的足量的稀硫酸,天平平衡。向左盘烧杯中加入27g10%的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没有气体生成,故左盘增重27g,向右盘烧杯中加入铁粉,若天平最终平衡,则右盘参加反应的铁和生成氢气的质量差是27g。
设加入铁粉的质量为x,生成氢气的质量为y,
y=
x-=27g ,解得:x=28g;故选B。
7.B
【详解】A. 镁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放出大量的热,选项正确;
B. 铁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在空气中不能燃烧,选项错误;
C. 铜和氧气在加热条件下生成氧化铜,铜在空气中加热,表面变黑,选项正确;
D. 金的化学性质很稳定,和氧气加热到高温也不反应,故没有明显现象,选项正确。
故选B。
8.C
【详解】将过量的铁粉投入到硫酸和硫酸铜的溶液中:铁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所以充分反应后过滤,滤纸上留有是生成的铜和过量的铁,故选C。
9.D
【详解】A、硬铝是铝的合金,将两者相互刻画,比较硬度,硬度大的是硬铝,可以鉴别,方案正确;
B、红磷燃烧的特点是消耗氧气的同时生成物为固体,不产生干扰,方案正确;
C、过滤是将固体和液体进行分离的操作,可以除去水中的难溶性杂质(如泥沙),方案正确;
D、二氧化碳不可燃不助燃,不能用点燃的方法除去一氧化碳,方案错误;
故:选D。
【点睛】
10.C
【详解】A、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不能够通氧气点燃,这是因为除去气体中的气体杂质不能使用气体,否则会引入新的气体杂质,故选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B、氧化铜能和一氧化碳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而木炭不反应,杂质没有除去反而破坏了要得到的物质,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C、铁粉能与足量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溶液和氢气,铜粉不能,再过滤、洗涤、干燥,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能达到实验目的
D、锌粉能与足量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锌溶液和氢气,而CuCl2溶液不反应,过滤后能除去杂质锌粉,但又引入新的杂质氯化锌和氯化氢,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故选C。
11.A
【详解】A、钢的主要成分是铁,还含有碳等物质,属于铁的合金,是混合物,不正确;
B、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正确;
C、根据铁与水和氧气共同作用而生锈,故隔绝空气和水可以防止铁生锈,正确;
D、被腐蚀的铁制品应该加以回收,这样可以节约金属资源,正确。
故选A
12.A
【详解】A、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混有一定量的空气,遇到明火,可能发生爆炸,故实验时,先通入一氧化碳,将装置内空气排尽,然后加热,防止发生爆炸,符合题意;
B、一氧化碳有毒,散逸到空气中,会污染空气,故为了减少空气污染,应增加尾气处理装置,不符合题意;
C、实验结束时,应该先熄灭酒精灯,然后一直通一氧化碳,直到玻璃管冷却,防止反应生成的铁高温下重新被氧化,不符合题意;
D、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实验时,试管中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证明该反应有二氧化碳生成,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3. 、、
【详解】(1)根据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可知:锌>铜>银,加入过量的锌粒,锌先与反应,完全置换银后再与反应,当处于A点时,锌与未完全,所以溶质有、、,故填:、、;
(2)锌、银、铜相对原子质量分别为65、108、64,锌与反应中,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每65份质量的锌生成216份质量银,溶液质量减少;锌与反应中,根据化学方程式:,由于每65份质量的锌生成64份质量铜,故溶液质量增加。故填:。
14. 导热 导电 Fe+CuSO4=Cu+FeSO4 或
【详解】(1)由于铁具有良好的导热性且熔点高,所以铁可以制成铁锅;铜具有良好的导电性,所以铜可以制成铜线;
(2)“湿法炼铜”是利用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制取铜,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Fe+CuSO4=Cu+FeSO4;
(3)800℃时,碳酸锌分解生成氧化锌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碳具有还原性,碳与氧化锌反应生成锌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碳和氧化亚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5. 不锈钢锅(合理即可) 煮沸
【详解】(1)沼气的主要成份是甲烷,甲烷燃烧是在甲烷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化学方程式是;
(2)合金是重要的金属材料,生铁和钢是普遍使用的铁的合金,如不锈钢锅(合理即可);
(3)生活中常用煮沸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因煮沸过程中,可溶性钙镁化合物成为沉淀而降低水的硬度。
16. B A 致密的氧化膜
【详解】(1)A、金属硬币是利用金属的价值高、耐腐蚀等性质,故A错误;
B、铜制导线是利用金属导电性,故B正确;
C、铁制炊具利用的是金属的导热性,故C错误;
故选B。
(2)铁与氧气、水同时接触容易发生锈蚀;
A、在干燥的空气中没有与水接触,铁不易生锈,故A正确;
B、在潮湿的空气中,铁与氧气和水同时接触,易发生锈蚀,故B错误;
C、铁部分浸没在食盐水中,铁钉与氧气和水、食盐接触,最容易生锈,故C错误;
故选A。
(3)③铝具有良好的抗腐蚀性能,原因是铝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在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从而阻止铝进一步氧化;
