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分子结构与性质》 测试题(含解析) 2022-2023高二下学期人教版(2019)化学选择性必修2

第二章《分子结构与性质》测试题
一、单选题(共12题)
1.下列关于氢键X-H…Y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X、Y元素具有强电负性,是氢键形成的基本条件
B.氢键是共价键的一种
C.某些物质因分子之间存在氢键,导致沸点反常升高
D.同一分子内也可能形成氢键
2.羰基硫()存在于多种植物中,杀虫效果显著。它的结构与、相似,已知的键能为,下列有关羰基硫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中只含键
B.可推测的键能大于
C.属于含有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
D.、COS、CO2完全分解消耗的能量依次增大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基态Mn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图为
B.沸点:CO<N2
C.键角:NH3<H2O
D.S8中S原子的杂化方式为sp3
4.下列分子的中心原子杂化轨道类型为 sp3的是
A.SO2 B.H2S C.CS2 D.BF3
5.有关物质结构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碘升华时破坏了共价键
B.氯化钠固体中的离子键在溶于水时被破坏
C.含极性键共价化合物一定是电解质
D.HF分子间作用力大于HCl,故HF比HCl稳定
6.类比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下列“类比”合理的是
A.碳和浓硝酸加热反应生成CO2和NO2,则硫和浓硝酸加热反应生成SO2和NO2
B.SiCl4发生水解,反应生成H2SiO3和HCl,则CCl4也可以发生水解反应生成CO2和HCl
C.已知磷的最高价含氧酸有H3PO4和HPO3,则氮的最高价含氧酸有H3NO4和HNO3
D.二氧化碳是直线型分子,则二硫化碳也是直线型分子
7.在乙烯分子中有5个σ键和1个π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乙烯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断裂的是σ键
B.sp2杂化轨道形成π键,未杂化的2p轨道形成σ键
C.C—H之间是sp2杂化轨道形成σ键,C—C之间是未杂化的2p轨道形成π键
D.乙烯分子中所有原子不共平面
8.下列有关σ键和π键的说法错误的是
A.π键是原子轨道“肩并肩”方式重叠形成的共价键
B.当原子形成分子时,首先形成σ键,可能形成π键
C.σ键较π键稳定
D.苯分子中含有12个σ键和3个π键
9.下列分子中,既具有极性键又具有非极性键的分子是(  )
A.CH2Cl2 B.HCHO C.H2O D.CH2==CH—CH3
10.下列推论正确的
A.SiH4的沸点高于CH4,可推测H2S的沸点高于H2O
B.NH为正四面体,可推测出PH也为正四面体结构
C.CO2是直线形的非极性分子,可推测SO2也是直线形的非极性分子
D.NH3极易溶于水,PH3也极易溶于水
11.下列事实可用氢键解释的是
A.HF比HCl稳定 B.氨气极易溶于水
C.HF比HI的酸性弱 D.水加热到很高的温度都难以分解
12.下列化学用语使用正确的是
A.CF4的分子结构模型:
B.乙烯分子中原子轨道相互重叠,形成σ键:
C.H-的结构示意图为:
D.CH3CH(CH3)CH2COOH系统命名法命名为:2—甲基丁酸
二、非选择题(共10题)
13.现有七种元素,其中A、B、C、D、E为短周期主族元素,F、G为第四周期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请根据下列相关信息,回答问题。
A元素的核外电子数和电子层数相等,也是宇宙中最丰富的元素
B元素原子的核外p电子数比s电子数少1个
C元素原子的第一至第四电离能分别是:I1=738 kJ·mol-1;I2=1 451 kJ·mol-1;I3=7 733 kJ·mol-1;I4=10 540 kJ·mol-1
D原子核外所有p轨道全满或半满
E元素的主族序数与周期数的差为4
F是前四周期中电负性最小的元素
G在周期表的第七列
(1)B的基态原子中能量最高的电子,其电子云在空间有___个方向,原子轨道呈____形。
(2)某同学根据上述信息,推断C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图为,该同学所画的电子排布图违背了_____________________。
