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简单的有机化合物 课后练习
一、单选题
1.将某病人的尿液加入新制的Cu(OH)2浊液中,微热时如果观察到红色沉淀,说明该尿液中含有( )
A.醋酸 B.尿酸 C.食盐 D.葡萄糖
2.有关乙烯的下列叙述:①乙烯溶于水后可得乙醇,②乙烯能发生氧化反应,③乙烯能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④乙烯是无色、稍有气味、难溶于水的气体;其中正确的是
A.只有② B.①和③ C.②和③ D.②③④
3.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为皂化反应
B.淀粉、纤维素是多糖,是结构复杂的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C.蛋白质在酶等催化剂的作用下,水解生成氨基酸
D.市场上的加酶洗衣粉去除蛋白质油渍效果很好,可以用来洗涤毛织品、棉织品及化纤织品
4.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茶水中的儿茶素(如图)具有抗肿瘤、抗氧化等药理作用。下列有关儿茶素的说法错误的是
A.儿茶素可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
B.可利用茶水检测补铁剂是否变质
C.1mol儿茶素最多可与4molNa发生反应
D.1mol儿茶素最多可与6molH2发生加成反应
5.诺卜醇可用于调制木香型化妆品及皂用香精,诺卜醇的一种制备方法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可用溴的溶液区别β-蒎烯与诺卜醇
B.β-蒎烯的饱和碳原子上的一氯代物最多有7种
C.β-蒎烯和诺卜醇分子中都有一个由5个碳原子构成的四面体
D.可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鉴别β-蒎烯和诺卜醇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和互为同位素
B.金刚石和金刚烷 互为同素异形体
C.乙酸和软脂酸互为同系物
D.和互为同分异构体
7.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太阳能光催化技术可以将二氧化碳转化为燃料,该燃料属于一次能源
B.75%酒精可用于杀死新冠病毒,如果用90%酒精效果更好
C.二氧化硫具有氧化性,因此可作食品的漂白剂
D.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因此可用作食品的保鲜剂
8.设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中含有的数目为
B.7.8g苯中含σ键的数目为
C.12g石墨烯(单层石墨)中含有六元环的数目为
D.14g由乙烯和环丙烷组成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氢原子数目为
9.下列关于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反应④能发生,从而证明苯中是单、双键交替结构
B.反应②不发生,但是仍有分层现象,紫色层在下层
C.反应③为取代反应,产物是一种烃的衍生物
D.反应①常温下能进行,不需要加热
10.为探测暗物质,我国科学家在2400米的山体深处搭建了墙体厚度达1米的聚乙烯隔离检测室,里面用铅和铜等材料层层包裹,在零下200℃左右的环境,用超纯锗进行探测。所用材料不属于金属材料的是
A.聚乙烯 B.铅 C.铜 D.锗
11.莽草酸是合成治疗禽流感和甲型H1N1流感药物——达菲的重要原料。已知莽草酸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这种有机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莽草酸的分子式为C6H10O5 B.莽草酸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C.莽草酸遇FeCl3溶液显紫色 D.莽草酸中所有碳原子可共平面
12.下表各选项中,不能利用置换反应通过Y得到W的一组化合物是
选项 化合物 A B C D
Y CO2 Fe2O3 C2H5OH FeCl3
W MgO Al2O3 C2H5ONa CuCl2
A.A B.B C.C D.D
13.下列有机物的系统命名,正确的是
A.2-甲基-2-氯丙烷 B.2-甲基-1-丙醇
C.1, 3, 4-三甲苯 D.2-甲基-3-丁炔
14.若NA表示阿佛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mol Cl2作为氧化剂得到的电子数为NA
B.在0℃,101kPa时,22.4L氢气中含有NA个氢原子
C.7.2g正戊烷与新戊烷的混合物中含H原子的数目为1.2NA
D.0.5 mol L 1Na2SO4溶液中Na+的数目为NA
二、填空题
15.(1)为了降低汽车尾气对大气的污染,有关部门拟用甲醇替代液化石油气作为公交车的燃料。已知:在25℃10kPa下,10g甲醇燃烧生成CO2和液态水时放热226.8kJ。请写出表示甲醇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某些化学反应可用下式表示:A + BC + D + H2O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若A、D均可用于消毒,且C是家家户户的厨房必备的调味品之一,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A为水垢的主要成分之一,B是日常生活常见有机物(厨房用品),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若C、D均为气体且都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只用___________或__________(任写两种试剂的名称)就可以鉴别C、D两种气体。
16.下表是某食品包装袋上的说明,从表中的配料中分别选出一种物质填在相应的横线上.
