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考鲁教版化学第七单元 常见的酸和碱 一轮夯基题有答案
鲁教版化七单元 常见的酸和碱
一、选择题。
1、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稀释浓硫酸 B.称量固体
C.蒸发食盐水 D.加热液体
2、氢氧化钠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下列不是其俗称的是( )
A.纯碱 B.烧碱 C.苛性钠 D.火碱
3、五月是绣球花盛开的季节,土壤酸碱度可影响花的颜色,当土呈酸性时花朵为蓝色。下列是不同土壤的pH,能让球花呈蓝色的是( )
A.pH=9.2 B.pH=8.5 C.pH=7.0 D.pH=5.8
4、下列应用与中和反应原理无关的是( )
A.用浓硫酸干燥湿润的氧气
B.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C.服用含氢氧化铝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
D.用氢氧化钠溶液洗涤石油产品中的残留硫酸
5、下列物质不能与盐酸反应的是( )
A.Mg B.AgNO3 C.Cu(OH)2 D.FeSO4
6、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等是常见的碱,它们在水中都能解离出共同的( )
A.Ca2+ B.H+ C.Na+ D.OH﹣
7、一些食物的近似pH如下:
食物 葡萄汁 苹果汁 牛奶 鸡蛋清
pH 3.5~4.5 2.9~3.3 6.3~6.6 7.6~8.0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葡萄汁、苹果汁和牛奶均显酸性
B.鸡蛋清显碱性
C.牛奶比葡萄汁和苹果汁的酸性强
D.胃酸过多的人应少饮葡萄汁和苹果汁
8、下列反应属于中和反应的是( )
A. B.
C.↓ D.↓
9、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
A.加热液体 B.熄灭酒精灯
C.向试管中加固体 D.稀释浓硫酸
10、氢氧化钙在农业上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氢氧化钙的俗称是( )
A.小苏打 B.熟石灰 C.烧碱 D.纯碱
11、实验测得某些溶液的pH如图,其中呈碱性的是( )
A.稀硝酸 B.硫酸铜溶液
C.氯化钠溶液 D.碳酸钠溶液
12、向盛有稀盐酸的烧杯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测得烧杯中溶液的pH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点所示的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NaOH和NaCl
B.b点所示的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C.c点表示NaOH和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
D.a、b、c所示的溶液中溶质都含有NaCl
13、下图所示的有关化学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向试管中加入铁钉 B.检查装置气密性
C.稀释浓硫酸 D.倾倒少量盐酸
14、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向装有硫酸铜溶液的试管里滴加氢氧化钠溶液,产生蓝色絮状沉淀
B.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的火焰,生成刺激性气味的二氧化硫气体
C.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一种黑色固体
D.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白光,生成一种白色固体
15、使酚酞试液变红的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呈( )
A.无色 B.蓝色 C.红色 D.紫色
二、填空题。
16、溶液的配制是重要的实验操作,请回答下列问题:
(1)浓硫酸具有强烈的腐蚀性,稀释浓硫酸的正确操作为 _________
_________ 。
(2)将浓溶液配制成稀溶液时,主要步骤有:①量取、②混匀、③计算、④转移,操作时正确的顺序为______(填数字序号)。
(3)将50g 98%的浓硫酸稀释成20%的稀硫酸,需要水的质量是 ______。
(4)实验后,所配制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小的原因可能是 (填字母序号)。
A.量取水的体积时仰视读数
B.使用量筒量取浓硫酸时俯视读数
C.从量筒倾倒出浓硫酸时,浓硫酸洒出
D.转移配制好的溶液时,液体溅出
17、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是两种常见的碱
(1) 它们有一些相似的化学性质,其原因是溶液中都含有________
(2) 可作某些气体干燥剂的是________
(3) 用氢氧化钙溶液检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
(4) 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用7.4kg氢氧化钙能中和硫酸厂排放的污水中硫酸的质量是多少?________。
18、仔细观察图,回答相关问题。
(1)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放出一定量过氧化氢溶液后,关上活塞,A 中出现大量气泡,装置B中发生的现象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____ ,C中液面下降,稀盐酸沿导管流入D瓶中,C中稀盐酸能流入D中的原因是:
_____ 。
(2)写出D 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
(3)E中紫色石蕊溶液变红的原因是:_____ ;验证F装置气体收集满的方法是_____ 。
(4)A 装置除用于实验室制取氧气外,还可用于氢气等气体的制取,用此装置制取气体的优点是:_____ 。
19、酸碱中和反应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应用十分广泛。如下图所示是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反应的实验小意图。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标号①的仪器名称:______。
