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化学与可持续发展》测试题
一、单选题(共13题)
1.下列关于水的污染和污水处理的知识错误的是
A.赤潮不属于植物营养物质污染
B.震惊世界的日本水蜈病和疼痛病是由重金属污染引起的
C.处理含有重金属离子的污水可用沉淀法
D.混凝法中明矾处理污水的化学原理可表示为A13++3H2O=Al(OH)3(胶体)+3H+
2.劳动创造美好生活,在生产、生活中蕴含了丰富的化学知识。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烧制“青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的瓷器时未涉及化学变化
B.海水淡化可以解决淡水供应危机,向海水中加入明矾可以使海水淡化
C.K2FeO4具有强氧化性,可以软化硬水
D.过氧碳酸钠(2Na2CO3 3H2O2)可以用作去污剂、消毒剂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环己烷与苯可用酸性溶液鉴别
B.煤气化生成的水煤气经过催化合成可以得到液体燃料
C.现代工业生产中芳香烃主要来源于石油的催化重整
D.在不同温度下,1,3-丁二烯与溴单质发生加成反应可得不同产物
4.通过煤的干馏、气化和液化获得清洁的燃料和多种化工原料,是目前实现煤的综合利用的主要途径。煤的干馏是指将煤隔绝空气加强热使之分解的过程,工业上也叫煤的焦化。从煤的干馏产物中可以获得重要的化工原料如氢气、甲烷、乙烯、一氧化碳、氨、苯、焦炭等。煤的气化是将煤转化为可燃性气体的过程,主要反应是碳与水蒸气反应生成水煤气等。煤可以直接液化,使煤与氢气作用生成液体燃料;煤也可以间接液化,一般是先转化为一氧化碳和氢气,然后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合成甲醇等。石油是由多种碳氢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成分复杂,需要先在炼油厂进行精炼。利用石油中各组分沸点的不同进行分离的过程叫做分馏。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煤的干馏 B.煤的气化 C.石油的分馏 D.煤的液化
5.在冶金工业上,均能用化学还原剂制得的一组金属是( )
A.Zn、Fe、Cu B.Na、Zn、Fe C.Na、Mg、Al D.Mg、Zn、Fe
6.下列所述的操作中没有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
A.豆科作物的根瘤菌对空气中氮的固定 B.将NO2气体冷却后颜色会变浅
C.通过煤的液化来提取苯、二甲苯等化工原料 D.工业制液态氧
7.“化学反应的绿色化”要求反应物中所有的原子完全被利用且全部转入期望的产品中。下列制备方案中最能体现化学反应的绿色化的是
A.乙烷与氯气光照制备一氯乙烷 B.乙烯催化聚合为聚乙烯高分子材料
C.以铜和浓硫酸共热制备硫酸铜 D.苯和液溴在催化剂条件下制取溴苯
8.导致下列现象的主要原因与SO2的排放有关的是( )
A.酸雨 B.粉尘污染 C.臭氧空洞 D.温室效应
9.2022年4月16日神舟十三号返回舱返回地球进入大气层时,为防止其与空气剧烈摩擦而被烧毁、在其外表而装了保护层。该保护层的材料可能为
A.铝合金 B.不锈钢 C.新型陶瓷 D.塑料
10.2021年10月16日神舟十三号飞船成功发射,将三名中国宇航员顺利送入空间站组合体。制造飞船所用的铝合金属于
A.金属材料 B.无机非金属材料 C.合成材料 D.天然有机高分子
1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我国最早使用的合金是钢
B.储氢合金是一类能大量吸收H2,并与H2结合成金属氢化物的材料
C.硬铝密度小、强度高,具有较强的抗腐蚀能力,是制造飞机和宇宙飞船的理想材料
D.钛合金,形状记忆合金,耐热合金以及储氢合金都属于新型合金
12.化学与生活有密切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二氧化硫有毒,不能用作食品添加剂
B.BaCO3不溶于水,因此在医疗上可作为造影显影剂
C.三角洲的形成与胶体有关
D.氢氧化钙和铁粉经常用作干燥剂
13.下列有关城市各项污染源与其造成的恶果对应正确的是
A.汽车尾气——光化学烟雾 工业废气——酸雨 工业废水——“公害病”
B.汽车尾气——酸雨 工业废气——“公害病” 工业废水——光化学烟雾
C.汽车尾气——“公害病” 工业废气——酸雨 工业废水——光化学烟雾
D.汽车尾气——光化学烟雾 工业废气——“公害病” 工业废水——酸雨
二、非选择题(共10题)
14.石油的裂解
(1)目的:获得_______的烃类。
(2)原理:采用比裂化更高的温度,使石油分馏产物(包括石油气)中的长链烃断裂成_______( )、_______( )等气态短链烃。
(3)石油的裂解属于_______变化。
15.请回答下列做法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是什么?
(1)发现家中煤气泄漏,赶紧打开排气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大型节目中,组织学生手持氢气球参加庆祝活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露天焚烧垃圾,以减少固体废弃物的污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冬天,用煤炉在室内燃煤取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碳酸钡代替硫酸钡做“钡餐”(已知重金属离子有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某磁铁矿石样品中含76%,其他不含铁的杂质24%。计算这种矿石中铁的质量分数。某炼铁厂用这种磁铁矿石冶炼生铁。该厂日消耗这种磁铁矿石10000t,该厂理论上年产含铁96%的生铁的质量是多少___________(一年按360天计)?