品名 ×××
配料 鲜鸡蛋、精面粉、白砂糖、精炼植物油、奶油、奶粉、食盐、柠檬汁等
保质期 240天
生产日期 标于包装袋封口上
①富含蛋白质的是____________。②富含糖类的是_________。
③富含油脂的是_____________。④富含维生素的是_________。
17.为了实现表中所列的一些目的,请选用合适的处理方法将其选项标号填入对应的空格中。
实现目的 处理方法
除去餐具上的油污 ___
检验自来水中是否含有Cl-离子 ___
验证某胃药主要成分是NaHCO3还是Al(OH)3 ___
区别羊毛线和腈纶线 ___
供选择的处理方法:
A.加稀盐酸,观察现象 B.灼烧,闻气味
C.热的纯碱溶液,洗涤 D.加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观察现象
18.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浓硫酸具有如下的性质:酸性强氧化性吸水性脱水性,下列事实主要表现浓硫酸的什么性质填字母序号。
①浓硫酸做干燥剂_______。
②棉布上滴上浓硫酸,出现破洞_______。
③浓硫酸不能干燥氨气_______。
④浓硫酸与木炭共热产生气体_______。
(2)浓硝酸具有如下的性质:酸性、强氧化性、不稳定性,下列事实主要表现浓硝酸的什么性质填字母序号。
①常温下可用铝或者铁制容器运输浓硝酸_______。
②浓硝酸需保存在棕色瓶中_______。
(3)请用有机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①甲烷的分子式为 _______,结构式为 _______,电子式为 _______,空间构型为 _______;
②乙烯的分子式为 _______,结构式为 _______,电子式为 _______,结构简式为 _______。
19.(1)下列几组物质中,互为同位素的是______,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是______,互为同系物的是______,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______,属于同种物质的是______。(用序号填空)
①O2和O3 ②35Cl和37Cl ③CH3CH3和CH3CH2CH3 ④和 ⑤CH3(CH2)2CH3和(CH3)2CHCH3
(2)硫酸的性质有:A.强氧化性;B.酸性;C.吸水性;D.脱水性。在下列硫酸的用途或化学反应中,硫酸可能表现上述的一个或者多个性质,试用字母填空:
①实验室干燥氢气______;
②浓硫酸与金属铜的反应______;
③浓硫酸使蔗糖变黑,且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______
(3)①CO2②CH3CH3③Na2O2④H2O2⑤NH4Cl⑥NaOH。试用以上编号填空:属于共价化合物的是______;属于离子化合物的是______;
20.从A.甲烷 B.乙醇 C.乙酸 D.淀粉 E.油脂 F.蛋白质六种有机物中,选择合适的物质,将其标号填在横线上。
(1)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_____;
(2)大米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
(3)属于酯类的是________;
(4)水解最终生成氨基酸的是________;
(5)常用作燃料和医用消毒剂的是________;
(6)普通的食醋中含3%~5%(质量分数)的________。
21.按下列要求填空:
(1)分子式为_______,有_______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
(2)的一氯代物有_______种。
(3)化合物是一种取代有机氯农药DDT的新型杀虫剂,它含有的官能团为_______ (写结构简式)。
22.补齐物质及其用途的连线。
物质 用途 A.乙烯 a.漂白剂 B.液氨 b.植物生长调节剂 C.次氯酸钠 c.工业制冷剂 D.葡萄糖 d.营养物质
_____________。
23.完成下列填空:
(1)属于人体生命必需微量元素的是_______。(填“Fe”、“H”或“Na”)。
(2)在第三周期中,最活泼的非金属元素是__________(填元素名称)。
