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中考专题强化:透镜及其应用(含解析)

2023届中考专题强化:透镜及其应用
(共18题)
一、选择题(共10题)
购物支付已进入“刷脸”时代,如图所示,消费者结账时只需面对摄像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经系统自动拍照、扫描等,确认相关信息后,即可迅速完成交易。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光经过摄像头成像利用的是光的反射
B.摄像头成像特点与投影仪相同
C.“刷脸”时,面部应位于摄像头两倍焦距之外
D.“刷脸”时,面部经摄像头成正立缩小的实像
小丁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用米尺在水平桌面上画一直线并标明刻度,将透镜固定在 处,蜡烛位于透镜左侧的某一位置。小丁首先在 处观察到像,如图甲;之后在 处固定一平面镜,眼睛在蜡烛上方向平面镜看去,如图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平面镜的作用是改变光线的传播方向
B.在甲图中,小丁观察到的是正立、放大的虚像
C.该凸透镜的焦距一定小于
D.他可以通过平面镜看到原蜡烛放大的虚像
一凸透镜的焦点为 ,一凹透镜的焦点为 ,让这两个透镜的一侧都正对着太阳,则在两个透镜另一侧的焦点上, 与 的温度相比
A. 的温度高 B. 点的温度高
C.两点的温度一样高 D.无法判断
某同学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如图所示,此时恰好在光屏上呈一清晰的像。然后,该同学将透镜 放在该凸透镜与光屏之间某处(图中未画出),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将光屏向靠近该凸透镜的方向移动,光屏上又呈现烛焰清晰的像,则下列有关透镜 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②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③能用来矫正近视眼 ④能用来矫正远视眼
A.只有①③正确 B.只有②③正确 C.只有①④正确 D.只有②③正确
把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在离凸透镜 的纸上得到一个很小的亮点。当一个物体位于此凸透镜前 处时,在凸透镜另一侧,调整光屏的位置可以得到
A.倒立、放大的实像 B.正立、放大的实像
C.倒立、缩小的实像 D.正立、缩小的实像
小明和小华在窗边用凸透镜贴近报纸看文字,看到了文字的像。在移动凸透镜时,意外的发现在报纸上出现了窗外景物的像,如图所示,两次所成的像相对与原来被观察的物体,对比像的正倒、大小、虚实三个方面,它们
A.有一个方面相同,两个方面不同 B.有两个方面相同,一个方面不同
C.三个方面都相同 D.三个方面都不同
在做“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烛焰、凸透镜及光屏处在如图所示的位置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由此可以判断,他所使用凸透镜的焦距
A.一定小于 B.一定在 到 之间
C.一定大于 D.一定在 到 之间
保护视力,养成正确的读书与写字的好习惯,需要坚持做到“三个一”,即“一尺、一拳、一寸”,其中一尺指书本与眼睛保持一尺左右( 厘米)。现代生话,智能手机给人们带来了许多便利,但长时间盯着手机屏幕容易导致视力下降。下图是课本中甲、乙两眼睛的成像示意图,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甲是近视眼,应配戴凸透镜制成的眼镜矫正
B.甲是近视眼,应配戴凹透镜制成的眼镜矫正
C.乙是近视眼,应配戴凸透镜制成的眼镜矫正
D.乙是近视眼,应配戴凹透镜制成的眼镜矫正
小红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凸透镜的焦距为 ,蜡烛在如图所示位置时,烛光在光屏上成了一个清晰的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实验中蜡烛越烧越短,光屏上烛焰的像向上移动
B.要使光屏上烛焰的像变小,只需将蜡烛靠近凸透镜
C.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可制成投影仪
D.为了便于从不同方向观察光屏上的像,光屏应选择较光滑的玻璃板