(3)G位于______族______区。
(4)检验F元素的实验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
(5)BA3中心原子杂化轨道类型为___________;VSEPR模型为___________;空间结构为_______________。
14.(1)(甲醇)的熔、沸点比与其相对分子质量接近的(乙烷)的熔、沸点高很多,其主要原因是______。
(2)C的最高价含氧酸根离子与、、形成的酸式盐溶解度都小于其正盐的溶解度,原因是分子之间以______(填作用力)形成长链,减小了与水分子之间的作用导致溶解度减小。
15.用VSEPR 理论判断:
物质 孤对电子对数 轨道杂化形式 空间构型
SO3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PO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NCl3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CO2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16.回答下列问题:
(1)1molCO2中含有的σ键个数为__。
(2)已知CO和CN-与N2结构相似,CO分子内σ键与π键个数之比为__。HCN分子中σ键与π键数目之比为___。
(3)肼(N2H4)分子可视为NH3分子中的一个氢原子被—NH2(氨基)取代形成的另一种氮的氢化物。肼可用作火箭燃料,燃烧时发生的反应如下:N2O4(l)+2N2H4(l)=3N2(g)+4H2O(g)。若该反应中有4molN—H键断裂,则形成的σ键有__mol。
(4)C、H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分子中共有16个电子,该分子中σ键与π键的个数之比为__。
(5)1mol乙醛分子中含σ键的个数为__,1个CO(NH2)2分子中含有σ键的个数为__。
17.填空
(1)下列物质中,互为同位素的有_______,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有_______,互为同系物的有_______,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有_______,属于同种物质有_______。
①O2和O3②35Cl和37Cl③和④+和⑤CH3(CH2)2CH3和(CH3)2CHCH3⑥乙醇和甲醚(CH3OCH3)
(2)立方烷结构为,它的结构高度对称,其二氯代物有_______种。
(3)化合物甲只含C、H两种元素,化合物乙只含C、H、F三种元素,甲、乙都是饱和化合物,且分子中都含有26个电子,据此推断:
①甲的分子式是_______;若甲分子中有两个H原子被F原子代替,所得产物可能有_______种结构。
②乙是性能优异的环保产品,可替代某些会破坏臭氧层的氟里昂产品,用作制冷剂。已知乙分子中C、H、F原子个数比为1∶2∶2,则下列对于乙的描述正确的是_______
A.其分子空间构型为正四面体 B.碳为sp3杂化
C.具有两种同分异构体 D.没有同分异构体
18.(1)酸性强弱比较:苯酚___________碳酸(填“>”、“=”或“<”),原因(用相应的离子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
(2)沸点:H2O___________H2S(填“>”、“=”或“<”),原因___________。
(3)实验室欲测定Na2CO3和NaCl混合物中Na2CO3的质量分数ω(Na2CO3),实验步骤如下:称取此固体样品4.350g,溶于适量的水中,配成50mL溶液。取出25mL溶液,加入足量的AgNO3溶液充分反应,得到沉淀的质量为5.575g.则原混合物中ω(Na2CO3)=___________(保留4位有效数字)。写出简要的计算过程。
19.某课外活动小组学生模拟呼吸面具中的原理(过氧化钠与潮湿二氧化碳反应),化学反应方程式如下:
①2Na2O2+2CO2=2Na2CO3+O2
②2Na2O2+2H2O=4NaOH+O2
(1)反应①中含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的电子式为______。反应②中含极性键的离子化合物的电子式为_______。
(2)常温下,CO2为气体但CS2却为液体,请用物质结构知识说明原因_____。
(3)实验中,用大理石、稀盐酸制取所需CO2,装置如图。简述检验气密性的操作方法_____,将气体通过Na2O2前必须除去的杂质是____,该除杂剂是_______。
(4)确认实验中生成O2的操作方法是_____。
20.二氯化二硫可作硫、碘和某些有机物及金属化合物的溶剂,也可作橡胶硫化剂。一种由氯气与熔化的硫反应制取的装置(夹持和加热装置略)如图所示:
已知:①和S反应生成,同时有少量及其他氯化物生成;
②常温下,是一种浅黄色的油状液体,极易水解;
③的沸点为138℃,的沸点为59.6℃,硫的熔点为112.8℃、沸点444.6℃。
(1)分子结构与相似,则其结构式为_______,装置B中盛放的试剂是_______。
(2)A装置中发生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
(3)装置D中冷凝管的进水口是_______(填“a”或“b”)。
(4)要得到纯净的,需要进行的操作是将粗品_______。F中碱石灰的作用是_______。
(5)取约于试管中,滴入少量水,试管口放湿润的品红试纸,发现试管口有白雾,品红试纸褪色,试管中有淡黄色固体生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21.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针对表中的①~⑩种元素,填写下列空白:
主族 周期 I A IIA IIIA IVA VA VIA VIIA 0族
第二周期 ① ② ③
第三周期 ④ ⑤ ⑥ ⑦ ⑧
第四周期 ⑨ ⑩
(1)在这些元素中,化学性质最不活泼的是:_____(填具体元素符号,下同),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元素⑩名称为_________。
(2)在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中,酸性最强的化合物的分子式是_________, 碱性最强的化合物的电子式是:________________。
(3)用电子式表示元素④与⑥的化合物的形成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该化合物属于_____(填“共价”或“离子”)化合物。
(4)表示①与⑦的化合物的电子式________,该化合物是由_______(填“极性”或“非极性”)键形成的。
(5)③、⑥、⑦三种元素形成的离子,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用化学式表示)。
(6)元素③的简单氢化物的结构式为_____;该氢化物常温下和元素⑦的单质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
22.W、X、Y、Z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其原子序数之和为30,w与X、Y、Z都能形成二元共价化合物,Y、W形成的常见化合物溶于水显碱性,Z为p区元素,其基态原子有1个未成对电子,四种元素形成的某种化合物Q的结构式为。回答下列问题:
(1)四种元素中不属于p区的为______ (填元素名称),未成对电子数目最多的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______ ,同周期第一电离能介于X和Y之间的元素有_______ 种。
(2)XZ3中心原子杂化方式为________, YW3分子空间构型为__________。
(3) Q分子中含有的化学键有_________。
参考答案:
1.B
A.氢原子与电负性大的原子X以共价键结合,若与电负性大、半径小的原子Y接近,在X与Y之间以氢为媒介,生成X-H…Y形式的一种特殊的分子间或分子内相互作用,所以X、Y元素具有很大的电负性,是氢键形成的基本条件,A正确;
B.氢键不属于化学键,B错误;
C.氢键能影响物质的性质,增大很多物质分子之间的作用力,导致沸点升高,C正确;
D.氢键分为分子间氢键和分子内氢键(如硝酸),所以同一分子内也可能形成氢键,D正确;
故答案选B。
2.D
A.分子中有2个键和2个键,A错误;
B.S原子的半径大于O原子,可推测的键能小于的键能,即小于,B错误;
C.属于含有极性键的极性分子,C错误;
D.S原子的半径大于O原子,可推测的键能小于的键能,即小于,所以、、完全分解消耗的能量依次增大,D正确;
故选D。
3.D
A.4s能级能量低于3d,所以基态Mn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3d54s2,价电子排布图为,A错误;
B.二者相对分子质量虽然相同,但CO为极性分子,N2为非极性分子,所以CO的沸点更高,B错误;
C.NH3和H2O分子的中心原子均为sp3杂化,但N原子只有一对孤电子对,而O原子有两对孤电子对,孤电子对和成键电子对之间有较强的排斥作用,所以NH3分子中键角更大,C错误;
D.S8的分子结构为,每个S原子形成2个σ键,还有2对孤电子对,价层电子对数为4,采取sp3杂化,D正确;
综上所述答案为D。
4.B
A.SO2中心S原子价层电子对数为=3,为sp2杂化,故A不符合题意;