(3)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___,该气体无毒,但泄漏后在空气中达到一定浓度遇明火易_____。
(4)原电池是将___________能转化成____________能的装置。
(5)化学反应根据能量变化可分为吸热反应和______反应,铝热反应属于______反应。
(6)产生能量最高的营养物质是______________。
(7)配平下列方程式并指出其中的氧化剂和还原剂:
WO3+__H2W+___H2O_______
氧化剂_______,还原剂__________。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详解】A. 食醋和氢氧化铜反应生成醋酸铜和水,使沉淀溶解,没有红色沉淀出现,故A错误;
B. 尿酸是酸,会使沉淀溶解,没有红色沉淀出现,故B错误;
C. 食盐和氢氧化铜不反应,没有红色沉淀生成,故C错误;
D. 葡萄糖为还原性糖含有醛基能与新制的Cu(OH) 2 浊液微热时观察到红色沉淀,故D正确;
【点睛】因为还原糖里面含有—CHO即醛基,它可以在加热的条件下与新配制的Cu(OH)2悬浊液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Cu2O,CH2(OH)(CHOH)4CHO+2Cu(OH)2CH2(OH)(CHOH)4COOH+Cu2O+2H2O,反应根据还原糖里的醛基和Cu(OH)2发生氧化反应生成Cu2O(砖红色)来检验还原糖的存在。
2.D
【详解】①乙烯不溶于水,但在一定的条件下能与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乙醇,故错误;②乙烯能发生氧化反应,例如和氧气或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故正确;③乙烯能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1,2-二溴乙烷,故正确;④乙烯是无色、稍有气味、难溶于水的气体,故正确。
故选D。
3.D
【详解】A.油脂在碱溶液的作用下发生水解,叫皂化反应,故A正确;
B.淀粉和纤维素均为多糖,淀粉和纤维素的相对分子质量在10000以上,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故B正确;
C.蛋白质水解反应最终生成氨基酸,故C正确;
D.毛织品的成分是蛋白质,蛋白酶能分解蛋白质,故D错误;
故选D。
4.C
【详解】A.儿茶素中含有酚羟基及醇羟基,可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选项A正确;
B.茶水中的儿茶素含有酚羟基,可利用茶水检测补铁剂是否变质,若变质则遇茶水显紫色,选项B正确;
C.儿茶素中含有4个酚羟基及1个醇羟基,1mol儿茶素最多可与5molNa发生反应,选项C错误;
D.儿茶素中含有两个苯环,1mol儿茶素最多可与6molH2发生加成反应,选项D正确;
答案选C。
5.C
【详解】A. 蒎烯和诺卜醇中都含有碳碳双键,都能使溴的溶液褪色,所以用溴的溶液不能区别蒎烯和诺卜醇,A项错误;
B. 蒎烯的饱和碳原子上有6种不同环境的H原子,故蒎烯的饱和碳原子上的一氯代物最多有6种,B项错误;
C. 蒎烯和诺卜醇中与两个直接相连的碳原子为饱和碳原子,该碳原子与周围4个碳原子构成四面体,C项正确;
D. 蒎烯和诺卜醇中都含有碳碳双键,都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故不能作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鉴别蒎烯和诺卜醇,可用金属钠鉴别,加入金属钠若产生气泡则是诺卜醇,不产生气泡则是蒎烯,D项错误;
故选C。
6.C
【详解】A.质子数相同质量数(或中子数)不同的原子互称为同位素,和属于化合物,不互为同位素,故A错误;
B.同素异形体是指由同一元素组成的不同的单质,金刚石属于单质,金刚烷属于化合物,则B错误;
C.乙酸的分子式C2H4O2,软脂酸的分子式为C16H32O2,都属于饱和一元羧酸,两者互为同系物,故C正确;
D.和都是乙酸乙酯,是同一种物质,故D错误;
答案选C。
7.D
【详解】A.二氧化碳转化为燃料,是将太阳能储存形成的燃料,加工形成能源,属于二次能源,故A错误;