关于放电影的光学原理,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光在银幕上发生的是漫反射
B.胶片在银幕上成的像是倒立的实像
C.画面在人眼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是倒立的实像
D.放映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放大镜
二、填空题(共4题)
一支蜡烛距凸透镜 ,在离凸透镜 的屏上得到和蜡烛一样大小的清晰的像,则这个凸透镜的焦距是 ,若将蜡烛向凸透镜方向移动 ,则必须将光屏向 (选填“靠近透镜”或“远离透镜”)方向移动适当的距离,才能在光屏上得到蜡烛清晰的像,这个像比蜡烛 (选填“大”或“小”)。
小军同学上生物课时,用一透镜观察标本,如果该透镜焦距为 ,标本到透镜的距离应 (大于、等于、小于),此时所成像是 (实、虚)像。
近期流行的“自拍神器”给旅行者自拍带来方便。如图所示,与直接拿手机自拍相比,利用自拍杆可以 物距,减小人像的大小,从而 取景范围,取得更好的拍摄效果。(均选填“增大”或“减小”)
放大镜:
()实质:放大镜实质上是一个焦距较短的凸透镜。
()使用方法:把放大镜放在物体跟眼睛之间,适当调整距离,就可以看清物体的细微之处,起到放大图象的作用。
()放大镜的工作原理:当物距 焦距时,成 、 的虚像。
三、综合应用题(共4题)
显微镜与望远镜对比。
(1) 靠近眼睛的凸透镜叫 镜,靠近被观察物体的凸透镜叫 镜。
(2) 显微镜:显微镜物镜焦距短,目镜焦距稍大。物镜焦距较短,物体通过它成 、 的 像(像投影仪的镜头);目镜焦距较长,物镜成的像经过它成 的 像(像放大镜)。
望远镜:望远镜物镜焦距较长,目镜焦距较短。(开普勒望远镜)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实像,目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放大镜,用来把这个像放大。
注:伽利略望远镜目镜为凹透镜,天文望远镜常用凹面镜作物镜。
视角:物体的边缘跟眼睛所夹的角。视角越大,成的像越大。同一个物体,距离眼睛越近,视角越大,眼睛看到的像越大。
放大镜。
(1) 放大镜是 ;
(2) 放大镜到物体的距离(物距) ,成的是 、 的 像;
(3) 要让物体更大,应该让放大镜 物体。
“金星凌日”是一种天文奇观,即从地球上看去,有一个小黑点在太阳表面缓慢移动。
(1) 要使观测到的景象更加清晰,最好借助 (填“显微镜”或“望远镜”)观察。
(2) “金星凌日”现象可以用 原理来解释。光在传播过程中 (填“需要”或“不需要”)介质。
(3) 如图为太阳及八大行星示意图。据图分析,你认为在地球上除了可以看到“金星凌日”外,还能看到“ 凌日”现象。
实像和虚像。
(1) 实像: (选填“是”或“不是”)实际光线会聚成的, (选填“能”或“不能”)用光屏承接, (选填“能”或“不能”)用眼睛直接观察。
(2) 凸透镜成实像时,实像总是 的(上下 ,左右 )。
(3) 实像与物体分别位于凸透镜的 。
(4) 虚像:
i (选填“是”或“不是”)实际光线会聚成的。 用光屏承接(选填“能”或“不能”)。 (选填“能”或“不能”)用眼睛直接观察。
ii 凸透镜成虚像时,像总是 的。
iii 虚像与物体位于凸透镜的 。
答案
一、选择题(共10题)
1. 【答案】C
【解析】A选项:摄像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光经过摄像头成像利用的是光的折射,故A错误;
B选项:光通过摄像头成倒立、缩小的实像,与照相机的成像特点相同,故B错误;
C选项D选项:当 ,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所以,“刷脸”时,面部应位于摄像头两倍焦距之外,故C正确,D错误;
2. 【答案】C
【解析】A、平面镜的作用是改变光线的传播方向,故A正确;
B、由图可知,在甲图中小丁同学观察到的是正立、放大的虚像,故B正确;
C、甲由图中小丁同学观察到的是正立、放大的虚像,可知该凸透镜的焦距一定大于 ,故C错误;
D、由乙图可知,蜡烛在凸透镜的一倍焦距以内,可以成正立、放大的虚像,该虚像经过平面镜又可以成像,所以他可以通过平面镜看到所成的原蜡烛放大的虚像,故D正确。
故选:C。
3. 【答案】A
【解析】凸透镜将光线会聚在角点 上,该点由于聚集了光线而温度升高。凹透镜的焦点 不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而是由实际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而成,只能看到,不能成在光屏上,所以其温度不会升高。故A正确。