B.H2S中心S原子价层电子对数为=4,为sp3杂化,故B符合题意;
C.CS2中心C原子价层电子对数为=2,为sp杂化,故C不符合题意;
D.BF3中心B原子价层电子对数为=3,为sp杂化,故D不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答案为B。
5.B
A.碘升华属于物理变化,破坏的是分子间作用力,没有破坏共价键,故A错误;
B.氯化钠固体溶于水时会发生电离,所以氯化钠固体中的离子键在溶于水时被破坏,故B正确;
C.电解质是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含极性键共价化合物不一定是电解质,例如氨气等是非电解质,故C错误;
D.分子间作用力影响物质的熔沸点等,与物质的稳定性无关,HF共价键的键能大于HCl,所以HF比HCl更稳定,故D错误;
故选B。
6.D
A.浓硝酸具有强氧化性,浓硝酸和C单质加热反应生成CO2和NO2,SO2具有还原性,会被硝酸氧化,所以S单质和浓硝酸加热反应生成H2SO4和NO2,A项错误;
B.C原子最外层为L层,没有d轨道接受水分子中的孤电子对,不能发生类似的水解反应,B项错误;
C.氮的最高价含氧酸为HNO3,无H3NO4,C项错误;
D.CO2是直线型分子,推测CS2也是直线型分子,两者中C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都是2且不含孤电子对,故均为直线型,D项正确;
故选D。
7.C
A.乙烯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断裂的是π键,A不正确;
B.杂化轨道只能形成σ键,不能形成π键,B不正确;
C.乙烯是平面型结构,碳原子是sp2杂化,C正确,D不正确;
答案选C。
8.D
A.原子轨道以“肩并肩”方式重叠形成π键,以“头碰头”方式重叠形成σ键,故A正确;
B.共价键的形成是成键电子的原子轨道发生重叠,并且要使共价键稳定,必须重叠部分最大,因此当原子形成分子时,首先形成σ键,可能形成π键,故B正确;
C. π键的重叠程度比σ键小,所以π键不如σ键稳定,故C正确;
D.苯分子中的6个碳原子都以σ键与氢原子结合,每个碳原子以两个σ键与其他碳原子形成环状结构,同时每个碳原子各有一个垂直于分子平面的p轨道,形成了一个以6个碳原子为中心的π键,故苯分子中含有12个σ键和3个π键,故D错误;
答案选D。
9.D
既具有极性键又具有非极性键的分子是CH2==CH—CH3,D正确。本题选D。
10.B
A.H2O分子中含有分子间氢键,故H2S的沸点低于H2O,故A错误;
B.NH和PH中心原子都形成4个δ键,没有孤电子对,为正四面体结构,故B正确;
C.CO2的中心原子C原子的杂化是sp杂化,但是SO2的中心原子S原子的杂化是sp2杂化,所以SO2不是直线形,故C错误;
D.NH3能与水分子间形成氢键,极易溶于水,PH3不能形成氢键,故D错误;
故选B。
11.B
A.非金属性越强,对应的氢化物越稳定,HF、HCl、HBr、HI的热稳定性依次减弱,与氢键无关,故A错误。
B.氨气分子与水分子之间存在氢键,增大了氨气的溶解性,故B正确;
C.F、Cl、Br、I的原子半径增大,与H的共价键键长增大,易被水破坏而电离出H+,酸性增强,与氢键无关,故C错误;
D.氢键为分子间作用力,与物质的稳定性无关,故D错误;
故选:B。
12.C
A.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半径减小,则C的原子半径比F大,CF4为CH4中四个H原子被F原子替代,为四面体结构,中心原子为C,小球半径比其他四个小球大,A错误;
B.π键是由两个p电子“肩并肩”重叠形成,σ键是“头碰头”重叠形成,乙烯结构简式为CH2=CH2,形成π键为,B错误;
C .H-为H原子得到1个电子形成,其质子数为1,核外电子数为2,结构示意图为: ,C正确;
D.CH3CH(CH3)CH2COOH以官能团羧基编号最小,甲基位于第3号碳原子上,系统命名法命名为:3—甲基丁酸,D错误;
故选:C。
13.(1) 3 哑铃
(2)泡利原理
(3) ⅦB d
(4)取一段洁净的铂丝放在无色火焰上灼烧至无色,然后蘸取溶液,放在无色火焰上灼烧,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是否显紫色
(5) sp3 正四面体形 正四面体形
(1)B元素原子的核外p电子数比s电子数少1个,核外电子排布:,为氮元素,最高能层为,电子云有三个方向,原子轨道为哑铃型。
(2)轨道上的2个电子自旋方向相同,违反了泡利原理。
(3)G为第四周期元素第七列,为锰元素,第四周期第ⅦB,为d区。
(4)F是前四周期中电负性最小的元素,为钾元素,检验钾元素的实验方法是:焰色反应,操作为:取一段洁净的铂丝放在无色火焰上灼烧至无色,然后蘸取溶液,放在无色火焰上灼烧,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是否显紫色。
