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类型:A(人教版)
榆林市横山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
化学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题共6页,满分100分,时间75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监考员将答题卡按顺序收回。装袋整理;试题不回收。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P—31 S—32 Fe—56 Cu—64
第Ⅰ卷(选择题 共45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计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化学与生活、环境、能源、科技等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氨气易液化,液氨汽化时吸收大量的热,常用作制冷剂
B.燃煤中加入CaO可以减少酸雨的形成及温室气体的排放
C.开发利用各种新能源,可以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
D.电池研发人员需要对电池的材料构成、反应原理、使用寿命、环境友好等进行研究
2.下列设备工作时,将化学能主要转化为热能的是
A.燃气灶 B.锌锰电池 C.太阳能热水器 D.风力发电
3.日常生活中的下列做法与调控反应速率无关的是
A.糕点包装内放除氧剂 B.在食盐中添加碘酸钾
C.用冰箱冷藏食物 D.煤块碾成煤粉再燃烧
4.现代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离不开材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北京大兴国际机场航站楼的多面体玻璃属于硅酸盐材料
B.“超轻海绵”使用的石墨烯是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C.某品牌手机使用的麒麟980芯片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
D.“中国天眼”FAST用到的碳化硅是一种新型陶瓷材料
5.下列各实验的反应热效应中,其中一项与其它不同的是
选项 A B C D
实验
6.在25℃、101kPa的条件下,31g白磷(化学式为)完全转化为红磷(化学式为P),放出11kJ的热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红磷转化为白磷属于放热反应
B.二者更稳定的是白磷
C.31g白磷与31g红磷相比,能量较高的是白磷
D.白磷转化为红磷是物理变化
7.关于生活中的化学电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普通锌锰干电池石墨作正极,锌作负极
B.锂电池和铅蓄电池均为二次电池
C.旧电池回收是为了回收有用材料以及防止电池污染环境
D.充电电池在充电时可实现电能和化学能的100%转化
8.如图是氨的喷泉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烧瓶中的溶液呈红色,说明氨气呈碱性
B.用氧气代替氨气,利用此装置不能进行喷泉实验水
C.该实验说明氨极易溶于水弹簧夹
D.形成喷泉的原因是烧瓶内压强小于外界大气压滴有酚酞
9.下列实验事实与硫酸性质不对应的是
A.浓硫酸久置于空气中浓度降低——脱水性
B.稀硫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酸性
C.浓硫酸可用于干燥氧气——吸水性
D.铁粉与热的浓硫酸反应放出二氧化硫——强氧化性
10.一定温度下,在恒容密闭容器内发生反应:。下列能证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A.体系压强不再变化
B.CO的浓度不再变化
C.容器内气体总质量不再变化
D.单位时间内,生成的同时消耗
11.类比是研究物质性质的常用方法之一,可预测许多物质的性质。下列推测中错误的是
A.加热条件下,Fe与S能直接化合生成FeS,推测Cu与S可直接化合生成
B.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推测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加热条件下,足量Cu与浓硫酸反应只生成,推测足量铝与浓硫酸反应也只生成
D.能用浓硫酸干燥,推测也可以用浓硫酸干燥
12.粗盐中通常混有、、等杂质离子以及少量泥沙,人们利用化学沉淀法进行粗盐提纯的步骤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试剂①②③及其投料顺序可以是:NaOH溶液→溶液→溶液
B.操作1、操作2和操作3都需要用到玻璃棒
C.向上述滤液中滴加盐酸至无气泡冒出,使溶液呈中性或弱酸性,再进行操作3
D.检验上述滤液中是否含有取少量滤液,滴加氯化钡溶液,观察是否有沉淀生成
13.工业合成氨使用了铁触媒催化剂,其反应过程如图所示,用、、分别表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①→②是催化剂吸附分子的过程 B.②→③过程中仅断裂了非极性键
C.③→④是吸热过程 D.①→⑤的总反应属于氮的固定
14.某同学为探究铜与稀硝酸反应产生的气体主要是NO,设计下列实验装置(加热、固定装置已略去)。图中K为止水夹,d是存有一半空气的注射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装置a的作用是生成气体赶尽装置中的空气
B.当装置b中溶液增重1.92g时,生成标准状况下0.448 L NO气体
C.将d中空气推入c中,若气体变为红棕色,则说明b中生成NO
D.该装置存在缺陷,缺少尾气处理装置
15.标准状况下,在三个干燥的烧瓶内分别装有:①干燥且纯净的;②含一半空气的氯化氢气体;③和体积比为4:1的混合气体。然后分别与水做喷泉实验,实验结束后假设三个烧瓶中所得溶液不扩散,则三个烧瓶中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
A.5:5:4 B.2:1:2 C.1:1:1 D.无法确定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5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计55分)
16.(13分)研究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能更好地利用化学反应为生产和生活服务。
Ⅰ.反应的能量变化如图1所示。
(1)该反应为___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2)如图2三个装置中,不能证明“锌与稀硫酸反应是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
Ⅱ.原电池原理的发现是储能和供能技术的巨大进步,是化学对人类的一项重大贡献。
(1)现有如下三个反应,能设计为原电池的是__________(填字母)。
A.