(2)A中溶液呈______色,C中溶液(氢氧化钠溶液稍过量)呈______色。
(3)该实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
(4)该实验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其目的是______ 。
20、能源和环境与人类的生活和社会发展密切相关。
(1)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能源,包括煤、石油和_________;大量使用煤、石油等化石燃料会产生_________、NO2等污染物,这些污染物在空气中会形成_________,破坏环境。
(2)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同时,常伴随着能量的变化,能量的变化通常表现为热量的变化。下列各组物质在一定条件下能够发生化学反应,且放出热量的是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 浓硫酸与水 B 镁与盐酸 C 碳与氧气 D 碳与氧化铜
(3)在研究可燃物的燃烧条件时,某同学对教材中的实验做了改进,并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①试判断能够燃烧的是图中的__________(填“a”、“b”或“c”)处,该处燃着的磷会很快熄灭,原因可能是_________ 。
②如图所示的实验与教材中探究燃烧的条件的实验相比,具有的优点是_________ (写一条即可)。
21、小明通过图示装置验证CO2能与NaOH发生化学反应。推注射器活塞向充满CO2的集气瓶中注入过量20%的NaOH溶液,振荡集气瓶后打开止水夹。
(1)打开止水夹后观察到的现象是氯化钙溶液流入左边集气瓶中,并且 。
(2)反应后将集气瓶中混合物过滤,所得溶液中除CaCl2、NaOH外,还存在的溶质有 。
22、化学实验小组的同学尝试寻找生活中的物质制作酸碱指示剂。以下表格是分别向不同试剂中滴加2滴自制紫薯汁的现象,请回答:
试剂 稀盐酸 氢氧化钠溶液 蒸馏水 白醋 草木灰溶液
现象 红色 绿色 紫色 红色 绿色
(1)紫薯汁______(填“能”或“不能”)作酸碱指示剂。
(2)草木灰溶液呈______(填“酸性”“中性”或“碱性”)。
23、如下图所示,在白色点滴板 1~6 的孔穴中,分别滴加 2 滴紫色石蕊溶液。
(1)PH<7 的孔穴有_____(填孔穴序号,下同)。
(2)孔穴 6 中溶液变为蓝色,说明碳酸钾溶液显 _____(填“酸性”或“碱性”)。
(3)溶液变为红色的孔穴有_____。
(4)作为空白对照实验的孔穴是_____。
(5)再向孔穴 4 中滴加稀硫酸,溶液变为紫色,用化学方程式解释其原因:_____ 。
三、综合应用题。
24、稀硫酸古时被称为“绿矾油”,在《黄帝九鼎神丹经诀》卷九中记载着“炼石胆取精华法”制取硫酸。
(1)现在工业上通常用黄铁矿(主要成分 FeS2)为原料生产硫酸。先将黄铁矿粉碎,然后按照以下流程制备硫酸:
①该工业流程中,先将黄铁矿石粉碎的目的是______ 。
②步骤Ⅱ中硫元素的化合价______(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之一), 此化学反应的类型属于______、______反应(选填“分解”、“化合”或“氧化”中的两项)。
③下列关于硫酸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______(填序号之一)。
A.在稀释浓硫酸时,将水倒入浓硫酸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B.稀硫酸和盐酸的化学性质相似,是因为两者都解离出共同的阳离子 — H+
C.不小心将浓硫酸粘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 3%~5%的碳酸氢钠溶液
D.工业上可用稀硫酸除铁锈
(2)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稀硫酸和图Ⅰ所示装置,测定某金属镁样品(所含杂质不溶于水且不与酸反应)中镁的含量。将足量的稀硫酸全部加入锥形瓶中,充分反应后天平示数的变化如图Ⅱ所示。请计算下列问题:
①生成氢气______g。
②金属样品中镁的质量分数。______(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 0.1%)
四、、计算题。
25、造纸厂会产生含氢氧化钠的废水,需经处理呈中性后排放。为测定此废水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小明取40 g废水样品加入到锥形瓶中,逐滴加入10%的稀硫酸,至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稀硫酸49 g。计算废水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
2023年中考鲁教版化学第七单元 常见的酸和碱 一轮夯基题有答案
鲁教版化七单元 常见的酸和碱
一、选择题。
1、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稀释浓硫酸 B.称量固体
C.蒸发食盐水 D.加热液体
【答案】C
2、氢氧化钠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下列不是其俗称的是( )
A.纯碱 B.烧碱 C.苛性钠 D.火碱
【答案】A
3、五月是绣球花盛开的季节,土壤酸碱度可影响花的颜色,当土呈酸性时花朵为蓝色。下列是不同土壤的pH,能让球花呈蓝色的是( )
A.pH=9.2 B.pH=8.5 C.pH=7.0 D.pH=5.8
【答案】D
4、下列应用与中和反应原理无关的是( )
A.用浓硫酸干燥湿润的氧气
B.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C.服用含氢氧化铝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
D.用氢氧化钠溶液洗涤石油产品中的残留硫酸
【答案】A
5、下列物质不能与盐酸反应的是( )
A.Mg B.AgNO3 C.Cu(OH)2 D.FeSO4
【答案】D
6、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等是常见的碱,它们在水中都能解离出共同的( )
A.Ca2+ B.H+ C.Na+ D.OH﹣
【答案】D
7、一些食物的近似pH如下:
食物 葡萄汁 苹果汁 牛奶 鸡蛋清
pH 3.5~4.5 2.9~3.3 6.3~6.6 7.6~8.0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葡萄汁、苹果汁和牛奶均显酸性
B.鸡蛋清显碱性
C.牛奶比葡萄汁和苹果汁的酸性强
D.胃酸过多的人应少饮葡萄汁和苹果汁
【答案】C
8、下列反应属于中和反应的是( )