(5)A元素的核外电子数和电子层数相等,也是宇宙中最丰富的元素,A为氢元素,B元素为氮元素,为,原子的有3对成键电子对和1对孤电子对,所以原子的杂化为,为,有4对成键电子对,为正四面体结构,空间构型为正四面体形。
14. 分子间能形成氢键,分子间不能形成氢键 氢键
(1)中含,分子之间能形成氢键,而分子间只有范德华力,所以的熔、沸点比的高很多。故答案为:分子间能形成氢键,分子间不能形成氢键;
(2)中含有,所以分子之间能形成氢键而成链状,减小了与之间的作用,导致、、的溶解度都小于其对应的正盐的溶解度。故答案为:氢键。
15. 0 sp2 平面三角形 0 sp3 正四面体 1 sp3 三角锥形 0 sp 直线形
根据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可计算孤电子对数[(a-xb)],判断轨道杂化类型和空间构型。
SO3的中心原子S的孤电子对数=(6-3×2)=0,σ键电子对数是3,所以价层电子对数为3,轨道杂化形式是sp2,空间结构是平面三角形;的中心原子P的孤电子对数=+(5+3-4×2)=0,σ键电子对数是4,所以价层电子对数为4,轨道杂化形式是sp3,空间结构是正四面体;NCl3的中心原子N的孤电子对数=(5-3×1)=1,σ键电子对数是3,所以价层电子对数为4,轨道杂化形式是sp3,空间结构是三角锥形;CO2的中心原子C的孤电子对数= (4-2×2)=0,σ键电子对数是2,所以价层电子对数为2,轨道杂化形式是sp,空间结构是直线形。
16. 2NA(1.204×1024) 1:2 1:1 5.5 5:1 6NA(3.612×1024) 7
共价单键全是键,双键含1个键和1个π键,三键含1个键和2个π键,据此解答。
(1)分子内含有2个碳氧双键,双键中一个是键,另一个是π键,则中含有的键个数为(1.204×1024);
(2)的结构式为,推知的结构式为,含有1个键、2个π键,即CO分子内σ键与π键个数之比为1:2;的结构式为,分子的结构式为,分子中键与π键均为2个,即CO分子内σ键与π键个数之比为1:1;
(3)反应中有键断裂,即有参加反应,生成和,则形成的键有;
(4)设分子式为,则,合理的是,n=4,即分子式为,结构式为,所以一个分子中共含有5个键和1个键,即该分子中σ键与π键的个数之比为5:1;
(5)1个乙醛分子中存在1个碳氧双键,5个单键,1个分子中存在1个碳氧双键,6个单键,故乙醛中含有键的个数为6NA(3.612×1024),1个分子中含有7个键。
17.(1) ② ① ③ ⑤⑥ ④
(2)3
(3) C3H8 4 BD
(1)①氧气和臭氧是氧元素形成的不同种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
②35Cl和37Cl的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互为同位素;
③2—甲基丙烷和2—甲基丁烷的结构相似,相差1个CH2原子团,互为同系物;
④由结构式可知,两种结构都为二氯甲烷,是同种物质;
⑤丁烷和异丁烷的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互为同分异构体;
⑥乙醇和甲醚的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互为同分异构体;
则互为同位素的为②,互为同素异形体的为①,互为同系物的为③,互为同分异构体的为⑤⑥,属于同种物质的为④,故答案为:②;①;③;⑤⑥;④;
(2)由结构简式可知,立方烷的一氯代物有1种,二氯代物有3种,故答案为:3;
(3)由甲为只含C、H两种元素的饱和化合物可知,甲为烷烃,设甲的分子式为CnH2n+2,由分子中含有26个电子可得:6n+2n+2=26,解得n=3,则甲的分子式为C3H8;由化合物乙为只含C、H、F三种元素的饱和化合物可知,乙为氟代烃,设乙的分子式为CnH2n+2—xFx,由分子中含有26个电子可得:6n+(2n+2—x)+9x=26,由乙分子中C、H、F原子个数比为1∶2∶2可得n∶x=1∶2,解得n=1、x=2,则乙的分子式为CH2F2;
①由分析可知,甲的分子式为C3H8;丙烷的一氟代物有1—氟丙烷和2—氟丙烷,共2种,其中1—氟丙烷分子和2—氟丙烷分子中氢原子被氟原子取代所得结构有4种,分别为CH3CH2CHF2、CH3CF2CH3、CH2FCHFCH3、CH2FCH2CH2F,故答案为:C3H8;4;
②由分析可知,乙的分子式为CH2F2,名称为二氟甲烷;
A.二氟甲烷分子中碳氢键和碳氟键的键长不同,的空间构型为四面体形,不是正四面体形,故错误;
B.二氟甲烷分子中饱和碳原子的杂化方式为sp3杂化,故正确;
C.甲烷分子的空间构型为四面体形,二氟甲烷分子不存在同分异构体,故错误;
D.甲烷分子的空间构型为四面体形,二氟甲烷分子不存在同分异构体,故正确;
故选BD。