B.
C.
(2)小明同学在研究原电池工作原理时,设计了如图3所示的装置。杠杆AB两端分别挂着质量相同的空心铁球和空心铜球,调节杠杆使其在水中保持平衡,向烧杯中央滴入溶液。(不考虑铁丝反应及两球的浮力变化)
①若杠杆为绝缘体,则A端__________(填“升高”或“降低”,下同)。
②若杠杆为导体,则A端__________。在此过程中,铁丝、杠杆、小球、溶液构成了原电池,则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一段时间后通过杠杆的电子数为,则此时两球质量相差__________g。
17.(13分)物质的类别和元素的化合价是研究物质性质的两个重要角度。回答下列问题:
1.硫元素在不同价态之间的转化为
(1)“反应①"常使用NaOH溶液,该转化说明的类别属于_____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欲制备,从氧化还原的角度分析“反应②”合理的是__________(填字母)。
a. b. c.
Ⅱ.实验小组用铜片与浓硫酸反应制备并验证性质的实验装置如图。
(1)装置A用于验证的__________性。
(2)装置D中使用漏斗的作用是__________。
(3)装置B中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C中有生成,则可说明硫元素的化合价由+4价转化为+6价,写出C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中,溶液也可用下列试剂中的___________(填字母)代替。
a.NaCl溶液 b.酸性溶液
c.氯水 d.溶液
(5)若用装置乙代替装置甲,装置乙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任写一点)。
(6)将28.8g铜片加入到25mL 18 mol/L的硫酸中并加热,充分反应后,被还原的硫酸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填字母)。
A.大于0.225 mol B.等于0.225 mol
C.小于0.225 mol D.在0.225 mol和0.45 mol之间
18.(14分)某化学小组利用H2O2的分解探究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请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1所示,探究H2O2分解因素的实验方案和测得氧气的体积V(O2)如下:
实验序号 实验方案
I 25℃,10mL5% H2O2溶液
II 50℃,10mL 5% H2O2溶液
III 25℃,10mL 30% H2O2溶液
IV 25℃,少量MnO2,10mL 5% H2O2溶液
①实验Ⅰ和实验Ⅱ对比,探究的是__________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Ⅰ与实验Ⅱ相比,实验__________的反应速率大。
②由实验Ⅰ和实验Ⅳ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对比实验__________可得出反应物浓度对反应速率有影响。
(2)为进一步研究催化剂对H2O2分解反应速率的影响,化学小组同学又做了如图实验:
①定性研究:小组同学用图2装置进行实验,在注射器中分别加入相同体积的1 mol/L FeCl3溶液和1 mol/L CuCl2溶液,可通过观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确定反应速率的快慢。某同学提出用相同体积1 mol/L CuSO4溶液代替1 mol/L CuCl2溶液做实验,你认为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定量研究:为了更精确地研究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小组同学利用图3装置进行定量实验。向大试管中加入100 mL 2 mol/L的H2O2溶液,向注射器中分别加入1 mL 1 mol/L CuCl2溶液和1 mL 1 mol/L FeCl3溶液,平行进行两次实验,通过测定______________________,比较两种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若5min末得到气体1.12L(已换算为标准状况,溶液体积按100 mL计算),则H2O2的分解速率为mol/(L·min)。