A. B.
C.↓ D.↓
【答案】A
9、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
A.加热液体 B.熄灭酒精灯
C.向试管中加固体 D.稀释浓硫酸
【答案】D
10、氢氧化钙在农业上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氢氧化钙的俗称是( )
A.小苏打 B.熟石灰 C.烧碱 D.纯碱
【答案】B
11、实验测得某些溶液的pH如图,其中呈碱性的是( )
A.稀硝酸 B.硫酸铜溶液
C.氯化钠溶液 D.碳酸钠溶液
【答案】D
12、向盛有稀盐酸的烧杯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测得烧杯中溶液的pH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点所示的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NaOH和NaCl
B.b点所示的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C.c点表示NaOH和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
D.a、b、c所示的溶液中溶质都含有NaCl
【答案】D
13、下图所示的有关化学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向试管中加入铁钉 B.检查装置气密性
C.稀释浓硫酸 D.倾倒少量盐酸
【答案】B
14、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向装有硫酸铜溶液的试管里滴加氢氧化钠溶液,产生蓝色絮状沉淀
B.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的火焰,生成刺激性气味的二氧化硫气体
C.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一种黑色固体
D.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白光,生成一种白色固体
【答案】B
15、使酚酞试液变红的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呈( )
A.无色 B.蓝色 C.红色 D.紫色
【答案】B
二、填空题。
16、溶液的配制是重要的实验操作,请回答下列问题:
(1)浓硫酸具有强烈的腐蚀性,稀释浓硫酸的正确操作为 _________
_________ 。
(2)将浓溶液配制成稀溶液时,主要步骤有:①量取、②混匀、③计算、④转移,操作时正确的顺序为______(填数字序号)。
(3)将50g 98%的浓硫酸稀释成20%的稀硫酸,需要水的质量是 ______。
(4)实验后,所配制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小的原因可能是 (填字母序号)。
A.量取水的体积时仰视读数
B.使用量筒量取浓硫酸时俯视读数
C.从量筒倾倒出浓硫酸时,浓硫酸洒出
D.转移配制好的溶液时,液体溅出
【答案】(1)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
(2)③①④② (3)195g (4)ABC
17、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是两种常见的碱
(1) 它们有一些相似的化学性质,其原因是溶液中都含有________
(2) 可作某些气体干燥剂的是________
(3) 用氢氧化钙溶液检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
(4) 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用7.4kg氢氧化钙能中和硫酸厂排放的污水中硫酸的质量是多少?________。
【答案】 OH- 氢氧化钠固体 Ca(OH)2+CO2=CaCO3↓+H2O 9.8。
18、仔细观察图,回答相关问题。
(1)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放出一定量过氧化氢溶液后,关上活塞,A 中出现大量气泡,装置B中发生的现象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____ ,C中液面下降,稀盐酸沿导管流入D瓶中,C中稀盐酸能流入D中的原因是:
_____ 。
(2)写出D 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
(3)E中紫色石蕊溶液变红的原因是:_____ ;验证F装置气体收集满的方法是_____ 。
(4)A 装置除用于实验室制取氧气外,还可用于氢气等气体的制取,用此装置制取气体的优点是:_____ 。
【答案】(1)与氧气接触, 氧气进入C瓶,瓶内压强增大
(2)CaCO3+2HCl=CaCl2+H2O+CO2↑
(3)二氧化碳与水化合生成了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成红色
将燃着的木条放在F瓶口,若熄灭,则收集满了
(4)可控制反应的速率
19、酸碱中和反应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应用十分广泛。如下图所示是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反应的实验小意图。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标号①的仪器名称:______。