18. < C6H5O-+CO2+H2O=C6H5OH+ > 水分子之间存在氢键 73.10%
(1)我们可利用强酸制弱酸的原理比较酸性强弱,根据苯酚钠与碳酸反应生成苯酚和碳酸氢钠可以判断出酸性:苯酚<碳酸,原因:C6H5O-+CO2+H2O=C6H5OH+。答案为:<;C6H5O-+CO2+H2O=C6H5OH+;
(2)H2O和H2S都形成分子晶体,沸点的高低取决于分子间作用力的大小,若分子间形成氢键,熔沸点会出现反常,水分子间存在氢键,则沸点:H2O>H2S;答案为:>;水分子之间存在氢键;
(3)加入AgNO3后,发生如下反应:NaCl+AgNO3=AgCl↓+NaNO3,Na2CO3+2AgNO3=Ag2CO3↓+2NaNO3
设4.350g样品中含有Na2CO3为xmol,NaCl为ymol,则可得以下等量关系式:
①106x+58.5y=4.350 ;②276x+143.5y=5.575×2;解得x=0.03mol,y=0.02mol;ω(Na2CO3)==73.10%。答案为:73.10%。
19. 两者分子结构相似,CS2的相对分子质量较大,分子间作用力较大,沸点较高 关闭止水夹,从U形管右端注入水,直至左右形成液面差,静置一段时间,液面差无变化,说明气密性良好 HCl 水 用带火星的木条置于管口,木条复燃则有O2生成
(1)反应①中二氧化碳为含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反应②中氢氧化钠为含极性键的离子化合物;
(2)结构相似的分子晶体,随着相对分子质量增大,分子间作用力越大,熔沸点越高;
(3)检查题给装置的气密性,应该用液差法;
(4)氧气能够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1)反应①中二氧化碳为含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电子式为;反应②中氢氧化钠为含极性键的离子化合物,电子式为,故答案为:;
(2)结构相似的分子晶体,随着相对分子质量增大,分子间作用力越大,熔沸点越高,二氧化碳和二硫化碳为分子结构相似的分子晶体,二硫化碳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二氧化碳,分子间作用力大于二氧化碳,沸点高于二氧化碳,故答案为:两者分子结构相似,CS2的相对分子质量较大,分子间作用力较大,沸点较高;
(3)检查题给装置的气密性,应该用液差法,具体操作为关闭止水夹,从U形管右端注入水,直至左右形成液面差,静置一段时间,液面差无变化,说明气密性良好;盐酸具有挥发性,实验制得的二氧化碳中混有氯化氢气体,为防止氯化氢与过氧化钠反应,干扰实验,应将混合气体通过盛有水的洗气瓶除去氯化氢气体,故答案为:关闭止水夹,从U形管右端注入水,直至左右形成液面差,静置一段时间,液面差无变化,说明气密性良好;HCl;水;
(4)氧气能够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则确认实验中生成O2的操作方法是用带火星的木条置于管口,木条复燃则有氧气生成,故答案为:用带火星的木条置于管口,木条复燃则有O2生成。
20.(1) 浓硫酸
(2)
(3)a
(4) 蒸馏,收集138℃的馏分 吸收剩余的,防止污染;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进入E中使水解
(5)
由实验装置图可知,装置A中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共热反应制备氯气,浓盐酸具有挥发性,制得的氯气中混有氯化氢水蒸气;装置B中盛有的浓硫酸用于除去水蒸气,防止反应生成的二氯化二硫发生水解;装置C中氯气与硫共热反应生成二氯化二硫;装置D和E用于冷凝收集二氯化二硫粗品;装置F中碱石灰用于除去未反应的氯气,防止污染空气,并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进入E中使二氯化二硫水解。
(1)由二氯化二硫的分子结构与过氧化氢相似可知,二氯化二硫的结构式为Cl—S—S—Cl;由分析可知,装置B中盛有的浓硫酸用于除去水蒸气,防止反应生成的二氯化二硫发生水解,故答案为:Cl—S—S—Cl;浓硫酸;
(2)A装置中发生的反应为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共热反应生成氯化锰、氯气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nO2+4HCl(浓)MnO2+Cl2↑+2H2O,故答案为:MnO2+4HCl(浓)MnO2+Cl2↑+2H2O;
(3)为增强冷凝收集二氯化二硫的效果,应使二氯化二硫与水蒸气形成对流,则装置D中冷凝管的进水口是下口a,故答案为:a;