B.医用酒精的浓度为75%,可进入细菌的细胞内,完全破坏细菌组织,而95%的酒精因浓度过高,可在细菌细胞最外层迅速凝固成一层保护膜,达不到杀菌的目的,所以75%的酒精比95%的酒精杀菌效果好,故B错误;
C.二氧化硫有毒,不能用于食品漂白,故C错误;
D.氮气性质稳定,常用作保护气,可用作食品的防腐剂,故D正确;
故选D。
8.C
【详解】A.过氧化物为共价化合物,不含过氧根离子,A错误;
B.7.8g苯物质的量为,含键的数目为1.2NA,B错误;
C.12g石墨的物质的量为1mol,而1mol六元环中含有2mol碳原子,故1mol碳原子形成的六元环为0.5mol即0.5NA个,C正确;
D.乙烯和环丙烷具有相同最简式CH2,14g由乙烯和环丙烷组成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氢原子数目为:,D错误;
答案选C。
9.A
【详解】A.苯与H2发生加成反应④产生环己烷,只能证明苯是不饱和烃,但不能证明苯中是单、双键交替结构,A错误;
B.苯不能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证明苯具有独特的稳定性,但由于苯的密度比水小,难溶于水,因此向苯中加入酸性KMnO4溶液,会看到液体分层,紫色层在下层,B正确;
C.苯与浓硝酸、浓硫酸混合加热发生取代反应产生硝基苯和水,反应产生的硝基苯中含有C、H、O、N四种元素,因此属于烃的衍生物,C正确;
D.苯与液溴在FeBr3作用下发生取代反应产生溴苯,该反应活化能比较低,因此反应①常温下能进行,不需要加热条件,D正确;
故合理选项是A。
10.A
【详解】A.聚乙烯是高分子有机物,不属于金属材料,A符合题意;
B.铅是金属材料,B不符合题意;
C.铜是金属材料,C不符合题意;
D.锗是金属材料,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1.B
【分析】根据结构简式可确定其分子式;有机物含有羟基,可发生酯化、氧化和消去反应,含有碳碳双键,可发生加成、加聚和氧化反应,酚类结构不能遇FeCl3溶液显紫色,碳原子不都共面。
【详解】A、由结构简式可知该有机物的分子式为C7H10O5,故A错误;
B、含C=C,则莽草酸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发生加成反应,所以溶液褪色,故B正确;
C、分子中不含苯环,则不含酚-OH,所以莽草酸遇FeCl3溶液不显紫色,故C错误;
D、莽草酸中不含苯环,环状结构碳原子不在同一平面,故D错误。
故答案选:B。
【点睛】根据结构简式可确定其分子式;有机物含有羟基,可发生酯化、氧化和消去反应,含有碳碳双键,可发生加成、加聚和氧化反应,酚类结构不能遇FeCl3溶液显紫色,碳原子不都共面。
12.D
【详解】
选项 化学方程式 结论
A 可以
B 可以
C 可以
D 不能
13.A
【详解】A、有机物是卤代烃,命名正确,A正确;
B、有机物是一元醇,名称是2-丁醇,B错误;
C、有机物是苯的同系物,名称是1,2,4-三甲苯,C错误;
D、有机物是炔烃,名称是3-甲基-1-丁炔,D错误;
答案选A。
【点晴】明确有机物的命名方法是解答的关键,注意(1)有机物系统命名中常见的错误:①主链选取不当(不包含官能团,不是主链最长、支链最多);②编号错(官能团的位次不是最小,取代基位号之和不是最小);③支链主次不分(不是先简后繁);④“-”、“,”忘记或用错。(2)弄清系统命名法中四种字的含义:①烯、炔、醛、酮、酸、酯……指官能团;②二、三、四……指相同取代基或官能团的个数;③1、2、3……指官能团或取代基的位置;④甲、乙、丙、丁……指主链碳原子个数分别为1、2、3、4。
14.C
【详解】A.Cl2作为氧化剂,化合价由0价变为 1价,因此1mol Cl2作为氧化剂得到的电子数为2NA,故A错误;
B.在0℃,101kPa时即为标准状况下,22.4L氢气物质的量为1mol,则22.4L氢气中含有2NA个氢原子,故B错误;
C.正戊烷与新戊烷分子式相同,7.2g正戊烷与新戊烷的混合物,其物质的量为0.1mol,则混合物中含H原子的数目为1.2NA,故C正确;
D.由于溶液体积未知,因此0.5 mol L 1Na2SO4溶液中Na+的数目无法计算,故D错误。
综上所述,答案为C。
15. CH3OH(l)+ O2(g)=CO2(g) + 2H2O(l) △H=-725.76KJ/mol Cl2+ 2OH-=Cl-+ ClO-+ H2O CaCO3+2CH3COOH=(CH3COO)2Ca+CO2↑+H2O 品红溶液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溴水等 )