④氧化铝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铝和水,反应方程式为:。
Fe2O3 CuO 冶炼金属 Fe2O3+3CO2Fe+3CO2
Fe+CuSO4=Cu+FeSO4 E>G>F
【分析】根据A~G表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A、B、C、D都是氧化物,E、F、G都是金属单质,A和G均为红色,所以A是氧化铁,G是铜,氧化铁和B反应会生成金属单质E和氧化物D,所以B是一氧化碳,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所以E是铁,D是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和C反应会生成铜和二氧化碳,所以C是氧化铜,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铁、铜都会生成金属F,所以F可以是银,然后将推出的物质进行验证即可。
【详解】(1)A是氧化铁,化学式为:Fe2O3;C是氧化铜,化学式为:CuO;
(2)通过推导可知,B是一氧化碳,可以用来冶炼金属;
(3)反应①是氧化铁和一氧化碳在高温下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Fe2O3+3CO2Fe+3CO2;反应③是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化学方程式为:Fe+CuSO4=FeSO4+Cu;
(4)通过推导可知,E、F、G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EGF。
【点睛】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
18. CuO 人工降雨 CuCl2+Fe=FeCl2+Cu CuO+H2 Cu+H2O
【详解】反应②是炼铁工业中的主要反应,B和X溶液反应生成绿色溶液F和无色气体和红色的固体,说明B是铁,F是硫酸亚铁溶液,G是氢气;E是铜;铜和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化学式为:CuO , 氧化铜和过量的盐酸反应后所得溶液是氯化铜和盐酸的混合溶液。固体二氧化碳俗称干冰,生活中常用于人工降雨。铁和氯化铜反应生成铜和氯化亚铁,反应方程式为:CuCl2+Fe=FeCl2+Cu;氢气和氧化铜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的方程式为:CuO+H2 Cu+H2O。
点睛:推断题的解题方法是找题眼,物质颜色、用途等,然后结合转化关系,利用反应条件和反应类型,进行推断,最后再将推断的结果检查,看是否符合题中物质间的关系。
19.(1) 红棕色粉末变成黑色
(2) A试管中铁丝表面有红色固体析出,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绿色;B试管无明显现象 铁、硫酸铝溶液 铝、铁、铜
(3)空气中的氧气和水蒸气
【分析】根据化学方程式描述实验现象,记住常见固体和溶液中离子的颜色;
(1)
(1)图一是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该化学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因此玻璃管中可观察到红棕色粉末变成黑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
(2)①铁的活动性在铜之前,铁可以和硫酸铜溶液发生反应,化学方程式为:,因此可观察到:铁丝表面有红色固体析出,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绿色;铜不能硫酸铝溶液反应。故填:A试管中铁丝表面有红色固体析出,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绿色;B试管无明显现象
②通过A实验可知铁比铜活泼,通过B实验可知铝比铜活泼,无法对比铁和铝的活动性,对比铁和铝的活动性的方法:可将铁放入硫酸铝溶液中,无明显现象说明铝比铁活泼,或将铝和铁分别放入稀硫酸中,铝产生气泡速度快,说明铝比铁活泼,通过实验A、B和补充实验,最终得出金属的活动性:铝>铁>铜;
(3)
(3)铁生锈是铁和空气中氧气、水蒸气接触而造成的;
【点睛】对比金属活动性,通过金属活动表知道金属的活动性,进一步设计实验去验证。
20.(1) 红棕色粉末变为黑色
(2)
(3)温除去尾气中的一氧化碳,防止污染空气
【详解】(1)一氧化碳和氧化铁高温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所以B的现象是红棕色粉末变为黑色,化学方程式为。
(2)生成的二氧化碳进入C中,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化学方程式为。
(3)一氧化碳有毒,是空气污染物,在反应中不能被完全消耗,且不溶于水也不和水、氢氧化钙反应,具有可燃性,所以导管口D处点燃的目的是除去尾气中的一氧化碳,防止污染空气。
21.解:设镁与盐酸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为x
x≈1.67g
设锌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为y
y≈0.62g
设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为z
z≈0.71g
等量的+2价金属与足量酸反应,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越大,产生氢气的质量越小。
【详解】见答案
相对原子质量:Zn>Fe>Mg,生成氢气的质量:Mg>Fe>Zn,由此可以得出,等量的+2价金属与足量酸反应,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越大,产生氢气的质量越小。
22.(1)①
(2)解:设合金中Zn的质量为x
氢气的质量=10g+93.7g-103.5g=0.2g
x=6.5g
铜的质量=10g-6.5g=3.5g
答:合金中铜的质量为3.5g
【详解】(1)金属的活动性大于H的金属能与酸反应置换出氢气,由金属活动性顺序可知,金属活动性Zn>H>Cu>Ag,则只有金属Zn能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氢气;取样分别加入稀盐酸中若观察到溶液中有气泡产生的为Cu-Zn合金,故选①;
(2)见答案。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2023年中考化学人教版二轮复习题- -盐化肥(含解析)

下一篇:专题:运算律真题练习卷(单元培优)-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苏教版(含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