(4)由题给信息可知,二氯化二硫粗品中混有沸点不同的二氯化硫,则提纯二氯化二硫应选用蒸馏的方法提纯;由分析可知,装置F中碱石灰用于除去未反应的氯气,防止污染空气,并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进入E中使二氯化二硫水解;故答案为:蒸馏,收集138℃的馏分;吸收剩余的Cl2,并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进入E中使S2Cl2水解;
(5)由题意可知,二氯化二硫与水反应生成硫、二氧化硫和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S2Cl2+2H2O=3S↓+SO2↑+4HCl,故答案为:2S2Cl2+2H2O=3S↓+SO2↑+4HCl。
21. Ar 溴 HClO4 离子 极性 S2->Cl->O2- H—O—H Cl2+H2O===HClO+H++Cl-
依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分布,可以推知①是C,②是N,③是O,④是Na,⑤是Al,⑥是S,⑦是Cl,⑧是Ar,⑨是K,⑩是Br,根据元素周期律及物质结构与性质分析作答。
根据上述分析可知,
(1)在这些元素中,化学性质最不活泼的是:Ar,原子序数为18,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为。元素⑩名称为溴,故答案为Ar;;溴;
(2)元素非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则在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中,酸性最强的化合物的分子式HClO4;元素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碱性越强,则上述元素中碱性最强的化合物的电子式是:,故答案为HClO4;;
(3)元素④与⑥的化合物为Na2S,是离子化合物,其电子式表示的过程为:,故答案为;离子;
(4)①与⑦的化合物为CCl4,为共价化合物,分子中C与每个Cl原子之间共用一对电子对,形成极性共价键,其电子式为:,故答案为;极性;
(5)电子层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大;电子层数相同时,核电荷数越小,相应离子半径越大,则③、⑥、⑦三种元素形成的离子,由大到小的顺序是S2->Cl->O2-,故答案为S2->Cl->O2-;
(6)元素③的简单氢化物为H2O,原子之间以极性共价单键形成,其结构式为:H—O—H;常温下,氯气与水发生反应生成盐酸与次氯酸,其离子方程式为:Cl2+H2O===HClO+H++Cl-,故答案为H—O—H;Cl2+H2O===HClO+H++Cl-。
22. 氢 1s22s22p3 3 sp2 三角锥形 共价键、配位键
W、X、Y、Z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其原子序数之和为30,W与X、Y、Z都能形成二元共价化合物,Y、W形成的常见化合物溶于水显碱性,说明该化合物为氨气,则W为H、Y为N,四种元素形成的某种化合物Q的结构式为,Z为p区元素,其基态原子有1个未成对电子,Z可形成一个共价键,说明Z为VIIA族元素,Z的原子序数最大,说明Z为Cl,四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和为30,则X的原子序数为30-1-7-17=5,为B。
根据上述分析可知,W、X、Y、Z分别为H、B、N、Cl;
(1)H为s区元素,B、N、Cl均为p区元素,则四种元素中不属于p区的为氢元素;四种元素中未成对电子数目最多的是N,有3个未成对电子,N的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3;当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出现全满、半满或全空时,第一电离能大于相邻主族的元素,则同周期第一电离能介于B和N之间的元素有Be、C、O,共3 种;
(2)BCl3中心原子形成3个σ键,孤电子对数为=0,则杂化方式为sp2, NH3分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4,有一个孤电子对,空间构型为三角锥形;
(3) Q分子中H与B原子形成共价键,N与Cl原子形成共价键,B与N原子形成配位键,则含有的化学键有共价键和配位键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辽宁省抚顺市高考物理三年(2021-2023)模拟题(一模)按题型分类汇编-02解答题(含解析)

下一篇:江西省赣州市寻乌县2022-2023上学期九年级期末检测英语试题(含答案和听力音频及原文)