(2)A中溶液呈______色,C中溶液(氢氧化钠溶液稍过量)呈______色。
(3)该实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
(4)该实验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其目的是______ 。
【答案】(1)烧杯 (2) 无 红 (3)
(4) 搅拌 使盐酸与氢氧化钠充分反应
20、能源和环境与人类的生活和社会发展密切相关。
(1)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能源,包括煤、石油和_________;大量使用煤、石油等化石燃料会产生_________、NO2等污染物,这些污染物在空气中会形成_________,破坏环境。
(2)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同时,常伴随着能量的变化,能量的变化通常表现为热量的变化。下列各组物质在一定条件下能够发生化学反应,且放出热量的是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 浓硫酸与水 B 镁与盐酸 C 碳与氧气 D 碳与氧化铜
(3)在研究可燃物的燃烧条件时,某同学对教材中的实验做了改进,并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①试判断能够燃烧的是图中的__________(填“a”、“b”或“c”)处,该处燃着的磷会很快熄灭,原因可能是_________ 。
②如图所示的实验与教材中探究燃烧的条件的实验相比,具有的优点是_________ (写一条即可)。
【答案】(1)天然气 SO2 酸雨 (2)BC
(3)a 氧气不足或被耗尽 装置简单(操作方便或污染小等)
21、小明通过图示装置验证CO2能与NaOH发生化学反应。推注射器活塞向充满CO2的集气瓶中注入过量20%的NaOH溶液,振荡集气瓶后打开止水夹。
(1)打开止水夹后观察到的现象是氯化钙溶液流入左边集气瓶中,并且 。
(2)反应后将集气瓶中混合物过滤,所得溶液中除CaCl2、NaOH外,还存在的溶质有 。
【答案】(1)溶液变浑浊; (2)NaCl。
22、化学实验小组的同学尝试寻找生活中的物质制作酸碱指示剂。以下表格是分别向不同试剂中滴加2滴自制紫薯汁的现象,请回答:
试剂 稀盐酸 氢氧化钠溶液 蒸馏水 白醋 草木灰溶液
现象 红色 绿色 紫色 红色 绿色
(1)紫薯汁______(填“能”或“不能”)作酸碱指示剂。
(2)草木灰溶液呈______(填“酸性”“中性”或“碱性”)。
【答案】(1)能 (2)碱性
23、如下图所示,在白色点滴板 1~6 的孔穴中,分别滴加 2 滴紫色石蕊溶液。
(1)PH<7 的孔穴有_____(填孔穴序号,下同)。
(2)孔穴 6 中溶液变为蓝色,说明碳酸钾溶液显 _____(填“酸性”或“碱性”)。
(3)溶液变为红色的孔穴有_____。
(4)作为空白对照实验的孔穴是_____。
(5)再向孔穴 4 中滴加稀硫酸,溶液变为紫色,用化学方程式解释其原因:_____ 。
【答案】 (1) 2和5 (2) 碱性 2和5 3
(3) 2NaOH+ H2SO4 = Na2SO4+2H2O
三、综合应用题。
24、稀硫酸古时被称为“绿矾油”,在《黄帝九鼎神丹经诀》卷九中记载着“炼石胆取精华法”制取硫酸。
(1)现在工业上通常用黄铁矿(主要成分 FeS2)为原料生产硫酸。先将黄铁矿粉碎,然后按照以下流程制备硫酸:
①该工业流程中,先将黄铁矿石粉碎的目的是______ 。
②步骤Ⅱ中硫元素的化合价______(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之一), 此化学反应的类型属于______、______反应(选填“分解”、“化合”或“氧化”中的两项)。
③下列关于硫酸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______(填序号之一)。
A.在稀释浓硫酸时,将水倒入浓硫酸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B.稀硫酸和盐酸的化学性质相似,是因为两者都解离出共同的阳离子 — H+
C.不小心将浓硫酸粘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 3%~5%的碳酸氢钠溶液
D.工业上可用稀硫酸除铁锈
(2)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稀硫酸和图Ⅰ所示装置,测定某金属镁样品(所含杂质不溶于水且不与酸反应)中镁的含量。将足量的稀硫酸全部加入锥形瓶中,充分反应后天平示数的变化如图Ⅱ所示。请计算下列问题:
①生成氢气______g。
②金属样品中镁的质量分数。______(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 0.1%)
【答案】(1) 增大接触面积,提高反应速率 升高 氧化 化合 A
(2) 1.5g 设金属样品中镁的质量为
金属样品中镁的质量分数=
答:金属样品中镁的质量分数为90%。
四、、计算题。
25、造纸厂会产生含氢氧化钠的废水,需经处理呈中性后排放。为测定此废水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小明取40 g废水样品加入到锥形瓶中,逐滴加入10%的稀硫酸,至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稀硫酸49 g。计算废水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
【答案】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