19.(15分)如图是氮元素的价类二维图。
(1)图中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从化合价上看,X具有______________性(填“氧化”或“还原”)。
(2)下列关于N2的叙述中错误的是______________(填字母)。
A.氮气化学性质稳定是由于其分子中含有氮氮三键,不易断裂
B.在雷雨天,空气中的N2和O2可直接反应生成NO2
C.在N2与Mg反应生成Mg3N2的过程中,N2作氧化剂
D.氮原子不易得失电子,一般通过共价键与其他原子结合构成物质
(3)回答下列关于NH3的问题:
①实验室常用NH4Cl与Ca(OH)2制备氨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下列试剂不能用于干燥NH3的是____________(填字母)。
A. 浓硫酸 B. 碱石灰 C. NaOH固体
③氨气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可以合成多种物质,请写出工业上制备硝酸过程中NH3与O2发生催化氧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回答下列关于NO、NO2的问题
①NO和NO2按一定比例混合可以被NaOH溶液完全吸收,主要反应如下:
根据上述反应,NO和NO2完全被NaOH溶液吸收时的体积比可能为____________(填字母)。
a.等于1:1 b.大于1:1 c.小于1:1
②尾气处理时,下列措施不能提高尾气中NO和NO2去除率的有____________(填字母)。
A.加快通入尾气的速率
B.采用气、液逆流的方式吸收尾气
C.尾气吸收过程中定期补加适量NaOH溶液
(5)SCR和NSR技术可有效降低柴油发动机在空气过量条件下的NO2排放。SCR(选择性催化还原)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①已知尿素[CO(NH2) 2]水溶液热分解为NH3和CO2,请写出SCR催化反应器中NH3还原
NO2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尿素溶液浓度影响NO2的转化,测定溶液中尿素(M=60g·mol-1)含量的方法如下:取a g尿素溶液,将所含氮完全转化为NH3,所得NH3,用过量的V1 mL c1 mol·L-1H2SO4溶液吸收完全剩余H2SO4用V2 mL c2 mol·L-1的NaOH溶液恰好中和,则尿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试卷类型:A(人教版)
2022~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教学检测
高一化学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计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B2.A3.B4.C5.D
6.C7.D8.A9.A10.B
11.C12.D13.C14.B15.A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计55分)
16.(13分)1.(1)放热(1分)
(2)Ⅲ
Ⅱ.(1)C
(2)①降低
②升高
Cu2+2e=Cu
6(其余每空2分)
17.(13分)L.(1)酸性氧化物
S02+2Na0H—Na,S0,+H,0(2分)
(2)b
Ⅱ.(1)漂白
(2)防倒吸
(3)产生淡黄色沉淀
(4)2Fe”+S02+2H202Fe2+S01+4H(2分)
bc(2分)
(5)节约能源或易于控制反应的进行等(合理即可)
(6)C(其余每空1分)
18.(14分)(1)①温度(1分)
Ⅱ(1分)
②在相同条件下,使用催化剂能加快反应速率
③I和Ⅲ
(2)①气球膨胀的快慢
不合理,阴离子不同,可能有干扰
②相同时间内产生气体的体积或产生相同体积的气体所需的时间
0.2(其余每空2分)
19.(15分)(1)N20,(1分)
氧化(1分)
(2)B(1分)
(3)①2NH,C+Ca(OH)2A2NH,↑+CaC,+2H,0
②A(1分)
③4NH2+502
催化剂4NO+6H,0
△
(4)①ac
②A(1分)
(5)①8NH,+6N02
催化剂N,+12H,0
②6cY-3c,上%或6cY-3G上x100%(其余每空2分)
a
100a
高一化学期中试题A答案-人教版-1(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