【分析】(1)先计算1mol甲醇完全燃烧释放的能量,再写出燃烧热化学方程式;
(2)①A、D均可用于消毒,且C是家家户户的厨房必备的物质之一,C为NaClO,该反应为氯气与NaOH的反应;
②水垢是碳酸钙,酸为醋酸;
③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有二氧化碳、二氧化硫。
【详解】(1)在25℃10kPa下,10g甲醇燃烧生成CO2和液态水时放热226.8kJ,则1mol甲醇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226.8kJ=725.76kJ,甲醇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H3OH(l)+ O2(g)=CO2(g) + 2H2O(l) △H=-725.76KJ/mol;
(2)①A、D均可用于消毒,且C是家家户户的厨房必备的物质之一,C为NaClO,该反应为氯气与NaOH的反应,其离子反应为Cl2+2OH-=Cl-+ClO-+H2O;
②A为水垢的主要成分碳酸钙,B是日常生活常见有机物乙酸,醋酸溶解碳酸钙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CH3COOH=(CH3COO)2Ca+CO2↑+H2O;
③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有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和漂白性,可用品红溶液、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溴水、氯化铁溶液等鉴别。
16. 鲜鸡蛋或奶粉 精面粉或白砂糖 精炼植物油或奶油 柠檬汁
【详解】含糖类的物质有:蔗糖、淀粉、纤维素等;含蛋白质的物质有肌肉、血清、血红蛋白、毛发、指甲、蚕丝等;含油脂的物质有脂肪和油;含维生素的物质有蔬菜和水果;
故:①富含蛋白质的是鲜鸡蛋或奶粉;②富含糖类的是精面粉或白砂糖;③富含油脂的是精炼植物油或奶油;④富含维生素的是柠檬汁。
17. C D A B
【详解】餐具上的油污在碱性溶液中会水解从而除去,故选:C;
检验Cl-离子应先加入稀硝酸再加硝酸银溶液,若观察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有氯离子,故选:D;
鉴别NaHCO3还是Al(OH)3可加稀盐酸,产生气泡说明是碳酸氢钠,只是溶解说明是氢氧化铝,故选:A;
区别羊毛线和腈纶线用灼烧,闻气味,故选:B。
18.(1) C D A B
(2) B C
(3) 正四面体
【解析】(1)
①浓硫酸有吸水性,能用来干燥气体,浓硫酸做干燥剂,体现浓硫酸的吸水性,答案选C。
②浓硫酸具有脱水性,棉布上滴浓硫酸后有破洞,体现浓硫酸的脱水性,答案选D。
③浓硫酸具有酸性能与碱性气体氨气反应生成硫酸铵,浓硫酸不能干燥氨气,体现浓硫酸的酸性,答案选A。
④碳和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浓硫酸体现了强氧化性,答案选B。
(2)
①浓硝酸具有强氧化性,常温下浓硝酸与铝、铁发生钝化,表面形成致密的氧化膜,则常温下可用铝或者铁制容器运输浓硝酸,体现浓硝酸的强氧化性,答案选B。
②浓硝酸不稳定,见光或受热易分解,需保存在棕色瓶中,体现浓硝酸的不稳定性,答案选C。
(3)
①1个甲烷分子含1个C原子、4个H原子,其分子式为CH4,碳原子的最外层有4个电子,形成4对共用电子,氢原子最外层有1个电子,形成一对共用电子,则甲烷的电子式为:,结构式为:,空间构型为正四面体构型。
②1个乙烯分子含2个C原子、4个H原子,其分子式为C2H4,分子中碳原子与碳原子通过两对共用电子对相连接,碳原子与氢原子通过一对共用电子对相连接,其电子式为:,结构式为:,结构简式为:CH2=CH2。
19. ② ① ③ ⑤ ④ C AB AD ①②④ ③⑤⑥
【详解】(1)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核素互称同位素,则互为同位素的是②;同种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互称为同素异形体,则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是①;同系物指结构相似,分子组成上相差1个或若干个CH2原子团的物质,则互为同系物的是③;具有相同分子式而结构不同的化合物互为同分异构体,则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⑤;由于甲烷为正四面体构形,则④属于同种物质的;