17.已知:CO和H2在Co做催化剂、温度为160℃~200℃时,可以合成汽油(即分子中含5至8个碳原子的烷烃).
(1)用CnH2n+2表示汽油,写出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需配平)
(2)若向密闭的合成塔内通入CO和H2,恰好完全反应,此时塔内压强降至反应前的,通过计算说明是否生成汽油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以天然气、焦炭、水为初始原料,可以制得CO和H2,进而人工合成汽油.(流程示意图如下,反应③的H2也由反应①得到.)
若反应①、②、③的转化率均为100%,且将反应①中得到的CO2和H2全部用于合成人工汽油.
(a)通过计算说明上述方案能否得到理想的产品________________.
(b)当CO2的使用量应控制为反应①中CO2产量的_____(填比例范围),可以得到理想的产品.
18.由铝和某些金属氧化物组成的混合物在化学上称为铝热剂,该混合物在高温条件下能发生置换反应。为确定某铝热剂样品(铝和氧化铁)的组成,分别进行下列实验:
(1)若取10.7g该样品,向其中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测得生成的气体(标准状况,下同)体积为aL。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样品中铝的质量分数是__(用含a的表达式表示)。
(2)若取同质量的样品,在高温下使其恰好反应,则a=__L;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
19.海洋植物如海带、海藻中含有丰富的碘元素,且所含碘元素以碘离子的形式存在。实验室里从海藻中提取碘的流程如图所示:
(1)指出制取碘的过程中有关实验操作的名称: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
(2)操作②中可供选择的有机试剂是_________(填序号)。
A.甲苯、酒精 B.四氯化碳、苯 C.汽油、乙酸 D.汽油、甘油
(3)现需做使海藻灰中的碘离子转化为有机溶液中的碘单质的实验,实验室里有烧杯、玻璃棒、集气瓶、酒精灯、导管、圆底烧瓶、石棉网以及必要的夹持仪器、药品,尚缺少的玻璃仪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要从碘的苯溶液中提取碘和回收苯,还需要经过蒸馏操作。进行蒸馏操作时,需使用水浴加热,目的是__________,最后晶态碘在________中聚集。
20.离子化合物A由三种常见的短周期元素组成,其中阳离子与阴离子的个数比为1:2。按以下流程进行实验:
请回答:
(1)组成A的元素为_________, A中阴离子的化学式为_________。
(2)A与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
(3)在一定条件下,A能将二氧化碳与水转化为甲醇,同时生成C,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21.下列各物质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A、B、F是常见的金属单质,且A的焰色反应为黄色。E与酸、碱均能反应,反应①可用于焊接铁轨。
回答下列问题:
(1)D的化学式是____,检验I中金属阳离子时用到的试剂是____。
(2)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反应③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
22.A、B、C、D为短周期元素,请根据下表信息回答问题。
元素 A B C D
性质或结构信息 工业上通过分离液态空气获得其单质,单质能助燃 气态氢化物显碱性 +3价阳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与氖原子相同 第三周期原子半径最小
(1)B在气态氢化物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_____。
(2)工业上电解法治炼单质C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D的单质与A的一种氢化物反应生成具有漂白性的物质;D的单质与A的另一种氢化物反应生成A的单质。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23.已知:某些金属氧化物跟熔融烧碱反应可生成盐。根据以下反应填空:
(1)化合物A可用于油漆、油墨等工业,请写出A的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E生成G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溶液I中所含阳离于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由I生成J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A 2.D 3.A 4.C 5.A 6.D 7.B 8.A 9.C 10.A 11.A 12.C 13.A
14.(1)碳原子数更小
(2) 乙烯 CH2=CH2 丙烯 CH3-CH=CH2
(3)化学
15. 引起火灾或爆炸 引起爆炸 产生的有毒气体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导致一氧化碳中毒 碳酸钡溶于胃酸,产生有毒的钡离子,引起食用者中毒
16.
17. nCO+(2n+1)H2CnH2n+2+nH2O =,解得:n=3,即恰好反应生成丙烷,无汽油生成 不能得到理想产品 ~
18. 2Al+2NaOH+2H2O=2NaAlO2+3H2↑ 或0.075a 3.36 2Al+Fe2O32Fe+Al2O3
19. 过滤 萃取和分液 B 普通漏斗 分液漏斗 使蒸馏烧瓶均匀受热,控制温度不过高 蒸馏烧瓶
20. Mg Al H [AlH4]- Mg(AlH4)2+8H+=Mg2++2Al3++8H2↑ 3Mg(AlH4)2+8CO2+4H2O8CH3OH+3MgO+3Al2O3
21. NaOH KSCN溶液 Al2O3+2NaOH=2NaAlO2+H2O 2Fe3+ + Fe = 3Fe2+
22. 2Al2O3(熔融)4Al+3O2↑ Cl2+H2O=HCl+HClO Cl2+H2O2=2HCl+O2
23. 氧化铁 4Fe(OH)2+2H2O+O2=4Fe(OH)3 Na+、Al3+、H+ Al3++3NH3·H2O===Al(OH)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