故选A。
4. 【答案】C
【解析】将透镜 放在该凸透镜与光屏之间某处,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将光屏向靠近该凸透镜的方向移动,光屏上又呈现烛焰清晰的像,这说明透镜 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是凸透镜,能用来矫正远视眼,故①④是正确。
故选C。
5. 【答案】C
【解析】将一个凸透镜对准太阳光,可在距透镜 的地方得到一个最小亮点,所以凸透镜的焦距 ,一个物体放在这个透镜前 处,,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选C。
6. 【答案】D
【解析】原来贴近报纸看文字时,看到的应该是正立、放大的虚像,而窗外景物成在报纸上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故都是倒正、大小、虚实都不同,故D正确。
7. 【答案】B
【解析】如图物距大于像距,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因为: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所以:,,
所以:。
故选:B。
8. 【答案】B
【解析】由题图知,甲图的光线会聚在视网膜的前方,所以甲图表示近视眼的成像情况;近视眼是由于晶状体焦距太短,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为了使光线会聚在原来会聚点后面的视网膜上,就需要在光线进入人眼以前发散一些,所以应佩戴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的凹透镜来矫正。乙图的光线会聚在视网膜的后方;为了使光线会聚在原来会聚点前面的视网膜上,就需要在光线进入人眼以前会聚一些,所以应佩戴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的凸透镜来矫正;故B正确。
9. 【答案】A
【解析】A、由于此时成倒立的实像,蜡烛变短,则成的像向上运动,故A正确;
B、要使光屏上烛始的像变小,则应增大物距,减小像距,蜡烛应远离凸透镜,光屏靠近凸透镜,故B错误;
C、由图知,此时像距小于物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根据这个原理制成了照相机,故C错误;
D、只有光屏选用较粗糙的玻璃板,光在上面发生漫反射,才能从不同方向观察到烛焰的像,故D错误。
10. 【答案】D
二、填空题(共4题)
11. 【答案】;
12. 【答案】小于;虚
【解析】用透镜观察标本,此时凸透镜应该是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物距应小于焦距,即标本到透镜的距离应小于 。
13. 【答案】增大;增大
【解析】根据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越大,像距越小,像越小,可知“自拍神器”与直接拿手机自拍相比,利用自拍杆可以增大物距,减小人像的大小,从而增大取景范围,取得更好的拍摄效果。
14. 【答案】小于;正立;放大
三、综合应用题(共4题)
15. 【答案】
(1) 目;物
(2) 倒立;放大;实;放大;虚
16. 【答案】
(1) 凸透镜
(2) 小于一倍焦距;正立;放大;虚
(3) 远离
17. 【答案】
(1) 望远镜
(2) 光的直线传播;不需要
(3) 水星
【解析】
(1) 显微镜有放大的作用,用于观察微小物体,利用凸透镜成像原理制成望远镜,能够观测远处的星体情况。
(2) “金星凌日”现象的成因是光的直线传播,当金星转到太阳和地球中间且三者在一条直线上时,在地球上看,金星在太阳表面移动,这就是“金星凌日”现象;光可在真空中传播,在传播过程中不需要介质。
(3) 据题图分析,在地球和太阳之间还有水星,所以当水星转到太阳与地球的中间,且三者在一条直线上时,就会发生“水星凌日”现象。
18. 【答案】
(1) 是;能;能
(2) 倒立;颠倒;相反
(3) 异侧
(4) i 不是;不能;能
ii 正立
iii 同侧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第八章++化学与可持续发展 测试题(含解析)2022-2023高一下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下一篇:2022—2023物理人教八年级下册第11章 功和机械能 分层选练(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