(2)①实验室干燥氢气,体现了浓硫酸的吸水性,故选C;
②浓硫酸与金属铜反应生成硫酸铜、二氧化硫和水,体现了浓硫酸的酸性和氧化性,故选AB;
③浓硫酸使蔗糖变黑,体现了浓硫酸的脱水性,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说明生成了二氧化硫,体现了浓硫酸的氧化性,故选AD;
(3)通常非金属元素的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形成共价化合物(除铵盐外),非金属氧化物、非金属氢化物、大多数有机物均属于共价化合物,则属于共价化合物的是CO2、CH3CH3、H2O2,故选①②④;通常金属元素的原子和非金属元素的原子间通过得失电子形成阴阳离子而构成离子化合物,铵盐是由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离子构成的离子化合物,大多数盐、强碱、金属氧化物属于离子化合物,则属于离子化合物的是Na2O2、NH4Cl、NaOH,故选③⑤⑥。
20. A D E F B C
【详解】(1)天然气是重要的化石燃料,主要成分是甲烷,选A;
(2)大米的主要成分是淀粉,选D;
(3)油脂是高级脂肪酸甘油酯,属于酯类的是油脂,选E;
(4)蛋白质能发生水解反应,天然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是α-氨基酸,所以水解最终生成氨基酸的是蛋白质,选F;
(5)乙醇的俗名是酒精,酒精可以燃烧,医疗上常用75%的酒精作消毒剂,所以常用作燃料和医用消毒剂的是乙醇,选B;
(6)乙酸俗名醋酸,食醋中含有醋酸,普通的食醋中含3%~5%(质量分数)的乙酸,选C。
21.(1) C10H20O 9
(2)4
(3)、-CHO、-OH
【详解】(1)根据结构简式计算各原子个数,其分子式为C10H20O,六元环两支链位于对位,关于支链连线对称,有9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
(2)的一氯代物有4种,分别是氯原子取代在甲基、甲基连接的碳、甲基的邻位碳、甲基的间位碳上。
(3)化合物含有官能团碳碳双键、醛基、羟基,结构简式分别是、-CHO、-OH。
22.
【详解】A.乙烯是植物激素,用于植物生长调节剂,连b;
B.液氨汽化时吸收大量的热,用于工业制冷剂,连c;
C.次氯酸钠具有强氧化性,可作为漂白剂,连a;
D.葡萄糖能被人体直接吸收,可作为营养物质,连d;
23.(1)Fe
(2)氯
(3) 甲烷 发生爆炸
(4) 化学 电
(5) 放热 放热
(6)油脂
(7) WO3+3H2W+3H2O WO3 H2
【解析】(1)
人体生命必需微量元素包括铁、钴、铜、锌、铬、锰、钼、氟、碘、硒,故答案为:Fe;
(2)
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元素的非金属性依次增强,则在第三周期中,最活泼的非金属元素是氯元素,故答案为:氯;
(3)
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无毒,但泄漏后在空气中达到一定浓度遇明火易发生爆炸,故答案为:甲烷;发生爆炸;
(4)
原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故答案为:化学;电;
(5)
化学反应根据能量变化可分为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铝热反应为放热反应,故答案为:放热;放热;
(6)
油脂是产生能量最高的营养物质,故答案为:油脂;
(7)
三氧化钨在加热条件下与氢气发生置换反应生成钨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WO3+3H2W+3H2O,反应中钨元素的化合价降低被还原,三氧化钨是反应的氧化剂,氢元素的化合价升高被氧化,氢气是还原剂,故答案为:WO3+3H2W+3H2O;WO3;H2。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